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加速 B.延缓 C.先加速后延缓 D.先延缓后加速 E.逆蠕动
A.肌肉 B.结缔组织 C.神经 D.肾 E.胃液
A.纱布 B.薄棉布 C.薄棉花 D.厚绒布 E.纸巾
A.椎间盘前方变厚 B.椎间盘前方变薄 C.椎间盘无任何变化 D.椎间盘侧方变薄 E.椎间盘向前移动
A.脑卒中后10d,病情稳定 B.脑外伤后运动正常,但是认知障碍 C.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 D.心功能3级的心脏病患者 E.正在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残疾者痊愈 B.残疾者的功能完全恢复 C.残疾者恢复生活自理 D.残疾者提高生活质量,并回归社会 E.残疾者恢复工作
A.时间肺活量减少 B.功能残气量及呼吸储备功能减少 C.肺总顺应性明显降低 D.肺弹性回缩能力减弱 E.解剖和生理死腔无明显改变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文体治疗 D.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E.康复工程
A.医院中的骨科康复部 B.ICU中床边康复治疗 C.康复治疗师到患者家中给予康复治疗 D.医院的康复门诊 E.残疾人康复中心
A.胸膜是一层光滑的浆膜 B.贴在肺表面的胸膜称脏胸膜 C.贴在胸廓内表面的胸膜称壁胸膜 D.呼吸时胸膜腔容积不变化 E.吸气时胸膜腔内负压增大
A.在气体中只能传播横波 B.在固体中只能传播纵波 C.空气的声阻较石英玻璃高 D.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E.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的频率无关
A.输尿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 B.输尿管全长20~30cm C.输尿管的腹段位于腹腔内 D.输尿管腹段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动脉主要来自肾动脉 E.输尿管壁为平滑肌
A.等长收缩>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 B.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等长收缩 C.离心性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性收缩 D.离心性收缩>向心性收缩>等长收缩 E.向心性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性收缩
A.振荡电流 B.间动电流 C.位移电流 D.感应电流 E.传导电流
A.2 B.30% C.40% D.50% E.60%
A.肺间质内有中性粒细胞渗出 B.肺间质内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渗出 C.肺组织结构损坏,肺实质纤维化 D.进入肺泡的细菌生长繁殖,肺泡水肿,有浆液渗出 E.炎症消散后遗留纤维化及瘢痕
A.脉冲持续时间与脉冲间歇时间之比 B.脉冲持续时间与脉冲周期之比 C.脉冲周期与脉冲间歇时间之比 D.脉冲上升时间与脉冲下降时间之比 E.脉冲有效波宽与波宽之比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言语治疗 D.文体治疗 E.康复工程
A.1000Hz B.1000kHz C.10MHz D.100MHz E.1000MHz
A.保护非治疗区,防止受冷冻 B.严格掌握冷疗时间,不得过长 C.不在头面部进行冷气雾喷射 D.出现过冷反应时立即停止冷疗,保暖,喝热饮料 E.出现过冷反应时立即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斜面 E.切面
A.三角肌中部、喙肱肌 B.肱二头肌、三角肌前部、喙肱肌 C.肱二头肌、喙肱肌、冈上肌 D.冈上肌、三角肌中部、喙肱肌 E.冈上肌、肱二头肌
A.枕骨大孔 B.颈动脉管 C.颈静脉孔 D.棘孔 E.卵圆孔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E.20世纪末期
A.调幅波的角度 B.调幅波的幅度 C.调幅波的强度 D.调幅波的幅度变化与原来的中频电流幅度之比 E.调幅波的幅度变化与低频电流幅度之比
A.偏瘫 B.截瘫 C.左眼视力丧失,右眼正常 D.心力衰竭 E.截肢
A.C3-4 B.C4-5 C.C5-6 D.C5 E.C6
A.神志模糊 B.感觉异常 C.痉挛 D.皮肤苍白 E.低血压
A.波长为6328nm的红光激光 B.激光器是固体激光器 C.属mW级低功率激光 D.有生物刺激和调节作用 E.可用作光针治疗
A.颈内动脉 B.颈总动脉 C.椎动脉 D.基底动脉 E.颈外动脉
A.1960年颁布的残疾分类文件 B.1970年颁布的残疾分类文件 C.1980年颁布的残疾分类文件 D.1990年颁布的残疾分类文件 E.最新颁布的残疾分类文件
A.是一种只产生肢体移动的力量 B.是一种用于制止人体移动的力量 C.只是一种外力 D.只是一种内力 E.包括内力和外力
A.颈内动脉 B.股动脉 C.冠状动脉 D.锁骨下动脉 E.胫动脉
A.3000ml B.3500ml C.4000ml D.4500ml E.5000ml
A.终末支气管 B.呼吸性细支气管 C.肺泡管 D.肺泡囊 E.肺泡
A.吸收越强,衰减得越慢 B.吸收越强,衰减得越快 C.吸收越多,穿透的距离越深 D.吸收越少,穿透的距离越浅 E.吸收量与传播的速度、距离无关
A.白质 B.灰质 C.前角 D.后角 E.网状结构
A.心收缩力 B.外周血管阻力 C.血管弹性 D.主动脉瓣功能 E.肺动脉瓣功能
A.1MET相当于VO23.5ml/(kg·min) B.代谢当量可用来判断体力活动水平 C.心功能一级者METs值>6 D.METs值表示的是身体能量消耗水平的绝对值 E.最高运动能力在1.5METs者,体力劳动能力完全丧失
A.促进生长素分泌 B.促进ACTH分泌 C.抑制ACTH分泌 D.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E.促进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A.股四头肌,向心性收缩 B.股四头肌,离心性收缩 C.腘绳肌,向心性收缩 D.腘绳肌,离心性收缩 E.股四头肌与腘绳肌,等速收缩
A.脑 B.心 C.肺 D.气管 E.下肢
A.上肢肌 B.下肢肌 C.躯干肌 D.面肌 E.手部肌肉
A.V B.Ω C.A D.W E.Hz
A.裂缝骨折 B.青枝骨折 C.嵌插骨折 D.横行骨折 E.斜行骨折
A.大脑皮质 B.中脑 C.小脑 D.延髓 E.丘脑
A.肌动球蛋白具有较大的ATP酶活性 B.肌纤维较细 C.短时间内产生爆发力 D.容易疲劳 E.有大量糖原沉着
A.椎弓板之间 B.离椎弓根之间 C.椎弓之间 D.棘突之间 E.椎体之间
A.变化的磁场称为电磁场 B.有电性的物体称为电荷 C.磁极的磁力所能及到的空间称为磁场 D.电荷周围电力作用所及的空间称为电场 E.在空间迅速传播扩大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A.接受人体的浅感觉 B.接受空间感觉 C.接受辨别物体的感觉 D.区分刺激的部位 E.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A.快收缩纤维 B.外观为红或白色 C.收缩速度慢 D.肌凝蛋白ATP酶活性高 E.可分为不同的亚型
A.胚胎时神经系统是第一个形成的系统 B.出生后皮质细胞数目不再增加 C.新生儿脑的大体形态与成人有显著差别 D.新生儿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不全,缺乏树突状 E.出生时脑的重量为体重的10%~12%
A.通风良好,室温18~22℃ B.操作人员穿长衣裤,戴护目镜 C.患者戴护目镜或以治疗巾盖眼部 D.患者的非治疗部位皮肤用治疗巾遮盖好 E.每个患者治疗前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
A.周期与频率成反比 B.波速与波长成正比 C.波速与频率成正比 D.波速与周期成正比 E.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当于光速
A.电场产生磁场 B.磁场产生电场 C.电场加磁场 D.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不可分割的联系,循环往复,向周围不断扩大的空间 E.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相平衡所占据的空间
A.激光是自发激辐射产生的 B.激光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流 C.激光的发散角大 D.激光的颜色丰富 E.激光的工作物质只能是固体
A.冈上肌 B.冈下肌 C.三角肌后部 D.小圆肌 E.肩胛下肌
A.减轻或逆转由脑外伤造成的认知、言语、运动和感觉障碍的措施 B.对脑外伤采取的预防措施 C.预防发生压疮、挛缩、感染等问题的各种措施 D.预防合并症的措施 E.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A.2~4周 B.4~8周 C.8~12周 D.12~16周 E.半年
A.原动肌 B.拮抗肌 C.固定肌 D.协同肌 E.主缩肌
A.纤维连接期、原始骨痂期和骨痂塑形期 B.血肿炎症期、软骨形成期和骨化期 C.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 D.血肿炎症期、纤维愈合期和骨痂形成期 E.血肿期、软骨化骨期和膜内成骨期
A.脓肿 B.慢性阻塞性肺病 C.反复发生的肺小动脉栓塞 D.先天性肺囊肿 E.支气管扩张
A.言语治疗师 B.作业治疗师 C.物理治疗师 D.假肢矫形师 E.心理治疗师
A.省力 B.增加平衡 C.增大力臂 D.缩短阻力臂 E.获得更大速度
A.左心房和肺静脉连接处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房和上腔静脉连接处 E.右心室
A.外旋15° B.内旋15° C.外旋20° D.内旋20° E.无外旋和内旋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A.臀大肌 B.臀中、小肌 C.股外侧肌 D.腘绳肌 E.髂腰肌
A.股骨颈承受的压力减少 B.抗张力骨小梁增加 C.抗压力骨小梁增加 D.颈干角小于120° E.前倾角不变
A.不主张用健侧代偿 B.痉挛是唯一妨碍运动的重要原因 C.阻力训练在中枢神经损伤早期应用无益 D.在没有完全恢复运动控制之前,不主张加强肌力的训练 E.早期的被动运动无益
A.制动关节周围及滑膜组织的改变 B.关节软骨的改变 C.关节挛缩 D.胶原改变 E.韧带张力改变
A.等长收缩 B.向心收缩 C.离心收缩 D.静力性收缩 E.等速收缩
A.强酸 B.弱酸 C.弱碱 D.强碱 E.盐结晶
A.运动学 B.神经生理学 C.医学物理学 D.微生物和免疫学 E.环境改造学
A.是腰骶部软组织慢性疼痛的总称 B.腰痛与气候变化有关 C.腰部活动度正常 D.X线检查有特异性变化 E.主张腰肌功能锻炼
A.80kg B.100kg C.150kg D.200kg E.300kg
A.关节活动时通过的距离 B.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C.关节固定臂与移动臂间的角度 D.关节的活动能力 E.关节的灵活性
A.10μm B.1μm C.1/10μm D.l/100μm E.1/1000μm
A.再生性长芽 B.旁侧长芽 C.终端长芽 D.突触性长芽 E.侧支长芽
A.尺侧抓握、桡侧抓握、手掌抓握 B.桡侧抓握、尺侧抓握、手掌抓握 C.手掌抓握、尺侧抓握、桡侧抓握 D.手掌抓握、桡侧抓握、尺侧抓握 E.尺侧抓握、手掌抓握、桡侧抓握
A.物体通过接触而传递热的方式是热对流 B.热源直接向空间发散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C.依靠物体本身流动而传递热的方式是热传导 D.物体温度升高1℃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叫比热 E.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是熔点
A.骨膜 B.骨髓腔 C.骨松质 D.骨密质 E.骺线
A.康复医疗可以预防继发性残疾、并促进疾病恢复 B.康复医疗独立于临床医疗 C.康复科需要扩大服务对象 D.康复治疗可以替代临床治疗 E.康复治疗可以使患者感觉舒适
A.1/1000mm B.1/1000cm C.1/1000nm D.1/1000m E.1/1000μ
A.管理舌的味觉 B.支配舌骨上、下肌群运动 C.支配舌内、外肌运动 D.分布到舌的黏膜和肌肉 E.管理舌的黏膜和肌肉
A.单向传递 B.兴奋节律不变 C.全或无 D.主要通过电突触进行 E.不易疲劳
A.前纵韧带 B.黄韧带 C.后纵韧带 D.椎间盘 E.纤维环
A.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支配一条肌纤维 B.一个运动神经元即为一个运动单位 C.一个运动单位可同时含有多个类型的肌纤维 D.对运动神经元的任何刺激均产生肌肉收缩 E.运动单位的兴奋遵循全或无定律
A.T10~T12 B.L1~L5 C.L2~S3 D.L4~S3 E.S1~S5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水分 E.矿物质
A.脑 B.心 C.肝 D.肾 E.骨骼肌
A.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 B.正负离子分别移动到阴、阳极下 C.正负离子在电极上获得或交出电子 D.最后变为原子或分子,直接析出 E.最后与溶剂发生作用而形成新的产物
A.左心房 B.右心房 C.房室结 D.窦房结 E.左心室
A.L1~2和L2~3 B.L2~3和L3~4 C.L3~4和L4~5 D.L4~5和L5~S1 E.L3~4和L5~S1
A.下肢着地到另一侧下肢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B.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C.足跟着地到另一侧足跟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D.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所用的时间 E.下肢着地到另一侧下肢着地为止所用的时间
A.使用电话 B.家事处理 C.上下楼梯 D.上街购物 E.搭乘汽车
A.出生时 B.6个月 C.1岁 D.2岁 E.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