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超声束在器官组织的异物内来回反射 B.超声束垂直于腹壁引起内部混响 C.超声束垂直于胸壁和肺表面引起多次内部混响 D.超声束垂直射入骨膜和骨表面 E.超声束射向肩关节软骨和骨表面时,在软骨内部来回反射
A.多重反射 B.侧瓣反射 C.镜面反射 D.后方增强效应 E.透镜反射
A.上调聚焦点 B.调节增益补偿(TGC. C.减小增益 D.换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E.调节监视器的显示
A.用最高速档(例如1.0m/s以上) B.用较高速档(例如0.8m/s以上) C.应用低速档(例如0.15m/s以上) D.提高壁滤波 E.放大图像
A.采用FFT技术处理血流信息 B.经自相关处理,计算血流的平均速度、方向和速度分散 C.按血流方向流速进行彩色编码 D.彩色血流图与灰阶图像叠加,构成完整的声像图 E.以上均是
A.氦气 B.空气 C.氟碳气体 D.氧气 E.二氧化碳气体
A.电子扇形(相控阵)用于心脏 B.电子凸阵扫描用于腹部 C.电子线阵扫描用于小器官 D.旋转式扫描探头用于血管内 E.以上说法都正确
A.空气、骨骼、水、肝 B.水、肝、骨骼、空气 C.骨骼、肝、水、空气 D.骨骼、空气、肝、水 E.空气、骨骼、肝、水
A.当0°<θ<90°.血流方向迎向探头,为正向频移 B.当90°<θ<180°.血流方向背离探头,为负向频移 C.当θ=0°或θ=180°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在同一线上,正向或负向频移 D.当θ=90°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垂直,检测不到多普勒频移 E.以上均是
A.非线性的 B.接近线性的 C.线性的 D.线性与接近线性并存 E.线性与非线性并存
A.低速血流用高通滤波 B.低速血流用低通滤波,高速血流用高通滤波 C.低速及高速血流均用高通滤波 D.低速及高速血流均用低通滤波.E.高速血流用低通滤波
A.镜面伪像为多途径反射所形成 B.声像图上,出现镜面伪像时膈下为肝实质回声实像,膈上为对称性的肝实质回声虚像 C.虚像总是位于实像的深方 D.肋缘下向上扫查右肝和横膈时,声束斜射到声阻抗差很大的膈肺界面时可产生镜面伪像 E.以上说法均正确
A.声能大量被反射 B.声能严重衰减 C.折射伪像 D.镜面伪像 E.旁瓣伪像
A.扇形、线阵、环阵、凸阵换能器 B.仅为扇形换能器 C.单晶片换能器 D.静态换能器 E.环阵、扇形扫描、线阵换能器
A.所有通道不在同一时间起作用 B.振子数与通道数不对应 C.控制各阵元的激励电压实施延时聚焦 D.振子通道越多,图像质量越好 E.阵元越多,声束聚焦效果越好
A.造影剂微泡直径可明显大于红细胞直径 B.微泡直径不稳定 C.极短的半衰期 D.必须能通过肺循环 E.可能影响人体血流动力学
A.信号增益 B.音频放大器 C.通道 D.FFT(快速傅里叶变换) E.探头振子、振元
A.声透镜聚焦 B.可变孔分段接收 C.延迟线电子聚焦 D.动态聚焦 E.电子波束形成
A.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速是一样的 B.超声在骨骼及囊肿中的声速一样 C.不同频率的超声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不一样 D.高频率的超声在同一介质中声速快 E.声速与频率无关
A.A型超声 B.B型超声 C.M型超声 D.CDFI E.CDE
A.2.5MHz B.3.5~5.0MHz C.5.0~7.5MHz D.10MHz E.以上都对
A.使用高频探头 B.使用低频探头 C.减小探头直径 D.增大阻尼 E.在探头上加一凸透镜
A.视设备好坏而定 B.视探测深度而定 C.视操作水平而定 D.十分罕见 E.十分常见,理论上讲几乎任何声像图上都存在一定的伪像
A.Ispta表示声场中时间平均声强的最大值 B.Ispta表示某一指定的平面上时间平均声强的最小值 C.医用Ispta>20mW/cm D.医用超声仪器无需公布其Ispta值 E.以上均不对
A.层流 B.湍流 C.动脉血 D.静脉血 E.以上均是
A.速度型 B.能量型 C.速度能量 D.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 E.以上均是
A.心脏 B.脾脏 C.前列腺 D.肝脏 E.肾脏
A.衰减系数 B.发射的声功率 C.仪器的声噪比 D.动态范围与增益 E.以上均是
A.可有效鉴别实质性肿瘤的良恶性 B.主要应用于乳腺、前列腺、甲状腺等小器官 C.在乳腺疾病方面研究更为深入,技术更加成熟 D.可应用于肝纤维化的诊断、局部心肌功能评价 E.以上说法均正确
A.部分右室前壁 B.左室前壁 C.室间隔前2/3 D.左心室前侧、后面 E.窦房结
A.斑块内出血 B.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C.内膜下脂质沉积 D.冠状动脉夹层动脉瘤 E.斑块溃疡形成并血栓
A.双房、左室增大 B.肺动脉增宽 C.右房室瓣呈带状强回声 D.室间隔缺损 E.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A.有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下狭窄、主动脉瓣上狭窄 B.主动脉瓣狭窄中二瓣化畸形最常见 C.主动脉缩窄 D.主动脉瓣上狭窄有隔膜型、沙漏型、发育不良型 E.分散型主动脉瓣下狭窄有隔膜型和纤维肌型狭窄(好像是局限型)
A.三尖瓣反流束测量法估测反流量不受肺动脉压影响 B.收缩期可见关闭不全间隙 C.右心房、右心室扩大 D.收缩期从右室至右房的蓝色为主五彩色血流 E.下腔静脉、肝静脉扩张
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观察的结构(图9-1),不包括()
A.主动脉右冠瓣、无冠瓣 B.冠状静脉窦 C.左心房 D.右心室前壁 E.右心房
A.右下肺静脉 B.右上肺静脉 C.左上肺静脉 D.左下肺静脉 E.左心房内近任一肺静脉口处
A.心脏处于收缩期 B.左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大 C.左心室压力进一步增高 D.血液从右心房进入到右心室 E.血液从左心房进入到左心室
A.左室前壁 B.左室侧壁 C.左室后壁后室间沟附近 D.右室前壁前室间沟附近 E.室间隔前部
A.主动脉压的大小 B.三尖瓣有无狭窄 C.右室压的大小 D.主动脉瓣口有无关闭不全 E.肺静脉对左心房的充盈及二尖瓣口通畅程度
A.血流加速时间及射血时间缩短(AT、ET),射血前时间缩短(PEP) B.AT、PEP延长,ET缩短 C.血流加速时间缩短(AT),射血时间缩短(ET),射血前时间延长(PEP) D.AT、ET、PEP均缩短 E.AT、ET无变化,PEP延长
A.右室压总是高于肺动脉压 B.左室压总是高于左房压 C.主动脉压总是高于肺动脉压 D.左室压总是高于主动脉压 E.右室压总是高于右房压
A.全身血液循环分为左心循环与右心循环 B.左心循环也称体循环,是指血液自左室流向全身再回到右房 C.右心循环也称肺循环,是指血液自右室经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回到左房 D.心脏自身的血液循环是肺循环的一部分 E.右心循环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废气,增加氧气
A.收集上下腔静脉血液 B.收集冠状静脉窦血液 C.收集肺静脉血液 D.运走二氧化碳 E.循环压力低、阻力低
A.左右冠状动脉为高氧血液 B.低氧血液经冠状静脉窦入右房 C.冠脉循环占全身血容量的很小部分 D.冠状静脉收集心脏低氧血液 E.冠脉循环对缺血敏感
A.左、右肺静脉注入冠状静脉窦 B.左上、下肺静脉注入左房 C.右上、下肺静脉注入左房 D.左、右肺静脉注入肺静脉总干 E.左上、下和右上、下肺静脉注入左房
A.右叶下缘角较圆钝,角度约75°;左叶下缘角锐利,角度约45° B.门静脉壁较薄,肝静脉壁较厚 C.胆管与门静脉伴行,壁呈中等回声 D.距下腔静脉1.5~2.0cm处肝右静脉内径0.7~1.1cm E.门静脉正常呈向肝血流,频谱呈连续性低速带状
A.均为强回声光团 B.随体位移动 C.后方伴声影 D.胆囊窝处有积液 E.可伴有胆泥回声
A.肠系膜上静脉增宽 B.副脐静脉开放 C.脾静脉增宽 D.肝静脉增宽 E.门静脉增宽
A.肝脏体积缩小 B.肝脏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 C.门静脉管壁回声正常,门静脉主干内径正常 D.胆囊壁增厚,内透声差 E.腹水
A.肝内圆形高回声团块 B.超声造影呈“慢进慢出”特点 C.内部回声筛网状 D.周边见低速血流信号 E.周边无声晕
A.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两类 B.胰腺内显示以实性为主的肿物 C.大多位于胰体、尾部,较大者突向胰外 D.呈圆形或分叶状多房性或蜂窝状囊性暗区 E.瘤体的实质性部分或周边可见动脉血流
A.脾脏肋间斜切面 B.脾脏冠状切面 C.脾脏前倾冠状断面 D.脾脏横断面 E.以上切面均是
A.感染性 B.禁食性 C.梗阻性 D.动力减低性 E.以上都是
A.贲门区 B.胃底 C.胃体 D.胃角 E.胃窦
A.转移性右下腹痛 B.阑尾增粗呈“同心圆征” C.阑尾呈“琴键征” D.阑尾区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 E.阑尾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
A.肿瘤一般体积较大 B.残余肾组织被挤压在一边,不易显示 C.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 D.肿瘤容易侵犯肾盂 E.易发生变性、坏死和出血
A.结石 B.膀胱憩室 C.先天性畸形 D.前列腺增生 E.肿瘤或结核
A.平滑肌肉瘤 B.上皮细胞性肿瘤 C.非上皮细胞性肿瘤 D.转移性肿瘤 E.横纹肌肿瘤
A.病灶边缘不规则,呈低回声 B.血清PSA升高 C.血流较丰富 D.好发于内腺 E.前列腺非对称性肿大
A.PSV>180cm/s,无湍流,RAR<3.5 B.直径狭窄<60%,PSV>180cm/s,窄后无湍流.RAR<3.5 C.直径狭窄≥60%,PSV>180cm/s,窄后湍流.RAR<3.5 D.肾内动脉加速时间缩短 E.肾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上升缓慢
A.2:1;1:1 B.1:1;2:1 C.2:1;1:2 D.1:1;1:1 E.3:1:1:3
A.肌瘤中心血流丰富,分布杂乱 B.肌瘤中心血流丰富,分布规则 C.肌瘤内极丰富血流 D.肌瘤周围环状或半环状血流 E.无血流
A.大体分为弥漫型、局灶型 B.呈息肉状或菜花状突入宫腔 C.易较早发生肌层浸润 D.内膜厚度>5mm即可诊断 E.腺癌占80%以上
A.子宫肌层 B.子宫直肠陷凹 C.卵巢 D.子宫骶骨韧带 E.腹壁瘢痕处
关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声像图特点(图9-2),错误的是()
A.囊腔内较多分隔 B.肿瘤体积较大 C.无回声区内有细小点状回声 D.囊内无分隔 E.少数有乳头生长
A.卵巢性索间质来源的肿瘤 B.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 C.肿块内血流丰富 D.内部回声致密均匀 E.伴有胸腹水
A.多能发生一侧或双侧黄素囊肿 B.子宫缩小 C.早期就发生远处转移 D.病灶血流丰富 E.病灶内血流频谱呈低阻波型
A.8周 B.8~9周 C.10周 D.11周 E.12周
A.患者有停经史、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 B.经阴道超声是首选诊断方法 C.后穹窿穿刺可作为辅助诊断 D.异位妊娠患者尿HCG试验阳性 E.显示存活的宫内妊娠,通常可排除异位妊娠的潜在危险
A.羊水 B.双顶径 C.股骨长 D.脐血流 E.腹围
A.在妊娠过程中不断下降 B.不断升高 C.不断波动 D.保持恒定 E.先下降后上升
A.股骨长 B.枕额径 C.腹围 D.头围 E.胸围
A.11~13周 B.18~22周 C.18~24周 D.20~28周 E.24~28周
A.股骨长度小于孕周 B.胎儿心律不齐 C.胃泡未显示 D.羊水少 E.双顶径小于孕周
A.无脑儿 B.脑膨出 C.严重肢体缺失 D.颈部淋巴水囊瘤 E.Dandy-Walker综合征
A.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B.严重宫内感染 C.羊水过多 D.母体孕期糖尿病 E.染色体异常
A.多胎妊娠 B.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C.畸形儿 D.胎儿宫内窘迫 E.早产儿
A.肝肿瘤、结肠肿瘤 B.肝肿瘤、胃肿瘤 C.睾丸肿瘤、子宫卵巢肿瘤 D.精囊腺肿瘤、睾丸肿瘤 E.前列腺肿瘤、睾丸肿瘤
A.腮腺大小、形态可正常 B.腮腺内可探及致密强回声斑点或斑块 C.较大结石可引起导管阻塞 D.腮腺导管无扩张 E.较大结石后方伴声影
A.阴囊鞘膜积液 B.精索鞘膜积液 C.睾丸鞘膜积液 D.精索、睾丸鞘膜积液 E.交通型鞘膜积液
A.睾丸增大、肿块呈椭圆形、轮廓不整、呈中强回声 B.睾丸增大、肿块呈椭圆形、轮廓不整、呈不均匀中强回声 C.睾丸增大、肿块呈圆形、轮廓整齐、呈无回声、后壁回声增强 D.睾丸增大、肿块呈椭圆形、轮廓不整齐、呈强弱不等的混合性回声,并有囊性变 E.睾丸增大、肿块呈椭圆形、轮廓整齐、呈中低回声
A.泪腺窝圆形低回声 B.球壁弧形凹陷 C.病灶后方增强 D.眼内圆形低回声 E.病灶少许血流信号
A.腋静脉 B.肱静脉 C.桡静脉 D.尺静脉 E.肘正中静脉
A.颞窗 B.枕窗 C.眼窗 D.额窗 E.顶窗
A.腺瘤大小不等,一般呈长椭圆形 B.腺瘤边界清晰,边缘规则 C.腺瘤与甲状腺之间界限清 D.腺瘤内血管丰富 E.以上均是
血管球瘤的超声表现()
A.常见于指甲床下 B.呈低回声结节 C.局部指骨可见破坏 D.内部血流信号丰富 E.以上均是
A.多见于四肢、躯干 B.边界清楚的低回声,内回声均匀 C.侵犯骨骼时,可破坏骨皮质 D.内部血流信号丰富 E.以上均是
A.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及关节腔构成 B.骨骼肌由肌腹、肌腱及肌膜构成 C.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 D.骨主要由骨膜及骨髓构成 E.以上都是
A.表皮层 B.真皮层 C.皮下脂肪层 D.乳腺体层 E.胸大肌层
A.纵波、横波、表面波 B.横波 C.表面波 D.纵波 E.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