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入室后了解Apgar评分情况 B.重度窒息者应重点护理 C.必须采取保暖措施 D.密切观察呼吸和面色 E.以仰卧位最好
A.轻度新生儿窒息 B.重度新生儿窒息 C.急性胎儿窘迫 D.慢性胎儿窘迫 E.新生儿产伤
A.子宫破裂后,应积极做好剖宫产术术前准备 B.多发生于多产妇 C.全腹部压痛、反跳痛 D.出现休克征象 E.胎儿进入腹腔后,胎心听得更清楚
A.宫缩乏力 B.阴道静脉破裂 C.宫颈裂伤 D.胎盘部分剥离 E.凝血功能障碍
A.产后30分钟内早吸吮 B.母乳经济,实惠 C.定时,定量进行母乳喂养 D.母乳喂养促进母子感情 E.母乳喂养预防产后出血
A.1~2天 B.3~7天 C.8~10天 D.11~14天 E.2周以后
A.梗阻性难产 B.双胎 C.巨大儿 D.胎膜早破 E.羊水过少
A.说法均正确 B.胎膜发育不良 C.下生殖道感染 D.多胎妊娠 E.创伤
A.出现多个痉挛性缩复环 B.胎心音先加快后减慢 C.下腹拒按,并出现排尿困难 D.持续性腹痛,产妇烦躁不安 E.出现一个环状凹陷
A.盆腔结缔组织炎 B.宫颈炎 C.子宫内膜炎 D.输卵管炎 E.急性盆腔腹膜炎
A.伴有头盆不称 B.剧烈腹痛 C.子宫呈板状硬、宫缩无间歇 D.都伴有多量阴道出血 E.均有外伤史
A.阴道壁粘膜有无充血 B.子宫的大小 C.阴道壁软硬度 D.宫颈软硬度 E.附件炎症
A.地塞米松 B.抗生素 C.硫酸镁 D.哌替啶 E.缩宫素
A.子宫底迅速上升 B.大量阴道出血 C.子宫破裂后可听到胎心,触摸不到肢体 D.患者全腹部压痛、反跳痛 E.宫缩无力
A.经前1~2天 B.经后5天 C.月经期 D.经前5天 E.经后1~2
A.重度子痫 B.胎盘植入 C.先兆子宫破裂 D.羊水栓塞 E.产后出血
A.子宫收缩加强 B.子宫出现病理性缩复环 C.腹壁下清楚触及胎儿肢体 D.胎心音90次/分 E.子宫下段压痛
A.前置胎盘 B.宫缩过强 C.中期妊娠引产 D.胎盘早剥 E.宫缩乏力
A.全身状态不佳,如贫血 B.产程延长,产妇过度消耗 C.脐带附着在胎膜上 D.子宫过度膨胀 E.膀胱充盈
A.先刮宫颈外口,后刮宫颈内口 B.先刮宫颈内口,后刮宫颈外口 C.先刮宫腔,后刮子宫颈管 D.同时进行 E.先刮子宫颈管,后刮宫腔
A.子宫收缩乏力 B.子宫胎盘卒中 C.软产道损伤 D.凝血功能障碍 E.胎盘早剥
A.呼吸道感染 B.产褥感染 C.乳腺感染 D.急性宫颈炎 E.泌尿道炎
A.牛乳中含有母乳的全部营养物质 B.出生后3天,因母乳分泌不足,可以牛乳喂养 C.新生儿哺乳以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为好 D.早产儿最好全吃母乳 E.两次喂奶之间喂开水一次
A.子宫底迅速上升 B.大量阴道出血 C.用缩宫素促使胎儿娩出 D.患者全腹部压痛、反跳痛 E.子宫破裂后听不到胎心,也不能触摸到肢体
A.子宫内膜癌--分段诊刮 B.宫颈糜烂--宫颈刮片 C.子宫颈癌--宫颈黏液检查 D.滴虫性阴道炎--白带悬滴法 E.不孕症--输卵管通畅检查
A.重度妊高征--子痫 B.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C.羊水栓塞 D.重型胎盘早剥 E.妊娠合并心衰
A.厌氧性链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葡萄球菌 D.白色念珠菌 E.需氧性链球菌
A.胎位异常 B.各种不适当的阴道助产手术 C.宫缩剂使用不当 D.宫体部瘢痕破裂 E.急性羊水过多
A.胎儿娩出后12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B.胎盘娩出后24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C.胎盘娩出后12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D.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E.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A.病理性缩复环随宫缩上升 B.胎体触及不清 C.胎头拨露继而着冠 D.强烈腹痛后宫缩停止,胎心消失 E.可伴有血尿
A.泌尿系感染 B.上呼吸道感染 C.产褥感染 D.生殖道感染 E.乳腺感染
A.胎膜在临产前破裂 B.胎膜在规律宫缩后 C.胎膜在潜伏期破裂 D.胎膜破裂发生在活跃期 E.胎膜破裂发生在第一产程末
A.对未婚女子一般不做阴道检查 B.凡有阴道出血者均不做阴道检查 C.患者臀下的垫单一人一换 D.检查物品应消毒一人一换 E.嘱患者检查前先排尿
A.胎儿娩出后至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B.分娩48小时后至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C.胎儿娩出后至产后10天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 D.分娩24小时后至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E.胎盘娩出后至产后6周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A.肌注麦角新碱 B.徒手剥离胎盘 C.从脐静脉中注入缩宫素 D.用纱条填塞宫腔 E.牵引脐带、使胎盘剥离
A.新生儿取侧卧位 B.严密观察呼吸、面色及哭声 C.遵医嘱肌注维生素K13天 D.3天内不宜沐浴 E.勤换尿布,为防止哭吵,多抱婴儿
A.必要时子宫切除 B.给予宫缩剂、止血剂 C.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D.刮宫术 E.以上说法均正确
A.休克 B.突然感到剧烈腹痛 C.病理性缩复环 D.宫颈口不继续扩张 E.胎心音消失
A.为宫颈裂伤,立即缝合 B.为阴道血肿,立即处理 C.检查凝血功能,并输纤维蛋白原 D.静注麦角新碱加强宫缩 E.快速输液、输血
A.住院待产,卧床休息 B.不满孕37周无感染的产妇用期待疗法 C.不满孕35周有感染的产妇及时终止妊娠 D.破膜超过12小时的产妇应给予抗生素 E.近预产期的产妇可自然分娩
A.可有局部波动感 B.多在娩出时即存在 C.发生在顶骨骨膜下 D.血肿不超过骨缝 E.3~8周后可消失
A.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双侧附件 B.阴道、宫颈、子宫、双侧附件、外阴 C.双侧附件、子宫、宫颈、阴道、外阴 D.子宫、宫颈、双侧附件、外阴、阴道 E.宫颈、子宫、双侧附件、外阴、阴道
A.阴道侧壁涂片 B.白带检查 C.后穹隆涂片 D.基础体温测定 E.宫颈黏液检查
A.子宫上段逐渐变薄 B.在脐部或脐部以上可见明显环状凹陷 C.子宫在病理性缩复环处及其下方发生破裂 D.子宫下段被动拉长变薄 E.宫体增厚变短
A.胎盘娩出后间断出血,暗红色血--加强宫缩 B.胎盘植入--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C.胎儿娩出后持续出血,鲜红自凝--软产道裂伤 D.软产道损伤--准确修补、缝合裂伤 E.宫缩乏力性出血--按摩子宫
A.肥皂水 B.苯扎溴铵溶液 C.乙醇 D.生理盐水 E.液状石蜡
A.新生儿需保暖 B.每天沐浴,保持皮肤清洁 C.出生后24小时无大小便属正常情况 D.每天测体温2次,如有异常需加测 E.出生2小时内密切观察脐带有无渗血
A.娩出后首先断脐 B.娩出后30分钟内即进行母乳吸吮 C.3分钟后行Apgar评分 D.立即擦去胎脂 E.新生儿清洗后打足底印于新生儿病历上
A.积极查找出血原因,针对病因止血 B.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C.胎盘残留者应做子宫次全切除术 D.软产道损伤者,及时准确修补缝合 E.因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应立即给予缩宫素并配合按摩子宫
A.脐带绕颈 B.胎儿异常 C.胎膜早破 D.羊水过少 E.产程延长
A.梗阻性难产 B.剖宫产史 C.胎膜早破 D.难产手术操作不当 E.分娩期缩宫素使用不当
A.1228-323-549 B.283-512-4932 C.4928-323-512 D.493-528-3212 E.123-528-3249
A.5~6天 B.7~10天 C.11~14天 D.15~20天 E.21--30天
A.新生儿只有心跳无呼吸称新生儿窒息 B.产时使用麻醉剂不可能造成新生儿窒息 C.青紫窒息为重度窒息 D.苍白窒息为轻度窒息 E.苍白窒息,全身皮肤苍白,仅口唇呈暗紫色
A.羊水栓塞 B.胎盘早剥 C.妊高征 D.死胎滞留 E.胎盘残留
易引起子宫破裂的胎位是()
A.单臀位 B.枕横位 C.横位 D.枕后位 E.枕前位
A.宫颈撕裂 B.凝血功能障碍 C.软产道裂伤 D.阴道静脉硬化破裂出血 E.胎盘部分剥离
A.绝对卧床休息 B.增加肛查次数了解胎头是否入盆 C.严密观察胎心及羊水性状 D.禁止清洁灌肠 E.保持会阴清洁,每日会阴部擦洗2次
A.加强孕期保健宣教 B.孕晚期避免盆浴与性交 C.减少不必要的阴道内诊及肛诊 D.防止产道损伤及产后出血 E.破膜24小时仍不能分娩应使用抗生素
A.呼吸16~20次/分,心率50~60次/分 B.呼吸21~24次/分,心率61~80次/分 C.呼吸25~30次/分,心率81~100次/分 D.呼吸31~40次/分,心率101~120次/分 E.呼吸41~60次/分,心率121~140次/分
A.按摩子宫 B.按摩子宫,同时肌内注射宫缩剂 C.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尿量 D.宫腔探查 E.输血、输液
A.徒手胎盘剥离 B.子宫切除 C.用刮匙刮取残留组织 D.牵拉脐带,按压宫底协助胎盘排出 E.无需特殊处理
A.20~30℃ B.38~40℃ C.41~45℃ D.46~50℃ E.51~60℃
A.过频的宫缩转为宫缩乏力 B.迅速出现膀胱充血 C.胎心多无变化 D.宫底部肌肉非常薄 E.子宫下段可见病理性缩复环
A.急性输卵管炎 B.急性外阴、阴道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子宫内膜炎 E.急性腹膜炎
A.软产道损伤 B.胎盘、胎膜残留 C.胎盘粘连 D.宫缩乏力 E.凝血功能障碍
A.会阴Ⅰ度裂伤包括肛门外括约肌损伤 B.会阴Ⅱ度裂伤仅为会阴皮肤及阴道粘膜撕裂 C.宫颈裂伤多发生于宫颈6点及12点处 D.宫颈裂伤时应从裂伤的外侧端开始间断修补 E.宫颈轻微裂伤即可引起大量出血
A.导尿时有血尿 B.出现病理缩复环 C.子宫下段明显压痛 D.产妇烦躁不安 E.胎儿先露部回升,宫颈口回缩
A.会阴、阴道扩张不充分 B.产程延长 C.急产 D.经产妇 E.胎儿前肩娩出时
A.抗休克,静脉输液、输血 B.停止一切操作,抑制宫缩 C.行阴道助产,尽快结束分娩 D.大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E.安静休息,左侧卧位
A.肝功能异常 B.生理性黄疸 C.胆道阻塞 D.遗传因素 E.新生儿溶血
A.子宫手术瘢痕愈合不良 B.臀位牵引术损伤子宫 C.子宫对宫缩剂过于敏感 D.子宫收缩欠佳 E.头盆不称
A.阴道侧壁涂片 B.白带涂片 C.宫颈黏液检查 D.基础体温测定 E.宫颈及阴道后穹隆刮片
A.宫体软,轮廓不清 B.胎盘未剥离前出血不止是第三产程延长 C.宫缩时出血量减少 D.血色暗红有大量小凝块 E.胎儿娩出后即见鲜红血液间断流出
A.做好病情观察 B.保证营养摄入 C.注意抗生素使用间隔时间 D.产妇平卧臀部抬高 E.保持外阴清洁
A.胸外按压 B.清理呼吸道 C.刺激足部 D.给予呼吸兴奋剂 E.吸氧
A.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B.改善全身一般情况 C.半卧位以利引流 D.禁用宫缩剂,避免感染扩散 E.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A.臀位 B.子宫瘢痕 C.软产道裂伤 D.头盆不称 E.子宫收缩乏力
A.及时切除子宫制止出血 B.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C.密切观察出血量及监测生命体征 D.立即平卧位、吸氧、保暖 E.遵医嘱给予宫缩剂,配合子宫按摩
A.多发于经产妇 B.出现血尿 C.全腹部压痛,反跳痛 D.胎儿进入腹腔后,胎心听得更清楚了 E.摸不清胎儿肢体
A.胎盘、胎膜残留 B.子宫纤维发育不良 C.胎膜早破 D.软产道裂伤 E.血小板减少症
A.急性子宫肌炎 B.弥漫性腹膜炎 C.急性输卵管炎 D.败血症 E.血栓性静脉炎
A.沐浴时勿使水流入耳鼻,防止婴儿受凉、损伤 B.出生后1、6个月各注射乙肝疫苗一次 C.出生后12~24小时注射卡介苗 D.产后42天带新生儿去儿保门诊做检查 E.特别注意新生儿的脐部和臀部护理
A.按摩子宫底压出胎盘 B.麻醉下手取胎盘 C.肌注地西泮徒手取出胎盘 D.大号刮匙刮取胎盘 E.强行拉出胎盘
不属于阴道窥器检查的内容是下列哪一项()
A.宫颈情况 B.阴道分泌物的量及性状 C.阴道壁粘膜情况 D.子宫情况 E.白带检查
A.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B.新生儿锁骨骨折 C.新生儿肱骨骨折 D.新生儿面神经麻痹 E.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A.巨大儿 B.胎盘滞留 C.软产道损伤 D.胎盘植入 E.凝血功能障碍
A.继续静滴待宫口开全后阴道助产 B.即行产钳助产术 C.停止静滴即刻行剖宫产术 D.即行胎头吸引术 E.即刻乙醚全麻经阴道分娩
A.先兆子宫破裂 B.子宫破裂 C.重型胎盘早剥 D.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 E.妊娠合并胆囊炎
A.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B.因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应立即按摩子宫 C.胎盘残留者应做子宫次全切除术 D.软产道裂伤者,及时准确修补缝合 E.凝血功能障碍者应按摩子宫和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