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标示量 B.百分含量 C.g/g D.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E.杂质的百分含量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E.核质
A.0.1~1μm B.1~4μm C.4~10μm D.10~40μm E.40~100μm
A.1~2nm B.12~30nm C.30~40nm D.0~10nm E.40~50nm
A.细菌染色体 B.细菌核糖体 C.细菌线粒体 D.细菌繁殖体 E.细菌吞噬体
A.两条双股环状DNA分子组成 B.一条双股环状DNA分子组成 C.一条单股环状DNA分子组成 D.两条单股环状DNA分子组成 E.两条双股环状RNA分子组成
A.荚膜 B.鞭毛 C.芽孢 D.菌毛 E.核质
A.无机盐 B.水 C.多糖 D.蛋白质 E.脂质
A.抗吞噬作用 B.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C.黏附作用 D.有运动性 E.有抗原性
A.运动器官 B.代谢器官 C.呼吸器官 D.休眠体 E.繁殖体
A.单毛菌 B.双毛菌 C.三毛菌 D.丛毛菌 E.周毛菌
A.运动性有关 B.致病性有关 C.代谢有关 D.抗吞噬有关 E.分型有关
A.繁殖体 B.染色体 C.核糖体 D.休眠体 E.吞噬体
A.繁殖体 B.鞭毛 C.核糖体 D.荚膜 E.休眠体
A.一个芽胞 B.二个芽胞 C.三个芽胞 D.四个芽胞 E.多个芽胞
A.运动性 B.繁殖能力 C.吞噬能力 D.抗原性 E.黏附能力
A.几小时 B.几天 C.几个月 D.几年或几十年 E.几百年
A.发酵 B.呼吸 C.有氧呼吸 D.厌氧呼吸 E.氧化
A.热原质 B.毒素 C.侵袭酶类 D.抗生素 E.合成肽
A.营养物质 B.酸碱度 C.时间 D.温度 E.气体
A.需氧菌 B.厌氧菌 C.微需氧菌 D.微厌氧菌 E.兼性厌氧菌
A.20~30秒钟 B.2~3分钟 C.20~30分钟 D.2~3小时 E.2~3天
A.18秒 B.18分 C.18小时 D.18天 E.18个月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有丝分裂期
A.Na+内流 B.K+外流 C.K+内流 D.Na+外流 E.Ca2+内流
A.肌钙蛋白C B.肌钙蛋白I C.肌钙蛋白T D.肌凝蛋白 E.原肌凝蛋白
A.吞噬病原微生物 B.吞噬病毒和结核杆菌 C.限制嗜碱性粒细胞 D.促进生理止血与凝血 E.运输血液中的O2和CO2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A.铁和钙不能吸收 B.糖类食物消化和吸收障碍 C.脂肪类食物消化和吸收障碍 D.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E.胃蛋白酶缺乏而导致食物中蛋白质不能消化和吸收
A.肝 B.骨骼肌 C.心脏 D.大脑 E.肾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增加 C.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
A.兴奋通过局部电流来完成 B.不需要Ca2+参与 C.传递呈双向性 D.突触后膜可发生除极或超极化 E.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A.0分子ATP B.2分子ATP C.5分子ATP D.10分子ATP E.6分子ATP
A.胞质 B.内质网 C.细胞壁 D.线粒体 E.高尔基复合体
A.乳酸 B.甘油 C.生糖氨基酸 D.乙酰辅酶A E.丙酮酸
A.与脂类结合,在血浆中转运脂类 B.apoCⅡ激活LPL C.apoAI识别HDL受体 D.apoCI能激活脂蛋白脂肪酶 E.apoCⅡ激活LPL
A.黏膜表面抗感染 B.通过胎盘 C.结合抗原 D.通过细胞膜 E.激活补体
A.营养物质 B.阳光 C.温度 D.气体 E.酸碱度(pH)
A.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B.与宿主细胞变异无关 C.光镜下可见 D.是一种病毒 E.任意感染细胞
A.细菌细胞壁成分 B.容易被破坏 C.化学性质为蛋白质 D.特异性作用 E.所有细菌均可产生
A.可保护病毒核酸 B.抗原性不强 C.控制病毒遗传 D.与病毒致病性无关 E.病毒外膜的一部分
A.不能人工培养 B.营养要求高 C.有鞭毛 D.只引起化脓性感染 E.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能力最强
A.传播方式多样化 B.可导致潜伏感染 C.核酸为DNA D.可引起流产 E.抵抗力较强
A.产生神经毒素 B.运动活泼 C.革兰染色阳性 D.属厌氧菌 E.嗜酸性
A.病毒衣壳外有包膜 B.核酸分节段 C.抗原性易变异 D.飞沫传播 E.仅感染儿童
A.HBsAg B.HBcAg C.HBeAg D.抗HBe抗体 E.抗HBc抗体
A.K-K反应 B.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 C.三氯化铝反应 D.Rosen-Heimer反应 E.Gibb反应
A.黄酮醇 B.二氢异黄酮 C.二氢黄酮 D.花色素 E.黄烷醇
A.不饱和内酯环不同 B.糖链连接数量不同 C.C/D环稠合方式不同 D.羟基数量不同 E.内酯环的位置不同
A.盐酸普鲁卡因 B.盐酸利多卡因 C.盐酸胺碘酮 D.马来酸氯苯那敏 E.盐酸麻黄碱
A.加入EDTA B.使用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配制水溶液剂 C.加入防腐剂 D.密封、干燥处 E.加入焦亚硫酸钠等稳定剂
A.与茚三酮反应 B.银镜反应 C.硫色素反应 D.紫脲酸铵反应 E.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
A.醋酸地塞米松 B.醋酸泼尼松 C.炔诺酮 D.醋酸氢化可的松 E.炔雌醚
A.生化药物 B.植物药 C.基因工程药物 D.抗代谢类 E.抗生素类
A.抗疟药 B.抗真菌药 C.驱肠虫药 D.抗结核药 E.抗病毒药
A.台秤 B.托盘天平 C.电子秤 D.分析天平 E.弹簧秤
A.氧化锌 B.氯化钾 C.葡萄糖 D.硫酸 E.维生素A
A.络合滴定法 B.旋光法 C.氧化还原滴定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中和法
A.2.5 B.3.5 C.4.5 D.5.5 E.6.5
A.药物中的残留溶剂 B.药物中的多晶型 C.药物合成中的中间体 D.异烟肼中的游离肼 E.维生素AD胶丸中的植物油
A.偶然误差 B.相对标准偏差 C.绝对误差 D.定量限 E.检测限
A.硬脂酸镁 B.三氯甲烷 C.丙酮 D.酒石酸 E.甲醇
A.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B.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C.救死扶伤,忠于职守;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语言文明,平等待人;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D.一视同仁,平等待人 E.不伤害,有利,公正,自主
A.权利与义务 B.主观与客观 C.个体与公益 D.荣誉与幸福 E.全体与部分
A.及时原则 B.准确原则 C.择优原则 D.知情同意原则 E.保密原则
A.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不良的医学效果 B.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良好的医学效果 C.相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D.不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E.相同的医学动机肯定是由相同的医学效果引出的
A.及时原则与准确原则 B.平等原则 C.择优原则 D.知情同意原则 E.保密原则
A.胞吞 B.单纯扩散 C.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D.经通道膜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 E.主动转运
A.膜内、外Na+、K+的浓度差 B.膜内、外Na+的浓度差 C.膜内、外K+的浓度差 D.膜内、外Ca2+、K+的浓度差 E.膜内、外Na+、Ca2+的浓度差
A.血红蛋白 B.血色素 C.球蛋白 D.白蛋白 E.铁
A.生物碱盐、氨基酸、蛋白质、糖类 B.游离生物碱、蒽醌、黄酮、香豆素苷元 C.苷类、生物碱、鞣质及和极性大的苷元 D.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游离甾体及萜类苷元 E.植物纤维
A.O-苷 B.C-苷 C.N-苷 D.S-苷 E.以上都不对
A.《淮南子·修务训》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千金要方》 E.《外科正宗》
A.运送内源性三酰甘油 B.运送内源性胆固醇 C.运送外源性三酰甘油 D.逆向转运胆固醇 E.转运自由脂肪酸
A.流通蒸汽灭菌法 B.焚烧与烧灼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滤过除菌法 E.巴氏消毒法
A.盐酸普萘洛尔 B.硝苯地平 C.卡托普利 D.奥美拉唑 E.洛伐他汀
A.卡托普利 B.硝酸异山梨酯 C.西咪替丁 D.硝苯地平 E.奥美拉唑
A.酰胺类生物碱 B.有机胺类生物碱 C.异喹啉类生物碱 D.莨菪烷类生物碱 E.喹啉类生物碱
A.抗菌作用 B.抗癌作用 C.治疗疟疾作用 D.降压作用 E.泻下作用
A.渗滤法 B.冷浸法 C.回流提取法 D.连续回流提取法 E.水蒸气蒸馏法
A.黄芩苷 B.大黄素 C.苦杏仁苷 D.紫杉醇 E.异羟基洋地黄毒苷
A.Na+ B.K+ C.Ca2+ D.Cl+ E.M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