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持续低流量给氧 B.高流量给氧 C.间断给氧 D.高流量乙醇湿化给氧 E.低流量乙醇湿化给氧
A.做好约束准备 B.准备地西泮静脉注射 C.准备20%甘露醇静脉注射 D.准备鼻饲抗癫痫药 E.准备50%葡萄糖溶液静注
A.腐蚀性食管炎的病人 B.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C.神志不清者 D.严重心肺、肝肺功能不全者 E.上消化道出血
A.血象 B.脑脊液检查 C.影像学检查 D.咽拭子细菌培养 E.免疫学检测
A.铁摄入不足 B.铁丢失过多 C.慢性胃炎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
A.B超检查 B.纤维胃镜检查 C.血常规、大便常规检查 D.询问有无大量饮酒、服药史 E.详细的腹部体检
A.12~24小时 B.24~48小时 C.48~72小时 D.1~4周 E.4~8周
A.吸气性 B.呼气性 C.呼气延长 D.混合性 E.夜间阵发性
A.补充铁剂同时补充蛋白质 B.餐后饮浓茶可利于铁吸收 C.补充铁剂同时补充维生素C D.每天饮食中必须有含铁丰富的食物 E.铁剂从小剂量开始,在两餐之间服用
A.沙袋压迫6小时,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 B.术后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C.术后平卧24小时,术侧肢体制动72小时 D.绝对卧床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 E.术后口服华法林治疗1~3个月
A.高蛋白饮食 B.高碘饮食 C.高热量饮食 D.高维生素饮食 E.忌浓茶和咖啡
A.酮症 B.感染 C.糖尿病足 D.心血管病变 E.白内障、青光眼
A.限制饮酒、茶、咖啡 B.避免暴饮暴食 C.剧烈疼痛时服用止痛剂 D.告知患者肝硬化的诱因 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A.吹笛子 B.缩唇呼气 C.做腹式呼吸 D.做呼吸操 E.先呼后吸,速呼缓吸
A.肺活量降至每公斤体重20~25ml以下 B.血氧饱和度降低 C.病人出现呼吸费力、烦躁、出汗、口唇发绀等缺氧症状 D.动脉血氧分压低于70mmHg E.静脉血氧饱和度(SPO2)<97%
A.每分钟10滴左右 B.每分钟20滴左右 C.每分钟30滴左右 D.每分钟40滴左右 E.每分钟50滴左右
A.卧床休息 B.避免关节受压 C.四肢关节保持屈曲 D.足底放护足板 E.关节保暖
A.蛋白摄入量1.2~1.4g/(kg·D. B.若病人无明显高血压、水肿,可正常饮水 C.若病人发生腹膜炎,则必须立即拔除透析管 D.若病人发生腹痛,可控制透析液进出速度予以减轻症状 E.若出现透析液引流不畅,可指导病人改变体位
A.仰卧位 B.左侧卧位,双腿伸直 C.右侧卧位,双腿伸直 D.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E.右侧卧位,双腿屈曲
A.适量摄取脱脂牛奶 B.溃疡活动期少食多餐,增加餐间零食 C.避免刺激性食物 D.避免夜间及睡前进食 E.症状重者可以面食为主
A.记24小时出入量 B.盐水灌肠,促进排便 C.立即鼻导管吸氧 D.进行心理疏导 E.心电监护
A.2小时B.4小时C.24小时D.12小时E.1小时
A.病变肺叶应位于高处 B.每日2~4次,每次15~20分钟 C.可先用生理盐水等雾化吸入 D.引流在饭后进行 E.可配合深呼吸,拍背等提高排痰效果
A.饮食传播 B.母婴传播 C.血液传播 D.体液传播 E.医源性传播
A.慢性滑膜炎 B.慢性肉芽肿 C.淀粉样变性 D.结缔组织纤维化 E.免疫复合物沉积
A.冠心病和(或)心肌梗死 B.心肌炎和心肌病 C.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D.心脏负荷过重 E.药物使用不当
A.高热持续不退 B.休克的症状 C.神经系统症状 D.明显消化道症状 E.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
A.找出高危人群,进行预防干预 B.对TIA患者早期诊断 C.早期治疗可逆性脑缺血发作 D.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E.防止并发症
A.所有吸氧装置定期消毒 B.睡眠时可中断氧疗 C.注意保持吸入氧气的干燥 D.氧流量每分钟4L左右 E.予鼻导管或面罩每天吸氧10小时以上
A.心率 B.呼吸 C.瞳孔 D.血压 E.血钾、钠
A.呕血量 B.血细胞比容测定 C.血红蛋白的测定 D.黑粪的颜色和量 E.血容量减少所致的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A.舒适的环境和体位 B.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C.教会病人放松的技巧,鼓励参与可转移注意力的活动 D.在疼痛发生前给予镇痛药物 E.采取化疗放疗等综合措施
A.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至少6个月 B.多饮水,定时排尿 C.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 D.定期复查尿常规和细菌培养 E.洗澡时不用池浴,坚持淋浴
A.术前6小时禁食水及药物 B.术前练习连续咳嗽动作 C.术前练习床上排尿 D.备皮 E.心理护理
A.低盐饮食 B.普食 C.高蛋白质、高热、高维生素饮食 D.低脂饮食 E.少渣半流质
A.细菌学检查 B.血氨浓度 C.血生化检查 D.AFP检测 E.CT
A.白细胞总数增高 B.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C.血白细胞计数下降 D.淋巴细胞增多 E.中性粒细胞增高
A.持续低流量吸氧 B.绝对卧床休息48小时 C.保持病室空气对流使其清新 D.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天饮水1500ml以上 E.予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热量饮食
A.输入10%葡萄糖溶液 B.抽血查血糖、血酮 C.做血气分析 D.建立静脉通道 E.测尿糖、血酮
A.嘱患者预防感冒 B.嘱患者可以妊娠 C.饮食无特殊要求 D.保持卫生,每日洗澡 E.每周测量血压1次
A.暂禁食 B.温热的流食 C.温凉的流食 D.软食 E.普食
A.疼痛 B.知识缺乏 C.体温过高 D.气体交换受损 E.清理呼吸道无效
A.躺在床上时不应垫枕头,还应定时取仰卧姿势 B.病人尽量试着独立完成日常的活动,如写字和进食等 C.在步行时应以脚尖先着地 D.为预防关节挛缩可做关节的全范围运动 E.温水浴、按摩等物理治疗可预防挛缩
A.苯妥英钠稀释于生理盐水作静脉注射 B.20%甘露醇静脉滴注 C.异戊巴比妥钠溶解于注射用水作静脉注射 D.10%水合氯醛20~30ml保留灌肠 E.地西泮静脉注射
A.牛奶 B.米汤 C.液状石蜡 D.镁剂 E.亚甲蓝
A.肝肾综合征 B.肝硬化合并感染 C.肝性脑病前驱期 D.原发性肝癌 E.肝肺综合征
A.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B.可以进行轻度的活动,但要保证充分的休息 C.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 D.卧床休息为主,但可下床排尿、排便 E.绝对卧床休息,由他人协助生活
A.空腹血糖测定 B.尿糖测定 C.血、尿酮体测定 D.糖化血红蛋白 E.葡萄糖耐量试验
A.急诊内镜检查 B.吞棉线试验 C.X线钡餐检查 D.B超检查 E.CT检查
A.间断吸氧 B.高流量吸氧 C.高流量乙醇湿化吸氧 D.低流量乙醇湿化吸氧 E.持续低流量吸氧
A.限制在20g/d以下 B.限制在40g/d以下 C.限制在60g/d以下 D.暂时不给 E.不予限制
A.鸡肉 B.海带 C.木耳 D.猪肝 E.牛奶
A.通知医生 B.嘱病人呼气,立即用凡士林将伤口覆盖 C.按原孔重新插入体腔内 D.迅速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 E.病人取平卧位
A.病人最好住单间,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B.化疗期间要少量多餐,忌辛辣、粗糙饮食 C.化疗前后2小时避免进餐 D.化疗时病人长出现口干,应嘱其多饮水 E.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血管
A.阿司匹林 B.可待因 C.曲马多 D.布桂嗪 E.吗啡
A.避免进食干硬或粗糙的食物 B.服药后即可进餐 C.进食时宜要少量慢咽 D.有呛咳、吞咽困难时,应改用鼻饲 E.进食前需要充分休息
A.立即与家属将患者抬到床上,以防受伤 B.回治疗室拿电筒观察瞳孔变化 C.向医生汇报,尽快用药 D.脑电图检查 E.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A.由口吸气 B.吸气时腹肌收缩 C.由鼻呼气 D.呼气时缩拢口唇 E.为减少残气量应尽量用力快速呼气
A.血压 B.血糖 C.血脂 D.年龄 E.神志
A.低盐饮食,低脂饮食 B.低脂饮食,低蛋白饮食 C.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D.低盐低蛋白糖尿病饮食 E.多食水果,蔬菜,细粮
A.注意绝对卧床休息,按需服药,及时就诊 B.注意肢体康复锻炼,按时服药,及时就诊 C.少饮酒少吸烟,少食蔬菜水果,多食肉食 D.少饮酒少吸烟,高脂,高蛋白,低胆固醇 E.维持原有生活方式和习惯,参加适当运动
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B.支原体肺炎 C.肺癌 D.浸润型肺结核 E.肺脓肿
A.痰的性质 B.留痰送检 C.患者的呼吸情况 D.痰的颜色 E.痰的量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急性期卧床休息 C.不控制水量摄入 D.注意有效咳痰 E.预防交叉感染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正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性贫血
A.绝对卧床休息 B.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C.观察疼痛缓解的情况 D.减少亲属探视 E.营养丰富高蛋白饮食
A.服用洋地黄类药物 B.同步电复律 C.非同步电复律 D.安装临时起搏器 E.静注利多卡因
A.静滴阿托品 B.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C.静滴肾上腺素 D.静滴异丙肾上腺素 E.溶栓治疗
A.胃窦炎 B.自身免疫性胃炎 C.胃溃疡 D.十二指肠溃疡 E.胃癌
A.出血 B.穿孔 C.幽门梗阻 D.癌变 E.急性胰腺炎
A.清淡流质饮食 B.半流质无渣饮食 C.低脂、低蛋白饮食 D.禁食、胃内减压 E.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A.反复呕血 B.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不断下降 C.尿量正常,血尿素氮持续增高 D.血压、中心静脉压不稳定 E.肠鸣音亢进,>10次/分
A.自发性气胸 B.肺脓肿 C.肋骨骨折 D.心绞痛 E.心肌梗死
A.血气分析 B.血液学检查 C.肺功能测定 D.胸部X线检查 E.痰涂片与痰培养
A.活动无耐力 B.体液不足 C.疼痛 D.意识障碍 E.有受伤的危险
A.保持呼吸道通畅,呕血时头偏向一侧 B.平卧位,双脚略低 C.建立静脉通道 D.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出血情况
A.生命体征 B.意识状态 C.腹痛的部位、性质、范围、程度 D.血电解质,血、尿淀粉酶 E.粪便隐血试验
A.避免暴饮暴食 B.避免过度劳累 C.多食低脂肪无刺激食物 D.出现左上腹剧烈疼痛,应及时就诊 E.按时服药,定期复诊,3个月后来院接受手术治疗
A.50ml B.50~100ml C.100~150ml D.150~200ml E.250~300ml
A.食管囊注气过多 B.胃囊注气过多 C.牵引不紧 D.胃囊阻塞咽喉部 E.胃囊进入食管下端挤压心脏
A.清洁食管和胃壁 B.减轻黏膜水肿 C.润滑食管和胃壁黏膜,防止再出血 D.使黏膜与管外壁润滑,防止粘连 E.缓解食管和胃底的压力
A.牛奶 B.鸡蛋 C.肥肉 D.鱼虾 E.煮白菜
A.蛋白摄入0.6~0.8g/(kg.D.,减少植物蛋白质摄入 B.正常量优质蛋白 C.蛋白摄入1.2~1.4g/(kg.D.,优质蛋白为主 D.蛋白摄入0.8g/(kg.D.,适量补充必需氨基酸 E.蛋白摄入0.6~0.7g/(kg.D.,优质蛋白为主
A.正常肌力 B.肢体能做抗阻力动作 C.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抬起 D.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E.肌肉无任何收缩
A.接触隔离 B.肠道隔离 C.虫媒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血液、体液隔离
A.尼莫地平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硝酸甘油 D.哌替啶 E.甘露醇
A.心脏损害 B.高尿酸血症 C.末梢神经炎 D.口腔溃疡 E.出血性膀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