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2μm B.0.25μm C.0.8μm D.0.22mm E.0.5mm
A.溶液型 B.难溶型 C.乳剂型 D.混悬型 E.注射用无菌粉末
A.1990年版 B.1993年版 C.1995年版 D.2010年版 E.2015年版
A.药物以分子或微粒分散在介质中 B.便于分剂量 C.可以用于皮肤表面 D.便于携带 E.不适于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药典中浓氨溶液中NH3的浓度表示法为()
A.%ml/mol B.%g/g C.%g/mol D.%ml/kg E.mol/L
A.剧毒药性的药物 B.难溶性药物 C.为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 D.需产生缓释作用的药物 E.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存在的药物
A.O/W B.W/O C.阳离子 D.阴离子 E.S/W
A.都是溶液型 B.静脉大输液可以加抑菌剂 C.配制注射液的水为纯化水 D.注射剂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 E.注射剂既可发挥全身作用,也可发挥局部作用
A.蒸馏 B.煮沸 C.反渗透 D.过滤 E.灭菌
A.滤过除菌制备的注射剂 B.采用低温灭菌的注射剂 C.多剂量装的注射剂 D.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剂 E.椎管注射剂
A.95℃以上保温 B.80℃以上保温 C.85℃以上保温 D.70℃以上保温 E.60℃以上保温
A.30% B.15% C.0.9% D.5% E.20%
A.防潮 B.防止蛀虫 C.防风 D.置于阴暗的地方 E.防止氧化
A.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干燥→制粒→压片 B.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 C.原辅料→制粒→混合→粉碎→制软材→整粒→干燥→压片 D.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整粒→压片 E.原辅料→干燥→混合→粉碎→制软材→制粒→压片
A.1.0,1.2 B.1.0,8.0 C.3.5,5.0 D.5.0,6.8 E.1.2,6.8
A.羧甲基淀粉钠 B.羟丙甲纤维素 C.可溶性淀粉 D.PEG6000 E.乙基纤维素
A.干淀粉 B.硬脂酸镁 C.氢氧化铝 D.磷酸钙 E.滑石粉
A.PEG4000 B.可可豆脂 C.蜂蜡 D.羊毛脂 E.甘油
A.需反复频繁点眼 B.使用更方便 C.不需加抑菌剂 D.含药量更高 E.在角膜前滞留时间相对较长
A.药材粒度 B.浸出温度 C.浸泡时间 D.浸出介质 E.浓度梯度
A.稍降低的物质 B.增加的物质 C.不改变的物质 D.急剧下降的物质 E.急剧上升的物质
A.1~5 B.6~13 C.8~18 D.3~8 E.18~20
A.pH B.填充剂 C.溶剂 D.外包装材料 E.药物相互作用
A.加入抗氧剂 B.通入惰性气体 C.用棕色玻璃容器 D.调节pH至合适值 E.加入等渗调节剂如氯化钠
A.淀粉 B.乙基纤维素 C.聚维酮 D.羟丙甲纤维素(HPMC. E.聚氯乙烯
A.能与乙醇混溶 B.有较强的促渗透作用 C.本品因有恶臭,不应用于内服制剂 D.也可添加于注射剂,以加强吸收 E.能与水混溶
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C.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减少一半的时间 D.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E.药物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A.血流速率对易吸收的药物影响较小 B.胃肠的首关作用不影响药物吸收 C.小肠蠕动速率快则药物吸收完全 D.淋巴系统吸收可避免肝脏的首关效应 E.胆汁对药物吸收无影响
A.透皮吸收促进剂 B.皮肤水合作用 C.用药部位 D.表皮损伤 E.患者年龄
A.3.5 B.10.7 C.8.6 D.9.7 E.19.3
A.青霉素 B.灰黄霉素 C.庆大霉素 D.奥美拉唑 E.链霉素
A.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含量没有下降 C.属正常情况 D.可以继续应用 E.不可应用
A.Higuchi法 B.NONMEN法 C.最小二乘法 D.Weibull法 E.高斯法
A.哈特曼氏液 B.来苏儿 C.小苏打液 D.优琐溶液 E.苯扎溴铵
A.兽用药品 B.化学原料药 C.人血白蛋白 D.抗生素 E.诊断药品
A.质量要求 B.使用目的 C.特殊性 D.管理方法 E.使用方法
A.药品包装材料 B.标签 C.说明书 D.血清 E.保健品
中药最本质的特点是()
A.天然药物 B.传统用药 C.价格低 D.标本兼治 E.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
A.三级医院 B.二级以上医院 C.二级医院 D.二级以下医院 E.所有医院
A.保证药品价格低廉 B.保证药品安全 C.保证药品有效 D.临床药学研究管理 E.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临床前试验 E.生物等效性试验
A.一类精神药品 B.二类精神药品 C.医疗用毒性药品 D.全部药品 E.普通药品
A.药学部 B.药剂科 C.药检组 D.质量管理组 E.临床药学部门
A.药学部 B.药剂科 C.药检室 D.制剂室 E.临床药学部门
A.不准销售 B.批准后可以销售 C.可以在本地区内医院销售 D.可以少量在本地区内医院销售 E.某些特殊制剂可以少量销售
A.具有药学技术人员、生产设施、检验仪器、管理制度和卫生条件即可配制制剂 B.《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C.医院配制制剂必须有《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配制的制剂经过批准后可以调剂使用 E.医疗机构的制剂不得发布广告
A.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B.省级药监部门颁发的"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C.市级药监部门颁发的"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D.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E.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A.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社会发展改革部门 C.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E.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A.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C.社会发展改革部门 D.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E.省级经济贸易部门
A.检查验收制度 B.检查复核制度 C.验收复核制度 D.质量检验制度 E.验收查对制度
A.按假药处理 B.按劣药处理 C.经过再评价后才能使用 D.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 E.由企业自行销毁或处理
A.药学本科毕业生 B.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C.执业药师 D.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E.副主任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A.县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A.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A.出厂价格 B.合同价格 C.货值金额 D.发票开出价格 E.协议价格
A.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B.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C.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E.国家药典委员会
A.所有从事药品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B.所有从事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C.所有从事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 D.所有从事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E.所有有关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
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市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县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药品注册中心
A.公用制计量单位 B.传统计量单位 C.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 D.通用计量单位 E.市制计量单位
A.按民法处罚 B.按生产、销售假劣药处罚 C.取消其生产、销售资格 D.10年内不受理其定点生产、经营申请 E.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定点批发资格或者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资格,并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A.咖啡因 B.芬太尼 C.美沙酮 D.哌替啶 E.阿片
A.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购买 B.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就能购买 C.可以由消费者咨询药师后判断购买 D.可以由消费者咨询执业药师后判断购买 E.根据药品的安全性分为甲、乙两类
A.应用安全,质量稳定,疗效确切,应用方便 B.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临床必需 C.临床必需,应用安全,疗效确切,价格合理 D.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应用方便 E.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应用方便
A.药品有效性 B.药品使用方便性 C.药品使用时间 D.药品安全性 E.药品价格
A.中药材 B.中成药 C.中药饮片 D.未取得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 E.化学药品
A.麻醉药品 B.一类精神药品 C.二类精神药品 D.医疗用毒性药品 E.普通药品
A.调配处方 B.药品的保管 C.提供用药指导 D.选择合适的药品 E.特殊药品的监管
A.药学教育、药品研究、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检验、药品使用和药品管理 B.药学教育、药品研究、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使用、药品包装和药品管理 C.药品研究、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使用、药品检验、药品包装和药品管理 D.药学教育、药品研究、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检验、药品使用和药品包装 E.药学教育、药品包装、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检验、药品使用和药品管理
A.性别 B.身高 C.胃肠疾病 D.肾功能 E.年龄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C.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D.医药行业管理部门 E.药学社团机构
A.一类精神药品 B.麻醉药品 C.二类精神药品 D.自费药品 E.普通药品
A.医疗机构所配制的制剂品种,只要科研需要即可配制 B.所配制的制剂品种,只要临床需要即可配制 C.批准配制的制剂,医师可以直接使用 D.必须经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制剂 E.配制的制剂不能在市场上销售,也不能进行广告宣传
A.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B.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重吸收的现象 C.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或肠道菌丛的作用发生结构转化的过程 D.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予相等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无明显差异 E.某些药物可使体内药酶活性、数量升高
A.药物在进入体循环前部分被肝代谢 B.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同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无明显差异 C.非静脉注射的制剂为参比制剂所得的生物利用度 D.以静脉注射剂为参比制剂所得的生物利用度 E.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吸收的现象
A.滑石粉 B.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C.羧甲基淀粉钠 D.苯甲酸钠 E.甘油明胶
A.《进口药品注册证》 B.《医药产品注册证》 C.《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 D.《进口药品许可证》 E.《进口药品通关单》
A.大窗口或柜台式发药 B.统一配送 C.处方点评制度 D.临床药师复核制度 E.单剂量配发药品
A.麻醉药品 B.医疗用毒性药品 C.放射性药品 D.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E.精神药品
A.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B.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C.附有标签和说明书 D.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E.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