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A.P=f(B,E. B.P=f(F,B. C.B=f(P,E. D.F=f(P,B.
A.班杜拉B.巴甫洛夫C.詹姆士D.麦独孤
A.自我阻碍 B.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C.自我防卫 D.自我否定倾向
A.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B.意志是需要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行为 C.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 D.情绪属于心理过程
A.注意起伏 B.注意转移 C.注意动摇 D.注意分散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A.舌尖 B.舌边后部 C.舌根 D.舌边前部
A.防御机制 B.动机冲突 C.性的冲突 D.自我克制
A.内感性不适 B.非真实感 C.内脏性幻觉 D.被洞悉感
A.语速是否减慢 B.话语是否减少细节 C.语言是否恰当 D.话语是否缺少联想
A.超我 B.冲动 C.自我 D.现实
A.确定的大小 B.相同的意义 C.确定的意义 D.明确的价值
A.2 B.3 C.5 D.7
A.心理年龄 B.智力年龄 C.比率智商 D.离差智商
A.标准分数 B.百分点 C.百分等级 D.方差
A.高估 B.低估 C.忽略 D.平衡
A.适度焦虑 B.轻度抑郁 C.过度焦虑 D.过度抑郁
A.行为问题 B.道德问题 C.人格问题 D.情绪问题
A.对精神病患者无法提供任何帮助 B.可以对求助者作出各种有益其生活的承诺 C.对心理危机无法提供有效的干预 D.不能在心理咨询范围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
A.有利于咨询师收集材料 B.可使求助者感到满足 C.有利于求助者自我表达 D.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
A.理性情绪学派在于帮助求助者实现自我管理 B.行为主义学派在于帮助求助者成为自主性的人 C.精神分析学派在于帮助求助者将潜意识意识化 D.行为主义学派在于激励求助者承担责任
A.数字等级式 B.折中是非式 C.文字等级式 D.是非等级式
A.偏执性人格障碍 B.分裂样人格障碍 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D.冲动型人格障碍
A.社会原因 B.认知原因 C.文化原因 D.生物原因
A.交互性抑制 B.经典条件反射 C.消退性抑制 D.操作条件反射
A.妇女 B.儿童 C.老人 D.青年
A.行为矫正 B.认知复习 C.语义分析 D.自我审查
A.优势半球有损伤,则VIQ明显低于PIQ B.非优势半球有损伤,则VIQ明显低于PIQ C.两半球弥漫性损伤,则VIQ明显低于PIQ D.两半球弥漫性损伤,则VIQ约等于PIQ
A.70 B.65 C.60 D.55
A.80-89 B.70-79 C.60-69 D.69以下
A.50秒 B.40秒 C.30秒 D.20秒
A.紧张 B.焦虑 C.猜疑 D.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