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建立标准 B.制定预算 C.明确目标 D.衡量绩效 E.预测过程
A.确立访视对象 B.家属图 C.确定访视目的 D.安排访视路线 E.预防
A.社区人群 B.健康 C.预防疾病 D.减少残障 E.维护社区的良好环境
A.人们可通过观察别人进行学习 B.人的行为都指向一个特定的目标 C.行为最终都能变为自我调节的行为 D.学习是一个内在过程,最终必然会改变行为 E.强化和惩罚对行为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卫生知识达标率 C.卫生知识普及率 D.健康教育覆盖率 E.卫生保健活动参与率
A.萌芽阶段 B.被动发展阶段 C.主动发展阶段 D.自主发展阶段 E.巩固发展阶段
A.提高人民的生活能力 B.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C.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 D.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E.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A.霍桑 B.泰勒 C.法约尔 D.梅奥 E.韦伯
A.严管出效益 B.人是主动的 C.人愿意实行自我管理 D.愿意诱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E.鼓励人的参与意识
A.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B.大型计划和小型计划 C.普遍计划和特殊计划 D.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 E.远景计划和近景计划
A.充分利用自己的最佳工作时间 B.每件事都亲力亲为 C.列出目标,及时完成 D.学会合作 E.排列顺序,分配时间
A.组织协商法 B.电子会议法 C.记录统计法 D.访谈法 E.集体讨论法
A.分析形势 B.评估资源 C.选定方案 D.确定目标 E.编制预算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C.矩阵式组织结构 D.框架式组织结构 E.委员会
A.满足护士排班需求原则 B.符合医院政策原则 C.确保工作安全原则 D.以护士为中心原则 E.保持各班工作量均衡原则
A.双人三班制 B.单人三班制 C.多人两班制 D.每日两班制 E.白班、夜班制
A.公平竞争的原则 B.职务要求明确的原则 C.成本效率原则 D.人事工作系统性原则 E.用人之长原则
A.进行合理安排 B.不断鼓舞下属的士气 C.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D.以人为本进行管理 E.适当的激励
A.破坏性冲突 B.人际冲突 C.建设性冲突 D.目标冲突 E.群体冲突
A.防止所使用的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 B.出现问题后及时补救 C.反复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 D.防止偏差的继续发展 E.根据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和控制影响因素,确保目标的实现
A.输入 B.输出 C.编码 D.译码 E.控制
A.计划 B.实施 C.检查 D.处置 E.评估
A.15~30分钟1次 B.2小时1次 C.每日4次 D.每班2次 E.1周4次
A.思维 B.记忆 C.意志 D.感觉 E.知觉
A.冠心病 B.白癜风 C.慢性疲劳 D.抑郁症 E.原发性高血压
A.情绪低落 B.焦虑不安 C.易激动 D.猜疑和怀疑 E.紧张和孤独
A.环境 B.家庭 C.地域 D.社会组织 E.空间
A.使残疾人生活能完全自理 B.使患者在生理和社会上得到完全恢复 C.使残疾人改善健康状况、恢复功能 D.使患者在社区或家庭得到有效的治疗 E.使残疾人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A.家庭护理阶段-公共卫生护理阶段-地段护理阶段-社区护理阶段 B.地段护理阶段-家庭护理阶段-公共卫生护理阶段-社区护理阶段 C.家庭护理阶段-地段护理阶段-公共卫生护理阶段-社区护理阶段 D.地段护理阶段-公共卫生护理阶段-家庭护理阶段-社区护理阶段 E.公共卫生护理阶段-地段护理阶段-社区护理阶段-家庭护理阶段
A.方便性 B.特殊性 C.可靠性 D.代表性 E.随机性
A.旅游 B.吸烟 C.不良饮食习惯 D.风俗 E.活动量减少
A.第三次在产后21天 B.产后访视至少5次 C.第二次在产后14天 D.第一次在出院后7天内 E.第四次在产后28天
A.各地区采取一致的政策 B.大力发展经济 C.发展福利事业 D.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E.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A.2.8mmol/L B.3.9mmol/L C.7.8mmol/L D.8.8mmol/L E.9.0mmol/L
A.身长缩短 B.骨折 C.驼背 D.腰背疼痛 E.呼吸系统病变
A.生活不能自理 B.瞬间记忆功能丧失 C.远记忆功能丧失 D.近记忆功能丧失 E.大小便失禁
A.母乳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活性,防止肠道感染 B.母乳营养丰富 C.母乳有直接保护新生儿肠黏膜的作用 D.母乳可直接杀菌 E.防止乳腺癌和卵巢癌
A.病毒感染 B.早婚、早育 C.性生活紊乱 D.多产 E.少育、不育
A.发生在感染后24周内,也可长达12个月 B.HIV血清抗体阳性,HIV数量极高,传染性极强 C.HIV血清抗体阴性,HIV数量极高,传染性极强 D.HIV血清抗体阴性,HIV数量很少,传染性很低 E.可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
A.不能看到但能触及甲状腺 B.不能触及但能看到甲状腺 C.能看到并能触及甲状腺,但肿大的甲状腺在胸锁乳突肌以内 D.肿大的甲状腺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E.肿大的甲状腺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并到达颈后部
A.腹膜炎 B.大量腹水 C.妊娠晚期 D.胸腔疾病 E.肺炎
A.500mL以上 B.1000mL以上 C.1500mL以上 D.2000mL以上 E.2500mL以上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B.过敏性紫癜 C.单纯性紫癜 D.血友病 E.急性溶血
A.凝血酶原时间 B.试管法凝血时间 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D.红细胞沉降率 E.红细胞计数
A.严重肝功能损害 B.多发性骨髓瘤 C.慢性炎症 D.免疫功能抑制 E.肝硬化
A.严重呕吐 B.长期腹泻 C.使用强制利尿剂 D.输入大量库存血 E.使用保钾利尿剂
A.0.5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E.3小时
A.变换体位 B.棉球填塞孔窍 C.乙醇棉球擦拭干净 D.生理盐水冲洗 E.应用止血药
A.2:1 B.1~1.5:1 C.3:1 D.2:30 E.2:15
A.伴左心衰者宜选用冬眠合剂Ⅰ号 B.维持冬眠状态用冬眠合剂Ⅱ号 C.必须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 D.最低体温控制在28℃为宜 E.每日补液应在2500mL以上
A.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B.立即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C.立即使用鼻导管给氧 D.立即输血、输液 E.立即采取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措施
A.休克 B.肺水肿 C.脑水肿 D.溶血 E.体温过低
A.人口条件 B.方案条件 C.预算条件 D.辅助计划条件 E.假设条件
A.A类目标 B.B类目标 C.C类目标 D.D类目标 E.短期目标
A.实践提高、理论更新、专业升华 B.基础训练、定向培养、定期查房 C.出国进修、国内进修、理论更新 D.知识更新、实践提高、定向培养 E.基础培训、定向培养、理论更新
A.应注意绩效与报酬的合理性 B.影响激励效果的是报酬的绝对值 C.对组织有特别贡献的护士也应一视同仁 D.激励时应力求主观上公平 E.注重激励的过程和结果
A.出现矛盾 B.行为意向 C.潜在的对立 D.发觉问题 E.存在构成冲突的双方
A.45岁 B.50岁 C.55岁 D.60岁 E.65岁
A.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需要及时做医疗处理 B.预防的途径不包括口服 C.接种活疫苗时只能用碘酒消毒局部皮肤 D.发热是预防接种的特殊禁忌证 E.接种后观察受种者5-10分钟,无反应才可让其离去
A.5天 B.1周 C.3周 D.5周 E.6周
A.骨折固定 B.给氧 C.床单位的准备 D.吸痰 E.电除颤
A.随机抽样评价,越级评价 B.同级评价,越级评价 C.方便抽样调查,上二级评价 D.满意度,同级评价 E.满意度,方便抽样调查
A.选择技术最熟练的护士 B.选择技术最差的护士进行测试,以便所有的护士都能按该时间完成 C.选择血管难度较大的患者 D.测试包括做准备工作所耗费的时间 E.选择血管难度较小的患者
A.实践性 B.晚熟性 C.群体性 D.早衰性 E.个体性
A.心理学 B.临床医学 C.公共卫生学 D.预防医学 E.流行病学
A.1938年 B.1948年 C.1958年 D.1968年 E.1973年
A.某一范围、某一时间点上所有病例的例数 B.某一局限范围、某一短时间内发生的新病例的频率 C.某一短时间内所有发生的新病例的人数 D.某一短时间内所有发生的新病例的频率 E.某一范围、某一时间点上所有病例的频率
A.家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支持的程度 B.家庭成员人数 C.家庭成员要求 D.家庭成员发病的程度 E.家庭存在问题的多少
A.全面质量管理 B.目标管理 C.反馈管理 D.质量管理 E.标准化管理
A.恩格尔法 B.记录统计法 C.德尔菲法 D.研究和分析 E.基尼尔法
A.护理业务技术管理 B.TQC管理 C.目标管理 D.环节质量管理 E.终末质量管理
A.战略决策 B.风险决策 C.确定决策 D.程序化决策 E.个人决策
A.人际冲突 B.目标冲突 C.角色冲突 D.破坏性冲突 E.过程冲突
A.以人为本 B.连续工作时间长 C.所需人力较多 D.夜班时间长,护士较疲劳 E.提高质量
A.尽可能丰富家庭生活和促进家庭发展来解决家庭成员的问题 B.家庭是一个系统,各成员间相互影响,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C.每个家庭都有其发展过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D.护士需掌握家庭危机的关键阶段,援助家庭成员,使其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能力 E.家庭成员的相互作用,强调家庭的内部结构、功能等动态变化对家庭健康的影响
A.急救物品完好率 B.压疮发生率 C.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次数 D.查对医嘱及时纠正 E.基础护理合格率
A.人员质量标准 B.技术质量标准 C.分级护理质量标准 D.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E.药品物资质量标准
A.尽可能丰富家庭生活和促进家庭发展来解决家庭成员的问题 B.家庭是一个系统,各成员间相互影响,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C.每个家庭都有其发展过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D.家庭成员的相互作用,强调家庭的内部结构、功能等动态变化对家庭健康的影响 E.护士需掌握家庭危机的关键阶段,援助家庭成员,使其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能力
A.家庭的情感交往功能 B.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C.家庭的抚养功能 D.家庭的经济功能 E.家庭的卫生保健功能
A.青年型社会 B.中青年型社会 C.成年型社会 D.老年型社会 E.超老型社会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肝素 D.α-糜蛋白酶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