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多汗,流涎 B.瞳孔缩小 C.肌纤维颤动 D.肺水肿 E.呼吸肌麻痹
A.喂药前洗净双手,戴口罩 B.认真做好"三查七对" C.药片研成粉加少许糖浆 D.与乳汁或食物混合喂入 E.喂完药观察患儿服药后反应
A.咽部 B.颊部 C.扁桃体 D.溃疡面 E.两侧腭弓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A.1:5000高锰酸钾 B.温开水或等渗盐水 C.牛奶 D.3%过氧化氢 E.2%~4%碳酸氢钠
A.二人操作时将病人稍抬起再移动 B.病人肥胖应两人同时对称托住后翻身 C.为颅骨牵引病人翻身先放松牵引 D.病人身上置引流管,应夹闭再移动 E.敷料潮湿时先翻身再更换
A.酌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嘱病人卧床休息 C.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颜色和性状 D.做好肛周护理 E.指导患者做盆底肌练习
A.腹腔感染 B.高脂血症 C.高糖血症 D.肺部感染 E.心律紊乱
A.急查血常规 B.经胃管注入去甲肾上腺素 C.病人平卧,加快输液速度 D.静脉滴注止血剂 E.配血,做好术前准备
A.使用25~40W灯泡 B.灯泡距离臀部患处30~40cm C.照射时间持续10~15分钟 D.照射时有护士在场 E.照射时在患处涂抹油膏
A.7350kJ B.7700kJ C.8400kJ D.8820kJ E.10220kJ
A.喉炎 B.肺炎 C.心肌炎 D.脑炎 E.营养不良
A.寒颤、高热 B.胸痛 C.咳嗽 D.呼吸困难 E.咳铁锈色痰
A.15 B.30 C.60 D.80 E.100
A.32~34℃温水擦浴 B.头部及大血管通过处冷敷 C.50%~70%乙醇擦浴 D.0.9%冷盐水灌肠 E.新生儿只需松开包被,多喂凉开水,进行环境调节
A.单纯二尖瓣 B.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 C.单纯主动脉瓣 D.主动脉瓣合并肺动脉瓣 E.肺动脉瓣合并三尖瓣
A.安慰患者,稳定情绪 B.置患者于两腿下垂坐位 C.酒精湿化吸氧4~6L/min D.建立静脉通路 E.静脉滴注给药宜快速
A.瞳孔先缩小后散大 B.意识障碍变浅 C.血压继续升高 D.呼吸不规则 E.脉搏变慢
A.滴虫性阴道炎 B.念珠菌阴道炎 C.老年性阴道炎 D.淋病 E.尖锐湿疣
A.多源性 B.自行消退 C.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调控的失调 D.浸润性和远处转移 E.膨胀性生长
A.10cm B.20cm C.50cm D.75cm E.90cm
A.调整、适当限制饮食 B.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C.控制肠道内外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D.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E.严密观察病情,对症治疗
A.乳白蛋白含量多 B.糖含量多 C.不饱和脂肪酸多 D.钙磷比例合适 E.SIgA多
A.滴管有裂隙 B.压力过大 C.输液管管径粗 D.输液速度过快 E.压力过小
A.性接触传染 B.间接接触传染 C.母婴垂直传染 D.饮食传染 E.输血传染
A.免疫功能 B.组织再生功能 C.循环功能 D.呼吸功能 E.内分泌功能
A.多汗 B.喂养困难 C.肝肿大 D.肺部啰音 E.颈静脉怒张
A.生长激素缺乏症 B.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儿童糖尿病 D.中枢性尿崩症 E.肾上腺肿瘤
A.白细胞 B.脓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A.收缩压<18.6kPa(140mmHg)且舒张压<12kPa(90mmHg) B.收缩压=18.6kPa(140mmHg)且舒张压=12kPa(90mmHg) C.收缩压<21.3kPa(160mmHg)且舒张压<12.6kPa(95mmHg) D.收缩压=21.3kPa(160mmHg)且舒张压=12.6kPa(95mmHg) E.收缩压<12kPa(90mmHg)且舒张压<8kPa(60mmHg)
A.活跃期的前端 B.活跃期的中段 C.活跃期的末端 D.潜伏期的前端 E.潜伏期的末端
A.硝酸甘油 B.氢氯噻嗪 C.硝普钠 D.阿替洛尔 E.利舍平
A.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B.做好血液质量检查 C.输血前肌注异丙嗪 D.血液中勿随意加入药物 E.血液不能加温、震荡
A.长期禁食 B.长期胃肠减压 C.代谢性酸中毒 D.大量输注葡萄糖 E.长期使用利尿药
A.保持引流通畅 B.保持引流瓶直立 C.嘱患者屏住呼吸 D.用两把止血钳夹闭引流管 E.注意观察引流液排出情况
A.5:115:2 B.15:215:2 C.15:230:2 D.30:130:2 E.30:230:2
A.属于高效消毒剂 B.配制时应使用生理盐水稀释 C.可用于所有金属制品的消毒 D.对皮肤黏膜无刺激 E.与有机物共存时不会影响消毒效果
A.皮疹消退 B.体温正常 C.症状消失 D.皮疹脱屑,手掌、足底大片脱皮 E.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
A.0.15% B.0.3% C.1.0% D.1.5% E.3.0%
A.肺功能测定 B.胸腔穿刺术 C.动脉血气分析 D.放射性核素检查 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A.环境感染 B.交叉感染 C.自身感染 D.医源性感染 E.不属于医院感染
A.肠道菌群失调 B.抑制造血功能 C.泌尿道内结晶 D.骨髓抑制 E.听神经损害
A.腕部肿胀 B.手指伸屈运动障碍 C.桡骨下端压痛 D.腕部瘀斑 E.餐叉样畸形
A.进食不足 B.消化不良 C.肠道感染 D.进食过量 E.婴儿腹泻
A.可刺激乳头 B.用肥皂擦洗乳头 C.用酒精擦洗乳头 D.用湿毛巾擦洗乳头 E.热敷
A.生理性需要 B.情绪性需要 C.知识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E.精神性需要
A.0.2mg/m3 B.0.12mg/m3 C.0.3mg/m3 D.0.13mg/m3 E.0.1mg/m3
A.1200ml B.1250ml C.1300ml D.1350ml E.1400ml
A.宫缩强度 B.宫缩频率 C.产妇自我感觉 D.先露下降和宫口扩张 E.血性分泌物量的多少
A.自动体位 B.被动体位 C.患侧卧位 D.端坐位 E.仰卧位
A.传染性隔离 B.保护性隔离 C.全部去污染 D.使用广谱抗生素 E.降低正常菌群抗定植能力
A.母子的ABO血型检查 B.网织红细胞计数 C.有核红细胞数 D.血红蛋白量 E.特异性抗体检查
A.患者的社会关系、支持程度 B.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 C.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 D.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程度 E.患者家庭成员的婚育史
A.给氧装置 B.电动吸引器 C.喉镜 D.电除颤器 E.呼吸机
A.自我概念 B.生活的哲学 C.生理功能的改变 D.以往患病的经验 E.社会对患者角色的期待
A.减轻腹水 B.减轻脑水肿 C.降低颅内压 D.增加尿量 E.减轻组织水肿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生物反应 D.免疫反应 E.化学反应
A.抑制输卵管蠕动 B.促进乳腺管发育 C.使子宫内膜变为分泌期 D.促进水钠潴留和钙盐沉积 E.排卵后使基础体温上升0.3~0.5℃
A.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防寒保暖 B.保持外阴清洁,但不宜做阴道冲洗 C.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冷或刺激性食物 D.避免经期进行重体力劳动 E.经期禁止性生活和盆浴
A.人工呼吸频率30次/分 B.胸外心脏按压频率100次/分 C.胸外心脏按压深度2~3cm D.鼻导管吸氧流量<2L/min E.抢救时室温保持在30~32℃
A.孕妇患有高血压 B.妊高征的孕妇 C.第二产程处理不当 D.胎儿畸形 E.子宫胎盘血运
A.细菌定植的部位必须有能满足其生长繁殖的必须条件 B.细菌要有一定的粘附力 C.必须有相当的数量 D.必须机体抵抗力强 E.以上条件都必须具备
A.适应组织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B.熟悉部门和岗位工作人员环境 C.学习胜任工作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D.学习新的工作准则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E.学习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和运转程序
A.应用吗啡止痛 B.胃肠减压 C.纠正电解质紊乱 D.半卧位 E.禁食
A.可长期中、低度发热 B.近端指间关节、腕、膝关节常受累 C.可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 D.可表现为偏瘫 E.可出现严重贫血
A.有利于炎症消退 B.补充血容量 C.减少结石形成 D.清除体内代谢废物 E.冲洗尿道
A.低温 B.脱水疗法 C.镇静止痉 D.皮质类固醇应用 E.高压氧疗法
A.曾感染过结核 B.卡介苗接种后 C.体内新的结核病灶 D.新近有感染 E.体内有活动性结核
A.注意力不集中 B.参与事件能力差 C.智力正常 D.安静 E.多动
A.早产 B.过期产 C.受寒 D.感染 E.窒息
A.心率突然增快,>180次/分 B.呼吸突然增快,>60次/分 C.极度烦躁不安,面色青灰或苍白 D.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E.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1.5cm以上或肋下3cm
A.过氧化氢 B.高锰酸钾 C.庆大霉素 D.苯氧乙醇 E.优琐
A.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 B.了解家属或本人的遗传性疾患 C.了解是否患有婚后不宜生育的疾病 D.仅进行生殖器官的检查 E.婚姻常识的宣传
A.药物浓度过大 B.术前应用巴比妥类药物 C.过敏体质 D.年老体弱 E.麻药直接注入血管内
A.安慰病人 B.立即将内脏还纳 C.用腹带包扎 D.立即用无菌盐水纱布覆盖 E.送手术室缝合
A.早期 B.适量 C.联合 D.全程 E.规律
A.雌激素 B.生乳素 C.孕激素 D.雄激素 E.促卵泡素
A.心率70次/分 B.皮肤青紫色 C.皮肤苍白 D.Apgar评分3分 E.呼吸不规则
A.可由于胎头长时间受压引起 B.是分娩时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所致 C.一般在出生时出现 D.不超过颅缝 E.患儿活动障碍
A.产后第一次访视,在产后10天 B.产褥期可做阴道检查,观察生殖器的变化 C.产后检查包括访视和健康检查 D.产后42天后应采取避孕措施 E.自然分娩者应尽早下床活动及体操锻炼
A.疼痛 B.畸形 C.反常活动 D.肿胀和淤斑 E.骨擦音或骨擦感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A.并发脑膜炎 B.脑栓塞 C.脑脓肿 D.心力衰竭 E.肺动脉漏斗部肌肉痉挛
A.内科保守治疗 B.发病时内科用药 C.中医中药治疗 D.近期手术治疗 E.成年后手术治疗
患者男性,29岁。因左腰部被刺伤入院,血压70/50mmHg,伤口持续溢出淡红色液体,左上腹触痛,但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A.脾破裂 B.胃穿孔 C.肾损伤 D.肠破裂 E.胰腺损伤
A.B超检查 B.钡餐检查 C.胃镜检查 D.钡剂灌肠 E.伤口溢出液淀粉酶测定
A.非手术治疗 B.立即手术探查 C.再次出现休克时手术探查 D.出现肉眼血尿时手术探查 E.出现腹膜炎表现时手术探查
A.肺炎链球菌肺炎 B.自发性气胸 C.膈神经麻痹 D.肺栓塞 E.肺结核
A.血常规 B.血细胞涂片 C.血气分析 D.痰涂片或培养 E.肺功能测定
A.头孢他啶 B.苄星青霉素 C.解热镇痛药 D.胃肠道解痉剂 E.庆大霉素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空气栓塞 D.循环负荷过重 E.细菌污染严重
A.10%~2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 B.20%~3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 C.30%~4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 D.40%~5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 E.50%~7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
A.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B.端坐,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 C.抬高头胸20°~30°,以利于呼吸 D.抬高床头15°~30°,减少回心血量 E.半坐卧位,膝下垫枕,有利于气体交换
A.10~20滴/分 B.20~30滴/分 C.30~40滴/分 D.40~50滴/分 E.>50滴/分
A.半坐位 B.平卧位 C.侧卧位 D.俯卧位 E.头低脚高位
A.给氧吸入 B.注意保暖 C.保持排便通畅 D.记录出入水量 E.给予高热量饮食
A.胃癌 B.胃溃疡 C.幽门梗阻 D.胃出血 E.穿孔
A.睡前 B.中午 C.下午 D.半夜 E.上午
A.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 B.每天可少量饮酒,通过活血营养胃黏膜 C.饮食要合理,少量多餐 D.避免使用使溃疡加重的药物 E.发生剧烈腹痛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