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额叶 B.颞叶 C.顶叶 D.枕叶 E.岛叶
A.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运动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 B.视力残疾、听力残疾、上肢残疾、下肢残疾、精神残疾 C.娱乐残疾、学习残疾、工作残疾、社会残疾、精神残疾 D.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 E.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心肺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
A.优导体 B.良导体 C.绝缘体 D.磁体 E.电容体
A.类似于梯形波 B.类似于微分波 C.类似于积分波 D.不断通断的直流电 E.调制电流
A.卵巢 B.子宫 C.阴道 D.输卵管 E.输尿管
A.促进血液循环 B.减轻炎症 C.抑制痉挛 D.缓解疼痛 E.心理疏导
A.康复医学 B.疗养学 C.理疗学 D.医疗康复技术 E.物理医学
A.13.56MHz B.27.12MHz C.40.68MHz D.50MHz E.100MHz
A.中脑 B.脑桥 C.丘脑 D.皮质 E.延髓
A.缝匠肌 B.臀大肌 C.股二头肌 D.股四头肌 E.梨状肌
A.5个 B.7个 C.8个 D.12个 E.24个
A.眼睛 B.耳朵 C.皮肤 D.脑 E.四肢
A.鼻 B.咽 C.喉 D.气管 E.肺泡
A.保护作用 B.支持作用 C.运动功能 D.感觉功能 E.连接作用
A.双相输出的脉冲电流 B.含有正波 C.含有负波 D.含有直流电成分 E.不含直流电成分
A.先进行上下肢功能训练 B.一般先穿健侧袖,再穿患侧袖 C.上衣不用扣子,改用拉链或尼龙搭扣 D.不穿系带鞋,改穿船形鞋 E.裤子不用腰带,改用松紧带
A.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及淋巴管 B.外层疏松有成骨细胞 C.内层致密有胶原纤维 D.包绕骨的全部 E.成年时功能非常活跃
A.肺间质纤维化 B.陈旧性肺结核 C.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D.慢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E.肺脓疡
A.75cm B.80cm C.85cm D.90cm E.95cm
A.平方正比 B.平方反比 C.正比 D.反比 E.相等
A.水的热容量大,导热性差 B.蜡的热容量大,导热性差 C.水的热容量小,导热性强 D.蜡的热容量小,导热性强 E.水的热容量小,导热性差
A.颈外动脉 B.颈内动脉 C.锁骨下动脉 D.颈总动脉 E.甲状颈干
A.腕关节曲20°~25° B.犹如握笔姿势,越向小指则指尖越向手掌中心 C.拇指轻度向掌侧外展,拇指末端指腹触及示指末节的桡侧 D.拇指末端指腹触及示指末节的桡侧 E.是手进行劳动时最常用和功能最大的姿势
A.阔筋膜张肌 B.髂腰肌 C.臀大肌 D.臀中肌 E.腰方肌
A.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正中神经 B.指浅屈肌腱,拇长伸肌腱,正中神经 C.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正中神经 D.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桡神经 E.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尺神经
A.磁体 B.磁铁 C.电磁铁 D.电磁场 E.永磁体
A.桡神经损伤 B.肩胛上神经损伤 C.肩胛下神经损伤 D.腋神经损伤 E.肩胛背神经损伤
A.信度、效度 B.信度、效度、灵敏度 C.信度、灵敏度、特异性 D.效度、信度、特异性 E.信度、效度、灵敏度和特异性
A.第一个星期日 B.第二个星期日 C.第三个星期日 D.第四个星期日 E.第五个星期日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向心性收缩 D.离心性收缩 E.等速收缩
A.出生时平均30cm B.6个月时平均43cm C.1岁时平均48cm D.1岁半时平均50cm E.5岁时接近成人
A.左冠状动脉分支为左前降支和左旋支 B.冠状动脉血流在收缩期最多 C.窦房结多数由右冠状动脉供应血液 D.冠状动脉血流最终回流汇集到冠状静脉窦 E.冠状动脉有丰富的固有侧支循环
A.足底皮肤的触觉输入 B.足底皮肤的压觉输入 C.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 D.视觉系统 E.半规管内的壶腹嵴
A.知觉与认知障碍 B.视觉障碍 C.适应性降低 D.肌力、肌张力改变 E.关节活动度降低
A.短波 B.中波 C.长波 D.中、长波 E.全波
A.1岁内腱反射较为亢进 B.2个月拥抱反射阳性 C.2个月内握持反射阳性 D.2岁内巴宾斯基征阳性 E.2岁内四肢屈肌紧张度高
A.躯干竖肌 B.外侧柱群 C.内侧柱群 D.中间柱群 E.回旋肌
A.35℃以上 B.36℃以上 C.37℃以上 D.38℃以上 E.39℃以上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展神经 D.三叉神经 E.面神经
A.头夹肌 B.头半棘肌 C.头最长肌 D.后斜角肌 E.颈半棘肌
A.颈内动脉,穿破裂孔入颅中窝 B.上颌动脉,穿棘孔入颅中窝 C.颈外动脉,穿棘孔入颅后窝 D.面动脉,穿卵圆孔入颅后窝 E.颞浅动脉,穿棘孔入颅前窝
A.概念基于控制论 B.可利用正或负反馈 C.属于一种行为治疗 D.必须有人的意识参与 E.反馈的形成类似于条件反射
A.应力 B.载荷速度 C.骨的大小 D.骨与肌肉的夹角 E.骨的形状
A.副交感神经功能 B.交感神经功能 C.血糖浓度 D.血压 E.食欲
A.320~400nm B.280~400nm C.180~400nm D.280~320nm E.180~320nm
A.当负荷非常小的关节运动时,仅原动肌产生收缩 B.如果负荷稍增加,固定肌收缩 C.随着负荷增加,协同肌参与援助 D.协同肌随原动肌一起收缩并产生相同功能 E.负荷再大也不会调动拮抗肌
A.与体表温度相同,略低于体内温度 B.低于体温和周围空气温度,但在0℃以上 C.-100~0℃ D.-100℃以下 E.-200℃以下
A.水下沉 B.石蜡下沉 C.杂质下沉 D.水与杂质下沉 E.水与石蜡下沉
A.1960年颁布的残疾分类文件 B.1970年颁布的残疾分类文件 C.1980年颁布的残疾分类文件 D.1990年颁布的残疾分类文件 E.2001年颁布的残疾分类文件
A.热容量大,冷却时可散放大量热 B.导热性小、散热慢,保热的时间较持久 C.可塑性好,可用于凹凸不平的部位 D.可塑性好,与皮肤紧密接触,热可向较深组织传导 E.石蜡开始凝固时,体积缩小,与皮肤之间出现空隙,即无传导热作用
A.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紧密关联,目前是结合在一起的统一学科 B.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无关 C.康复医学是物理医学的前身 D.物理医学就是理疗 E.物理治疗与物理医学是同义词
A.位于椎管内椎体的后面 B.比前纵韧带宽且坚韧 C.上自枕骨大孔后缘,下达尾骨 D.与椎体的上、下缘和椎间盘紧密相连 E.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A.Ⅰ型肌纤维 B.Ⅱa型肌纤维 C.Ⅱb型肌纤维 D.Ⅱc型肌纤维 E.Ⅰ型与Ⅱ型肌纤维
A.石蜡的温热刺激 B.石蜡的直接刺激 C.石蜡所含油性物刺激 D.石蜡含致敏物质所致 E.患者自身的汗液刺激
A.言语治疗 B.物理治疗 C.作业治疗 D.心理治疗 E.康复工程
A.截肢导致步行障碍 B.臂丛神经损伤导致肌肉萎缩 C.关节术后导致关节僵直 D.脊髓损伤导致下肢瘫痪 E.脑外伤导致异位骨化
A.急性期 B.急性期后 C.脱离隔离期后 D.恢复期 E.后遗症期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D.静力性收缩 E.动力性收缩
A.10mmHg B.20mmHg C.30mmHg D.40mmHg E.50mmHg
A.胰腺横跨在第l、2腰椎的前面 B.胰岛属于胰腺的外分泌部 C.胰岛素分泌进入血液 D.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E.胰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
A.l~10Hz B.l~50Hz C.1~100Hz D.1~150Hz E.10~200Hz
A.颈椎生理弯曲向前突出 B.腰椎生理弯曲向前突出 C.胸椎生理弯曲向后突出 D.骶椎生理弯曲向后突出 E.胸椎生理弯曲向前突出
A.12.24cm B.24.50cm C.25.40cm D.33cm E.69cm
A.伸腕、伸拇和伸指功能丧失 B.伸腕功能丧失 C.屈腕和伸指功能丧失 D.伸拇和腕尺侧偏功能丧失 E.伸拇功能丧失
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基底神经节 E.大脑皮质
A.上半规管内的壶腹嵴 B.后半规管内的壶腹嵴 C.外半规管内的壶腹嵴 D.椭圆囊斑和球囊斑 E.本体感受器
A.步长 B.步行速度 C.跨步长 D.步宽 E.步频
A.伏特 B.欧姆 C.安培 D.瓦特 E.赫兹
A.无任何运动 B.仅出现协同运动的模式 C.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 D.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模式 E.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
A.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X线、可见光 B.无线电波、X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C.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线、无线电波 D.X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E.X线、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无线电波
A.按照神经发育学程序的顺序进行评定和治疗 B.治疗的关键点是要中止异常模式,学习正常的运动的感觉 C.对原始运动模式的抑制需通过翻正反射与平衡反射的引出才能获得 D.感觉刺激适用于肌张力低或无力的患者 E.早期通过联合反射,使瘫痪的肌群产生收缩
A.由振荡电路产生 B.双相波、不对称 C.单相三角波 D.带负波 E.波宽较宽
A.静磁场 B.恒定磁场 C.脉动磁场 D.脉冲磁场 E.交变磁场
A.吞咽反射 B.握持反射 C.觅食反射 D.坐位平衡反射 E.踏步反射
A.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板组成 B.无神经支配 C.有血液供应 D.靠淋巴渗透营养 E.随年龄增加其水分含量减少
A.电容体 B.电解质 C.电介质 D.能传导热的物体 E.能传导电流的物体
A.肩带、肘、腕、手指 B.肘、肩带、腕、手指 C.手指、腕、肘、肩带 D.腕、手指、肘、肩带 E.肩带、腕、肘、手指
A.骨质疏松 B.关节挛缩 C.肌肉萎缩 D.心功能减退 E.心率减慢
A.200kHz B.400kHz C.600kHz D.800kHz E.1000Hz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膝关节 D.踝关节 E.腕关节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开始和结束时 E.至少应在治疗的前、中、后期各进行一次
A.椎间盘含水量逐渐增多 B.椎间盘受外伤机会增多 C.髓核黏多糖减少 D.胶原纤维增多 E.吸收震荡能力减弱
A.骨折 B.骨质疏松 C.骨质增生 D.关节炎 E.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周围炎
A.1~3相,第1相为负相 B.2~3相,第1相为正相 C.1~4相,第1相为负相 D.1~4相,第1相为正相 E.3~5相,第1相为负相
A.运动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团队合作模式 D.心理-社会模式 E.高科技模式
A.Ca2+平衡电位 B.K+平衡电位 C.Na+平衡电位 D.Cl-平衡电位 E.Mg2+平衡电位
A.100/min B.120/min C.150/min D.180/min E.200/min
A.原动肌 B.副动肌 C.拮抗肌 D.稳定肌 E.中和肌
A.97° B.107° C.127° D.147° E.167°
A.能够电离的物质 B.能够导电的物质 C.能够电解的物质 D.电解质分子中的一对正负电荷 E.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导电的物质
A.采用低频脉冲电流 B.刺激正常的神经肌肉 C.引起肌肉收缩 D.用于失神经支配肌肉 E.又称为电体操疗法
A.1个自由度 B.2个自由度 C.3个自由度 D.4个自由度 E.5个自由度
A.血小板与成人相似 B.婴儿期所有骨髓参与造血 C.婴儿期淋巴细胞比例高于中性粒细胞 D.l岁白细胞平均达12×109/L E.幼儿的淋巴细胞比例始终高于中性粒细胞
A.是人体最大的关节 B.关节囊厚且坚韧 C.关节前方的髌韧带向下止于腓骨头 D.内侧半月板呈“O”形 E.腓侧副韧带与关节囊紧密相贴
A.肺脏血多气少 B.肺泡数量少而小 C.婴幼儿胸廓呈桶状 D.肺弹力组织发育差 E.气管分叉随年龄增长上升
A.系石油的副产品 B.系高分子碳氢化合物 C.热容量大 D.导热系数大 E.熔点50~55℃
A.疼痛、压痛及内收肌痉挛 B.髋关节僵硬 C.髋关节强直 D.髋关节屈曲畸形 E.Trendelenburg征阳性
A.肩关节屈曲 B.肩关节外展 C.肩关节内旋 D.肘关节伸展 E.肘关节屈曲
A.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延续 B.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 D.两者并列而相互渗透 E.两者独立而互不相干
A.MHz B.μs C.mA D.V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