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办理入院手续 B.沐浴更衣 C.会阴清洗 D.让产妇步行入病区 E.用平车送产房待产
A.白色念珠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疱疹病毒
A.会阴皱褶处不能经常清洗 B.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拭干 C.选用柔软、清洁的尿布 D.更换尿布时动作轻柔 E.避免使用塑料布包裹
A.1/2张含钠液 B.1/3张含钠液 C.1/4张含钠液 D.2/3张含钠液 E.等张含钠液
A.测量体重 B.尿量 C.血钠浓度 D.血钾浓度 E.二氧化碳结合力
A.粘连性肠梗阻 B.肠扭转 C.麻痹性肠梗阻 D.肠套叠 E.蛔虫性肠梗阻
A.伤口出血 B.排便情况 C.排尿情况 D.肛门疼痛 E.肠蠕动恢复
A.血液学检查 B.大便常规 C.脓肿穿刺 D.B超 E.CT
A.动物蛋白质 B.蔬菜、水果 C.碳水化合物 D.植物蛋白质 E.每日蛋白质在40g以上
A.黄疸进行性加深 B.低血压,意识不清 C.胆囊肿大,有压痛 D.体温升高,脉速 E.白细胞计数增高
A.妥善固定 B.保持通畅 C.每日按时冲洗 D.每日更换引流瓶 E.记录引流量和性质
A.吗啡可导致呼吸抑制 B.吗啡容易导致炎症扩散 C.使用吗啡容易成瘾 D.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疼痛 E.吗啡与其他治疗用药有配伍禁忌
A.有黑便不一定有呕血 B.有呕血常伴黑便 C.呕血呈咖啡色是血液在胃内经胃酸作用形成亚铁血红素所致 D.黑便呈柏油样是由于血红蛋白中铁与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 E.幽门以上出血之表现为呕血,幽门以下出血之表现为黑便
A.患者应禁食 B.保持减压管通畅 C.胃管堵塞禁止冲洗 D.注意口腔护理 E.记录吸出液的量及性质
A.急性肠梗阻 B.老年急腹症患者 C.急腹症伴糖尿病 D.急腹症伴腹膜刺激征 E.急腹症伴移动性浊音
A.神经兴奋性增高 B.甲状腺肿大 C.怕热、多汗 D.突眼 E.心动过速
A.胫腓骨干骨折 B.股骨颈骨折 C.股骨干骨折 D.Colles骨折 E.骨盆骨折
A.虚伪 B.多疑 C.执着 D.冲动任性 E.富于幻想
A.慢性、低位、机械性肠梗阻 B.慢性、低位、麻痹性肠梗阻 C.慢性、高位、动力性肠梗阻 D.慢性、高位、绞窄性肠梗阻 E.急性、高位、机械性肠梗阻
A.肝 B.肾 C.脑 D.胰腺 E.肺
A.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 B.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C.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D.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E.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A.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清新 B.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 C.松解衣被,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 D.体温升至38℃时,给予酒精擦浴 E.注意观察是否有高热惊厥发生
A.变换体位时动作不宜过快 B.居室内夜间应保持一定亮度 C.洗澡时水温以50~60℃为宜 D.浴室及厕所内设有扶手 E.居室门口最好不要有门槛
A.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B.胸骨上窝、锁骨下窝、肋间隙 C.胸骨下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D.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 E.胸骨下窝、锁骨上窝、剑突下
A.切口延迟愈合 B.患肢僵硬 C.血管痉挛 D.血栓性静脉炎 E.术后复发
A.影响休息 B.引起呕吐 C.引起出血 D.损失胃液 E.影响胃肠功能
A.高蛋白饮食 B.高糖饮食 C.高盐饮食 D.低脂饮食 E.限制水分摄入
A.粪便隐血试验 B.钡餐造影 C.胃液分析 D.胃镜 E.幽门螺杆菌检测
A.胸骨下段压痛 B.脾大 C.发热 D.骨关节痛 E.贫血
A.介绍病友、医护人员、减轻陌生感 B.解答患者的疑虑 C.帮助患者分析可利用的支持系统 D.向患者提供有关化学药物治疗的信息 E.告知患者记录阴道出血量的方法
A.膝关节加压融合术 B.石膏固定 C.穿刺抽脓,注入链霉素或异烟肼 D.膝关节病灶清除术 E.皮肤牵引
A.大腿外侧 B.腹部 C.前臂 D.上臂 E.臀部
A.管理 B.计划 C.实施 D.检查 E.处理
A.术后第1个小时引出血性液300ml B.连续2小时内引出血性液超过200ml/h C.连续3小时内引出血性液超过300ml/h D.连续6小时内引出血性液超过200ml/h E.连续6小时内引出血性液超过300ml/h
A.肺透亮度增加 B.肺纹理增粗、紊乱 C.肺纹理增多、斑片阴影 D.不规则的蜂窝状或卷发状阴影 E.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
A.心包积液 B.二尖瓣狭窄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三尖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瓣狭窄
A.高血压 B.心力衰竭 C.尿毒症性心肌病 D.心律失常 E.尿毒症性心包炎
A.腰骶部疼痛 B.腓肠肌痉挛 C.下肢浮肿 D.尿频 E.妊娠高血压疾病
A.肺萎缩 B.呼吸音减弱 C.胸膜腔吹风声 D.常触及皮下气肿 E.气管向健侧移位
A.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体温 B.尿量每日>400ml,每小时>20ml C.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 D.膝腱反射增强提示中毒 E.严格控制滴速,以3g/小时为宜
A.腱反射亢进 B.肌张力增加 C.扑翼样震颤 D.踝阵挛 E.巴宾斯基征阳性
A.血液检查 B.粪便检查 C.自身抗体检查 D.结肠镜检查 E.钡剂灌肠检查
A.血栓性外痔 B.第一期内痔 C.第二期内痔 D.混合痔 E.肛裂
A.进一步观察其病情变化 B.解痉止痛 C.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D.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E.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A.造口肠段血运障碍 B.吻合口瘘 C.肠粘连 D.造口狭窄 E.便秘
A.早期 B.全程 C.适量 D.规律 E.联合
A.血栓形成 B.感染 C.消化性溃疡 D.骨质疏松 E.出血性膀胱炎
A.亚硝酸盐中毒 B.食物中毒 C.有机磷农药中毒 D.敌百虫中毒 E.敌敌畏中毒
A.原发性肝癌 B.继发性肝癌 C.阿米巴性肝脓肿 D.肝囊肿 E.细菌性肝脓肿
A.立即开颅切除肿瘤 B.20%甘露醇静脉注射 C.脑脊液体外引流 D.去骨瓣减压 E.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A.出血性膀胱炎 B.骨髓抑制 C.脱发 D.腹泻 E.呕吐
A.瞳孔、肢体活动 B.血压、脉搏、尿量 C.意识、肌张力 D.呼吸、体温、血压 E.压迫眶上孔的反应
A.心功能Ⅰ级 B.心功能Ⅱ级 C.心功能Ⅲ级 D.心功能Ⅳ级 E.心功能Ⅴ级
A.麻疹 B.水痘 C.乙型脑炎 D.腮腺炎 E.猩红热
A.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B.淤胆型肝炎 C.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E.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A.肝性脑病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有机磷农药中毒 D.酒精中毒 E.尿毒症
A.清淡饮食,防止便秘 B.尽早协助哺乳,促进子宫收缩 C.不宜再妊娠,产后42天后行绝育术 D.停用恢复心功能的药物,以免影响哺乳 E.产后24小时协助下床活动,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A.每1小时测量生命体征1次 B.操作时减少对患儿的刺激,保持安静 C.播放优美的音乐使患儿安静 D.多抱摇患儿以免哭闹 E.给患儿吸入高浓度氧
某患者血气分析:PaO250mmHg,PaCO260mmHg,给予吸氧,氧流量应是()
A.1.0~2.0L/min B.2.0~3.0L/min C..0~5.0L/min D.4.0~6.0L/min E.6.0~8.0L/min
A.针头滑出血管外 B.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C.针头穿过血管壁 D.针头斜面一半在管腔外 E.针头完全阻塞
A.Ⅰ型呼吸衰竭 B.二氧化碳潴留 C.电解质紊乱 D.呼吸兴奋剂过量 E.并发心力衰竭
A.用祛痰剂 B.超声雾化 C.插管吸痰 D.使用抗生素 E.缩唇腹式呼吸
A.体温>38.5℃时给予物理降温 B.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C.患儿取头低脚高位 D.密切观察瞳孔及呼吸的变化 E.对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应尽早给予鼻饲
A.被害妄想 B.离奇行为 C.强迫洗涤 D.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E.关系妄想
患者男,40岁。发热38.3℃,行物理降温。图示的哪个部位不适合放置冰袋()
A.A B.B C.C D.D E.E
A.预防麻醉后头痛 B.减少阴囊血肿发生机会 C.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 D.减轻切口疼痛、利于切口愈合 E.防止疝复发
A.Ⅰ度轻型 B.Ⅰ度重型 C.Ⅱ度轻型 D.Ⅱ度重型 E.Ⅲ度
A.低脂饮食 B.禁食 C.高脂饮食 D.半流质饮食 E.流质饮食
A.禁食 B.面条 C.少量饮水或米汤 D.忌生、冷、硬、刺激性食物 E.少量多餐
A.疱疹性咽峡炎 B.急性感染性喉炎 C.进行性细菌性扁桃体炎 D.急性支气管炎 E.流行性感冒
A.报告医生,即时给予有效的镇痛 B.说明镇痛会掩盖病情,劝患者忍耐 C.待其他处置结束后报告医生 D.告知是疾病的症状,无需处理 E.观察疼痛的进展情况
A.可在病区里散步或进行活动耐力以内的运动 B.无症状时可进行轻体力劳动 C.进食低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D.可适度饮酒,促进睡眠 E.绝对卧床休息4周以上,出院后继续休息3~6个月
A.绝对卧床休息 B.消除紧张情绪 C.鼓励病人咳嗽将血排出不可屏气 D.鼓励患者健侧卧位轻拍患者后背刺激咳嗽 E.发现窒息先兆时立即报告医生
A.1500 B.2250 C.3500 D.4500 E.6500
A.无排卵性功血 B.黄体功能不足性功血 C.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性功血 D.稽留流产 E.不全流产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膜炎 E.腔隙性脑梗死
A.皮下注射,不用排气 B.避开发炎,硬结和疤痕处 C.进针角度为90° D.用70%乙醇消毒局部皮肤 E.选择并固定注射部位
A.肌瘤的大小 B.肌瘤的数目 C.肌瘤的生长部位 D.患者的年龄 E.肌瘤的变性
A.0.1ml B.0.2ml C.0.3ml D.0.4ml E.0.5ml
A.2~3小时后 B.4~5小时后 C.24~48小时后 D.6~8小时后 E.10~12小时后
A.避免劳累 B.低盐饮食 C.多饮水,勤排尿 D.禁止盆浴 E.保持大便通畅
A.疼痛时进食碱性食物 B.戒酒 C.避免暴饮暴食 D.少量多餐 E.适当进食零食
A.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B.嵌顿性腹股沟直疝 C.绞窄性股疝 D.睾丸鞘膜积液 E.睾丸扭转
A.试行手法复位 B.应用止痛剂 C.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失衡 D.紧急手术 E.热敷、抗生素治疗
A.24小时后可床边活动 B.2天后可户外散步 C.半个月后可恢复轻体力工作 D.不从事体力劳动 E.3个月内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
A.多食蔬菜水果 B.取坐位,背部靠物支撑,双腿下垂 C.给温开水饮用 D.将硝酸甘油快速静脉推注 E.与麻醉科联系给予气管插管
A.急性右心衰竭 B.急性肺气肿 C.慢性左心衰竭 D.急性左心衰竭 E.慢性右心衰竭
A.50%~60% B.60%~70% C.95%~98% D.70%~80% E.80%~90%
A.患肢用热水袋保温 B.要求患者绝对戒烟 C.抬高患肢 D.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 E.鼓励患者增加运动锻炼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动脉硬化闭塞 C.下肢静脉血栓 D.动脉栓塞 E.动静脉瘘
A.知识缺乏 B.组织灌注量改变 C.潜在皮肤完整性受损 D.舒适的改变:疼痛 E.有外伤出血的危险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晚期
A.肝损伤 B.升结肠损伤 C.右下肺挫伤 D.右肾损伤 E.胆囊损伤
A.立即止血 B.给予镇痛药物 C.积极抗休克并术前准备 D.补充血容量 E.卧床休息
A.受伤史 B.受伤局部状况 C.伤者的生命体征 D.有无腹部包块 E.有无血尿
A.体液过多 B.体液不足 C.尿潴留 D.组织灌注量改变 E.恐惧/焦虑
A.减轻突眼症状 B.减轻心脏损害 C.减轻甲状腺充血 D.减轻交感神经亢进症状 E.对抗甲状腺素作用
A.甲状腺感染 B.喉头水肿 C.甲状旁腺损伤 D.喉返神经损伤 E.甲状腺危象
A.自20周起每4周1次 B.自20周起每2周1次 C.20~36周期间每4周1次,自36周起每周2次 D.28~36周期间每2周1次,自36周起每周1次 E.20~36周期间每2周1次,自36周起每1周1次
A.妊娠12~16周 B.妊娠16~18周 C.妊娠18~20周 D.妊娠20~24周 E.妊娠24~28周
A.迅速输血以补充同等血量 B.保持患者平卧,保暖、吸氧 C.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宫缩及恶露 D.观察会阴伤口,严格会阴护理 E.遵医嘱给抗生素防治感染
A.子宫收缩乏力 B.胎盘因素 C.软产道裂伤 D.凝血功能障碍 E.子宫内翻
A.按摩子宫 B.应用宫缩剂 C.结扎子宫动脉 D.无菌纱布条填塞宫腔 E.子宫次全切除术
A.心脏病要求 B.避免增加心脏负荷 C.节省患者体力消耗 D.长时间心绞痛患者极度疲乏 E.避免血压升高
A.超声心动图 B.查24小时血压 C.心电图 D.心肌酶学检查 E.心肺X线检查
A.病情平稳后扶入病房 B.静注硝酸甘油 C.持续吸氧 D.给哌替啶止痛 E.给镇静剂
A.烤灯照射 B.95%乙醇湿热敷 C.50%硫酸镁湿热敷 D.1:5000高锰酸钾坐浴 E.必要时提早拆线
A.报告医师 B.胎心听诊 C.检查胎位 D.记录破膜时间 E.观察有无宫缩
A.右侧卧位 B.左侧卧位 C.蹲位 D.结石位 E.膝胸位
A.Ⅲ期内痔 B.Ⅱ期内痔 C.前哨痔 D.Ⅰ期内痔 E.血栓性外痔
A.初步消毒,先消毒尿道口、龟头、冠状沟 B.插管时,提起阴茎与腹壁成40°角 C.使耻骨前弯消失 D.将尿管轻轻插入尿道10~15cm,见尿再插入1~2cm E.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500ml
A.膀胱容积可增至3000~4000ml B.膀胱高度膨胀,可到脐部 C.耻骨上可扪及囊样包块,叩诊呈鼓音 D.局部有压痛 E.患者主诉下腹胀痛,排尿困难
A.安慰患者,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 B.病情允许,用力按压,协助排尿 C.热敷、按摩 D.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穴等,刺激排尿 E.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