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5目 B.80目 C.120目 D.100目 E.150目
A.1985年 B.1995年 C.2010年 D.2003年 E.2005年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E.6级
A.流通蒸汽灭菌 B.紫外线灭菌 C.热压灭菌 D.干热空气灭菌 E.低温间歇灭菌
A.尼泊金乙酯 B.三氯叔丁醇 C.山梨酸钾 D.20%以上乙醇 E.苯甲酸钠
A.球磨机 B.万能粉碎机 C.万能磨粉机 D.锤击式粉碎机 E.羚羊角粉碎机
A.1:9 B.1:10 C.1:15 D.1:20 E.1:100
A.蒸发温度高 B.药液沸点降低 C.药液蒸发时流速快 D.药液气化表面大 E.加热蒸汽温度高
A.助溶剂 B.助悬剂 C.乳化剂 D.矫味剂 E.增溶剂
A.活性炭应在150℃活化2~3小时 B.选用针剂用活性炭 C.药液中加入活性炭后,应煮沸搅拌15分钟 D.用量越多除去杂质越多 E.活性炭对药物有效成分有吸附性
A.金属离子络合剂 B.增溶剂 C.pH调节剂 D.抗氧剂 E.等渗调节剂
A.病毒 B.昆虫 C.芽胞 D.细菌 E.真菌
A.干热空气灭菌 B.流能蒸气灭菌 C.紫外线灭菌 D.甲醛蒸气熏蒸 E.环氧乙烷灭菌
A.湿热 B.紫外线 C.干热空气 D.微波 E.60Coγ辐照
A.串油法 B.蒸罐法 C.串料法 D.单独粉碎 E.冷冻粉碎
A.含共熔组分的散剂制备时均应避免共熔现象的产生 B.含贵重细料药的散剂宜采用重量法分剂量 C.眼用散剂粉末应通过200目筛 D.复方散剂中毒性药应采用配研法与其他药粉混匀 E.单味化学毒剧药常配制成倍散使用
A.药材粉碎→装筒→排气→润湿→浸渍→渗漉→收集 B.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收集 C.药材粉碎→润湿→浸渍→排气→装筒→渗漉→收集 D.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排气→浸渍→渗漉→收集 E.药材粉碎→润湿→排气→装筒→浸渍→渗漉→收集
A.20g B.15g C.10g D.5g E.1g
A.关节腔 B.皮内 C.肌内 D.静脉内 E.皮下
A.苯甲酸 B.三氯叔丁醇 C.山梨酸 D.尼泊金乙酯 E.丙三醇
A.羊毛脂 B.凡士林 C.液状石蜡 D.聚乙二醇 E.植物油
A.5 B.6 C.7 D.8 E.9
A.热压灭菌 B.滤过除菌 C.干热空气灭菌 D.紫外线灭菌 E.甲醛蒸气灭菌
A.甘露醇 B.聚乙二醇 C.山梨酸 D.阿拉伯胶 E.甲基纤维素
A.串油 B.水飞 C.蒸罐 D.低温粉碎 E.加液研磨
A.煎煮法 B.渗漉法 C.回流法 D.浸渍法 E.透析法
A.真溶液 B.胶体溶液 C.乳浊液 D.混悬液 E.混合溶液
A.法定检查方法为家兔法和鲎试验法 B.家兔法比鲎试验法更可靠 C.鲎试验法比家兔法快速 D.鲎试验法对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内毒素最敏感 E.家兔法对家兔的要求比较严格
A.防腐剂 B.金属螯合剂 C.抗氧剂 D.pH调节剂 E.止痛药
A.盐酸普鲁卡因 B.苯甲醇 C.苯酚 D.尼泊金乙酯 E.苯甲酸钠
A.制剂学 B.调剂学 C.药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中成药学
A.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和标准的法典 B.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C.是药物生产、供应、检验与使用的依据 D.国家每年要颁布新版药典 E.体现了一个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水平
A.γ射线辐射 B.环氧乙烷灭菌 C.甲醛蒸气熏蒸 D.75%乙醇涂擦 E.洁尔灭溶液浸泡
A.筛析可用于粉碎后粉末的分等 B.筛析可起到混合粉末的作用 C.冲眼筛多用作粉碎机械的筛板 D.细粉一般使用编织筛筛分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筛号是以每英寸长度上有多少孔表示的
A.散剂一般应为细粉 B.儿科及外用散应为最细粉 C.应为干燥、疏松的粉末 D.色泽应均匀一致 E.溶散时限检查应合格
A.浸提过程包括浸润、渗透、解析、溶解、扩散等阶段 B.无细胞结构的中药饮片不经过浸提过程 C.饮片粉碎得越细,提取效率越高 D.饮片与溶剂间的附着力大于溶剂分子间的内聚力,则容易被润湿 E.饮片中如含有纤维素、蛋白质、糖类等,易被水和低浓度乙醇润湿
A.盐酸 B.稀氨水 C.甘油 D.表面活性剂 E.碳酸氢钠
A.30% B.35% C.40% D.45% E.60%
A.10g B.20g C.30g D.40g E.50g
A.小分子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 D.凝胶 E.表面活性剂溶液
A.合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合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D.天然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E.合成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A.润湿剂 B.助溶剂 C.助悬剂 D.絮凝剂 E.反絮凝剂
A.1~2 B.3~8 C.4~9 D.10~14 E.15~18
A.水溶性 B.不挥发性 C.滤过性 D.耐热性 E.可被强酸碱破坏
A.与血浆、泪液渗透压相同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B.大量注入高渗溶液可造成溶血 C.葡萄糖可作为渗透压调节剂 D.可用冰点降低数据计算调整溶液渗透压 E.0.9%的氯化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
A.氢化植物油 B.蜂蜡 C.聚乙二醇 D.液体石蜡 E.硅油
A.炼油 B.药料提取 C.去"火毒" D.下丹成膏 E.摊涂
A.聚乙二醇 B.硅油 C.羊毛脂 D.半合成山苍油酯 E.可可豆脂
A.有不良气味的药物 B.刺激性较强药物 C.易溶性药物 D.易风化的药物 E.吸湿性强的药物
A.水 B.酒 C.醋 D.药汁 E.甘油
A.起模→加大成型→盖面→干燥→选丸→质检→包装 B.起模→盖面→加大成型→干燥→选丸→质检→包装 C.起模→盖面→干燥→加大成型→包衣→选丸→打光→质检→包装 D.起模→盖面→加大成型→选丸→质检→包装 E.起模→加大成型→干燥→选丸盖→面→质检→包装
A.水溶性颗粒剂 B.酒溶性颗粒剂 C.混悬颗粒剂 D.泡腾颗粒剂 E.块状颗粒剂
A.咀嚼片 B.多层片 C.泡腾片 D.舌下片 E.分散片
A.润滑剂 B.吸收剂 C.稀释剂 D.崩解剂 E.黏合剂
A.干燥淀粉 B.微晶纤维素 C.甲基纤维素 D.糖粉 E.阿拉伯胶
A.松片 B.黏冲 C.裂片 D.花斑 E.崩解时间超限
A.协调药物偏性 B.增强药物疗效 C.抑制药物毒副作用 D.以毒攻毒 E.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A.黄连 B.牛黄 C.黄柏 D.黄芩 E.黄精
A.酒类 B.温性食物 C.西瓜 D.平性食物 E.橘子
A.刺猬皮 B.郁李仁 C.构杞子 D.桔梗 E.鹿筋
A.微波灭菌法 B.紫外线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热压灭菌法 E.甲醛蒸气菌法
A.渗漉法 B.回流法 C.煎煮法 D.浸渍法 E.水蒸气蒸馏法
A.潜溶剂 B.助溶剂 C.增溶剂 D.乳化剂 E.助悬剂
A.分层 B.絮凝 C.转相 D.破裂 E.酸败
A.眼用溶液剂 B.胶体输液 C.脂肪乳输液 D.注射用无菌粉末 E.混悬液型注射剂
A.1~5 B.3~8 C.8~16 D.16~25 E.10~16
A.可可豆脂 B.脂肪酸甘油酯 C.甘油明胶 D.聚乙二醇类 E.液体石蜡
A.崩解时限 B.溶化性 C.溶散时限 D.相对密度 E.融变时限
A.30分钟 B.45分钟 C.60分钟 D.90分钟 E.120分钟
A.龙眼肉 B.牛黄 C.丹参 D.太子参 E.乳香
A.风寒感冒颗粒 B.牛黄解毒片 C.安宫牛黄丸 D.乌鸡白凤丸 E.华佗再造丸
A.攻下药 B.解表药 C.补益药 D.安神药 E.治疟药
A.煎煮法 B.浸渍法 C.渗漉法 D.回流法 E.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A.流浸膏剂 B.煎膏剂 C.浸膏剂 D.酒剂 E.茶剂
A.机械法 B.研磨法 C.新生皂法 D.干胶法 E.湿胶法
A.粉针 B.抑菌剂 C.热原 D.等渗溶液 E.等张溶液
A.可可豆脂 B.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C.甘油明胶 D.聚乙二醇类 E.液状石蜡
A.羧甲基纤维素 B.甘油 C.二氧化钛 D.尼泊金 E.柠檬黄
A.10%以下 B.10%~15% C.14%~16% D.17%~20% E.20%以上
A.咀嚼片 B.包衣片 C.口含片 D.舌下片 E.溶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