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3滴 B.63滴 C.70滴 D.83滴 E.100滴
A.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护士 B.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听诊器 C.定听诊器、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D.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E.定护士、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超高热
A.间歇脉 B.缓脉 C.绌脉 D.洪脉 E.丝脉
A.低盐饮食 B.要素饮食 C.低脂饮食 D.低胆固醇饮食 E.少渣饮食
A.离床活动时将导尿管末端固定在腹部 B.维持尿道口清洁 C.鼓励患者多饮水 D.集尿袋及时倾倒 E.定时更换集尿袋
A.调整定时器,打开雾量调节开关,接通电源 B.面罩置患者口鼻部,闭口深呼吸 C.治疗毕,先关闭电源,再关雾化开关 D.雾化时,患者呼吸宜浅快 E.水槽内水量不足及时补充
A.发热反应 B.溶血反应 C.急性肺水肿 D.细菌污染反应 E.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A.停止输液 B.立即左侧卧位 C.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D.立即用强心剂 E.立即补充血容量
A.立即呼叫医生,等待医生到达立即开始急救 B.清理呼吸道异物,行人工呼吸 C.立即进行心外按压,并且双人交替 D.立即心电监护,静脉补液 E.立即进行心外按压,除颤
A.20~30cm B.25~40cm C.30~50cm D.35~60cm E.40~70cm
A.氯丙嗪 B.氯苯那敏 C.乳酸钠 D.氯化钙 E.异丙肾上腺素
A.氨臭味 B.粪臭味 C.芳香味 D.硫化氢味 E.烂苹果味
A.轮椅运送 B.平车挪动法 C.平车单人搬运法 D.平车两人或三人搬运法 E.平车四人搬运法
A.500ml B.550ml C.600ml D.660ml E.700ml
A.鼓励产妇多饮水 B.给予半流质饮食 C.取半卧位 D.保证室内通风 E.用敏感、足量、高效抗生素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抑郁期 E.接受期
A.猪肝 B.鸭血 C.豆制品 D.菠菜 E.牛肉丸
A.告诉患儿家属不宜补种 B.PPD试验阴性再接种 C.直接补种 D.与百白破疫苗同时接种 E.减少接种剂量
A.注射部位红、肿、热、痛 B.发热情况 C.头晕、恶心、呕吐 D.皮疹 E.腹泻
A.患者妻子 B.患者本人 C.接诊医生 D.患者女儿 E.病历资料
A.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 B.指导并劝告患者停止吸烟 C.为患者讲解吸烟的危害 D.以该患者为例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 E.为患者提供一些戒烟的技巧
A.生后立即 B.生后1周 C.生后2周 D.生后2个月 E.生后半年
A.咳必清 B.罗红霉素 C.维生素B12 D.止咳糖浆 E.乙酰半胱氨酸胶囊
A.准备麻醉床 B.床尾加铺橡胶单和中单 C.盖被纵向三折放在床的右侧 D.枕头横立在床头 E.撤除床上被单,全部换为清洁被单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责任制护理 D.小组护理 E.系统化整体护理
A.用1ml注射器抽吸 B.进针角度不超过45° C.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D.胰岛素不宜冷冻 E.皮下注射时90°进针
A.低蛋白血症 B.感染 C.胆红素水平升高 D.免疫力下降 E.皮肤水肿
A.角色行为冲突 B.角色行为消退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异常 E.角色行为缺如
A.角色行为强化 B.角色行为缺如 C.角色行为冲突 D.角色行为差异 E.角色行为消退
A.推拿按摩 B.热敷 C.冷敷 D.冷热敷交替 E.热水足浴
A.10%~20% B.25%~35% C.40%~50% D.55%~65% E.70%~80%
A.100滴/分 B.110滴/分 C.125滴/分 D.150滴/分 E.180滴/分
A.浓盐酸 B.1%过氧乙酸 C.10%甲醛 D.50%乙醇 E.3%氯石灰
A.直肠指检 B.直肠镜检查 C.大便隐血试验 D.钡剂灌肠X线检查 E.血清癌胚抗原测定
A.子宫收缩力 B.子宫收缩力+腹肌收缩力 C.子宫收缩力+膈肌收缩力 D.子宫收缩力+腹肌收缩力+膈肌收缩力 E.子宫收缩力+腹肌收缩力+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
A.阴性 B.弱阳性 C.阳性 D.强阳性 E.极强阳性
A.肥皂水灌肠 B.人工破膜 C.静脉滴注缩宫素 D.继续观察2~4小时 E.针刺三阴交、合谷穴位
A.速脉 B.间歇脉 C.洪脉 D.奇脉 E.丝脉
A.倾听 B.核实 C.阐释 D.鼓励 E.提问
A.乙醇中 B.热水中 C.冷开水中 D.清洗消毒液中 E.朵贝尔漱口液中
A.前馈控制 B.过程控制 C.反馈控制 D.直接控制 E.间接控制
A.协助患者平卧就诊 B.请医生加快诊治前面患者 C.安排患者提前就诊 D.给予患者镇痛剂缓解疼痛 E.安抚患者,劝其耐心等待
A.先取下义齿 B.夹紧棉球 C.动作轻柔 D.禁忌漱口 E.患处涂冰硼散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枸橼酸钠毒性反应 D.溶血反应 E.疾病感染
A.病理性黄疸 B.生理性黄疸 C.胆道闭锁 D.新生儿脐炎 E.新生儿败血症
A.胎盘粘连 B.胎盘卒中 C.胎盘嵌顿 D.胎盘植入 E.胎盘剥离不全
A.急性腐蚀性胃炎 B.胃黏膜脱垂症 C.胃溃疡活动期 D.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E.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A.30%乙醇 B.95%乙醇 C.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D.3%过氧化氢(双氧水) E.0.5%碘伏
A.清水 B.1:5000高锰酸钾溶液 C.2%碳酸氢钠 D.温开水 E.0.9%氯化钠溶液
A.陈-施呼吸 B.毕奥呼吸 C.蝉鸣样呼吸 D.库斯莫呼吸 E.浮浅性呼吸
A.15IU/ml B.150IU/ml C.1500IU/ml D.15000U/ml E.15万U/ml
A.绝经3年后 B.绝经2年后 C.绝经半年后 D.绝经1年后 E.绝经5年后
A.及时喂葡萄糖水 B.静脉输注葡萄糖液 C.及时喂一段配方奶 D.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E.口服葡萄糖水结合静脉推注葡萄糖液
A.补充血容量 B.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C.清理宫腔 D.加强宫缩 E.检查软产道
A.乙酸进行消毒 B.消毒三厘米 C.选择粗、长针 D.45°角注射 E.见回血注射
A.意识 B.呼吸 C.体温 D.脉搏 E.血压
A.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B.镇静、解痉 C.清除毒素来源 D.预防并发症 E.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A.疼痛时进食碱性食物 B.戒酒 C.避免暴饮暴食 D.少量多餐 E.多吃豆浆、牛奶等高蛋白食物
A.剧烈运动时 B.安静睡眠时 C.用力排便时 D.情绪激动时 E.静坐工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