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侧卧位 B.头高足低位 C.端坐卧位 D.俯卧位 E.截石位
A.发热微恶寒,咽喉肿痛 B.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C.发热重恶寒轻,咳吐黄痰 D.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E.发热恶寒,口渴,汗出,舌红脉数
A.汤药宜温热服 B.室内宜凉爽通风 C.饮食宜清补 D.多饮用清凉饮料 E.汤药煎煮时间宜长
A.阳虚 B.气虚 C.血虚 D.虚热 E.亡阳
A.风热犯肺 B.肺热炽盛 C.肺气虚证 D.肺阴虚证 E.肠热腑实证
A.清补 B.温补 C.甘润 D.凉润 E.素食
A.饮食清淡 B.慎防感受湿邪 C.多食甘甜食物 D.居室宜干燥 E.空气新鲜
A.气、血 B.阴、阳 C.阴、血 D.气、阴 E.阳、气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治标 E.标本同治
A.晚卧早起 B.早卧晚起 C.早卧早起 D.晚卧晚起 E.早卧早起与早卧晚起均可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朱丹溪 D.吴鞠通 E.李时珍
A.孙思邈 B.王清任 C.李时珍 D.叶天士 E.吴鞠通
A.正护法 B.反护法 C.急则护其标法 D.缓则护其本法 E.标本同护法
A.虚热证 B.瘀血 C.惊风 D.实热证 E.失血
A.顺情从欲 B.以情胜情 C.说理开导 D.移情疗法 E.释疑解惑
A.米汤 B.米酒 C.泉水 D.姜汤 E.温开水
A.砂锅 B.陶瓷罐 C.瓦罐 D.不锈钢容器 E.搪瓷类容器
A.隔盐灸 B.隔姜灸 C.隔蒜灸 D.隔附子饼灸 E.瘢痕灸
A.15° B.25° C.35° D.45° E.90°
A.33℃~35℃ B.35℃~37℃ C.37℃~39℃ D.39℃~41℃ E.41℃~43℃
A.既病防变 B.治病求本 C.因人制宜 D.因时制宜 E.因地制宜
A.疮疡肿毒 B.红肿疼痛 C.风寒湿痹 D.关节扭挫伤 E.脓肿扩散
A.自尊的需要 B.生理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安全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A.小组护理 B.整体护理 C.功能制护理 D.护理程序 E.责任制护理
A.爱心 B.照顾 C.看护 D.关怀 E.仁术
A.足少阳胆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阳明胃经
A.嘱患者深呼吸,休息片刻后再继续插管 B.托起患者的头部插管 C.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重新插管 D.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E.用注射器抽吸胃液
A.高脂饮食 B.半流质饮食 C.高蛋白饮食 D.高纤维素饮食 E.流质饮食
A.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中心 B.以医院管理的重点任务为中心 C.以医院的利益为中心 D.以执行医嘱为中心 E.以护理的服务对象为中心
A.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B.诊断、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C.评估、计划、诊断、实施、评价 D.诊断、评估、实施、计划、评价 E.计划、诊断、评估、实施、评价
A.75%酒精浸泡 B.微波消毒灭菌 C.高压蒸汽灭菌 D.煮沸消毒 E.燃烧
A.合作性问题 B.潜在性问题 C.现存性问题 D.是护理措施能够解决的问题 E.是医生才能解决的问题
A.护理管理 B.身体评估 C.基础护理 D.专科护理 E.健康教育
A.股动脉 B.桡动脉 C.颈动脉 D.肱动脉 E.足背动脉
A.波状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回归热 E.稽留热
A.收缩压<90mmHg B.舒张压<95mmHg C.收缩压91~94mmHg D.脉压≤40mmHg E.脉压≥40mmHg
A.使用冰槽进行头部降温 B.用冰袋冷敷头部 C.用30%乙醇擦浴 D.用40℃温水擦浴 E.用冰囊冷敷大动脉处
A.痛经 B.肠胀气 C.末梢循环不良 D.踝关节扭伤早期 E.昏迷
A.肛裂 B.肛门部充血、炎症 C.痔疮 D.会阴疾病 E.妊娠后期
A.>10℃ B.>30℃ C.>50℃ D.>60℃ E.>70℃
A.100~200mL B.300~400mL C.500~600mL D.800~900mL E.1400~1500mL
A.能量转换 B.空吸 C.负压 D.高速气流 E.虹吸
A.顺利通过尿道的3个狭窄处 B.使耻骨上弯消失 C.使耻骨下弯消失 D.使耻骨后弯消失 E.使耻骨前弯消失
A.200mL B.400mL C.500mL D.600mL E.800mL
A.使用开口器时从臼齿放入 B.从外向里擦净口腔及牙齿的各面 C.血管钳夹紧棉球,并挤出多蘸的液体 D.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注意口腔黏膜有无真菌感染 E.取下的活动性假牙浸泡在冷开水中
A.6小时 B.20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A.请家属协助洗发 B.加快速度,迅速完成洗发操作 C.注意保暖,为患者添加衣服后继续洗发 D.短暂休息,鼓励患者坚持片刻 E.停止操作,使患者平卧,吸氧,立即与医师联系
A.糜烂 B.烂苹果昧 C.臭鸡蛋味 D.肝臭味 E.腐臭味
A.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B.防止脑水肿 C.减轻头晕、头痛 D.预防颅内压减低引起头痛 E.防止昏迷
A.头高足低位 B.去枕平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屈膝仰卧位 E.中凹卧位
A.合议参考 B.推广实行 C.强制力保证实施 D.制定 E.提供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48小时内 D.1周内 E.1个月内
A.医患双方 B.患者家属 C.科室责任人 D.院方 E.司法机关人员
A.李某和医师共同 B.李某 C.患者 D.医师 E.李某和医师都不需要
A.继续执行完后再询问医生 B.自己根据经验做出解释 C.核实医嘱的准确性 D.推脱自己不知道 E.告诉患者询问医生
A.维生素E B.氨茶碱 C.白蛋白 D.氨苄西林 E.地西泮
A.药物过敏试验 B.多次注射 C.预防接种注射 D.少次注射 E.混合剂注射
护士按每次1mg/m2的剂量给予某种免疫抑制药,如果为20kg的小儿用药,则每次应给的剂量是()。
A.0.3mg B.0.4mg C.0.5mg D.0.8mg E.0.9mg
A.供暂离床活动的患者使用 B.便于接受麻醉后尚未清醒的患者 C.方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D.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受新患者 E.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A.呼吸道黏膜干燥、咽喉痛 B.闷热、难受 C.头痛、头晕 D.食欲缺乏 E.多汗、面色潮红
A.5~10dB B.15~20dB C.25~30dB D.35~40dB E.45~50dB
A.将用物放在床尾的车上 B.按使用顺序摆放物品 C.操作时,身体靠近床边 D.两腿前后分开,稍屈膝 E.上身保持一定的弯度
A.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即可获得护士执业资格 B.护士执业考试合格后,即成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护士 C.护士执业考试每年举行2次 D.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者,方可申请护士执业注册 E.护士注册的有效期为1年
A.发生医疗事故后,医务人员要逐级向科室负责人、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病历资料、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现场封存、保管 C.医疗鉴定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地进行鉴定工作 D.医疗事故的责任人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及其责任大小,承担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 E.对寻衅滋事、辱骂或殴打医务人员的病人或家属,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A.护士自我介绍,消除陌生感 B.立即给患者氧气吸入 C.安慰患者,减轻焦虑 D.详细介绍环境及规章制度 E.通知医生,给予诊治
A.视觉观察法 B.触觉观察法 C.听觉观察法 D.嗅觉观察法 E.味觉观察法
A.高热患者 B.腹部手术前 C.消化道出血者 D.结肠镜检查前 E.习惯性便秘者
A.用干净的手指夹取治疗巾边缘从无菌治疗包内取出 B.无菌治疗包打开一次后即不可再次使用 C.铺好以后注明有效时间为4小时 D.无菌治疗盘内的容器里不得盛放溶液,以免沾湿治疗巾 E.潮湿后的无菌盘应马上使用
A.心功能衰竭抢救的患者 B.严重脱水的患者 C.输入升压药物的患者 D.静脉补钾的患者 E.输入脂肪乳的患者
A.降低细菌的活力 B.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 C.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D.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E.使肌肉、韧带组织松弛
A.狗肉、羊肉 B.姜、葱 C.百合、银耳 D.芦根煎汤代茶饮 E.豆豉小排汤
A.4℃ B.28℃~32℃ C.35℃~39℃ D.39℃~41℃ E.41℃~45℃
A.50g/d B.300mg/d C.4μg/d D.40g/d E.10μg/d
A.低效性呼吸型态:发绀、呼吸急促,与胸部疼痛有关 B.有受伤的危险:与视物不清有关 C.潜在并发症:心律不齐 D.母乳喂养有效 E.体温升高
A.普通饮食 B.软质饮食 C.流质饮食 D.高蛋白饮食 E.低盐饮食
A.高压蒸汽灭菌 B.煮沸 C.紫外线照射 D.流动蒸汽 E.戊二醛浸泡
A.4小时 B.24小时 C.1周 D.14天 E.3天
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股静脉注射
A.输血早期 B.输血中期 C.输血后期 D.输血后1~2小时 E.输血后1周
A.上午 B.下午 C.中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A.胆 B.胃 C.小肠 D.三焦 E.膀胱
A.神 B.魂 C.魄 D.意 E.志
A.上肢内侧前缘 B.上肢外侧前缘 C.上肢内侧后缘 D.上肢外侧中线 E.上肢外侧后缘
A.闷胀疼痛 B.面红目赤 C.少腹重坠 D.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E.汗出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