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5岁,缺失,牙冠较短且固位形差,若设计活动桥,上应设计()
A.回力卡环 B.杆形卡环 C.联合卡环 D.长臂卡环 E.双臂卡环
远中关系,上切牙舌侧覆盖小,应诊断为安氏何类错()
A.Ⅰ类错 B.Ⅱ类Ⅰ分类错 C.Ⅱ类Ⅱ分类错 D.Ⅲ类错 E.Ⅲ类亚类错
A.人工牙的唇面形态 B.人工牙的轴向倾斜 C.人工牙的唇舌径厚度 D.人工牙的切缘长短 E.人工牙的颈缘高低
A.940~1140℃ B.1150~1350℃ C.1400~1450℃ D.1450~1500℃ E.1500~1600℃
A.40~50℃ B.51~59℃ C.60~65℃ D.68~72℃ E.80℃以上
患者,男,52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松动,一般设计()
A.环形卡环 B.长臂卡环 C.RPI卡环 D.正型卡环 E.固定卡环
A.切牙乳突 B.颧突 C.上颌硬区 D.下颌舌骨嵴 E.后堤区
A.卡抱作用 B.固位作用 C.支持作用 D.连接作用 E.稳定作用
A.强度高 B.体积小 C.轻而薄 D.温度传导好 E.易于做衬垫
铸造支托的厚度为()
A.0.5~0.9mm B.1.0~1.5mm C.2.1~2.5mm D.1.6~2.0mm E.2.6~3.0mm
女,55岁,缺失,余留牙正常,若设计为基牙,则舌侧基托边缘应位于()
A.龈缘 B.非倒凹区 C.离开龈缘4~5mm D.倒凹区 E.外形高点线
A.单臂卡环 B.改良式箭头卡环 C.平面导板 D.连续卡环 E.邻间钩
A.硬化表面 B.降低表面张力 C.清洗表面 D.防止蜡型破损 E.减小蜡型膨胀
A.可自行取戴、便于清洁 B.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C.易控制牙齿的移动方向,完成复杂的矫治 D.不影响美观 E.椅旁操作的时间相对较少
A.还原带中间 B.还原带稍前方 C.还原带稍后方 D.燃烧带 E.氧化带
A.支托 B.邻面板 C.加强带 D.网状连接体 E.大连接体
A.连接体 B.卡环尖 C.支托 D.卡环 E.基托
A.900℃ B.950℃ C.1000℃ D.1050℃ E.1100℃
患者,男,缺,牙槽嵴较丰满,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为使制成后的义齿牙颈部与口腔黏膜更加密贴自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排列人工牙前,在模型上的缺牙区牙槽嵴唇侧面刮去约0.2mm石膏 B.排列人工牙前,在模型上的缺牙区牙槽嵴唇侧面填补约0.2mm的石膏。 C.排列人工牙时,模型的缺牙区不作任何处理 D.磨薄人工牙的颈部 E.将人工牙的颈部贴靠牙槽嵴
A.制作舌侧支托的基牙必须要进行牙体预备 B.舌侧支托的形式不止一种 C.舌侧支托具有较好的审美修复效果 D.制作舌侧支托的基牙不需要牙体预备 E.舌侧支托要具有不使基牙产生移位的作用
A.唇面外形 B.唇面突度 C.轴面突度 D.舌面外形 E.纵横形发育沟
A.1~1.5∶1 B.1.5~2∶1 C.2~2.5∶1 D.2.5~3∶1 E.3~3.5∶1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一磨牙 C.下颌第二前磨牙 D.下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二磨牙
A.质感逼真 B.色泽稳定 C.抗折力强 D.耐磨性差 E.不易变形
男,32岁,缺失,其余正常,若设计的基牙,则最好设计()
A.杆形卡环 B.圈形卡环 C.RPI卡环 D.对半卡环 E.回力卡不
A.高温化学固化的塑料 B.室温化学固化的塑料 C.高温物理固化的塑料 D.室温物理固化的塑料 E.超低温化学固化的塑料
A.锤造在工业上也叫锻压 B.锤造冠较薄,强度较铸造冠差 C.锤造冠制作工艺复杂,牙体磨除较多,但价格低廉 D.锤造术利用的是机械外力 E.锤造术在口腔中应用很广,包括锤造冠、锤造桥体垫等
A.对抗义齿所受侧向力 B.位于倒凹区起固位作用 C.起卡抱、稳定义齿的作用 D.取戴义齿时,可对抗固位臂的力 E.可避免基牙受外力作用而移位
A.以牙槽嵴为支点,对侧基托翘动 B.口腔本部缩小 C.妨碍舌运动 D.咬舌 E.影响发音和固位
A.矫治器 B.牙周夹板 C.义齿修理 D.制作复杂部分义齿 E.垫底
A.无法取得足够固位型的过小牙 B.无法取得足够抗力型的过小牙 C.严重的深复,无法制备出足够空间牙 D.恒牙尚未发育全,牙髓腔宽大的牙 E.四环素染色牙、氟斑牙和变色牙
A.要有足够的强度,厚度≥0.5mm B.在前牙区设置网状连接体时,需增设补强线 C.网状连接体可用蜡线组合而成 D.网状连接体的面积要比需形成的塑料基托范围大 E.网状连接体可用成品蜡网成型
A.2个面和2个轴角 B.2个面和3个轴角 C.3个面和3个轴角 D.3个面和2个轴角 E.3个面和4个轴角
A.将义齿塑料换成金属材料 B.将义齿蜡型换成金属材料 C.将义齿蜡型换成塑料 D.将义齿金属材料换成塑料 E.将义齿塑料换成蜡型
A.牙切缘处 B.牙切1/3上2mm C.牙中1/3交界处 D.牙中1/2处 E.牙颈1/3处下2mm
A.增加义齿的透气性 B.减轻牙槽嵴承受的压力 C.利于塑料包绕 D.避免义齿压迫黏膜 E.减轻义齿原重量
A.颧突区 B.切牙乳突 C.舌隆突 D.上颌结节 E.上颌后堤
A.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大 B.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小 C.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小 D.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大 E.近缺隙侧与远缺隙侧均无倒凹区
铸造支托的长度应为磨牙面近远中径的()
A.1/2 B.1/3 C.1/4 D.2/3 E.3/4
A.平面导板 B.斜面导板 C.颊屏 D.唇挡 E.活动矫治器加舌刺
A.全瓷面覆盖、唇颊侧瓷面覆盖 B.部分瓷面覆盖、唇颊侧瓷面覆盖 C.全瓷面覆盖、颊侧瓷面覆盖 D.部分瓷面覆盖、颊侧瓷面覆盖 E.全瓷面覆盖、部分瓷面覆盖
A.1个月左右 B.2个月左右 C.3个月左右 D.5个月左右 E.半年左右
A.50℃以上 B.60℃以上 C.70℃以上 D.80℃以上 E.90℃以上
A.清洗表面 B.降低表面张力 C.硬化表面 D.防止蜡型破损 E.减小蜡型膨胀
A.基牙舌向倾斜,颊侧无倒凹者 B.基牙向远中倾斜,颊侧近中无倒凹 C.游离端缺失,基牙颊侧存在组织倒凹 D.基牙向近中倾斜,颊侧远中无倒凹 E.口底过浅者
患者,男,48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作基牙,选择就位道时,模型放观测台上应()
A.向前倾斜 B.向后倾斜 C.向左倾斜 D.向右倾斜 E.平放
A.干浴热聚法 B.水浴热聚法 C.水浴注塑法 D.气压聚合法 E.微波聚合法
A.人工牙尽可能排在牙槽嵴顶 B.上颌蜡托后缘止于腭小凹前2mm C.排牙时建立良好的覆合覆盖关系 D.下颌蜡托后缘盖过磨牙后垫1/3~1/2 E.唇颊侧蜡基托位于前庭沟移行黏膜皱襞处
A.60目左右 B.70目左右 C.80目左右 D.90目左右 E.100目左右
A.增强义齿的固位、稳定的强度 B.增强义齿的固位、稳定和美观 C.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稳定 D.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强度 E.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舒适
女,38岁,缺失,余正常防止义齿游离端下沉对产生扭力,则上最好安置()
A.杆形卡环 B.RPI卡环 C.对半卡环 D.回力卡环 E.联合卡环
A.铸件的冷却方法 B.包埋材料与专用液体的比例 C.复制模型材料的影响 D.熔模在铸型中的位置 E.临床设计不当
A.釉质层 B.切端层 C.不透明层 D.颈部层 E.牙体层
A.卡环体 B.连接体 C.加强丝 D.支托 E.卡环臂
A.牙齿缺失后未及时修复 B.原天然牙是扭转牙 C.原天然牙是错位牙 D.原天然牙是过小牙 E.原天然牙的邻牙是过小牙
A.0.1mm B.0.2mm C.0.3mm D.0.4mm E.0.5mm
A.非矫治牙 B.上、下颌骨 C.颏部、额部 D.枕部、颈部 E.鼻咽部
A.0° B.20° C.60° D.45° E.90°
A.锤造各类冠 B.锤造各类连接杆 C.锤造垫 D.锤造牙桥体 E.锤造金属基托
A.固定作用 B.防嵌作用 C.支持作用 D.稳定作用 E.固位作用
A.≥0.4mm B.≥0.5mm C.≥0.2mm D.≥0.3mm E.≥0.1mm
A.各轴壁可向面外展2°~5° B.各轴壁可向面外展6°~8° C.各轴壁可向面外展9°~10° D.各轴壁可向面外展11°~12° E.各轴壁可向面外展13°~15°
A.5种 B.7种 C.3种 D.4种 E.6种
A.单臂卡环 B.三臂卡环 C.圈臂卡环 D.双臂卡环 E.RPI卡环组
A.卡环臂 B.卡环体 C.支托 D.附着体 E.基托
A.800~860℃ B.871~1065℃ C.1070~1150℃ D.1150~1250℃ E.>1250℃
A.金属表面清洁 B.金属表面粗糙不平 C.获得良好的润湿界面 D.底瓷熔融的流动性好 E.加入微量非贵金属元素
李某,缺失,根据Kennedy分类法属于()
A.第三类第一亚类 B.第三类第二亚类 C.第四类第一亚类 D.第三类第四亚类 E.第四类第二亚类
A.2个面和3个轴角 B.3个面和3个轴角 C.2个面和2个轴角 D.3个面和2个轴角 E.3个面和4个轴角
A.外展隙区 B.外展隙和舌外展隙 C.外展隙和颊外展隙 D.颊外展隙和舌外展隙 E.外展隙、颊外展隙和舌外展隙
患者男,51岁,缺失,余牙均健康。
A. B. C. D. E.
上设置的固位体是()
A.双臂卡环 B.连续卡环 C.RPA卡环 D.对半卡环 E.RPI卡环
A.紧密贴合 B.轻轻接触 C.离开0.3~0.5mm D.离开0.1~0.2mm E.离开0.6~0.8mm
A.前牙排得靠唇侧些 B.前牙排在牙槽嵴顶靠唇侧 C.前牙排在牙槽嵴顶上 D.前牙排在牙槽嵴顶靠舌侧 E.前牙排在牙槽嵴上
A.固位型 B.后堤形状 C.牙龈外形 D.牙根外形 E.腭皱外形
患者,男,70岁,缺失,进行钴铬合金整铸支架修复,铸造完成后,发现腭侧部位有微小气孔,卡环断裂。
环断裂,采用激光焊接,应选用的最恰当的焊丝为()
A.钢丝 B.钛线 C.钛合金丝 D.含碳低的钴铬合金丝 E.含碳低的镍铬合金丝
A.包埋不当,未掌握好大件少包,小件多包的原则 B.火焰掌握不好,两个被焊金属的温度上升不一致,焊料向温度高处流布 C.焊接时间过长 D.第一块焊料放置位置不准,流向焊缝以外,再放焊料熔化后易向已有焊料处流布 E.焊媒摊放面太广
A.金合金焊 B.银合金焊 C.铜焊 D.锡焊 E.锌焊
病人缺失,用金属烤瓷桥修复,作蜡型时采用回切开窗法制作。
A.操作简单方便 B.能保证基底冠的厚度 C.能更好的控制在每个部位获得均一的瓷层厚度 D.获得表面光滑的基底冠蜡型 E.获得金-瓷交界线的正确位置
A.0.2~0.4mm B.1.8~2.5mm C.1.2~1.5mm D.2.5~3mm E.1.5~2mm
原天然牙为严重反,伴有上唇较短,排牙应()
A.人工牙加数法排列 B.人工牙减数法排列 C.人工牙排列成反关系 D.人工牙排列成对刃关系 E.人工牙排列偏颊
缺失,在上应设计()
A.隙卡 B.连续卡环 C.延伸的基托 D.邻间钩 E.尖牙支托
A.盖嵴式 B.悬空式 C.改良鞍基式 D.改良盖嵴式 E.压紧接触式
A.深覆、咬合紧 B.龈距离低 C.塑料人工牙盖嵴部未磨粗糙面或牙面污染 D.铸件设计制作有缺陷 E.义齿基托范围大
A.水浴热聚法 B.气压聚合法 C.微波聚合法 D.自凝成形法 E.可见光固化法
A.口角线 B.堤平面 C.牙槽嵴顶线 D.面部中线 E.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