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胃穿孔 B.肝破裂 C.急性胰腺炎 D.脾破裂 E.肝损伤
A.0.5cm B.0cm C.1.5cm D.2cm E.2.5cm
A.骨肉瘤 B.骨髓瘤 C.尤文肉瘤 D.软骨肉瘤 E.骨纤维肉瘤
A.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豁达的胸怀 B.良好的忍耐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C.诚实的品格和慎独的修养 D.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E.自主控制约束患儿的能力
A.5~7枚 B.7~9枚 C.9~11枚 D.11~13枚 E.13~15枚
A.给予祛痰药促进排痰 B.给予可待因止咳 C.给予支气管解痉药 D.必要时做气管插管吸痰 E.必要时做气管切开吸痰
A.漱口后自然咳痰法 B.导管吸痰法 C.体位引流咳痰法 D.经纤维支气管镜采样法 E.环甲膜穿刺法
A.应继续抽吸 B.减慢抽吸 C.应立即停止抽液 D.取半卧位 E.立即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A.活动不受限制,增加午休时间 B.无症状时,可下床轻微活动 C.以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为宜 D.以卧床休息为主,间断起床活动 E.需严格卧床休息
A.心电监护24小时 B.绝对卧床24小时 C.伤口压迫4~6小时 D.术后第4天协助患者做术侧肩部活动 E.不宜使用挎肩背包
A.平卧位 B.中凹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侧卧位 E.俯卧位
A.卧床休息 B.预防感染 C.严格控制饮食总热量 D.严格控制钾的摄入 E.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A.过敏反应 B.发热 C.溶血 D.透析低血压 E.失衡综合征
A.任何时间服用 B.饭前服用 C.饭后服用 D.间隔8小时服一次 E.晨起、中午、睡前服
A.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B.营养不良:低于机体需要量 C.活动无耐力 D.有感染的危险 E.组织完整性受损
A.高血压危象 B.脑梗死 C.颅内出血 D.脑动脉痉挛 E.高血压脑病
A.甲状腺制剂应首剂加倍,而后维持正常剂量 B.用药前后测量脉搏、体重 C.用药前后观察水肿情况 D.观察有无心悸、心律失常、胸痛、出汗等症状 E.长期替代治疗的患者,应每6~12个月检测血TSH
A.脱离有毒环境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建立静脉通路 D.就地实施CPR E.保暖
A.体温上升期、缓解期、体温下降期 B.体温上升期、体温下降期、恢复期 C.极期、缓解期、恢复期 D.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E.体温上升期、平台期、体温下降期
A.遵医嘱给药 B.卧床休息 C.避免饮酒 D.注意消毒隔离 E.心理护理
A.支持疗法 B.对症治疗 C.病原治疗 D.调节免疫功能的治疗 E.康复治疗
A.20%甘露醇脱水 B.大剂量青霉素抗菌 C.大量高渗钠盐脱水 D.保证足够量的液体量及电解质 E.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应用退热药物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型酸中毒
A.尚未发生休克 B.休克代偿期 C.休克失代偿期 D.中度休克 E.重度休克
A.保证高浓度氧气吸入 B.大量输血 C.积极治疗原发病 D.大量补液 E.保证营养
A.硬膜外血肿 B.麻醉药中毒反应 C.药物过敏反应 D.全脊髓麻醉 E.麻醉平面过高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破伤风 C.铜绿假单胞菌 D.气性坏疽 E.结核杆菌
A.术中彻底止血 B.术中操作轻柔 C.术后加强护理 D.术后继续服用碘剂 E.术前充分准备,使基础代谢率将至正常
A.5年内避免妊娠 B.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C.定期到医院复诊 D.加强营养 E.定期自我检查乳房
A.蛔虫性肠梗阻 B.麻痹性肠梗阻 C.粘连性肠梗阻 D.绞窄性肠梗阻 E.痉挛性肠梗阻
A.胃溃疡 B.胆道出血 C.胃炎 D.胃癌 E.门静脉高压症
A.腹痛、体温高、血压低 B.腹痛、体温高、腹腔引流出棕黄色胆汁样液体 C.腹痛、血压低、腹腔引流出淡红色液体 D.体温高、血压低、腹腔引流量突然增多 E.体温高、心率快、腹腔引流量突然减少
A.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B.指导患者做勃格(Buerger)练习 C.禁止运动 D.适当休息 E.戒烟
A.第1~3肋骨较短,有锁骨、肩胛骨和肌肉的保护,很少发生骨折 B.第4~7肋骨较长且固定,不易折断 C.第8~10肋骨与胸骨直接相连,弹性较大,较不易折断 D.第11~12肋骨前端游离,不易折断 E.儿童的肋骨富于弹性,不易折断
A.早期食管癌 B.晚期食管癌 C.贲门失弛缓症 D.食管息肉 E.腐蚀性食管灼伤
A.适当跳跃活动 B.嘱患者大量饮水 C.体外冲击波碎石 D.消炎、解痉、止痛 E.迅速行手术治疗
A.外用避孕药膜 B.输精管注射绝育术 C.输精管结扎术 D.避孕套 E.药物
A.保持有效牵引 B.设置对抗牵引 C.防止过度牵引 D.避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E.避免牵引钢针左右移动
A.神经根型颈椎病 B.脊髓型颈椎病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E.混合型颈椎病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A.维持胃肠减压功能 B.预防感染 C.预防吻合口瘘 D.保持胃肠道通畅 E.根据是否切除肠管来调整饮食
A.控制饮食 B.加强运动 C.消除心理障碍 D.药物治疗 E.限制摄入蛋白质
A.主要应为动物蛋白,以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 B.女孩因月经来潮,在饮食中应供给足够的锌剂 C.晚餐要保证高热量 D.可以进食大量坚硬、油腻、辛辣食品 E.饮食中补充大量碳水化合物,以利肌肉、骨骼的增长
A.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B.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 C.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 D.无种族差异 E.个体差异较大
A.10~20次 B.20~30次 C.30~40次 D.40~50次 E.50~60次
A.血清胆红素≥85μmol/L B.血清胆红素≤171μmol/L C.血清胆红素≤221μmol/L D.血清胆红素<257μmol/L E.血清胆红素>342μmol/L
A.利尿 B.碱化或酸化尿液 C.血液净化 D.高压氧的应用 E.灌肠
A.皮肤 B.血液 C.呼吸道 D.消化道 E.密切接触
A.维生素A能预防孕妇皮肤过分干燥和乳头皲裂 B.维生素D对胎儿机体抵抗力有促进作用 C.维生素B能预防孕妇阴道上皮细胞角化 D.维生素C对胎儿骨、牙齿的正常发育有促进作用 E.维生素E能促进造血系统的健全
A.缩复作用: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窄,间歇时,肌纤维松弛,能完全恢复原来的长度 B.骨盆轴:为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 C.骨盆倾斜度: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形成的角度 D.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E.着冠:第二产程时,胎头双顶径已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期胎头不再回缩
A.完全流产患者需常规应用抗生素避免感染 B.难免流产患者需先做凝血功能检查 C.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期不必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妊娠月份 D.宫颈内口松弛者必须在妊娠前做宫颈内口松弛修补术 E.先兆流产患者需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避免刺激
A.一般体力活动时有心悸和轻度气短,休息时无症状 B.既往有心力衰竭史 C.严重二尖瓣狭窄伴有肺动脉高压的风湿性心脏病 D.风湿性心脏病心率快并难于控制者 E.伴有严重的内科并发症如慢性肾炎、肺结核等
A.积极治疗原发病 B.经期每天清洗外阴 C.选用皂类洗剂清洗 D.着棉织内衣裤 E.不能搔抓局部皮肤
A.排尿困难多见 B.早期多无症状 C.下腹胀痛为主要症状 D.较小的肿瘤即可引起腹胀 E.多有发热
A.月经前期 B.卵巢早衰 C.早期妊娠 D.子宫性闭经 E.垂体性闭经
A.严密观察病情,期待自然分娩 B.卧床休息,抬高臀部 C.将患者置于明亮房间 D.心理调适,减轻患者焦虑 E.立即开放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
A.高血压 B.低血糖 C.早期心衰 D.神经衰弱 E.贫血
A.术后1、3、6个月、1年各复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 B.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X线检查 C.手术后禁止性生活2周 D.取出节育器后卧床休息1天 E.手术后禁止盆浴2周
A.节律性上腹疼痛 B.转移性疼痛 C.上腹饱胀 D.压榨性疼痛 E.上腹部疼痛伴窒息感
A.抗菌药物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血液透析 D.免疫抑制剂 E.青霉素
A.禁用含钾食物及含钾药物,不输库存血 B.合理补液,也要补充生理需要量 C.摄入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高蛋白饮食 D.避免与各种危害肾脏的物质接触 E.特别提醒患者防止疲劳和定期复查
A.平卧位 B.患侧卧位 C.术侧向下卧位 D.半卧位 E.健侧卧位
A.10%水合氯醛 B.地西泮 C.10%葡萄糖酸钙 D.10%氯化钙 E.维生素D
A.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经前诊刮子宫内膜为分泌反应不良 B.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经前诊刮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 C.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月经第5天诊刮子宫内膜呈混合型变化 D.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月经第5天子宫内膜呈蜕膜样改变 E.月经周期正常,经血量,经前诊刮子宫内膜呈分泌型变化
A.子宫收缩乏力 B.胎盘、胎膜残留 C.胎盘部分剥离 D.宫颈裂伤 E.凝血功能障碍
A.术后1~2天 B.术后3~6天 C.术后5~7天 D.术后7~10天 E.术后10~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