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安定 B.硫酸亚铁 C.洋地黄制剂 D.普萘洛尔(心得安) E.氯丙嗪
A.对利于疾病转归的措施无需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 B.应该与医疗工作密切配合,保持协调一致 C.应根据护士的时间安排患者的健康教育 D.应教会患者掌握各项护理技术 E.应重点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
A.准备急救用物 B.实施抢救措施 C.办理入院手续 D.备齐检查器械 E.作好抢救记录
A.长期负重者 B.习惯性便秘者 C.排尿困难者 D.晚期妊娠者 E.饱餐后剧烈运动者
A.直接浸润 B.血行转移 C.淋巴转移 D.种植播散 E.胎盘垂直转移
A.半小时 B.1小时 C.1个半小时 D.2小时 E.2个半小时
A.患者舒适 B.防止畸形 C.防止肌萎缩 D.防止关节僵硬 E.防止水肿
A.外伤 B.高血压动脉硬化 C.血液病 D.先天性脑动脉瘤 E.脑血管畸形
A.勤换尿布 B.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 C.包裹不可过松、过紧 D.垫塑料布防止床单潮湿 E.避免尿液和粪便长时间刺激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年
A.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喷洒,时间60分钟 B.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擦拭,时间20分钟 C.臭氧灭菌灯照射20分钟 D.84消毒液擦拭5分钟 E.日光暴晒5小时
A.防止发生差错 B.防止出现配伍禁忌 C.减少毒性反应 D.防止降低药物的效价 E.防止浪费药液
A.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管 B.血培养瓶、干燥管、抗凝管 C.干燥管、血培养瓶、抗凝管 D.抗凝管、血培养瓶、干燥管 E.干燥管、抗凝管、血培养瓶
A.控制痉挛 B.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C.中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 D.中和与神经结合的毒素 E.杀死破伤风杆菌
A.护理学本科毕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 B.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满未延续注册的护士 C.工作调动,执业证书未变更执业地点的护士 D.工作十年,因故吊销执业证书的护士 E.取得执业证书1年,后出国留学2年再次返回原医院的护士
A.理想血压 B.正常高值 C.正常血压 D.1级高血压 E.临界高血压
A.完全治愈前不要 B.发作得到控制后再怀孕 C.不影响怀孕 D.停药后才能怀孕 E.停用一种药物后可以怀孕
A.50IU B.100IU C.150IU D.1500IU E.15000IU
A.诊疗开始前,晚饭后 B.诊疗开始后,晚饭前 C.诊疗开始后,晚饭后 D.诊疗开始前,下午4时后 E.诊疗间隙中进行,临睡前
A.伤寒 B.破伤风 C.鼠疫 D.霍乱 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A.胸部CT B.食管镜检 C.病理切片检查 D.X线钡餐检查 E.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检查
A.病 B.辨证 C.病性 D.病因 E.病位
A.虚实关系 B.相生关系 C.相克关系 D.表里关系 E.联带关系
A.疱疹病毒 B.轮状病毒 C.冠状病毒 D.埃可病毒 E.柯萨奇病毒
A.肾小球坏死 B.肺循环淤血 C.蛋白尿 D.小动脉痉挛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A.0.5g B.2g C.3g D.5g E.6g
A.常发生于感染后1周 B.大量蛋白尿多见 C.镜下血尿多见 D.血压明显升高 E.女性多见
A.硝酸甘油 B.地高辛 C.毛花苷C D.氢氯噻嗪 E.多巴胺
A.二氧化碳 B.氧气 C.pH D.呼吸频率 E.潮气量
A.静脉痉挛B.针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E.针头刺入皮下
A.肺循环淤血 B.体循环淤血 C.心肌损害 D.心室重构 E.血流动力学改变
A.封管的肝素液量不够 B.推注封管液速度过快 C.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 D.患者静脉压过高 E.封管的肝素液浓度过大
A.上身直立、抬头 B.双腿并拢、双脚并拢 C.目光平视、下颌微收 D.双手交叉、放于腹部 E.坐于椅子前部的1/3或2/3处
A.控制和解除痉挛 B.中和游离毒素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自动免疫 E.被动免疫
A.阵发性疼痛、胸骨后疼痛 B.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 C.可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 D.持续时间长、像针刺刀扎样痛 E.持续数分钟,为压榨性疼痛
A.皮下注射吗啡 B.高流量吸氧 C.取坐位,两腿下垂 D.口服地高辛 E.静脉滴注氨茶碱
A.右心衰竭 B.心包积液 C.休克 D.支气管哮喘 E.呼吸困难
A.白蛋白、葡萄糖酸钙 B.盐酸肾上腺素、氨茶碱 C.过氧乙酸、酵母片 D.青霉素皮试液、抗毒血清 E.乙醇、环氧乙酸
A.脊髓灰质炎 B.流行性感冒 C.风疹 D.气性坏疽 E.阿米巴性痢疾
A.避免过热过硬饮食 B.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C.少吃腌制食物 D.减少食盐摄入量 E.不宜摄入酸性饮食
A.输卵管妊娠流产 B.输卵管妊娠破裂 C.继发性腹腔妊娠 D.陈旧性宫外孕 E.孕卵向宫腔生长
A.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B.脑代谢障碍 C.脑部缺氧 D.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 E.血压升高
A.临产前 B.潜伏期 C.活跃期 D.第二产程 E.第三产程
A.疟疾 B.炭疽 C.艾滋病 D.黑热病 E.鼠疫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E.4小时
A.热敷 B.冷敷 C.热水足浴 D.局部按摩 E.冷热交替使用
A.2小时15分钟 B.2小时45分钟 C.4小时15分钟 D.4小时45分钟 E.6小时15分钟
A.动作快并上下提拉,左右旋转 B.动作宜慢并上下提拉,左右旋转 C.动作轻柔并向上提拉,左右旋转 D.动作轻柔,由上而下,边插入边抽吸 E.动作迅速,由浅到深,以保证充分吸痰
A.腹部X线片 B.腹部CT检查 C.纤维胃镜检查 D.诊断性腹腔穿刺 E.腹部B超
A.局部弱反应 B.局部中等反应 C.局部强反应 D.全身弱反应 E.全身中等反应
A.护理纠纷 B.一般护理差错 C.严重护理差错 D.医疗事故 E.护理事故
A.观察胎心频率 B.观察胎动后胎心率增速的情况 C.观察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D.观察宫缩对胎心率的影响 E.观察子宫对胎动的反应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胸外心脏按压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心内注射复苏药物 E.除颤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制护理 D.责任制护理 E.综合护理
A.护理人员去血库提取所需配血 B.输血前查血型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C.不得同时抽取二人或以上患者的配血标本 D.输血时严格查对制度 E.输血后马上整理用物,输血袋与输血器按医疗垃圾处理
A.1/2张 B.1/3张 C.2/3张 D.1/5张 E.等张
A.共同参与型 B.主动-被动型 C.指导-合作型 D.平等互助型 E.被动依赖型
A.保持沉默 B.告诉患者的想法不对 C.立即打断患者,转移话题 D.倾听其倾诉并给予安慰 E.将患者的诉说告诉其家人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尿量增加 D.感染 E.肾功能下降
A.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 B.外出时戴口罩 C.告知不要传染给别人的义务 D.严禁献血 E.使用含氯消毒剂对血液、排泄物进行消毒
A.15IU B.50IU C.100IU D.150IU E.200IU
A.隐瞒病情 B.夸大病情 C.暂不回答 D.客观介绍 E.简要回答
A.“赶紧出去,不要耽误抢救。” B.“你小声一点,不要影响我们抢救,谢谢。” C.“请您先离开抢救现场,谢谢。” D.“相信我们,会抢救过来的。” E.“已经这样了,哭是没有用的。”
A.住院环境 B.治疗方法及预后 C.病情观察要点 D.医疗费用 E.管床医生
A.头高足低位 B.去枕平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仰卧屈膝位 E.膝胸卧位
A.使用止痛剂 B.输血输液 C.局部清创 D.氧气吸入 E.封闭伤口
A.体温监测 B.结核菌素试验 C.血沉检查 D.胸部X线检查 E.痰结核菌检查
A.6% B.12% C.18% D.24% E.30%
A.低脂饮食 B.高热量饮食 C.低蛋白饮食 D.低胆固醇饮食 E.少渣饮食
A.加强工作责任心 B.刻苦钻研专业知识 C.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D.减少与患者的交流 E.学会控制情绪,耐心解释患者的提问
A.早醒 B.易醒 C.入睡困难 D.睡眠过度 E.时醒时睡
A.头低脚高位 B.头高脚低位 C.左侧卧位 D.右侧卧位 E.屈膝位
A.职责与权限一致的原则 B.集权分权结合原则 C.任务和目标一致的原则 D.稳定适应的原则 E.精干高效原则计划
A.暂停输液、吸氧 B.暂停输液,吸氧继续 C.暂停吸氧,输液继续 D.继续输液、吸氧 E.暂停护送,病情好转后再送入病房
A.先测脉率,后测心率 B.先测心率,后测脉率 C.两人同时分别测心率和脉率 D.一人同时测心率和脉率 E.两人同时一起测,一人测心率,一人测脉率
A.猪肝 B.动物血 C.豆制品 D.绿色蔬菜 E.肉类
A.胆囊穿孔 B.胆道阻塞 C.肝硬化 D.急性胰腺炎 E.原发性肝癌
A.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B.静滴抗生素 C.静滴强的松 D.口服化痰药 E.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
A.“您的心情我理解,我们也在努力,需要您的配合。” B.“要是不治疗,您的病情比现在严重多了!” C.“尿毒症是终末期疾病,治愈是不可能的。” D.“您觉得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以找到别的治疗途径。” E.“您这样扰乱了病房的秩序,影响了我们的工作。”
A.俯卧位 B.半坐卧位 C.平卧位 D.端坐卧位 E.中凹位
A.疾病晚期 B.脑死亡 C.濒死期 D.临床死亡期 E.生物学死亡期
A.卷心菜,五香牛肉 B.菠菜,红烧青鱼 C.牛奶,豆腐 D.油豆腐,鸡血汤 E.青菜,炒猪肝
A.淤血红润期 B.炎性浸润期 C.浅度溃疡期 D.深度溃疡期 E.坏死溃疡期
A.头低脚高位 B.去枕仰卧位 C.中凹卧位 D.半坐卧位 E.头高足低位
A.乙醇消毒皮肤 B.消毒范围3cm C.选择粗长针头注射 D.进针角度为45° E.见回血后方可推药
A.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变化 B.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C.注意观察患者手指有无明显肿胀 D.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E.尽量放低并患肢制动
A.温开水 B.生理盐水 C.蛋清水 D.1:15000~1:20000高锰酸钾 E.碳酸氢钠溶液
A.胃镜检查 B.肝功能检查 C.静脉胆道造影 D.口服胆囊造影 E.B超
A.房间隔缺损 B.法洛四联症 C.室间隔缺损 D.肺动脉狭窄 E.动脉导管未闭
A.乳白色 B.黄褐色 C.棕色 D.黄色 E.酱油色
A.红外线照射 B.局部湿冷敷 C.局部麻醉止痛 D.1:5000呋喃西林外涂抹 E.局部持续吸氧
A.红霉素 B.青霉素 C.氯霉素 D.庆大霉素 E.新霉素
A.黏液便 B.脓血便 C.柏油样便 D.陶土便 E.果酱样血便指检时发现血便。
A.去枕仰卧位 B.头高足低位 C.侧卧位 D.屈膝仰卧位 E.截石位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责任制护理 D.小组护理 E.临床路径
A.一对一24小时特级护理 B.备齐各种急救设施和药品 C.制订并执行护理计划 D.正确及时做好各项治疗 E.每半小时巡视患者一次
A.字迹端正清晰 B.动态反映病情变化 C.使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D.写错可刮涂后重写 E.体现以患者为中心
A.谷丙转氨酶 B.谷草转氨酶 C.甲胎蛋白 D.癌胚抗原 E.乳酸脱氢酶
A.多由腹腔内肿瘤转移 B.多为单发结节 C.多能找到原发病灶 D.AFP多阳性 E.多能手术切除
A.甲胎蛋白 B.谷草转氨酶 C.谷丙转氨酶 D.癌胚抗原 E.乳酸脱氢酶
A.血培养瓶 B.无菌试管 C.干燥试管 D.抗凝试管 E.石蜡油试管
A.弛张热 B.回归热 C.稽留热 D.间歇热 E.不规则热
A.抗凝试管、干燥试管、血培养瓶 B.干燥试管、血培养瓶、抗凝试管 C.干燥试管、抗凝试管、血培养瓶 D.血培养瓶、干燥试管、抗凝试管 E.血培养瓶、抗凝试管、干燥试管
A.脓胸 B.脓气胸 C.肺不张 D.肺大疱 E.心力衰竭
A.平卧 B.俯卧 C.半卧位 D.仰卧屈膝位 E.坐位,双腿下垂
A.5ml/kg B.8ml/kg C.10ml/kg D.12ml/kg E.15ml/kg
A.400IU B.600IU C.800IU D.1000IU E.2000IU
A.6个月以下 B.1岁以下 C.1岁半以下 D.2岁以后 E.3岁以上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A.枕秃 B.蛙状腹 C.骨骼畸形 D.语言落后 E.肌肉韧带松弛
A.多练走 B.多练站 C.多练坐 D.避免久站 E.用矫正器
A.一般体格检查 B.血常规 C.X线检查 D.内镜检查 E.腹腔穿刺
A.适当应用镇痛药 B.快速补充电解质溶液 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D.快速输血、输液,紧急手术 E.禁食、胃肠减压
A.继续观察血压、脉搏 B.给予吗啡镇痛 C.给氧吸入 D.稳定患者情绪 E.留置尿管,观察尿量
患者,女性,62岁。因心脏病住院治疗,遵医嘱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护士今日在观察患者脉搏时,发现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A.心率和心律 B.液体出入量 C.呼吸 D.体温 E.血压
A.立即停药 B.服用硝酸甘油 C.通知医生 D.嘱患者卧床休息、勿剧烈运动 E.做心电图
A.期前收缩 B.交替脉 C.细脉 D.奇脉 E.二联律
A.房性早搏 B.室性早搏 C.心房颤动 D.阵发性心动过速 E.房室传导阻滞
A.肺动脉瓣 B.主动脉瓣 C.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 D.二尖瓣 E.三尖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