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评价是将客观实际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 B.评价可保证计划执行的质量 C.评价通常在项目的总结阶段进行 D.评价的方法之一是建立监测系统 E.评价可提高计划的实施质量
A.敏感问题 B.深层次问题 C.新问题 D.难点问题 E.突出问题
A.中立态度 B.热情态度 C.开朗态度 D.活泼态度 E.端庄态度
A.提高医患之间相互沟通的技巧 B.规范健康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相互沟通的方法 C.实施及评价 D.做好患者教育的需求评估 E.做好患者教育计划的实施工作
A.信息因素 B.传播者因素 C.环境因素 D.媒介因素 E.受传者因素
A.19世纪初 B.1948年 C.1978年 D.1984年 E.1988年
A.健康问题是否与行为因素有关 B.目前具备的改变行为的资源 C.行为是否经常发生 D.行为改变的难易程度 E.社会环境不支持的行为
A.传入期 B.播散期 C.快速增长期 D.缓慢增长期 E.稳定期
A.社区组织和动员 B.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C.健康信息传播 D.社会教育和培训 E.对患病人群的监测
A.深层次原因探讨,用趋势性语言描述结果,结果能够代表总体 B.深层次原因探讨,用趋势性语言描述结果,结果不能代表总体 C.深层次原因探讨,用数据描述结果 D.用趋势性语言和数据描述结果,结果不能代表总体 E.深层次原因探讨,用数据描述结果,其结果不能代表总体
A.传播健康信息 B.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C.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D.改变价值观 E.发展个人技能
A.完全由遗传因素所致 B.基本由遗传因素导致,环境因素为诱因 C.遗传为主要因素,环境因素作用较小 D.环境为主要因素,遗传因素作用较小 E.遗传和环境因素同等重要,共为病因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B.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D.依靠科学,反应及时的原则 E.监测预警,预防为主的方针
A.定量 B.定量+半定量 C.定性 D.定性+半定量 E.定量+定性
A.病人能选择 B.病人能确定 C.病人能描述 D.病人能辨别 E.病人能报告
A.头晕眼花,胸闷气喘 B.倦怠无力,缺乏运动欲望 C.微微出汗、气喘,肌肉酸痛但休息后消失 D.大汗淋漓,肌肉酸痛,几天后可恢复 E.无出汗、气喘现象,无任何疲倦感
A.过程评价 B.效果评价 C.形成评价 D.形成评价+效果评价 E.过程评价+效果评价+形成评价
A.社会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 B.自然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 C.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 D.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反馈 E.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
A.65.50% B.65.50% C.48.10% D.37.30% E.29.70%
A.速度快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可及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E.保证效果原则
A.实施计划和评价 B.促进社区参与 C.开展个人健康教育与家庭健康教育 D.预防疾病与康复治疗 E.开展健康教育和创造社会支持系统
A.客观环境 B.测试或观察偏倚 C.调查本身的因素 D.测量手段因素 E.选择偏倚
A.恰当应用反馈技巧能提高人际传播效果 B.消极性反馈两种类型 C.反馈是达到人际传播效果的必要条件 D.反馈是指将受传者接受信息后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返回到传播者 E.反馈有反应和回归两重意思
A.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是行为改变 B.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是传播健康知识 C.健康教育是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的桥梁 D.健康教育是一门知识,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 E.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有着重要区别
A.社区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B.社区由一定数量的人口组成 C.社区是独立的地域性社会 D.社区有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体系 E.社区由具有相同习俗的社会群体组成
A.传播者为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 B.受传者众多 C.信息覆盖范围广 D.反馈及时 E.传播速度快
A.卧床病人 B.生活不能自理病人 C.手术病人 D.病人家属 E.有视听障碍的病人
A.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的需要 B.某些传染病控制的需要 C.医疗费用控制的需要 D.满足群众更高保健需求的需要 E.保健技术发展的需要
A.非指导性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C.理论联系实际 D.因人施教 E.正面教育为主
A.采取正确的工作方式 B.坚持工间操制度 C.合理组织劳动生产 D.控制物理性有害因素 E.科学安排工作时间
A.政策运用 B.社会动员 C.行为改变 D.卫生服务提供 E.知识传播
A.在空间上由院内教育扩展到院外教育 B.在对象上由患者扩展到社区人群和医院职工 C.在内容上由医学知识传播扩展到心理卫生教育和行为干预 D.在策略上由以疾病为中心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 E.在技术力量上由院内专业人员扩展到社区卫生工作者
A.强化因素 B.倾向因素 C.促成因素 D.信念(态度)因素 E.知识因素
A.半定量研究 B.实验研究 C.定性研究 D.准实验研究 E.单组前后比较
A.倾听 B.眼神 C.仪表服饰 D.时间和空间 E.类语言
A.吸烟者了解吸烟危害 B.建立戒烟者团体 C.建立无烟区 D.出台禁烟政策 E.吸烟者减少吸烟量或者吸烟次数
A.大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才进行的工作 B.进行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诊断的过程 C.根据项目考核指标而制定的工作计划 D.针对社区存在的诸多健康问题而制定计划的过程 E.通过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而提出行动目标及其策略与方法的过程
A.1930年 B.1940年 C.1945年 D.1948年 E.1964年
A.不设立对照组 B.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C.可用于即时效果的评价 D.能排除历史因素对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E.不能排除随时间和熟练程度变化对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A.5g B.6g C.7g D.8g E.9g
A.鼓励家长参与其儿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B.通过改善物质环境促进儿童健康 C.强调学生主动参加正规健康课程 D.提高女孩在社区内享有教育和保护健康方面的公平性 E.加强疾病的三级预防和综合干预
A.宣传、行政、法规 B.行政、法规、技能 C.传播、行政、技能 D.传播、教育、干预 E.法规、传播、干预
A.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B.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 C.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 D.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服务因素 E.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卫生服务因素
A.每千克体重不超过1g B.每千克体重至少达到1g C.每千克体重不超过2g D.每千克体重至少达到2g E.占热量总摄入量1/2以上
A.先示范后操作 B.讲解教具的使用方法 C.教学用的工具与病人出院后所用的工具类型一致 D.及时评价教育效果 E.以上都不是
A.以下都是 B.定向阶段 C.分解阶段 D.定位阶段 E.熟练阶段
A.传播、咨询 B.教育、鼓励 C.咨询、鼓励 D.传播、支持 E.强化、支持
A.健康教育理论 B.健康教育方法 C.个人防护技能 D.行为生活方式 E.医疗新科技
A.县级人民政府决定 B.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D.乡级人民政府决定 E.报国务院决定
A.至少3个月一次 B.至少半年一次 C.至少1年一次 D.至少2年一次 E.至少3年一次
A.传播者 B.信息 C.反馈 D.受众 E.媒介
A.减轻焦虑 B.减少恐惧 C.减少并发症 D.建立健康行为 E.建立遵医行为
A.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B.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C.提高学习的效率 D.传授心理卫生知识 E.开展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
A.建立关系的原则 B.劝告与说服的原则 C.理解性原则 D.非指导性原则 E.保密性原则
A.知识目标 B.信念目标 C.技能目标 D.行为目标 E.环境目标
A.个别访谈 B.电话会议 C.专题讲座 D.专题小组讨论 E.心理咨询
A.病人教学目标 B.病人教育内容 C.病人教育方法 D.教育效果评价 E.以上都是
A.散步 B.健身操 C.举重 D.慢跑 E.骑自行车
A.三类,35种 B.四类,35种 C.二类,35种 D.五类,36种 E.三类,37种
A.二氧化碳,甲醛 B.一氧化碳,烟焦油 C.二氧化碳,烟焦油 D.苯,烟焦油 E.一氧化碳,苯
A.交谈 B.劝告 C.咨询 D.讲座 E.讨论
A.加强决策层开发,转变观念 B.建立学校健康促进领导小组 C.制定学校健康促进计划 D.制定实施学校健康促进的保证措施 E.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
A.不超过50g B.不超过40g C.不超过30g D.不超过25g E.不超过20g
A.同伴教育 B.一对一交流 C.安全性行为培训班 D.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E.HIV检测与咨询
A.人群的生活多在所属的社区范围内 B.通过社区组织动员,可以实现社区成员间的协作 C.社区具有一定的管理和制约作用 D.社区卫生问题的解决需要有效的社区行动相结合 E.社区领导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者,但不能成为城乡卫生保健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A.收集信息阶段 B.分析信息阶段 C.反馈信息阶段 D.咨询深入阶段 E.终止咨询阶段
A.消除职业精神紧张 B.改变不良作业方式 C.职业卫生法规教育 D.职业危害因素知识培训 E.做好个人防护
A.卫生知识知晓率 B.健康态度形成率 C.健康教育培训率 D.行为改变率 E.疾病患病率
A.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B.躯体健全和不虚弱 C.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平衡状态 D.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E.良好适应
A.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 B.树立良好的传播者形象 C.注重信息的选择和制作 D.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介 E.加强对反馈信息的收集
A.消极性反馈 B.积极性反馈、消极性反馈、模糊性反馈 C.积极性反馈、消极性反馈、及时反馈、延时反馈 D.文字反馈、语言反馈、动作反馈 E.直接反馈、间接反馈
A.有利性 B.规律性 C.和谐性 D.适宜性 E.变异性
A.鼓励病人及家属参与学习 B.以上都是 C.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D.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E.指导病人自学
A.思想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人施教原则 D.正面教育为主原则 E.启发性原则
A.传播健康信息 B.帮助目标人群树立健康观 C.使目标人群掌握保健技能 D.帮助目标人群学会利用卫生服务 E.帮助目标人群建立健康行为
A.多种基因发生畸变所致遗传病 B.多种染色体畸变性遗传病 C.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遗传病 D.近亲结婚所致遗传病 E.在一定诱因作用下遗传因素起主要作用的遗传病
A.科学的健康信息 B.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 C.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 D.恰当使用健康教育材料 E.多种传播策略的综合运用
A.将健康教育材料送交主管部门审批 B.到目标人群代表中去征求对材料初稿的意见 C.到小范围目标人群中去实际应用 D.对健康教育材料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 E.对健康教育材料的发放渠道进行疏通
A.40% B.45% C.50% D.55% E.60%
A.积极推行使用避孕套 B.开展科学的性教育 C.采取严格隔离监控 D.加强预防接种 E.提供心理支持
A.传播、教育 B.鼓励、咨询 C.指导、支持 D.强化、巩固 E.立法、限制
A.饮食习惯 B.医疗卫生服务 C.大气污染 D.细菌病毒 E.辐射
A.观察技巧 B.倾听技巧 C.提问技巧 D.反馈技巧 E.示范技巧
A.采取严格隔离监控 B.开展科学的性教育 C.开展关爱与治疗 D.加强预防接种 E.推行使用安全套
A.控制研究 B.内容研究 C.媒介研究 D.受众研究 E.效果研究
A.请大众传媒参与高血压防治宣传 B.医务人员对高血压病进行社区系统管理 C.督促高血压病人坚持服药 D.建立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E.动员政府支持高血压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