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进行交接班时 B.通过阅读病历 C.与患者日常接触中 D.加强医护间的联系 E.经常查看护理记录
A.经常清洁尿道口 B.膀胱内用药 C.热敷下腹部 D.进行膀胱冲洗 E.经常更换卧位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10%葡萄糖 C.白蛋白 D.水解蛋白 E.中分子右旋糖酐
A.呼吸机加压给氧 B.及时与医生联系 C.四肢轮流用止血带结扎 D.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腿F垂 E.静脉缓慢推注强心剂
A.使用前应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有效日期及溶液质量 B.开启瓶塞时手不可触及瓶口 C.冲洗瓶口时标签始终朝向掌心 D.倒液后环绕消毒瓶口,最先消毒手接触的部位 E.已开启的无菌溶液瓶内的溶液,可保存24小时
A.检验报告 B.既往病史 C.医疗诊断 D.护理查体 E.护理诊断
A.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B.创造安静的环境 C.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D.创造安全的环境 E.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8小时内 E.10小时内
A.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B.护理"非典"患者时护士获得的感染 C.新生儿脐带发炎 D.患者住院第10天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E.住院患者导尿后发生泌尿系感染
A.在相同温度下,湿冷的效果优于干冷 B.用冷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C.用冷面积越大,效果越强 D.皮肤较薄的区域对冷的敏感性强 E.老年人较年轻人对冷刺激反应迟钝
A.贝塔朗菲B.弗洛伊德C.艾瑞克森D.皮亚杰E.马斯洛
A.磷 B.碘 C.锌 D.铁 E.钙
A.环境要清洁、宽敞 B.准备好注射用物 C.抽药剂量要准确 D.选择注射部位要合适 E.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A.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B.无需消化也能被吸收 C.有利于纠正负氮平衡 D.适用于肠胃道瘘、严重烧伤病人 E.含一定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
A.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B.评价-诊断-计划-实施-评估 C.评估-实施-计划-诊断-评价 D.评估-计划-诊断-实施-评价 E.评估-诊断-计划-评价-实施
A.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B.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 C.以医疗为中心 D.做好扩大预防 E.以科研为主
A.咳嗽反射迟钝 B.咳嗽反射消失 C.吞咽反射消失 D.痰液较稀薄 E.咳嗽较无力
A.1~2min B.3~5min C.5~10min D.10~12min E.12~15min
A.昆虫隔离 B.肠道隔离 C.严密隔离 D.血液隔离 E.接触隔离
A.稀化痰液 B.增加吸入氧浓度 C.解除支气管痉挛 D.减轻呼吸道的炎症 E.间歇吸入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A.测定血沉 B.测定血氨 C.测定血清酶 D.检测血氧分压 E.测定血尿素氮
A.45℃ B.50℃ C.55℃ D.60℃ E.65℃
A.口服 B.吸入 C.皮下注射 D.肌内注射 E.直肠给药
A.不可修改医嘱 B.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 C.患者对医嘱提出疑问时,护士应核实医嘱 D.发现医嘱有明显错误时,护士有权不执行医嘱 E.护士向医生指出医嘱中的错误后,医生仍执意要求护士执行时,护士应遵医嘱执行
A.静脉炎 B.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C.溶血反应 D.发热反应 E.空气栓塞
A.对病人收集资料 B.确定病人的健康问题 C.为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D.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 E.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
A.生命的培育 B.生命的保护 C.健康的保护 D.晚年的生活质量 E.从疾病转向健康促进方面
A.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等分类保管 B.定期检查,如有异样,应立即停止使用 C.按易挥发、易氧化、易燃易爆等分类保存 D.药柜置于光线明亮、阳光直射处,保持整洁 E.病人个人用药单独存放,并证明床号、姓名
A.硫酸镁注射液 B.西地兰 C.20%甘露醇 D.50%葡萄糖 E.5%碳酸氢钠
A.食管通过膈肌弧度 B.环状软骨水平弧度 C.平气管交叉处弧度 D.贲门口水平处弧度 E.咽喉部通道的弧度
A.个人距离 B.亲密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E.社交距离
A.使患者呼吸道湿化 B.消毒吸入的氧气 C.使痰液易咳出 D.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E.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
A.铁 B.钙 C.磷 D.硫 E.锌
A.37℃ B.36℃ C.35℃ D.33℃ E.30℃
A.无大变化 B.充血、发绀 C.条索状红线 D.苍白、水肿 E.呈树枝分布状苍白
A.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B.脑代谢障碍 C.脑部缺血、缺氧 D.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 E.脑膜受刺激
A.生理盐水 B.甘油溶液 C.1、2、3溶液 D.肥皂水 E.石蜡油
A.需要层次上移后满足需要的差异性很小 B.不同层次的需要会出现重叠甚至颠倒 C.所有需要都必须立即和持续地给予满足 D.不同层次的需要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E.各需要层次有其独立性,不会相互影响
A.氨茶碱 B.胎盘球蛋白 C.胃复安 D.糖衣片 E.乙醇
A.护理科研 B.社区护理 C.护理管理 D.专科护理 E.护理教育
A.感觉运动期 B.前运思期 C.具体运思期 D.形式运思期 E.运思期
A.95%乙醇 B.浓盐酸 C.甲醛 D.乙酸 E.甲苯
A.17世纪中叶 B.18世纪初 C.18世纪中叶 D.19世纪中叶 E.20世纪初
A.因肌肉长度改变而肢体运动 B.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C.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 D.增加肌肉的张力且改变肌肉的长度 E.等长运动又称动力运动
A.生理环境 B.心理环境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E.治疗性环境
A.5ml B.10ml C.15ml D.20ml E.25ml
A.烦躁 B.昏睡 C.嗜睡 D.浅昏迷 E.意识模糊
A.Roy B.Dunn C.Henderson D.Orlando E.Oram
A.持物钳轴关节 B.持物钳轴下2~3cm C.持物钳轴上2~3cm D.持物钳的1/2 E.没过整钳
A.鄙视他人 B.攻击他人 C.纵容自己 D.自卑失望退缩 E.过于依从别人
A.卷心菜,五香牛肉 B.菠菜,红烧青鱼 C.茭白,炒鸡蛋 D.油豆腐,鸡血汤 E.青菜,炒鸡肝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A.神经系统功能受损 B.心理因素 C.全身乏力 D.生理因素 E.严重疾病
A.全补偿护理系统 B.全代偿护理系统 C.部分补偿护理系统 D.部分代偿护理系统 E.支持一教育系统
A.晚上睡觉前灌肠为宜 B.阿米巴痢疾取左侧卧位 C.臀部抬高20cm防药液溢出 D.肛管插入直肠长度20~25cm E.液面距离肛门高度40~60cm
A.地塞米松 B.庆大霉素 C.α-糜蛋白酶 D.氨茶碱 E.舒喘灵
A.戴口罩,帽子并清洗双手 B.关闭门窗,保护患者隐私 C.将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D.检查导尿包的名称及灭菌日期 E.用无菌持物镊夹取棉球消毒外阴
A.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B.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C.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D.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E.肢体能作对抗阻力运动,但肌力减弱
A.每天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000ml B.排便时可抬高床头 C.禁用油脂类食物 D.排便时可配合做腹部按摩 E.如需泻药应选择作用缓和的药物
A.患者取侧卧位,膝部弯曲,暴露肛门 B.护士戴上手套或指套,以避免污染手指 C.插入肛门,并用示指将栓剂沿直肠壁朝脐部方向进入6~7cm D.操作后患者如有便意,即可上厕所 E.若栓剂滑脱出肛门外,应予重新插入
A.一人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法 B.两人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法 C.一人协助患者取端坐位法 D.一人协助患者轴线翻身法 E.两人协助患者轴线翻身法
A.分娩后疼痛 B.体液过多 C.便秘 D.尿潴留 E.有子宫内膜感染的可能
A.功能性尿失禁:与膀胱过度充盈有关 B.功能性尿失禁:与腹压升高有关 C.有反射性尿失禁:与膀胱收缩有关 D.完全性尿失禁:与神经传导功能减退有关 E.压迫性尿失禁:与膀胱括约肌功能减退有关
A.血钾升高 B.血钾降低 C.血钙升高 D.血钙降低 E.血钠降低
A、舒适改变:心前区疼痛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活动无耐力 D、气体交换受损 E、知识缺乏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PP
A.低蛋白饮食 B.无脂肪饮食 C.高蛋白饮食 D.高脂肪饮食 E.低脂肪饮食
A.按摩患处 B.热湿敷 C.局部用冰块冷敷 D.局部用热水袋热敷 E.用红外线烤灯照射
A.每日定时排便一次 B.适当翻身或下床活动 C.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粮 D.摄入足够的水分 E.每晚睡前使用开塞露
A.15U B.150U C.1500U D.250U E.2500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