A.舌神经 B.三叉神经上颌支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E.三叉神经下颌支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E.前庭球
A.子宫上端圆凸的部分 B.一般位于小骨盆入口平面以下 C.是两侧输卵管子宫口平面以上部分 D.可作为结扎输卵管时寻找输卵管的部位之一 E.骶子宫韧带附着于其后面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腹腔 E.阴道
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子宫颈 E.阴道
A.角膜神经末梢丰富,不含血管 B.脉络膜血管丰富 C.巩膜不含血管,故呈乳白色 D.睫状体产生房水 E.虹膜内含平滑肌
A.平方成反比 B.成反比 C.成正比 D.平方成正比 E.无关
A.主动肌 B.副动肌 C.拮抗肌 D.固定肌 E.中和肌
A.运动学 B.神经生理学 C.医学物理学 D.微生物和免疫学 E.环境改造学
A.物理医学与康复 B.复健医学 C.复康医学 D.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 E.理疗学
A.因无静脉瓣,血液回流困难 B.下肢深静脉较易发生 C.常见于股静脉 D.主要发生在大隐静脉 E.外科处理时,须结扎穿静脉及伴行皮神经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椎-基底动脉 E.颈内动脉
A.手部挛缩畸形 B.瘢痕增生 C.色素沉着 D.废用性肌萎缩 E.水肿
A.残损、残疾、残障 B.躯体的、心理的、内脏的 C.固定性、进行性、一过性 D.轻度、中度、重度(三级、二级、一级) E.感知觉的、运动的、精神的
A.手无任何运动 B.仅有极细微的屈曲 C.可做勾状抓握,但不能伸指 D.可侧捏及松开拇指 E.可做球状和圆柱状抓握
A.正中神经 B.桡神经深支 C.尺神经手掌支 D.桡神经浅支 E.尺神经手背支
A.原动肌 B.副动肌 C.拮抗肌 D.固定肌 E.中和肌
A.治病救命、增进健康、恢复功能 B.提高功能、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C.躯体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 D.预防为主、中西结合、综合治疗 E.生命在于运动、预防重于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A.血浆晶体渗透压 B.循环血量 C.外周静脉压 D.动脉血压 E.体位
A.肌张力高一定是痉挛 B.强烈的痉挛即是挛缩 C.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 D.偏瘫恢复期不出现痉挛 E.外界刺激可使痉挛缓解
A.左主支气管比右主支气管长 B.左主支气管比右主支气管粗 C.左主支气管走行近于水平 D.右主支气管走行较为垂直 E.气管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
A.半月裂孔 B.筛骨的筛板 C.筛骨的鸡冠 D.蝶腭孔 E.以上都不是
A.囊外韧带 B.关节盘 C.关节唇 D.滑膜层 E.滑液囊
A.比热 B.热量 C.热容量 D.热梯度 E.导热系数
A.股血管 B.大隐静脉 C.小隐静脉 D.腘动脉 E.胫前后血管
A.收纳腹壁浅静脉 B.通过股鞘内侧部 C.通过股鞘外侧部 D.经股动脉与股神经之间上行 E.沿股动脉内侧上行
A.由椎间孔穿出 B.由椎孔穿出 C.由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组成 D.与椎间盘相邻 E.与关节突关节相邻
A.人直立时髂嵴的最高点是髂前上棘 B.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3、4腰椎间 C.髂嵴是骨髓穿刺的常用部位 D.腹直肌的外侧缘称为腹直肌线,也称为半月线 E.脐一般后平对第3、4腰椎间
A.单侧躯体 B.沿神经分布区 C.皮肤与黏膜交界处 D.全身散在分布 E.黏膜区
A.Na+通道突然开放 B.K+通道突然开放 C.Ca2+通道突然开放 D.Mg2+通道突然开放 E.Cl-通道突然开放
A.1MET相当于VO2>3.5ml/(kg·min) B.代谢当量可用来判断体力活动水平 C.心功能一级者METs值>6 D.METs值表示的是身体能量消耗水平的绝对值 E.最高运动能力在1.5METs者,体力劳动能力完全丧失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速收缩 D.向心性收缩 E.离心性收缩
A.高能级原子自身振动的发光现象 B.原子跃迁的发光现象 C.分子跃迁的发光现象 D.外来光子振动的发光现象 E.高能级的原子在外来光的诱发下返回低能级时的发光现象
A.速度杠杆 B.阻力点在力点和支点之间 C.动力必须大于阻力才可运动 D.不利于抬重物 E.有利于轻物体移动较长距离
A.肾实质主要由肾单位聚集构成 B.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C.两肾的水平高度相等 D.肾小管包括近曲小管、髓襻和远曲小管 E.肾小管的主要作用是水分的重吸收
A.为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的交角 B.为竖脊肌的内侧缘与第12肋的交角 C.为竖脊肌与肋间内肌的交角 D.为竖脊肌与肋间外肌的交角 E.为竖脊肌与脊柱的交角
A.起止点均位于第4胸椎体下缘平面 B.前方有左迷走神经及左膈神经跨过 C.下缘可见动脉韧带后方的左喉返神经 D.跨右肺根 E.动脉壁外膜下有丰富的压力感受器
A.载波 B.调制 C.差频 D.差拍 E.调幅度
A.1个月 B.2个月 C.3~4个月 D.7~8个月 E.9~10个月
A.血小板与成人相似 B.婴儿的骨髓造血功能可发生一过性低下 C.婴儿期淋巴细胞比例高于中性粒细胞 D.1岁时白细胞应低于10×10/L E.4~6岁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相等
A.无线电波 B.高频电波 C.波动的电场 D.能产生磁场的电波 E.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扩大
A.运动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团队合作模式 D.心理-社会模式 E.高科技模式
A.肩峰至肱骨外上髁 B.肩峰至桡骨茎突 C.肩峰至尺骨茎突 D.C7棘突至桡骨茎突 E.C7棘突至尺骨茎突
A.潮气量 B.肺活量 C.时间肺活量 D.肺泡通气量 E.深呼气量
A.卵巢悬韧带 B.卵巢固有韧带 C.输卵管卵巢伞 D.卵巢柔膜 E.以上全是
A.26~33℃ B.34~36℃ C.37~38℃ D.26℃以下 E.39℃以上
A.下位脑干 B.上位脑干 C.脊髓 D.大脑皮质 E.中脑以上部位
A.呼吸 B.外呼吸 C.内呼吸 D.肺通气 E.肺换气
A.气道阻力 B.惯性阻力 C.组织的黏滞阻力 D.肺的回缩力 E.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
A.抗利尿激素分泌下降 B.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 C.雄性激素水平下降 D.血清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增高或不稳定 E.胰岛素分泌减少
A.侵袭性酶 B.芽胞 C.荚膜 D.毒素 E.黏附因子
A.牛奶 B.火腿 C.酸乳酪 D.黄瓜 E.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