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黄疸 B.食欲下降 C.恶心、呕吐 D.反酸、嗳气 E.节律性和周期性上腹痛
A.保持室内安静 B.头肩抬高15°~30° C.为患儿洗澡 D.观察生命体征 E.必要时给鼻饲
A.水肿消退、血压正常 B.全部症状消失 C.镜下血尿消失 D.血沉恢复正常 E.尿量恢复正常
A.静注垂体后叶素 B.少量温热流质 C.冰水洗胃 D.随意饮食 E.禁食
A.温水坐浴 B.75%乙醇湿热敷 C.50%硫酸镁湿热敷 D.1‰苯扎溴铵擦洗 E.1:2000高锰酸钾液坐浴
A.仰卧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半坐卧位 E.膝胸卧位
A.50IU B.100IU C.200IU D.300IU E.400IU
A.静息痛 B.间歇性跛行 C.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D.患肢麻木发凉 E.足趾溃疡坏死
A.浅昏迷 B.深昏迷 C.意识模糊 D.嗜睡 E.昏睡
A.脑出血 B.脑栓塞 C.脑血栓形成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加重心力衰竭
A.体液不足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体温升高 D.焦虑 E.活动无耐力
A.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 B.去枕平卧位 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D.端坐位 E.患侧卧位
A.深呼缓吸 B.取俯卧屈膝位 C.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D.吸气时尽力收腹 E.呼气时尽力挺腹
A.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B.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 C.保持排便通畅 D.嘱便秘者勿用力排便 E.1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A.低盐高蛋白 B.高蛋白,不限制盐 C.低蛋白,高磷 D.低盐,高蛋白饮食 E.低盐,低量优质蛋白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肠梗阻 C.胆道蛔虫病 D.急性胆囊炎 E.急性胃穿孔
A.体温 B.脉搏 C.呼吸 D.血压 E.意识
A.输血补液 B.检查软产道 C.应用子宫收缩剂 D.阴道填塞纱布条 E.查血小板量和出凝血时间
A.持续高流量吸氧 B.间断中流量吸氧 C.持续低流量吸氧 D.间断高流量吸氧 E.间断低流量吸氧
A.血钾升高 B.血钙降低 C.血钙升高 D.血钾降低 E.血钠降低
A.溃疡病出血 B.胆道出血 C.肺咯血 D.门静脉高压症 E.出血性肠炎
A.肝破裂 B.脾破裂 C.空肠破裂 D.肾脏损伤 E.胰腺损伤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B.原发性癫痫 C.缺氧缺血性脑病 D.颅内感染 E.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A.清理呼吸道无效 B.气体交换受损 C.肺气肿 D.肺部感染 E.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A.生理盐水 B.复方硼酸溶液 C.2%碳酸氢钠溶液 D.5%碳酸氢钠溶液 E.3%过氧化氢溶液
A.常规保留导尿管 B.鼓励患者多饮水 C.绝对卧床休息 D.镇静止痛 E.应用广谱抗生素
A.床头适当抬高 B.不要阻塞鼻孔 C.密切观察 D.大量输液,防止血压下降 E.禁腰穿
A.慢性胃炎 B.食管炎 C.胃溃疡 D.十二指肠溃疡 E.胰腺炎
A.左季肋部挫伤 B.十二指肠破裂 C.脾破裂 D.左肾损伤 E.结肠破裂
A.脑出血 B.脑栓塞 C.脑血栓形成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肿瘤
A.轻度中毒 B.中度中毒 C.重度中毒 D.慢性中毒 E.极重度中毒
A.保持安静避免搬运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D.病情稳定后可鼻饲 E.吗啡镇静
A.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B.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 C.不限制正常活动 D.每周测量体重一次 E.限制水、蛋白质的摄入
A.固定范围不包括骨折处的上下关节 B.固定效果可靠 C.利于功能锻炼 D.固定范围小 E.有弹性
A.端坐位 B.平卧位 C.半卧位 D.侧卧位 E.头低卧位
A.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B.提高药物的疗效 C.降低药物的毒性 D.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E.避免尿少时析出结晶
A.立即停药、立即通知医生 B.立即吸氧,静脉注射硝普钠 C.立即停药,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 D.立即吸氧,行胸外心脏按压 E.即刻注射强心剂
A.“医院的饭太淡,我自己带了几个咸鸭蛋。” B.“我的身体正在恢复,要每天吃点肉和鱼。” C.“每天饭菜量必须足够,不能饿着。” D.“我每天都要吃一些新鲜水果。” E.“要多吃蔬菜,不然会便秘。”
A.败血症 B.颅内出血 C.胆红素脑病 D.病毒性脑炎 E.缺血缺氧性脑病
A.每天在室内关窗晒太阳1小时 B.每天在室内关窗晒太阳2小时 C.每天要保证30分钟户外活动 D.每天要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 E.每天保证8小时户外活动
A.左上臂疼痛 B.局部肿胀 C.左上臂畸形 D.局部压痛 E.肘关节活动度减少
A.应适当散步做操 B.坚持腹式呼吸锻炼 C.定期进行深呼吸咳嗽 D.长期规则服用抗生素 E.预防受凉感冒
A.立即报告医生,及时诊疗 B.将内容物挤出,以免病情变化 C.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D.无需处理,并告知家长正确认识 E.对患儿乳房进行常规消毒
A.调整周期 B.纠正与性激素不足有关的健康问题 C.促使卵巢功能的恢复 D.减少月经量 E.防止子宫内膜病变
A.胚胎染色体异常 B.宫颈内口松弛 C.子宫畸形 D.子宫肌瘤 E.母儿血型不合
A.为患者挂号 B.不作处理,等待医生到来 C.吸氧,监测血压 D.叩背 E.让患者去枕平卧于平车上
A.营养良好 B.营养过剩 C.轻度营养不良 D.中度营养不良 E.重度营养不良
A.做腹式呼吸加强膈肌运动 B.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C.保持室内清洁 D.进行家庭氧疗 E.坚持步行或慢跑等全身运动
A.早期 B.规律 C.全程 D.足量 E.联合
A.心力衰竭 B.眼部疾病 C.颅内出血 D.消化道出血 E.呼吸道出血
A.腹部焐热水袋 B.增加活动量 C.转移注意力 D.播放轻音乐 E.腹部按摩
A.10~11个月 B.12~18个月 C.20~22个月 D.22~24个月 E.24~30个月
A.避免患儿长时间剧烈哭闹 B.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C.避免受凉、防止感冒 D.少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E.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A.32~35℃ B.37~39℃ C.40~45℃ D.45~49℃ E.50~56℃
A.血液传播 B.虫媒传播 C.接触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粪-日传播
A.猝死 B.脑卒中 C.休克 D.心肌梗死 E.肺栓塞
A.急性肺部感染 B.心力衰竭 C.自发性气胸 D.呼吸衰竭 E.肺气肿
A.体温37.5℃ B.血压95/65mmHg C.心率95次/分 D.听力减弱 E.端坐体位
A.症状重而体征较轻 B.有体征无症状 C.症状和体征均较重 D.症状轻而体征重 E.症状和体征均较轻
A.立即施行手术 B.让其听流水声 C.协助其坐起排尿 D.用手轻轻按摩下腹部 E.用温水冲洗会阴
A.过敏性休克 B.肌肉关节痛 C.胃肠道反应 D.白细胞减少 E.头痛
A.半年内可以妊娠,但需在妇产科医生的指导下妊娠 B.饮食上应限制蛋白质与脂肪的摄入 C.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病毒性感冒 D.无并发症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周 E.出院后即可恢复学习或轻体力活动
A.脑血管病变 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肺栓塞 D.心绞痛 E.严重肺结核
A.广谱抗生素 B.雌激素 C.制霉菌素 D.红霉素 E.甲硝唑
A.腹痛加剧 B.腹泻 C.食欲减退 D.脱发 E.药物性皮炎
A.运动性不安 B.焦虑和烦躁 C.自主神经功能兴奋 D.过分警觉 E.情绪低落
如图所示,该心电图显示的心律失常类型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房室传导阻滞 D.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E.室颤
A.意识变化 B.生命体征 C.肢体活动情况 D.水电解质情况 E.情绪变化
A.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B.右心室扩大 C.三尖瓣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3/6级 D.心率123次/分 E.发绀
A.输液治疗 B.心理治疗 C.中医治疗 D.药物治疗 E.针灸治疗
A.适当锻炼,低糖低蛋白饮食 B.避免感冒,长期使用抗生素 C.加强营养,低糖低蛋白饮食 D.长期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 E.避免感冒,进行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
A.代谢性酸中毒 B.进行性呼吸窘迫 C.低氧血症 D.咳粉红色泡沫痰 E.X线检查可见大片状浸润肺影
A.肾肿瘤 B.肾炎 C.多囊肾 D.肾结核 E.肾结石
A.胎盘、胎膜娩出情况 B.血压 C.血液是否凝固 D.子宫收缩情况 E.软产道是否有裂伤
A.新生儿预防接种 B.指导喂养及日常护理 C.新生儿体格检查 D.观察新生儿一般状况 E.询问新生儿出生情况
A.乙脑减毒活疫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 D.乙肝疫苗 E.麻风疫苗
A.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 B.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C.遇到流感流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D.坚持冷水洗脸 E.坚持适度的运动,增强体质
A.乙状结肠镜 B.直肠指诊 C.纤维光束结肠镜 D.血常规 E.X线钡剂灌肠
A.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及性质,即时留取标本,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倾向 B.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45°,保持环境安静 C.遵医嘱增加输入液体的量,以高渗液为主 D.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E.禁食72小时后自主进食
A.避免激烈活动 B.避免撞击骨折的部位 C.定时做深呼吸 D.保持大便通畅 E.尽量不活动患侧肩关节
A.深昏迷 B.昏睡 C.浅昏迷 D.嗜睡 E.意识模糊
A.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 B.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70% C.潮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 D.残气量/肺总量>40% E.PaO2低于正常
A.指压止血 B.站立位弹力绷带包扎 C.平卧抬腿加压包扎 D.钳夹血管止血 E.止血带止血
A.表情呆滞,肌肉强直 B.机械动作持续时间长 C.连续多次发作,且有意识障碍 D.意识丧失和全身对称性抽搐 E.某种活动突然中断
A.胸骨左缘第4肋间 B.左腋窝前线第5肋间 C.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D.左腋前线第4肋间 E.左锁骨中线第4肋间
A.气管切开 B.呼吸机辅助呼吸 C.立即使用呼吸兴奋剂 D.吸氧 E.头低脚高位,清理呼吸道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