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腹主动脉 B.左肾动脉 C.髂总动脉 D.髂外动脉 E.髂内动脉
A.多普勒频移 B.声束聚焦技术 C.降低探头频率 D.不能在远场测量 E.脉冲波的波长
A.穿透深度 B.声波的波长 C.阻尼 D.入射的角度 E.声束的宽度
A.自然反射 B.混响 C.Doppler效应 D.传播 E.入射角度
A.折射 B.稀疏 C.多普勒效应 D.反射 E.衍射
超声波束的强度是()
A.以瓦(W/cm2)来计算 B.一个常数 C.依赖于声束的直径 D.以模拟模型来测量的 E.以回声强度来测量的
A.高频加低强度 B.低频加高强度 C.高频加高强度 D.高频 E.高强度
关于超声入射角(θ)大小与血流方向改变的对应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0°<θ<90°,血流方向迎向探头,为正向频移 B.当90°<θ<180°,血流方向背离探头,为负向频移 C.当θ=0°或θ=180°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在同一线上,正向或负向频移 D.当θ=90°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垂直,检测不到多普勒频移 E.当θ=90°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垂直,检测到的多普勒频移最大
A.无关 B.成正比 C.成反比 D.的二次方成正比 E.的二次方成反比
A.选择超声频率较低的探头 B.增加脉冲重复频率(PRF) C.提高增益 D.减小取样深度 E.移动零位基线
A.M型 B.A型 C.CDFI D.脉冲波多普勒 E.连续波多普勒
A.增加彩色血流的敏感度 B.增加彩色血流的信息量 C.对彩色多普勒进行定量测量 D.增加对灰阶图像的视觉分辨能力 E.增加对低速血流的显示能力
A.线阵探头 B.凸阵探头 C.TEE探头 D.相控阵探头 E.环阵探头
A.保护层 B.匹配层 C.压电晶体 D.阵子聚焦透镜 E.探头驱动电路
A.2.0MHz B.3.5MHz C.5.0MHz D.7.5MHz E.10.0MHz
A.A型超声显像 B.三维重建显示 C.彩色多普勒显像 D.M型超声显像 E.多普勒超声显像
A.电子枪 B.荧光屏 C.石英计时器 D.偏转系统 E.消磁装置
A.振子数与通道数对应 B.所有通道均在同一时间起作用 C.振子通道越多,图像质量越好 D.阵元越多,声束聚焦效果越好 E.控制各阵元的激励电压实施延时聚焦
A.超声图像存储 B.病历管理系统 C.检索病历资料 D.规范诊断系统 E.医院办公系统
A.已进入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阶段 B.适合显示产科疾病的形态学改变 C.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尚属于实验阶段 D.可应用于腹部脏器的形态观察 E.可应用于血管疾病的立体观察
二次谐波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指()
A.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声波中同时含有fO和2fO的谐波 B.超声波在传导过程中声波速度发生的线性变化 C.超声波接收过程中得到的与基波分离的2倍或更高倍频率的超声波 D.超声波在传导和接收过程中声波能量发生的线性变化 E.超声波在传导和接收过程中声波波束形态发生的非线性变化
A.二次谐波成像 B.间歇触发成像 C.灰阶脉冲成像 D.反向脉冲成像 E.能量多普勒成像
A.肾皮质 B.皮下脂肪 C.透明软骨 D.神经纤维 E.脾
A.软组织与骨界面为中高水平回声 B.典型的等回声见于胰腺组织 C.典型的低回声见于肝、脾实质 D.高回声见于皮肤、血管瘤及其边界 E.前列腺内小钙化灶一定伴有声影
A.皮肤呈中高回声或较强回声 B.大网膜中的脂肪组织呈高回声 C.青少年和儿童肾锥体多呈等回声 D.肾包膜呈高回声 E.腹腔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呈高水平回声
A.血流增快时 B.血液缓慢时 C.管腔狭窄时 D.血栓形成时 E.血栓纤维化、钙化时
A.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三级 B.强回声、高回声、等回声、无回声四级 C.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无回声四级 D.高回声、等回声、无回声三级 E.等回声、低回声、无回声三级
A.软骨 B.瘢痕 C.肌腱 D.脂肪肝 E.脑
A.声束扩散 B.吸收 C.声波传导速度 D.散射 E.蛋白质含量
A.尿液、胆汁、血液、囊液、腹水 B.尿液、胆汁、囊液、腹水、脂肪 C.尿液、胆汁、囊液、血液、胸水 D.尿液、胆汁、囊液、腹水、肾髓质 E.尿液、胆汁、囊液、腹水、淋巴瘤
A.混响伪像 B.多次内部混响伪像 C.部分容积伪像 D.声速失真伪像 E.断层增生伪像
A.超声波的反射 B.超声波的折射 C.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 D.超声的衰减 E.图像分辨率降低
A.声速失真 B.多次内部混响伪像 C.切片厚度伪像 D.棱镜伪像 E.旁瓣伪像
A.血管与声束成0° B.血管与声束成180° C.血管与声束成120° D.血管与声束成90° E.血管与声束成60°
A.肋缘下向上扫查右肝和横膈时,声束斜射到声阻差很大的膈-肺界面时可产生镜面伪像 B.声像图上出现镜面伪像时,膈下为肝实质回声(实像),膈上对称性的"肝实质回声"(虚像) C.虚像总是位于实像的深方 D.右侧胸腔积液时,膈上肝实质虚像显示得更清晰 E.镜面伪像为多途径反射所形成
A.混响是由于超声柬垂直通过声阻抗差很大的平整界面而引发 B.混响的形态呈等距离多条回声,回声强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C.胆囊、膀胱前壁产生的较弱混响可影响其厚度的准确测量 D."气体反射"是一种强烈的混响伪差 E.加压探测,可见多次反射图像的间距增大
A.润滑 B.保护皮肤 C.增加透声性 D.减少音瓣 E.延长探头使用时间
A.镜像伪像 B.旁瓣伪像 C.容积伪像 D.声速伪像 E.振铃伪像
A.彗尾伪像 B.多途径伪像 C.镜像伪像 D.旁瓣伪像 E.容积效应伪像
A.红色 B.蓝色 C.无血流信号 D.多彩血流信号 E.绿色
A.高速血流采用高速标尺 B.低速血流采用低速标尺 C.用低速标尺检查高速血流使敏感性增加 D.用高速标尺检查低速血流使低速血流不被显示 E.用低速标尺检查高速血流信号会受到低频运动干扰
A.速度显示 B.方差显示 C.加速度显示 D.能量显示 E.伪彩编码显示
A.检测动脉血流,判定有无管腔狭窄、闭塞及动脉瘤形成等 B.检查静脉血流,判定有无静脉瓣功能不全等 C.判定血管腔内的血流方向 D.检测有无动静脉瘘 E.检测血流时可不受Nyquist频率范围的限制
防止频谱多普勒信号混叠的方法,最正确的是()
A.采用高通滤波 B.采用低速标尺 C.采用高通滤波、低速标尺 D.采用高通滤波、高速标尺 E.采用低通滤波、高速标尺
A.低通滤波可使低速血流显示 B.低通滤波用于检查低速血流 C.高通滤波用于去除高速血流 D.高通滤波用于检查高速血流 E.高通滤波可使检查时不受低速血流干扰
A.线性的 B.接近线性的 C.非线性的 D.线性与非线性并存 E.线性与接近线性并存
A.左心房造影 B.左心室造影 C.全心脏造影 D.右心造影 E.右心与外周血管造影
A.需通过肺循环 B.需通过体循环 C.需通过肺循环与体循环 D.不需通过肺循环 E.微泡直径须小于5μm
A.注射造影剂即刻 B.注射造影剂后并于超声发射时 C.注射造影剂间歇 D.注射造影剂后超声发射间歇时 E.注射造影剂间歇,超声发射间歇
A.心血管疾病 B.腹部及盆腔器官 C.浅表器官 D.胎儿 E.外周血管
正常成人的二尖瓣口面积是()
A.1.0~1.9cm2 B.2.0~2.9cm2 C.3.0~3.9cm2 D.4.0~4.9cm2 E.>5.0cm2
A.球形 B.卵圆形 C.不规则形 D.葫芦形 E.椭圆形
A.近上肺静脉处 B.近下腔静脉处 C.近冠状静脉窦处 D.卵圆窝处 E.近心内膜垫处
A.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等容收缩期、快速舒张期 B.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 C.等容收缩期、减慢射血期、快速舒张期,等容舒张期 D.等容舒张期、快速舒张期、快速收缩期、等容收缩期 E.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
A.0mmHg B.5~10mmHg C.20~25mmHg D.25~30mmHg E.30~35mmHg
A.9 B.12 C.15 D.16 E.18
A.胸骨左缘右室流入道长轴图 B.心尖区心尖四心腔图 C.心尖区冠状窦五腔图 D.剑下四心腔图 E.剑下双心房断面
A.左房后壁 B.主动脉左冠状动脉瓣 C.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瓣 D.主动脉无冠状动脉瓣 E.二尖瓣叶
A.心房的快速射血期 B.心房的收缩期 C.心房的等容收缩期 D.心房的舒张期 E.心室的快速舒张期
A.左室流出道出现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 B.轻度的二尖瓣返流 C.肺动脉瓣轻度返流 D.轻度的三尖瓣返流 E.轻度的主动脉瓣返流
A.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图 B.胸骨上窝主动脉弓短轴图 C.胸骨左缘左室长轴图 D.剑下右室长轴图 E.胸骨左缘主动脉短轴图
A.左心房扩大 B.左心室扩大 C.左室壁增厚 D.主动脉扩张 E.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减慢
A.主动脉收缩压大于左室收缩压 B.主动脉收缩压小于左室收缩压 C.主动脉收缩压等于左室收缩压 D.主动脉收缩压的高低与瓣口面积成反比 E.主动脉收缩压与正常人相比无区别
A.室壁局部有膨出 B.室壁运动呈矛盾运动 C.室壁变薄 D.瘤壁与室壁是否有连续性 E.真性室壁瘤的内层为心内膜,而假性室壁瘤为心肌组织或心包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 D.扩张型心肌病 E.冠心病心肌梗死
A.冠状动脉瘘 B.主动脉窦瘤破裂 C.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D.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E.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A.单纯收缩期分流频谱 B.单纯舒张期分流频谱 C.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连续性频谱 D.收缩期正向、舒张期负向分流频谱 E.舒张期正向、收缩期负向分流频谱
A.左房左室增大 B.左房右室增大 C.右房右室增大 D.双房增大 E.左室小,右室大
A.54mmHg B.64mmHg C.74mmHg D.84mmHg E.94mmHg
室间隔缺损患者SBP为120mmHg室缺分流速度3m/s,肺动脉血流速度2m/s,其肺动脉压可能为()
A.84mmHg B.74mmHg C.68mmHg D.64mmHg E.58mmHg
A.右室流出道 B.肺动脉瓣上1cm处 C.肺动脉主干 D.肺动脉主干分叉处 E.肺动脉分支
A.主动脉缺如 B.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之间没有连接 C.降主动脉中断 D.升主动脉通过导管动脉与降主动脉连接 E.主动脉弓内径明显变窄
A.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B.大部位于右上腹 C.呈"楔"形 D.下界与右季肋平齐 E.上界与右锁骨中线第四前肋的上缘相齐
A.大多数人有左、中、右3条肝静脉 B.下腔静脉有静脉瓣 C.中肝静脉是肝左右叶分界的标志 D.三支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为第二肝门 E.肝静脉走行于正中裂和叶、段间裂间
A.肠系膜上静脉增宽 B.附脐静脉开放 C.脾静脉增宽 D.肝静脉增宽 E.左肾静脉增宽
A.上腹部纵切扫查,肝呈尖三角形 B.门静脉分支越近第二肝门处越粗 C.右肋缘下斜切肝呈以肝门为中心的类扇形 D.左叶厚<5cm,右叶厚<13cm E.肝长度和厚度因身高和体型而各异
A.肝静脉越接近第二肝门管径越宽 B.胆总管位于门静脉主干的左后方 C.胆管伴行于门静脉左支和右支的腹侧 D.肝静脉与门静脉在肝内呈空间垂直交叉分布 E.右肝静脉走行于右侧叶间裂
A.肝形态失常 B.肝静脉显示正常 C.肝门右移 D.肝实质粗大点状回声并有结节感 E.肝右叶缩小,左叶及尾状叶增大
A.肝良性肿瘤 B.肝局灶性纤维化 C.非均匀脂肪肝 D.肝腺瘤样增生 E.肝硬化结节
A.肝囊肿并出血 B.肝脓肿 C.肝结核 D.肝包虫病 E.肝实质内血肿
A.形态不规则的囊性团块 B.外周回声强,内是网格状回声的肿块 C.一般不并发出血坏死 D.肿块外周绕有完整声晕 E.圆形、边界清楚,内回声略强可呈不均匀的实性团块
A.直径小于3cm的局灶性结节 B.癌灶超过2个,其直径之和小于或等于3cm C.20%小结节为低回声,少部分可呈强等或混合回声 D.外周清晰或绕有低回声晕 E.CDFI多数可显示血流信号
A.结石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B.胆管内显示形态稳定强回声团 C.结石段以上胆管不同程度扩张 D.结石后可伴声影 E.典型时结石周围可见无回声区
A.实性结构回声的大小 B.实性结构的形态及回声强弱 C.胆囊腔消失的程度 D.是否含有结石 E.团块内检出高速动脉血流信号
A."双管猎枪"征 B."海星"状或"树枝"状扩张 C."平行管"征 D.部分局限性扩张 E.节段性扩张
A.中央型破裂 B.脾蒂断裂 C.包膜下破裂 D.真性破裂 E.脾尖破裂
A.急性胰腺炎 B.慢性胰腺炎 C.假性囊肿 D.良性肿瘤 E.癌
A.无痛性黄疸 B.胰头肿大 C.肝内外胆管扩张 D.胆囊肿大不伴结石 E.脾大、门静脉扩张
A.急性胰腺炎 B.慢性胰腺炎 C.胰腺囊肿 D.早期胰腺癌 E.胰腺假性囊肿
A.高回声 B.中等回声 C.极高回声 D.较弱回声 E.极低回声
A.高回声 B.中等回声 C.低回声 D.无回声 E.中高回声
A.长6~9cm、宽4~5cm、厚3~5cm B.长9~12cm、宽3.5~6.5cm、厚4~5cm C.长12~15cm、宽5.5~7.5cm、厚4~5cm D.长7~8cm、宽3~4cm、厚2~3cm E.长13~14cm、宽7~8cm、厚5~6cm
A.透明细胞型 B.颗粒细胞型 C.未分化型 D.小肾癌肿块边界清 E.巨大肾癌肿块内部回声均匀
A.肾动脉 B.肾静脉或下腔静脉 C.髂总静脉 D.髂内静脉 E.门静脉
A.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B.声像图呈边界清晰的圆球状强回声区 C.较大的肿瘤内部可发生出血 D.声像图可呈洋葱片样改变 E.由分化程度不高的血管壁、平滑肌和脂肪组织交织而成
A.呈无回声区 B.可有附壁血栓 C.壁可有钙化 D.囊性区内引出动脉涡流频谱 E.瘤体内彩色多普勒信号呈红色
A.肾积水 B.肾结核 C.慢性肾炎 D.多囊肾 E.单侧肾囊肿
A.肾窦回声分上、下两部分,互不相连 B.肾脏萎缩 C.积水时,往往合并同侧输尿管积水 D.肾外形可见明显异常 E.应与双肾盂鉴别
A.形似蚕豆 B.肾门向内连续为一较大的腔,称为肾盂 C.肾门在内缘凹陷处 D.肾实质分皮质和髓质 E.肾髓质由10~12个肾锥体组成
A.结石上方输尿管扩张 B.结石回声呈块状 C.结石回声呈弧状或条带状 D.结石后方伴有声影 E.结石横径明显大于输尿管内径
A.细菌性 B.阿米巴性 C.囊壁较厚 D.囊腔内可出现气体回声 E.肝脓肿均为囊性
A.多发生于脊柱两侧 B.瘤体内部常伴有出血灶 C.较大的坏死液化灶呈无回声 D.肿瘤多单发 E.肿瘤形态不规则
A.局部管腔呈瘤样扩张 B.动脉瘤并发附壁血栓 C.扩张管壁变薄,内膜与正常管壁相连续,并与管腔相通 D.腹主动脉旁囊性肿块不规则 E.CDFI瘤腔内为杂色血流,瘤体近端血流正常,远端血流速度正常
A.子宫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前干 B.其分支分别供应子宫、输卵管、卵巢及阴道上部 C.子宫动脉频谱正常波形显示为收缩期尖锐峰,舒张期速度减低 D.频谱随月经周期无明显变化 E.子宫两侧的血供相同
A.子宫增大或出现局限性隆起 B.肌瘤一般呈圆形低回声区 C.子宫内膜移位与变形 D.宫颈内见无回声液性暗区 E.膀胱产生压迹与变形
A.又称子宫内膜癌,发生在子宫内膜 B.子宫内膜为弥漫性增厚或团块状 C.好发于更年期与绝经期妇女 D.声像图易显示内膜增厚,故早期即能确诊 E.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
A.肌瘤直径<2cm B.肌瘤位置:如黏膜下肌瘤 C.肌瘤较大,内见无回声区 D.单发肌瘤 E.多发肌瘤
A.子宫肌腺瘤 B.先天性子宫畸形 C.原发性闭经 D.子宫肌瘤 E.子宫肉瘤
A.肌瘤囊性变 B.肌瘤纤维成分为主 C.玻璃样变 D.肌瘤钙化 E.肌瘤红色样变
A.肿瘤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 B.肿瘤血管RI<0.5 C.肿瘤血管RI>0.8 D.肿瘤周边可见丰富血流 E.肿瘤血管RI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A.病灶局限在内膜 B.病灶侵犯宫颈管 C.病灶扩散到浆膜层 D.病灶向卵巢输卵管转移 E.转移至盆腔以外的器官
A.库欣综合征 B.月经稀发 C.不排卵 D.多毛及肥胖 E.盆腔炎
A.卵巢恶性生殖细胞实性肿瘤 B.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妇女 C.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显示丰富血流 D.卵巢实性良性肿瘤 E.卵巢少见肿瘤
A.又称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 B.常见于青年女性 C.声像图表现多样化,脂液分层、面团征等 D.通常单侧发病 E.易发生恶变
A.滤泡囊肿 B.黄素囊肿 C.黄体囊肿 D.皮样囊肿 E.多囊卵巢
A.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血肿液化所致 B.囊肿直径一般>3cm C.妊娠黄体囊肿产后才消失 D.较大的黄体囊肿可自发破裂 E.黄体囊肿破裂声像图表现酷似宫外孕破裂
A.胎儿脐动脉 B.母体子宫动脉 C.胎儿颈动脉 D.胎儿肾动脉 E.胎儿脐静脉
A.除外异位妊娠 B.鉴别子宫内孕和子宫外孕 C.确定宫内孕的孕龄 D.鉴别附件包块性质 E.除外前置胎盘
A.2~5.6mm B.5.7~9.9mm C.10~15mm D.16~20mm E.21~25mm
A.脑中线至侧脑室外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 B.脑中线至侧脑室内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 C.脑中线至侧脑室外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外缘距离 D.脑中线至侧脑室内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外缘距离 E.侧脑室之间距离颅骨内缘之间距离
A.从近端股骨颈到远端股骨髁 B.从股骨头到内上髁 C.股骨骨干全长 D.从大转子到远端股骨髁 E.从股骨头到髁间切迹
A.比正常宫内妊娠稍高 B.比正常宫内妊娠低 C.比正常宫内妊娠高50% D.比正常宫内妊娠高100% E.与正常宫内妊娠相同
A.发生在颈部约占80% B.是由于淋巴系统梗阻所致 C.囊壁菲薄 D.无回声区在胎儿皮下组织层向外扩展 E.囊壁上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A.过度膀胱充盈下检查准确性高 B.超声是胎盘定位的首选方法 C.判断胎盘下缘 D.显示子宫颈,明确宫颈口位置 E.确定胎盘下缘与子宫颈内口关系
A.25%~60%伴黄素囊肿 B.子宫大于孕期 C.蜂窝状声像图是特异性超声表现 D.需与过期流产鉴别 E.所有葡萄胎均可诊断为恶性滋养细胞疾病
A.羊水过少 B.巨大儿 C.过熟儿(老样儿) D.胎盘老化 E.羊水过多
A.卵黄体 B.子宫肌瘤 C.卵巢肿瘤 D.子宫蜕膜 E.盆腔炎性病变
A.两侧相应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 B.血流速度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C.血流速度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D.阻力指数随年龄增长呈增大趋势 E.搏动指数随年龄增长呈增大趋势
A.大脑前动脉 B.后交通动脉 C.大脑中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基底动脉
A.脑中线 B.侧脑室 C.丘脑 D.顶叶全貌 E.小脑
A.颞叶 B.顶叶 C.丘脑区 D.蝶鞍区 E.额叶
A.静脉管腔出现均匀或不均匀回声 B.探头加压时管腔压不瘪 C.探头加压时管腔压瘪 D.乏氏(ValsalvA.动作时管腔不增宽 E.管腔内可完全或部分无血流信号
A.扭曲处动脉呈"S"形或"C"形 B.彩色血流显像呈现杂色血流和涡流 C.脉冲多普勒,狭窄时血流减慢,频谱变窄 D.完全闭塞时,闭塞段血管无血流信号 E.完全闭塞时,血流频谱消失
A.颈外动脉的起始部 B.颈总动脉分叉以下 C.颈内动脉的起始部 D.右侧无名动脉分叉处以下 E.锁骨下动脉起始部
A.房水、睫状体、玻璃体 B.角膜、房水、晶状体、视网膜 C.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E.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A.视网膜母细胞瘤 B.脉络膜骨瘤 C.视神经鞘瘤 D.脉络膜黑色素瘤 E.脉络膜血管瘤
A.脉络膜黑色素瘤 B.玻璃体出血 C.视神经鞘瘤 D.视神经骨瘤 E.视网膜母细胞瘤
A.玻璃体内出现强回声斑 B.部分强回声斑拖有声影或"彗尾"征 C.降低仪器灵敏度,强回声斑回声强度无明显下降 D.玻璃体内出现无回声 E.彩阶法有利于异物的检出
A.玻璃体少量新鲜出血 B.玻璃体内大量新鲜出血 C.陈旧性玻璃体出血、机化 D.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E.陈旧性脉络膜脱离
A.腮腺在耳前纵切时呈倒三角形状 B.腮腺边界平滑整齐 C.腮腺内部回声为均匀的中强回声 D.腮腺内可见散在分布的点状血流信号 E.腮腺主导管呈囊状
A.根据肿块边界、大小及内部回声再结合临床,可基本鉴别良、恶性 B.根据肿块内血流丰富程度就能判定良、恶性肿瘤 C.国内学者认为PSV>35cm/s,可判定为恶性肿瘤 D.国外学者认为PSV>60cm/s,可判定为恶性肿瘤 E.穿刺活检是明确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A.毒性甲状腺肿 B.单纯性甲状腺肿 C.亚急性甲状腺炎 D.桥本甲状腺炎 E.结节性甲状腺肿
A.急性甲状腺炎 B.亚急性甲状腺炎 C.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D.甲状腺腺瘤 E.甲状腺囊肿
A.桥本甲状腺炎 B.单纯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腺瘤 D.亚急性甲状腺炎 E.甲状腺癌
A.甲状旁腺增生,占40% B.甲状旁腺增生,占80% C.甲状旁腺瘤,占20% D.甲状旁腺瘤,占40% E.甲状旁腺癌,占2%
A.临床少见 B.大的囊肿可达10cm C.一般无症状 D.多数来自腺瘤囊性变 E.囊肿壁血流丰富
A.青春期 B.性成熟期 C.妊娠期 D.哺乳期 E.老年萎缩期
A.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乳管扩张,内壁不光滑 B.扩张的乳管内有中强回声团呈囊实性回声 C.乳腺内低回声团块与扩张的乳管相通 D.扩张的乳管内小肿块基本无血流信号 E.扩张的乳管内小肿块血流十分丰富
A.乳头状导管癌 B.髓样癌 C.硬癌 D.单纯癌 E.炎性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