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型酸中毒
A.疼痛 B.知识缺乏 C.体温过高 D.气体交换受损 E.清理呼吸道无效
A.金刚烷胺 B.阿司匹林 C.利巴韦林 D.板蓝根冲剂 E.银翘解毒片
A.拔管 B.口服液体石蜡准备拔管 C.放气,留置观察24小时 D.放气数分钟再注气加压 E.从食管中注入流质
A.便条变细 B.柏油样便 C.陶土样便 D.米泔水样便 E.黏液脓血便
A.高流量给氧 B.备齐抢救药物 C.测定血型、备血 D.建立静脉通道补足血容量 E.从食管中注入流质
A.高脂、高糖、高蛋白 B.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 C.低蛋白、低脂、高维生素 D.低蛋白、低糖、低维生素 E.无蛋白、高糖、高维生素
A.选择头皮针输入化疗药 B.应尽量在循环功能不良的肢体进行注射 C.静注时要快速注药,不应边回抽边注药 D.药物刺激性强时需缓慢输注 E.拔针后局部持续按压1分钟
A.高蛋白、高盐、高钾 B.低蛋白、低盐、低钾 C.高蛋白、低盐、高钾 D.高蛋白、高盐、低钾 E.低蛋白、低盐、低钾
A.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甲氨蝶呤 C.甲氨蝶呤+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手术治疗 E.维持目前治疗继续观察
A.解磷定 B.纳洛酮 C.亚甲蓝 D.亚硝酸钠 E.二巯丙醇
A.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B.高热、昏迷、惊厥 C.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D.高热、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E.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A.尽快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 B.尽快用0.1%苯扎溴铵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 C.冲洗后用20%乙醇擦洗 D.缝合及包扎伤口 E.伤口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C.头部CT检查 D.20%甘露醇静脉滴注 E.行腰椎穿刺
A.肝素 B.双嘧达莫 C.右旋糖酐 D.阿司匹林 E.羟乙基淀粉
A.平卧位 B.头低脚高位 C.高半坐卧位 D.低半坐卧位 E.侧卧位
A.5%,浅Ⅱ度 B.5%,深Ⅱ度 C.10%,浅Ⅱ度 D.10%,深Ⅱ度 E.15%,浅Ⅱ度
A.8~10小时 B.12~36小时 C.36~72小时 D.4~5天 E.6~7天
A.及时处理便秘 B.切口部位压砂袋 C.咳嗽时注意保护切口 D.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E.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A.肠切除、肠吻合术 B.非手术治疗 C.肠造口术 D.短路术 E.开腹探查,冲洗引流术
A.1~2日 B.3~5日 C.5~7日 D.7~9日 E.14日
A.1000ml B.2000ml C.3000ml D.4000ml E.5000ml
A.体温、血压、脉搏、腹胀 B.体温、血压、腹痛、黄疸 C.体温、引流液颜色、腹胀 D.体温、腹痛、黄疸 E.腹胀、黄疸、引流量
A.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B.定时观察腹痛的部位、范围、性质和程度 C.体位宜取半卧位 D.可进半流质饮食 E.胃肠减压
A.注意调整滴数,速度不宜过快 B.输注刺激性药物时应注意应用硫酸镁湿敷 C.选择细、直的血管 D.避免在同一静脉的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E.宜选用中心静脉
A.脑出血 B.脑梗塞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出血形成 E.动脉瘤
A.血容量不足 B.伤侧负压消失 C.健侧肺被压缩 D.心脏受压 E.纵隔扑动,静脉血回流受阻
A.前尿道断裂 B.后尿道断裂 C.膀胱破裂 D.输尿管下段破裂 E.肾蒂完全断裂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胰腺炎 C.输尿管结石 D.绞窄性肠梗阻 E.机械性肠梗阻
A.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 B.膀胱镜检查+肾动脉造影 C.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造影 D.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 E.膀胱镜检查+腹平片
A.0.16ng/ml B.2.0ng/ml C.3.0ng/ml D.4.0ng/ml E.5.0ng/ml
A.术后可立即出院 B.术后注意休息,3天内不可骑自行车 C.术后不再需要采取避孕措施 D.术后7天内避免剧烈活动 E.术后半年才能性交
A.加强全身支持性治疗 B.有窦道者使用抗生素至少1周 C.使用抗结核药物至少3个月 D.有窦道者应做好周围皮肤护理 E.给予患肢有效的制动
A.多见于老年人 B.好发于膝关节邻近骨的干骺端 C.易发生肝转移 D.截肢后3年生存率颇高 E.生长速度较慢
A.5~10mg/kg B.10~20mg/kg C.20~30mg/kg D.30~50mg/kg E.50~70mg/kg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5年甚至更长
A.简单、宽松、便于穿脱 B.最好穿连衣裤有利于胸部发育 C.尿布外可用橡胶单防止尿液漏出 D.按季节随时增减衣服和被褥 E.衣服上用纽扣
A.接种对象是新生儿 B.初种次数为1次 C.用热水送服 D.需要复种加强 E.接种方法为肌内注射
A.入暖箱保暖 B.鼓励母乳喂养 C.做好皮肤护理 D.做好预防接种 E.保持呼吸道通畅
A.眼 B.口周 C.手掌 D.前臂 E.足底
A.去除病因 B.改善饮食 C.药物治疗 D.合理运动 E.输注红细胞
A.地理因素 B.文化因素 C.气候因素 D.医疗卫生状况 E.生活条件
A.需口服或静脉滴注补充液体 B.应用活菌制剂 C.双歧杆菌为活菌制剂 D.止泻药为首选治疗方法 E.注意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
A.维生素D每日摄入量为30μg B.应多晒太阳 C.能促进钙、磷的吸收 D.应多吃牛奶、蛋黄 E.促进胎儿骨、齿形成
A.无转移 B.直接蔓延 C.腹腔种植 D.淋巴转移 E.血行转移
A.哺乳期内禁止性交 B.哺乳期内卵巢停止排卵不必避孕 C.自然避孕 D.工具避孕 E.药物避孕
A.24~36周 B.28~30周 C.32~34周 D.35~36周 E.37~40周
A.绝对卧床休息 B.尽量多采取左侧卧位 C.胎先露部未衔接时应抬高臀部 D.保持外阴清洁,给予灌肠 E.放置消毒会阴垫于患者臀下
A.人工授精 B.输卵管通液 C.抗感染治疗 D.IVF-ET(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E.配子输卵管内移植
A.术后休息3周 B.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C.术后不应有阴道出血 D.术后2周内禁性交、盆浴 E.只需在术后1、3、6个月复查
A.同步直流电复律 B.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C.人工心脏起搏植入术 D.胸外按压 E.药物治疗
A.补充出汗等所丢失水分 B.防止尿酸性肾病 C.减少出血性膀胱炎并发症 D.加速细菌、毒素及炎性分泌物排出 E.促进痰液稀释而容易排出
A.血行转移 B.医源性转移 C.直接蔓延 D.种植性转移 E.淋巴转移
A.进食、胃肠减压 B.抗生素 C.胰酶抑制剂 D.生长抑素 E.激素
A.一般无需卧床休息,即使卧床也需经常变换体位 B.血沉正常可恢复上学,避免剧烈运动 C.应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D.尿常规正常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E.选择尿浓度高的呋喃类药物
A.高蛋白、无盐饮食 B.高生物效价低蛋白,少盐饮食 C.高热量、高生物效价低蛋白饮食 D.高热量、高生物效价低蛋白、无盐饮食 E.低热量、高生物效价高蛋白饮食
A.格列本脲、格列齐特 B.二甲双胍 C.罗格列酮 D.瑞格列奈 E.阿卡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