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数字疼痛评估工具 B.主诉疼痛程度分级工具 C.面部表情疼痛测量图 D.疼痛阈式评估工具 E.文字式评估工具
A.需进行急诊手术的病人 B.需进行急诊留观的病人 C.急性期的病人 D.病情危重的病人 E.年老体衰的慢性病病人
A.氯己定(洗必泰) B.碘伏 C.乙醇 D.甲醛 E.新洁尔灭
A.环境陌生 B.紧张 C.护患关系 D.角色冲突 E.自尊受损
A.面色苍白 B.呼吸急促 C.出汗 D.恶心呕吐 E.皱眉、咬嘴唇
A.1天 B.3天 C.7天 D.14天 E.1个月
A.嘱病人深呼吸,休息片刻后再插管 B.嘱病人做吞咽动作,边吞咽边插管 C.托起病人头部,使下颌骨靠近胸骨柄再插管 D.停止操作,取消鼻饲 E.拔出胃管休息,症状缓解后再重新插管
A.长期医嘱 B.短期医嘱 C.定时医嘱 D.备用医嘱 E.即刻医嘱
A.外上1/4处 B.外上1/3处 C.外上1/2处 D.中点处 E.下1/2处
A.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 B.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C.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D.使毛细血管扩张 E.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A.病人要注意休息 B.监测生命体征 C.避免情绪激动 D.针对其发病原因给予处理 E.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A.呼吸声音异常 B.呼吸困难 C.呼吸深浅度异常 D.呼吸频率异常 E.呼吸节律异常
A.潮式呼吸 B.库斯莫呼吸 C.蝉鸣样呼吸 D.毕奥呼吸 E.浮浅式呼吸
A.平第4肋软骨 B.高于第4肋软骨 C.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D.高于心脏水平 E.低于心脏水平
A.一根管吸净口腔痰液后再吸气管内痰液 B.插管时,关闭负压吸引 C.一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 D.从深部向上提拉吸引,左右旋转 E.痰液未吸净需休息2分钟后再吸
A.实施抢救 B.通知护士长和有关科室 C.通知值班医生及抢救室护士 D.报告医务部 E.通知科室主任
A.依赖感 B.恐惧感 C.失落感 D.卑微感 E.寂寞感
A.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气垫褥 B.身体下垫橡皮单,以保护床单 C.更换弄湿的床单 D.使用石膏固定病人,观察肢端皮肤颜色 E.翻身时应抬起病人,避免拖、推动作
A.解除便秘 B.腹腔手术前的准备 C.为高热病人降温 D.为急腹症病人肠道准备 E.即将分娩的产妇
A.煮沸法 B.高压蒸汽灭菌 C.甲醛熏蒸 D.药液浸泡 E.燃烧法
A.5~10ml/m3 B.10~20ml/m3 C.20~30ml/m3 D.40~50ml/m3 E.50~60ml/m3
A.1m,20~30分钟 B.1m,30~40分钟 C.2m,20~30分钟 D.2m,30~40分钟 E.3m,30~40分钟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亚硝酸钠 E.硝酸钠
B.物品与药液应充分接触 C.禁用对金属有腐蚀性作用的消毒剂 D.消毒剂按期更换 E.浸泡后的器械可直接使用
A.灯管使用不能超过2000小时 B.被消毒的物品不可有任何遮蔽 C.灯管要保持清洁透亮 D.照射前病室应先做好清洁工作 E.需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
A.体温计可用70%乙醇浸泡30分钟消毒 B.新洁尔灭不能与肥皂合用 C.环氧乙烷应置于无火源、阴凉处,最好存入冰箱中 D.皮肤过敏者禁用碘酊 E.过氧化氢溶液可除掉陈旧血迹
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 B.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 C.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 D.定期检查有效期 E.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
A.隔日更换1次 B.要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 C.必须完全盖住工作服 D.隔离衣潮湿,晾干后再使用 E.隔离衣挂在病房应清洁面向外
A.罗红霉素 B.阿奇霉素 C.利多卡因 D.泛影葡胺 E.丁胺卡那
A.胆红素 B.钠 C.钾 D.氯 E.碳酸盐
B.1995年 C.2002年 D.2004年 E.2008年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主动脉狭窄 C.心房纤维性颤动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理性的沟通 B.非语言沟通 C.分享感觉的沟通 D.分享想法的沟通 E.一致性的沟通
A.全天排尿少于10次,量中等 B.咳嗽剧烈,咳出大量泡沫痰 C.每天饮开水5次,每次200ml D.足部明显水肿 E.呼吸频率稍快,呼吸音异常
A.留清晨第1次尿50~100ml B.随时留尿50~100ml C.饭前留尿50~100ml D.留取24小时尿 E.用中段尿法留尿5~10ml
A.高热患者 B.心肌梗死患者 C.急腹症患者 D.下消化道出血患者 E.妊娠10周的孕妇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煮沸法 C.乙醇浸泡 D.过氧乙酸浸泡 E.环氧乙烷气体熏蒸
A.环氧乙烷 B.过氧乙酸 C.戊二醛 D.碘酊 E.甲醛
A.105℃ B.108℃ C.110℃ D.112℃ E.115℃
A.4小时 B.24小时 C.3天 D.7天 E.14天
A.外上1/3处 B.外上1/2处 C.中点 D.前1/2 E.后1/2
A.枸橼酸钠抗凝管 B.双草酸抗凝管 C.氟化钠抗凝管 D.肝素抗凝管 E.干燥清洁试管
A.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B.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呼吸 C.减轻链霉素毒性反应 D.兴奋呼吸中枢 E.缓解皮肤瘙痒
A.库血中血小板大量破坏 B.库血中钙离子浓度降低 C.库血中酸性物质增多 D.库血中钾离子浓度增高 E.库血中钠离子浓度增高
A.踝扭伤早期 B.牙痛的患者 C.高热患者 D.慢性炎症病灶 E.中暑患者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B.主动脉狭窄患者 C.心房颤动患者 D.洋地黄中毒患者 E.高热患者
A.下丘脑受抑制 B.延髓受抑制 C.大脑皮质受抑制 D.脑桥受抑制 E.脊髓受抑制
A.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 B.是以护士为中心的关系 C.是一种治疗关系 D.是多方面、多层面的专业性互动关系 E.是在护理活动中形成的
A.美曲膦酯(敌百虫) B.颠茄酊 C.氯丙嗪 D.吗啡 E.地高辛
A.血压升高、手掌出汗、面色苍白 B.血钙升高、血糖升高、血钠降低 C.胃肠功能紊乱 D.皱眉、哭泣、呻吟 E.退缩、抑郁、愤怒、依赖
A.嘱患者坐起排尿 B.让其听流水声 C.口服利尿剂 D.轻轻按摩下腹部 E.用温水冲洗会阴
A.呼吸表浅,频率较快 B.呼吸变深,节律规整 C.呼吸与呼吸暂停相交替 D.呼吸急促,有屏气现象 E.呼吸急促,快慢不一
A.回避病人对自己病情的询问 B.介绍其与治疗成功的病人交谈 C.不与危重病人同住一室 D.鼓励病人讲出自己的感受 E.酌情给予镇静剂
A.人工呼吸 B.强迫通气 C.辅助呼吸 D.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E.间歇供氧
A.败血症 B.脑膜炎 C.脑炎 D.脑出血 E.消化道大出血
A.凡士林纱布 B.干纱布 C.氯霉素眼药水纱布 D.红霉素纱布 E.石蜡油(液状石蜡)纱布
A.呕吐物 B.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 C.胃肠减压液 D.胆汁 E.汗液
A.按器官系统存在的问题排序 B.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由高向低排序 C.按问题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序 D.按问题的轻重缓急,急需解决的问题总是排在首位 E.按患者的意愿,患者认为重要的问题排在首位
A.全面性 B.闭合性 C.原则性 D.开放性 E.中心性
A.主治医生 B.患者 C.陪侍人 D.护理员 E.责任护士
A.针头与瓶塞应垂直 B.药瓶内应先注入与所需药液等量空气后再抽吸药液 C.排气时须以示指扶住针栓 D.开启瓶盖后直接抽吸药液 E.吸药时针头斜面应向下,空筒容量刻度朝上
A.主动一被动型 B.指导一合作型 C.指导一被动型 D.共同参与型 E.主动参与型
甲状腺131Ⅰ试验饮食的时间为()
A.3天 B.7天 C.10天 D.2个周 E.4个周
A.护理诊断必须以客观资料为依据 B.护理诊断的陈述应简明、准确、规范 C.一个诊断可针对多个健康问题 D.护理诊断陈述的健康问题必须是护理措施能够解决的 E.确立护理诊断应贯彻整体护理观念
A.仰卧位 B.端坐位 C.头高足低位 D.半坐卧位 E.头低足高位
A.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 B.固定尿中有机成分 C.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 D.避免尿液被污染变质 E.防止尿液颜色改变
A.呼吸机加压给氧 B.及时与医生联系 C.四肢轮流用止血带结扎 D.使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 E.静脉缓慢推注强心剂
A.各种代血浆 B.0.9%氯化钠 C.5%碳酸氢钠 D.5%~10%葡萄糖溶液 E.50%葡萄糖注射液
A.计划期 B.工作期 C.初始期 D.评估期 E.结束期
A.客观问题 B.主观问题 C.开放式问题 D.闭合性问题 E.诱导式问题
A.头高足低位 B.头低足高位 C.中凹卧位 D.半坐卧位 E.仰卧位
A.菠菜、牛肉 B.生菜、红烧青鱼 C.茭白、鸡蛋 D.油豆腐、猪血汤 E.青菜、炒猪肝
A.新洁尔灭浸泡 B.燃烧 C.微波 D.高压蒸汽 E.煮沸
A.接触隔离 B.严密隔离 C.昆虫隔离 D.血液隔离 E.保护性隔离
A.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B.提高药物的疗效 C.降低药物的毒性 D.减轻对肝脏的损害 E.减轻对肾脏的损害
A.脑组织缺血、缺氧 B.周围血管扩张 C.皮肤血管收缩 D.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 E.消化道平滑肌痉挛
A.10%葡萄糖 B.脂肪乳 C.20%甘露醇 D.中分子右旋糖酐 E.浓缩白蛋白
A.呼吸机加压给氧 B.通知医生 C.四肢轮扎 D.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 E.静脉缓慢推注强心药
A.先关流量开关,再拔管 B.先拔管,再关流量开关 C.分离氧气管道,保留鼻导管 D.先关流量开关,后分离氧气管道 E.边进食边吸氧
A.过氧化氢溶液 B.复方硼酸溶液 C.呋喃西林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 E.醋酸溶液
A.15~25滴/分 B.30~50滴/分 C.50~60滴/分 D.60~80滴/分 E.80~100滴/分
A.生理盐水 B.朵贝尔液 C.呋喃西林 D.过氧化氢 E.碳酸氢钠
A.馒头、小豆粥 B.瘦肉、菠菜 C.豆腐、面筋 D.鸭梨、西瓜 E.花菜、白菜
A.臀大肌外上方 B.臀中肌、臀小肌 C.三角肌下缘 D.大腿前外侧 E.三角肌上缘
A.体格检查 B.交谈和观察 C.查阅相关资料 D.心理测试 E.使用评估工具
A.潜在并发症:休克 B.有感染的危险与损伤有关 C.缺乏保健知识 D.排尿异常与损伤有关 E.焦虑
A.头高足低位 B.头低足高位 C.半坐卧位 D.截石位 E.去枕仰卧位
A.低盐饮食 B.优质低蛋白饮食 C.富铁易消化饮食 D.高热量饮食 E.少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