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医嘱 B.咨询 C.口头教育 D.书面 E.辅助
A.M=V×E B.P=S×E C.E=M×V D.S=P×M E.E=V×W
A.调查 B.评价 C.规划 D.预算 E.分配
A.故意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B.失职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C.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D.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E.失误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A.最基本的反射 B.自我控制 C.顺应 D.应对 E.应激
A.确保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B.行为干预 C.确立健康教育的诊断 D.健康教育的过程 E.健康教育的效果
A.入院教育 B.出院教育 C.门诊教育 D.病房教育 E.社区教育
A.医疗效果 B.病情现状 C.发病机制 D.继续用药 E.定期复查
A.评定错误 B.暗示效应 C.霍桑效应 D.选择因素 E.回归因素
A.强化因素 B.促成因素 C.倾向因素 D.环境因素 E.学习因素
A.新生儿呕吐 B.新生儿水痘 C.新生儿红斑 D.新生儿黄疸 E.新生儿脐红
A.免疫系统疾病 B.腰穿 C.长期服用抗生素 D.慢性咽炎 E.长期静脉输液
A.出现菌群移位 B.出现菌群交替症 C.去除失调因素后,正常菌群可恢复 D.正常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 E.出现二重感染
A.同期新发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 B.同期已发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 C.同期新发各种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 D.同期已发各种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 E.同期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
A.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C.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D.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E.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A.含氯制剂 B.碘伏 C.过氧乙酸 D.季铵盐类消毒剂 E.醇类和复方季铵盐消毒剂
A.每月一次 B.每季度一次 C.每半年一次 D.每年一次 E.觉得消毒达不到要求时再监测
A.50cfu/ml B.100cfu/ml C.200cfu/ml D.500cfu/ml E.2000cfu/ml
A.20cm×30cm×50cm B.30cm×30cm×25cm C.30cm×30cm×50cm D.30cm×40cm×50cm E.50cm×30cm×50cm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E.≤1个月
A.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不需加盖 B.含氯消毒剂适用于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 C.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分钟 D.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分钟 E.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医务人员不需任何保护性措施
A.70%以上 B.80%以上 C.90%以上 D.95%以上 E.100%
A.1分钟 B.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20分钟
A.≥0.5cm B.≥1cm C.≥1.5cm D.≥2cm E.≥2.5cm
A.≥10分钟 B.≥30分钟 C.≥15分钟 D.≥50分钟 E.≥60分钟
A.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5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B.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5cm部位由外向内擦拭 C.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0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D.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0cm部位由外向内擦拭 E.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A.≤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B.≤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C.≤1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D.≤15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E.≤2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A.处置血液和被血液污染的器械戴手套 B.谨慎处理利器 C.戴好口罩及护目镜 D.采用不直接接触的操作技术 E.将用后利器放入利器盒
A.粪口途径 B.密切接触 C.垂直传播 D.粪便污染食物 E.粪便污染水源
A.通过共同就餐传播 B.通过拥抱传播 C.通过共用牙刷和剃刀 D.通过空气传播 E.通过握手传播
A.地面清水擦拭,不必消毒 B.物体表面用低效消毒剂擦拭消毒即可 C.污染的被褥用低效消毒剂消毒 D.被污染的手用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E.被污染的手应先洗手再进行手消毒
A.市管理系统达到高度统一 B.利于对常规问题处理 C.受决策者水平的限制 D.保证整个系统计划、目标的实现 E.灵活有效的解决各种例外问题
A.角色管理 B.组织管理 C.人员管理 D.业务管理 E.质量管理
A.人际关系 B.严格的纪律 C.统一的指挥 D.科学的领导 E.自我控制
A.整体性 B.目的性 C.相关性 D.内部适应性 E.层次性
A.战略性计划 B.战术性计划 C.综合性计划 D.长期计划 E.综合性计划
A.标准化消耗时间 B.将一般事件安排在无干扰时间 C.保持时间连续性 D.充分利用最佳工作时间 E.选择好的助手
A.程序化决策 B.非程序化决策 C.战术决策 D.不确定性决策 E.确定性决策
A.易接受性 B.群众性 C.针对性 D.独特性 E.交流性
A.全脱产学习 B.业余大学培训 C.电视大学 D.科室轮转 E.自学高考
A.信息源 B.编码 C.传递信息 D.解码 E.反馈
A.目的不明 B.表达模糊 C.选择失误 D.过度加工 E.言行不当
A.使用正式沟通的方式 B.考虑接受者的观点和立场 C.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D.以行动强化语言 E.避免一味说教
A.善于掌控下属发言内容 B.善于启发下属聆听,控制情绪 C.善于启发下属讲真情实话 D.善于抓住所有问题 E.善于规避敏感话题
A.语言因素 B.信息过滤 C.选择性知觉 D.沟通渠道因素 E.情绪因素
A.妥协 B.强迫 C.回避 D.顺应 E.协作
A.目的 B.计划 C.步骤 D.评价 E.标准
A.绝大部分是需氧菌 B.在人体特定部位定植 C.与定植区黏膜上皮细胞关系密切 D.密度极高 E.与人体之间保持生态平衡
A.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 B.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静态生理性组合 C.达到定量平衡 D.达到定位平衡 E.达到定性平衡
A.慢性咽喉炎 B.心肌炎 C.慢性腹泻 D.口腔炎 E.阴道炎
A.存在的新发医院感染病例所占的比率 B.存在的已发医院感染病例所占的比率 C.存在的医院感染病例所占的比率 D.存在的实际发生的感染病例所占的比率 E.存在的新发生感染病例所占的比率
A.70%以上 B.75%以上 C.80%以上 D.85%以上 E.90%以上
A.全部住院病人 B.门诊病人 C.医务人员 D.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 E.门诊及住院病人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压力蒸汽灭菌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D.福尔马林熏24小时 E.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A.环氧乙烷 B.氯己定 C.过氧化氢 D.甲醛 E.戊二醛
A.灭菌 B.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C.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D.低中水平的消毒方法 E.清洁擦拭
A.气管镜属于高危险物品 B.肛表属于中危险物品 C.植入物属于中危险物品 D.腹腔镜属于中危险物品 E.呼吸机管道属于高危险物品
A.≤10cfu/ml B.≤50cfu/ml C.≤100cfu/ml D.≤200cfu/ml E.≤500cfu/ml
A.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B.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C.不得检出非病原微生物 D.不得检出任何细菌 E.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A.≤10cfu/每件 B.≤20cfu/每件 C.≤30cfu/每件 D.≤100cfu/每件 E.≤200cfu/每件
A.先消毒,再清洁 B.先清洁,后消毒或灭菌 C.先灭菌,再消毒,后清洁 D.先消毒,再灭菌 E.先消毒,再清洁,后灭菌
A.先消毒,再倾倒罐中液体 B.先倾倒罐中液体,再消毒 C.先倾倒罐中液体,再清洁,最后消毒 D.先灭菌,再清洁 E.先灭菌,再消毒,最后清洁
A.压力蒸汽灭菌 B.环氧乙烷灭菌 C.紫外线消毒 D.喷雾消毒法 E.干热灭菌
A.分枝杆菌 B.细菌芽孢 C.真菌 D.病毒 E.SARS
A.2ml空针 B.压舌板 C.痰盂 D.腹腔镜 E.听诊器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A.制定符合原则的目标 B.检验是否与上级的目标一致 C.明确事情的意义 D.列出达成目标的人力资源 E.列出达成目标的外部资源
A.以结果而不是以行为来表达 B.可度量和定量化 C.口头形式的 D.有清楚的时间框架 E.与组织的有关成员沟通过的
A.在护理部总目标指导下,各科护士长及全体护士共同商定,制定分目标 B.各科制定的分目标包括责任范围、实现优质化护理的时限及奖惩措施 C.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自觉努力实现目标 D.根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估、兑现奖惩 E.各科同时实现优质化护理
A.时间管理是指在时间消耗相等的情况下,为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B.时间管理是对时间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分配 C.评估时间利用情况、评估管理者浪费时间的情况以及评估个人的最佳工作时间 D.时间管理的核心是效果的提升 E.实施时间计划时应注意:学会"一次性处理"或"即时处理"
A.ABC时间管理法 B.PDCA法 C.总结法 D.总分总法 E.加成法
A.学会记录 B.学会集中 C.学会授权 D.学会分析 E.学会总结
A.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B.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决策 D.个人决策与团体决策 E.总体决策和局部决策
A.符合领导标准 B.符合全局性标准 C.符合适宜性标准 D.符合经济性标准 E.由决策者选出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电子会议法 D.全体成员大会法 E.名义集体决策法
A.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B.有共同的工作目标 C.分工专业化但强调协调配合 D.成员的工作及职位可以相互替换 E.组织成员在情感相投的基础上,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A.直线型 B.职能型 C.直线-参谋型 D.分部型 E.委员会
A.将组织内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 B.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 C.是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之一 D.统一组织内的权利应相对分散,实施"多元化管理" E.注意避免机构重叠
A.0~1 B.1~2 C.2~4 D.4~6 E.6~8
A.文化性 B.综合性 C.整合性 D.自觉性 E.实践性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E.综合护理
A.是以控制医疗成本,医疗团队合作为主的护理工作模式 B.以各项护理活动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方法 C.每个护理人员从事相对固定的护理活动 D.存在不利护患沟通的局限性 E.节省人力、经费、设备
A.便于小组成员协调合作,相互沟通,工作气氛好 B.护士轮换频繁,护理缺乏连续性 C.护理工作被视为机械性和重复性劳动 D.存在不利护患沟通的局限性 E.护理工作节奏加快,护士工作压力较大
A.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聘、培训和考评 B.目的是配备合适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服务 C.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发现、选聘、使用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 D.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E.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A.职务要求明确原则 B.责权利一致原则 C.公平竞争原则 D.用人之长原则 E.系统管理原则
A.满足病人护理需要原则 B.合理结构原则 C.优化组合原则 D.经济效能原则 E.动态调整原则
A.工作量和工作质量 B.人员素质 C.人员比例和管理水平 D.工作条件 E.政策法规
A.国家卫生部审批认可的国家教育项目 B.省审批认可的继续教育项目 C.市审批认可的继续教育项目 D.卫生部继续教育委员会专项备案的继续教育项目 E.区、县审批认可的继续教育项目
A.由外界赋予的影响力 B.具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 C.影响力稳定而持久 D.随职位升高而增强 E.激励作用有限
A.高工作,高关系 B.高工作,低关系 C.中工作,中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 E.低工作,低关系
A.监督控制 B.合理合法 C.以信为重 D.权责对等 E.视能授权
A.抗菌性脂类 B.溶血性链球菌 C.过氧化氢 D.肠毒素 E.脑膜炎球菌
A.贯穿始终地针对个体、组织以及政策和环境的评价 B.进行目标人群选择、策略确定、方法设计 C.全面反映健康教育项目的成功与不足 D.对目标人群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的评价 E.目标人群生活质量的变化的评估
A.管理层级过多 B.口头传达的精神与文件不符 C.言行不当 D.过度加工 E.中间环节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