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30分钟内 B.2~6小时内 C.6小时后 D.12小时后 E.24小时后
A.腓肠肌痉挛、疼痛 B.肱二头肌痉挛 C.呼吸肌痉挛,呼吸肌麻痹 D.胸大肌痉挛,胸痛 E.腹肌痉挛
A.保肝治疗 B.卧床休息 C.调节免疫功能治疗 D.抗病毒治疗 E.支持治疗
A.喝白开水 B.喝含盐饮料 C.冰袋敷头部 D.氯丙嗪 E.大量葡萄糖、生理盐水输入
A.1~2年内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劳累 B.有水肿及高血压者每日盐摄入量2~3g/d C.鼓励病人摄入优质蛋白,摄入量约1g/d D.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E.可用中药辅助治疗
A.脐周出现皮肤青紫 B.黄疸加重 C.腰部两侧出现灰紫色瘀斑 D.腹部出现皮肤发红 E.背部出现皮肤发红
A.洋地黄 B.地尔硫 C.同步电复律 D.非同步电复律 E.胺碘酮
A.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B.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C.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 D.发热期、出血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E.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A.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测定>2.5g B.血清白蛋白低于50g/L C.常伴高胆固醇症 D.无水肿 E.常伴高脂血症
A.控制饮食 B.避免胃扩张 C.减少胃液分泌 D.减少胰液分泌 E.解除胰管痉挛
A.昏睡 B.定向力减退 C.手足抽搐 D.幻觉 E.喜怒无常
A.敌敌畏 B.煤油 C.浓硫酸 D.汽油 E.氰化物
A.右心衰竭 B.左心衰竭导致肺瘀血 C.肺炎 D.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E.房间隔缺损
A.发热消退 B.退热后3天 C.退热后1周 D.肺部炎症完全吸收 E.血中白细胞计数正常
A.节律性上腹灼痛 B.转移性疼痛 C.上腹饱胀 D.上腹剑突下可扪及结节性肿块 E.消瘦
A.正压通气 B.控制感染 C.消除肺水肿 D.肾上腺糖质激素 E.以上均不是
A.脑梗塞 B.脑出血 C.心源性休克 D.急性心肌梗死 E.肾衰竭
A.肝脏损害 B.消化道反应 C.肾脏受损 D.粒细胞减少 E.易产生药物性皮疹
A.雌激素增多 B.男性乳房发育 C.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 D.醛固酮增多 E.抗利尿激素增多
A.红霉素 B.青霉素 C.丁胺卡那霉素 D.氟嗪酸 E.羧苄青霉素
A.最大通气量增加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最大通气量减少 D.时间肺活量减少 E.通气/血流比例小于0.8
A.利多卡因 B.异搏定 C.西地兰 D.心得安 E.速尿
A.进食后疼痛缓解 B.进食后疼痛加重 C.痉挛性腹痛,肠鸣音亢进,排便后缓解 D.疼痛-便意-便后缓解 E.上腹部饱胀感,与进食关系不明显
A.与胸痛同时出现 B.在胸痛发生后12~24小时 C.在胸痛发生后24~48小时 D.在胸痛发生后36~72小时 E.在胸痛发生之前
A.腓肠肌痉挛、疼痛 B.全四肢肌无力 C.呼吸肌痉挛,呼吸肌麻痹 D.胸大肌痉挛,胸痛 E.肠道平滑肌痉挛,急腹痛
A.频发室性早搏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心动过速2:1房室下传 D.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E.突然恢复为窦性心律
A.雷尼替丁 B.阿托品 C.丙谷氨 D.洛塞克 E.硫糖铝
A.溃疡急性穿孔 B.幽门梗阻 C.溃疡并出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胆囊炎
A.原发性肝癌 B.活动性肝病 C.多囊肝 D.肝硬化伴腹水 E.肝脓肿
A.药物剂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 B.用血药浓度监测有效剂量 C.一般情况不主张合并用药 D.撤换药物要果断、迅速 E.停药时缓慢减量
A.阻塞性肺气肿 B.肺癌(早期) C.支气管扩张 D.支气管内膜结核 E.慢性支气管炎
A.12小时 B.10小时 C.8小时 D.6小时 E.8~10小时
A.阿托品 B.654-2 C.吗啡 D.哌替啶 E.氯丙嗪
A.肿胀明显 B.晨起僵硬 C.关节发红 D.局部发热 E.疼痛明显
A.压迫性 B.烧灼感 C.闷痛 D.紧缩感 E.针刺样
A.心电监护 B.静脉注射西地兰 C.胸外心脏按压 D.肌内注射肾上腺素 E.以上都不是
A.心尖部且向左上肢放射 B.胸骨后且向左上肢前内侧放射 C.剑突附近向左上肢前外侧放射 D.心前区且向左胸部放射 E.胸骨上段且向左肩背部放射
A.非同步电复律 B.同步电复律 C.静推利多卡因 D.静推肾上腺素 E.静推心三联
A.阿托品 B.654-2 C.西米替丁 D.施他宁 E.强的松
A.低血糖 B.红细胞增多 C.高血钙 D.黄疸 E.类癌
A.速效胰岛素制剂小剂量开始 B.中小或长效胰岛素制剂从小剂量开始 C.速效胰岛素制剂从大剂量开始 D.速效胰岛素与长效白胰岛素制剂联合应用 E.长效胰岛素制剂从大剂量开始
A.洋地黄 B.维拉帕米 C.同步电复律 D.非同步电复律 E.以上都不是
A.青霉素 B.红霉素 C.激素 D.米康唑 E.灭滴灵
A.2个月内 B.1个月内 C.半年内 D.立即处理 E.2周内
A.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 B.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 C.多束支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 D.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E.以上都是
A.给予温或凉的流质饮食 B.适当活动,以利恢复 C.保持大便通畅 D.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E.仍需加强观察,防止病情复发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
A.卧床休息 B.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C.保持口腔清洁 D.病室空气流通 E.保持一定的温度
A.见尿补钾 B.速度不宜过快 C.浓度一般不超过0.3% D.以最快的速度尽早补足 E.每日补钾量一般不超过4~6g
A.胃黏膜脱垂症 B.十二指肠淤积 C.幽门梗阻 D.胃溃疡癌变 E.慢性胆囊炎
A.尽早行胃肠减压 B.尽早行手术治疗 C.禁食、禁水 D.不宜给予口服药物 E.补充足够液体
A.终止接触毒物 B.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C.立刻吸入3个大气压纯氧 D.透析治疗 E.血液灌流
患者,女,45岁。近半月来感疲乏无力、失眠头痛,不伴恶心、呕吐。查体:多血质面容,满月脸,水牛背,四肢瘦小,皮肤菲薄,腹部及股部多发宽大皮肤紫纹。T:36.5℃;R:80次/分;BP:165/95mmHg;K+:3.8mmol/L病人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家族无高血压患者
A.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低盐、富含钾的饮食 B.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低脂、低盐、富含钾的饮食 C.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低盐饮食 D.低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高盐、富含钾的饮食 E.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高脂肪、低盐饮食
A.纠正缺氧 B.控制高热 C.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D.防治并发症及迟发性脑病 E.防治脑水肿
A.糖代谢异常 B.蛋白质代谢异常 C.水盐代谢异常 D.脂肪代谢异常 E.皮质醇激素分泌减少所致
A.糖异生增强,致皮肤营养障碍 B.脂肪的重新分布 C.蛋白质分解消耗亢进 D.蛋白质吸收障碍 E.蛋白质合成障碍
A.原发性高血压 B.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嗜铬细胞瘤 C.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醛固酮增多症 D.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皮质醇增多症 E.恶性高血压
A.豆制品 B.牛奶 C.葱头 D.芝麻酱 E.甘蓝
A.栓塞综合征的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B.术后禁食是为了减少门静脉的耗氧量 C.术后发热与感染有关而与栓塞无关 D.因肝缺血可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E.腹痛可用哌替啶缓解疼痛
A.术后禁食2~3天 B.先流质后半流质 C.先少量后逐渐加量 D.少食多餐 E.先有渣后无渣
A.细菌学检查 B.血氨浓度 C.血生化检查 D.AFP检测 E.CT
A.肝动脉栓塞治疗 B.中医治疗 C.免疫治疗 D.放射治疗 E.综合治疗
A.大量静脉补液 B.酒精擦浴蒸发 C.利尿药的使用 D.弱酸性溶液灌肠 E.高锰酸钾洗胃
A.以脂肪供能为主 B.供给蛋白质50g/d以上 C.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D.限制钾盐的摄入 E.补充多种维生素,但维生素B6除外
A.有利于肠内pH保持在5~6的偏酸环境 B.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肠黏膜 C.有利于组织蛋白质分解 D.有利于清除肠内含氮物质 E.有利于乳酸菌繁殖
A.支链氨基酸 B.谷氨酸钠 C.甘露醇 D.精氨酸 E.乳果糖
A.亚临床肝性脑病 B.肝性脑病前驱期 C.肝性脑病昏迷前期 D.肝性脑病昏睡期 E.肝性脑病昏迷期
A.遗传易感性 B.病毒感染 C.自身免疫反应 D.细胞免疫作用 E.应激或缺乏体力活动
A.低血糖反应 B.酮症酸中毒 C.出血性脑血管病 D.糖尿病神经病变 E.高血糖反应
A.多发生于青少年 B.起病慢,“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C.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 D.必需依赖胰岛素治疗 E.容易发生低血糖
A.胃液分析 B.X线钡餐检查 C.纤维胃镜检查 D.大便隐血试验 E.血清胃泌素测定
A.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 B.嗳气、反酸 C.周期性上腹痛 D.呕血及黑粪 E.血清胃泌素降低
A.链球菌 B.沙门菌 C.幽门螺杆菌 D.肺炎球菌 E.大肠杆菌
A.教育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B.禁食山楂等酸性食物 C.帮助病人戒烟、戒酒 D.介绍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服用的剂量和方法及疗程时间 E.嘱患者定期进行门诊复查
A.上呼吸道感染 B.服用阿司匹林 C.吸烟 D.饮酒 E.饮食不当
A.上腹部痛及饱胀不适 B.恶心、泛酸 C.呕血 D.黑便 E.呕吐、腹泻
A.改善通气 B.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C.控制感染 D.祛痰 E.利尿
A.紫绀 B.颈静脉怒张 C.心率加快 D.球结膜充血水肿 E.反应迟钝
A.双氢克尿噻 B.已酰唑胺 C.氨苯喋啶 D.速尿 E.利尿酸钠
A.呼吸频率减慢、节律正常 B.心率减慢,节律正常 C.紫绀减轻 D.皮肤转暖 E.呼吸过缓或间停呼吸
A.及时清除痰液,痰稠不宜咳出的,有效湿化使分泌物引流 B.对神志不清者可进行机械通气 C.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持续吸氧,以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D.呼吸兴奋药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使用 E.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观察体重变化
患者,女性,56岁,有胆石症病史23年。上腹剧痛6小时,呕吐2次就诊,查血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0.85,怀疑急性胰腺炎
A.避免暴饮暴食 B.戒烟、酒 C.适当休息 D.教会患者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 E.按时服药,定期复诊,3个月后来院接受手术治疗
A.神志及生命体征 B.24小时出入量 C.腹痛的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 D.血电解质,血、尿淀粉酶 E.大便隐血试验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迟发性脑病 E.不伴迟发性脑病
A.胸部CT B.胸部核磁共振 C.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D.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E.脑电图检查
A.一氧化碳中毒 B.有机磷中毒 C.休克 D.阿托品 E.汞中毒
A.急性刺激性干咳 B.白色泡沫状痰或黏液性痰 C.带喉音的咳嗽 D.带金属音的咳嗽 E.变换体位时咳嗽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阻塞性肺气肿 D.肺结核 E.支气管肺癌
A.皮肤黏膜青紫 B.皮肤黏膜樱桃红色 C.皮肤黏膜苍白 D.皮肤潮红 E.皮肤发黑
A.疼痛-进食-疼痛 B.疼痛-进食-缓解 C.进食-疼痛-疼痛 D.进食-疼痛-缓解 E.无一定规律
A.P-R间期固定不变,<0.20s,无QRS波群脱落 B.P-R间期固定不变,<0.20s,有QRS波群脱 C.P波与QRS波群之间没有关系 D.P-R间期>0.20s,无QRS波群脱落 E.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