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烧伤后可引发白内障 B.创面疼痛剧烈,常侵蚀骨组织 C.创面自行愈合后往往遗留明显的瘢痕 D.伤后出现声嘶和喘鸣 E.伤后常出现神智障碍
A.沸水 B.火焰 C.钢水 D.电火花 E.强酸
A.各个基层医院 B.烧伤专科医院的急诊室 C.重症烧伤监护病房 D.烧伤现场 E.急救中心
A.凉开水 B.大量糖水 C.少量多次饮生理盐水 D.大量茶水 E.橘子水
A.创伤性休克 B.毒血症 C.脓毒症 D.急性肾衰竭 E.低血容量性休克
A.动脉血压 B.动脉血气分析 C.血乳酸含量 D.胃肠黏膜pH E.中心静脉压
A.全面彻底地清创 B.待全身情况稳定后进行清创 C.全身麻醉下进行清创 D.清创过程中须去除所有坏死表皮 E.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清创
A.有计划分期切痂植皮 B.局部应用中草药 C.一次性切痂植皮 D.自然脱痂植皮 E.磺胺嘧啶银冷霜保痂
A.休克 B.神经损伤 C.脑水肿 D.吸入性损伤 E.毒性反应
A.肺水肿 B.窒息 C.肺部感染 D.呼吸衰竭 E.呼吸频率增加
A.气体运送 B.组织换气 C.通气 D.通气和换气 E.换气
A.烧伤面积>80% B.Ⅲ度烧伤面积>50% C.口、鼻周围深度烧伤 D.烦躁 E.寒战
A.病变仪限于门鼻、咽部 B.病变主要侵犯咽、喉和气管 C.病变可达支气管 D.病变可达细支气管 E.病变深达肺泡
A.呼吸缓慢 B.恶心呕吐 C.呼吸性碱中毒 D.声嘶和喘鸣 E.烦躁
A.创面 B.肠道 C.呼吸道 D.静脉导管 E.留置尿管
A.烧伤组织内有大量细菌 B.创面有脓性分泌物 C.可伴有轻、中度发热 D.组织细菌含量<105cfu/g组织 E.病原菌侵袭至痂下活组织,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A.免疫功能增强 B.长期卧床 C.多次手术 D.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E.静脉高营养
A.抗生素的应用是防止感染的唯一办法 B.抗生素可以清除创面所有细菌 C.所有病人均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D.清创包扎 E.临床须合理使用抗生素
成年男性,热烧伤20%,均为Ⅲ度烧伤,伤后1周,体温38℃,WBC9.5×109/L,创面有脓性分泌物,该患者应考虑烧伤并发()。
A.非侵入性感染 B.侵入性感染 C.肠源性感染 D.创面脓毒症 E.脓毒症
A.12133kJ(2900kcal) B.12790kJ(3100kcal) C.23012kJ(5500kcal) D.15062kJ(3600kcal) E.20502kJ(4900kcal)
A.立即到医院就诊 B.立即用碱性溶液予以中和处理 C.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颜面 D.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颜面,勿忘冲洗眼部 E.立即打电话与急救中心联系
A.体重单位按照斤斤计算 B.烧伤面积的计算不包括Ⅰ度烧伤 C.计算常数是5ml D.生理需要量为3500ml E.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是第一个24小时总量的2/3
A.禁止实施切痂植皮手术 B.积极清除坏死焦痂 C.创面应用强力抗生素 D.必须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E.大量输血
A.禁食 B.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 C.早期应用胃肠动力药物 D.预防性应用止血药 E.检测胃液pH
A.减少水分蒸发 B.减轻疼痛 C.防止创面干燥而加深 D.美观 E.减少污染、感染
A.休克期禁食 B.休克期口服大量营养液 C.休克期静脉补充营养 D.休克期静脉补充高张葡萄糖溶液 E.休克期在积极补液抗休克的同时,口服少量流质饮食
A.给予血浆代用品 B.快速滴注20%甘露醇 C.加快输液速度 D.缓慢输入20%清蛋白 E.输血
A.创面可有或无水疱 B.创面痛觉迟钝 C.可见粗大树枝状栓塞血管 D.如无感染,约3~4周愈合 E.愈合后多遗有瘢痕
A.抗菌药物 B.高渗盐水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清蛋白 E.5%碳酸氢钠
A.心率 B.每小时尿量 C.呼吸频率 D.是否口渴 E.神志
A.大面积烧伤病人入院后立即给予彻底清创 B.较大且完整的水疱宜清除水疱液 C.尚不能准确判断深Ⅱ度或Ⅲ度烧伤创面时,宜采用削痂疗法 D.浅度烧伤创面宜采用包扎疗法
A.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B.包扎疗法 C.创面外涂碱性药物 D.立即送往监护病房 E.以上都是
A.25% B.40% C.50% D.60% E.30%
A.3000~4500ml B.5000~6000ml C.6500~8500ml D.8000~9000ml E.6000~6500ml
A.蚕食脱痂 B.保守疗法 C.包扎疗法 D.早期施行切痂植皮手术 E.半暴露疗法
A.立即将浸有热水的衣物脱掉 B.立即将患儿送到烧伤专科医院诊治 C.立即脱掉浸有热水的衣物,用凉毛巾湿敷创面 D.立即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将患儿送往医院救治 E.立即口服索密痛片
A.35% B.50% C.45% D.42% E.30%
A.应用创面外用药 B.立即拍照胸部X线片 C.行气管切开术 D.导尿 E.静脉穿刺补液
A.非侵入性感染 B.创面脓毒症 C.肠源性感染 D.毒血症 E.脓毒症
男性患者,热烧伤20%,伤后10天,创面有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创缘炎性反应,体温39℃,伴有寒战,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创面组织细菌计数>105cfu/g组织。
A.全身应用抗生素 B.实施切痂植皮术 C.局部应用强力抗生素 D.去除坏死组织,同时全身抗感染治疗 E.包扎疗法
A.脑外伤 B.多发骨折 C.烧伤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失血性休克
A.血浆 B.清蛋白 C.全血 D.维生素C E.碳酸氢钠
A.切痂植皮手术 B.神经血管探查术 C.暴露疗法 D.包扎疗法 E.切开减张术
A.烧伤休克 B.神经损伤 C.ARDS D.吸入性损伤 E.毒性反应
A.血常规 B.尿常规 C.动脉血气分析 D.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E.血液流变学检查
A.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 B.神经血管探查术 C.切开减张术 D.清创术 E.包扎疗法
A.暴露疗法 B.包扎疗法 C.扩创植皮术 D.脱痂后实行自体皮肤移植术 E.切(削)痂自体皮肤移植术
A.肾衰竭 B.呼吸功能衰竭 C.脓毒症 D.创面脓毒症 E.肺水肿
A.血生化检查 B.尿常规化验 C.监测血压 D.动脉血气分析 E.检测中心静脉压
A.应用呼吸道解痉药物 B.应用毛花苷丙、氨茶碱和吸氧等综合治疗 C.注射哌替啶 D.输入甘露醇 E.应用呋塞米、毛花苷丙、氨茶碱和吸氧等综合治疗
A.右侧心力衰竭 B.肾衰竭 C.脑水肿 D.脓毒症 E.ARDS
A.测尿量、尿比重,查眼底 B.抽血做细菌培养 C.做心电图 D.做胸透 E.创面活检
A.加快补液 B.输血 C.吸氧、利尿、减慢输液速度 D.吸氧 E.气管切开术
A.真菌感染 B.肠炎 C.脓毒血症 D.创面脓毒症 E.菌血症
A.尿、便化验查找真菌 B.血常规检查 C.血细菌培养 D.创面细菌计数 E.血、尿常规,大便球杆菌比例,血、尿、便化验查找真菌
A.增加亚胺培南用量 B.联合应用抗生素 C.停用亚胺培南,改用局部抗生素 D.输血 E.停用抗生素或增加抗真菌药物
A.休克 B.脑水肿 C.急性呼吸衰竭 D.磷中毒 E.脓毒症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血清钾 D.B超检查 E.血清钙磷
A.大量输液 B.创面用凡士林纱布包扎 C.切除坏死组织、补充大量钙制剂等综合治疗 D.输大量全血 E.血透治疗
A.应激性溃疡 B.胃溃疡 C.食管静脉曲张 D.细菌性肠炎 E.菌血症
A.腹部X线片 B.腹部B超 C.腹腔穿刺 D.纤维胃镜检查 E.开腹探查
A.伤后出现红斑,轻度肿胀,痛觉明显 B.创面表皮去除后基底呈苍白色,皮革样改变,毛发易拔除 C.创面基底粉白,水肿明显,伴有少量渗出,愈合后遗有程度不等瘢痕 D.伤后创面基底红润、剧痛,2周左右愈合,愈合后不留瘢痕 E.创面基底时有小出血点,干燥后可见毛细血管网,创面温度略下降,常采用植皮手术
A.创面界限分明,渗出少,水肿轻 B.创面由于组织脱水而形成硬焦痂 C.皮损有一定的潜伏期,发展缓慢而后果严重 D.坏死组织含水量多,早期不会形成焦痂 E.创面呈黄色
A.重要的医源性感染途径 B.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易导致 C.组织细菌含量<105cfu/g组织 D.病源菌侵入到邻近的活组织当中伴有全身症状 E.血培养阳性
A.重要的医源性感染途径 B.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易导致 C.组织细菌含量<10cfu/g组织 D.病源菌侵入到邻近的活组织当中伴有全身症状 E.血培养阳性
A.扩创植皮术 B.切痂自体微粒皮肤移植异体皮覆盖术 C.切痂后整张中厚自体皮肤移植术 D.削痂植皮术 E.蚕食脱痂植皮术
A.强碱烧伤(不包括生石灰) B.电弧烧伤 C.电接触伤 D.生石灰烧伤 E.硫酸烧伤
A.葡萄糖溶液 B.胶体液 C.晶体液 D.三者均可 E.三者均不可
A.病变仅限于口、鼻腔和咽部 B.呼吸性碱中毒 C.病变累及支气管、肺泡 D.声嘶和喘鸣 E.病变主要侵及咽、喉和气管
A.强碱烧伤 B.电弧烧伤 C.电接触伤 D.生石灰烧伤 E.硫酸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