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视神经 B.动眼神经 C.面神经 D.滑车神经 E.外展神经
A.0.25ml B.5ml C.10ml D.25ml E.50ml
A.气流型式 B.气道口径 C.气流线速度 D.气道跨壁压 E.胸膜腔内压
A.对呼吸道刺激轻 B.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 C.遇碱石灰不产生分解反应 D.遇氧气易燃烧 E.MAC为1.68
A.交感神经调节 B.颅内压 C.血压50~150mmHg变化 D.PaO2 E.PaCO2
A.输入血浆 B.血液稀释 C.输入全血 D.输入血小板 E.输入浓缩红细胞
A.斜直线形 B.抛物线形 C.指函数曲线形 D.正弦波形 E.S形曲线
A.右心房 B.左心房 C.右心室 D.腔静脉 E.左心室
A.延髓 B.中脑 C.脑干2~4和骶脊髓节段 D.脑桥 E.脑干
A.4~7次/秒 B.8~10次/秒 C.11~13次/秒 D.0.5~3次/秒 E.14~16次/秒
A.大量输入库存血 B.酸中毒 C.体温升高 D.PaCO2升高 E.使用皮质醇激素后
A.缺氧 B.高PaCO2 C.持续正压通气 D.机械压迫 E.血压降低
A.乳酸脱氢酶 B.羧基肽酶 C.谷丙转氨酶 D.胆碱酯酶 E.过氧化物酶
A.慢而浅 B.快而浅 C.快而深 D.慢而深 E.无变化
A.腺样体小 B.呼吸道窄 C.颈短 D.分泌物多 E.舌体大
A.安置电供热系统直接供热 B.利用化学原理加入晶体溶解放热 C.利用高比热和热传导系数高的金属作蒸发器 D.利用化学性的吸附热原理,安放吸附剂,提供热量 E.采用热敏温度补偿阀门调节流量
A.MAC相当于效价强度 B.MAC是监测病人麻醉深度的基础 C.MAC可作为探讨麻醉作用机制的手段 D.不同吸入麻醉药其MAC没有相加性质 E.不同麻醉药相同的MAC产生不同的心血管效应
A.二尖瓣狭窄 B.肺动脉瓣狭窄 C.主动脉瓣狭窄 D.室间隔缺损 E.动脉导管未闭
A.肺泡通气量 B.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 C.组织容积 D.麻醉药的组织/血分配系数 E.吸入麻醉药的血液溶解度
A.阻滞M2受体 B.阻滞N1受体 C.阻滞M1受体 D.阻滞N2受体 E.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A.心率>160次/分、体温>39℃、腹泻 B.心率加快、血压高、头晕 C.气促、呕吐、腹泻 D.发绀、心悸、出汗 E.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困难
A.脂溶性高 B.脂溶性低 C.脂溶性高,电离度低 D.电离度高 E.电离度低
A.34℃以上 B.34~32℃ C.32~28℃ D.28℃以下 E.20℃以下
A.激动N1受体 B.阻滞N1受体 C.激动N2受体 D.阻滞N2受体 E.增强胆碱酯酶活性
A.Na+浓度减少 B.Cl-浓度增加 C.Mg2+浓度增加 D.K+浓度增加 E.Ca2+浓度增加
A.静脉输注1~2μg/(kg·min),主要激动外周多巴胺受体 B.静脉输注2~10μg/(kg·min),主要激动外周多巴胺受体 C.静脉输注1~2μg/(kg·min),激动心脏β受体的作用明显 D.静脉输注2~10μg/(kg·min),激动α受体的作用明显 E.静脉输注大于10μg/(kg·min),激动心脏β受体的作用明显
A.脑血流与脑灌注压成正比 B.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波动时,脑血流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保持相对恒定 C.PaCO2增高可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 D.降低颅内压,因此PaCO2越低越好 E.PaO2低于50mmHg时,脑血流明显增加
A.在血压升高时才发挥作用 B.在血压降低时才发挥作用 C.平时经常起作用 D.在血压升高时才发挥作用,在血压降低时不发挥作用 E.在血压降低时才发挥作用,在血压升高时不发挥作用
A.心肌收缩力 B.心率 C.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D.外周阻力 E.心室收缩期容积
A.全血 B.血浆代用品 C.浓缩红细胞 D.血小板悬液 E.晶体液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多巴胺 E.间羟胺
A.挥发网被麻醉药饱和 B.挥发罐应送回原厂返修 C.放正后继续使用 D.输出浓度会降低 E.输出浓度会升高
A.支气管哮喘 B.癫痫 C.使用其他氟化全身麻醉药后出现肝损害者 D.内眼手术 E.烧伤手术
A.纹状体 B.延髓 C.海马 D.下丘脑 E.大脑边缘系统
A.心绞痛 B.高血压 C.急性期颅内出血 D.控制性降压 E.脑血管痉挛
A.强直刺激后单刺激出现肌颤搐易化 B.出现强直刺激和四个成串刺激的肌颤搐衰减 C.轻度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 D.抗胆碱酯酶药可能有拮抗作用 E.多数患者肌张力恢复延迟
A.硅胶 B.橡胶 C.聚氯乙烯 D.聚乙烯 E.金属
A.脑和脊髓的血管 B.蛛网膜 C.硬脑膜 D.脑室脉络丛 E.脑细胞
A.甲亢引起的心衰 B.贫血引起的心衰 C.伴有房颤和心室率快的心衰 D.心肌炎引起的心衰 E.高血压引起的心衰
A.闭合气量 B.生理无效腔 C.闭合气量与余气量之和 D.余气量 E.补呼气量
A.注射利多卡因 B.静注肾上腺素 C.电击除颤 D.胸外按压 E.心内按压
A.苏醒缓慢 B.呼吸抑制比恩氟烷重 C.循环抑制比恩氟烷轻 D.易诱发心律失常 E.肝肾毒性大
A.自律性 B.动作电位 C.无强直收缩 D.阈电位 E.有不应期
A.体温、血压、心电图、SpO2、ETCO2 B.心电图、SpO2、无创动脉压、体温、麻醉气体浓度 C.心电图、SpO2、无创动脉压、尿量、麻醉深度 D.体温、SpO2、心电图、血压、肌松程度 E.心电图、动静脉血压、SpO2、ETCO2、尿量
A.碳酸氢钠 B.钙剂 C.利多卡因 D.去甲肾上腺素 E.尼可刹米
A.阿托品 B.普萘洛尔 C.吗啡 D.安定 E.苯巴比妥钠
A.仰卧位全麻时,FRC(功能残气量)增加 B.FRC>CV(闭合气量)时PaO将降低 C.开胸时FRC增加 D.左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可使CV减少 E.肥胖者FRC减少,CV增加
A.55%以上 B.60%以上 C.65%以上 D.70%以上 E.80%以上
下图表示的是()
A.乔治亚阀 B.Jackson-Rees回路 C.T管 D.班氏回路 E.麦氏A回路
A.促红细胞生成素 B.缓激肽 C.前列腺素 D.肾素 E.血栓烷A2
A.兴奋心血管 B.起效迅速 C.几乎无呼吸抑制 D.镇痛、肌松作用强 E.增高颅内压
A.早期治疗可减少痛苦,缩短病程 B.常规行肩关节腔阻滞 C.肩周压痛点不明显可首选神经阻滞疗法 D.口服消炎镇痛药有效 E.触及硬结及条索时可行小针刀松解术
A.血沉加快 B.妊娠末期血小板计数减少 C.血红蛋白增高 D.妊娠末期血浆纤维蛋白原逐渐减少 E.血细胞比容增加
A.可拮抗喷他佐辛药理的作用 B.只对μ受体有亲和力 C.消除半衰期长应用方便 D.脂溶性较低起效较慢 E.应用后血压升高、心率减慢
A.阿托品 B.氯化钾 C.戊巴比妥 D.地西泮 E.苯妥英钠
A.妊娠早期基础代谢率高,体温升高 B.妊娠末期代谢可增加15%~20% C.妊娠末期氧耗量增加20%~30% D.妊娠期胰岛功能旺盛 E.孕妇空腹血糖值低,禁食易出现低血糖
A.脑电图记录了大脑皮层表面锥体细胞产生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B.于神经系统(包括感受器)某一特定部位施加适宜刺激,在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检出的与刺激直接相关的电位变化即为诱发电位 C.清醒睁眼患者脑电图主要为低幅β波,评价麻醉影响时采用的"闭眼"休息基线脑电图则以高幅θ波为主 D.脑电图仅能提供大脑皮层功能信息,而诱发电位有助于评价包括皮层下结构在内的感觉或运动通路的完整性 E.(感觉或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体现在潜伏期和幅度两个方面
A.肝动脉 B.肝静脉 C.肝门静脉 D.肝动脉和肝静脉 E.肝动脉和肝门静脉
A.肺泡通气,血流比值是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心排血量的比 B.正常人安静时VA/Q约为0.84 C.VA/Q增加相当于增加了肺泡无效腔 D.VA/Q减少相当于存在功能性分流 E.VA/Q失调临床上可表现为低氧血症
A.肺静脉压升高 B.肺毛细血管楔压升高 C.肺动脉压升高 D.右房压升高 E.左心室收缩力减弱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E.32倍
A.血流量与血液黏滞度成正比 B.血流量与血管的长度成正比 C.血流量与血管的半径成反比 D.血流量与血流阻力成反比 E.血流量与血管的压力差成反比
A.3~5cmH2O B.4~8cmH2O C.6~18cmH2O D.18~20cmH2O E.20~30cmH2O
A.pH7.32 B.PCO242mmHg C.SatO297% D.BE-5mmol/L E.PCO264mmHg
A.易溶于水 B.脂溶性低 C.消除半衰期短 D.体内代谢率低 E.主要以原形从肾排出
A.地尔硫 B.维拉帕米 C.硝苯地平 D.普萘洛尔 E.奎尼丁
A.纯粹的μ受体激动剂 B.有抑制呼吸作用 C.经肝肾代谢 D.无组胺释放作用 E.不能用于椎管内注射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A.口服稀释液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滴注 E.直肠给药
A.迷走神经 B.心浅丛 C.心深丛 D.交感神经节 E.三叉神经
A.交感神经阻滞完全 B.孕妇对局麻药敏感性高 C.孕妇血压偏高 D.孕妇下腔静脉受压,使脊椎静脉丛扩张,硬膜外腔容积缩小 E.钠潴留
A.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B.静脉扩张 C.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D.妊娠期间水潴留 E.血容量增加
A.高龄患者容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B.行心脏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容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C.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就是术后谵妄 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和胆碱能系统功能障碍有关 E.术中缺氧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
A.油/气分配系数 B.血/气分配系数 C.MAC值 D.分子量 E.肺泡通气量
A.加快诱导 B.避免术中知晓 C.减少插管反应 D.增加麻醉深度 E.延长麻醉时间
A.消除半衰期长 B.口服生物利用度高 C.本身无药理作用 D.拮抗巴比妥的呼吸抑制 E.拮抗吗啡的呼吸抑制
A.40mmHg B.50mmHg C.60mmHg D.80mmHg E.100mmHg
A.硬膜外阻滞有助于控制子痫患者的血压 B.硬膜外阻滞禁忌者,选用全身麻醉 C.若无禁忌,首选硬膜外阻滞 D.硬膜外给药宜缓慢进行,避免快速血压下降 E.多处于脱水状态,麻醉后应快速、大量补液
A.相邻椎体间均有椎间盘 B.椎间盘由髓核及纤维环组成 C.腰部较厚,髓核脱出易发生在腰部 D.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方,与椎间盘连接疏松 E.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方,与椎间盘连接疏松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后神经炎 C.腰扭伤 D.腰大肌脓肿 E.髋关节痛
A.VA/Q比值约为0.8 B.正常直立时肺尖部VA/Q为0.63,肺底部为3.3 C.单肺通气时VA/Q比值失调 D.肺不张时VA/Q比值降低 E.右向左分流的心脏病VA/Q加大
A.吗啡是μ受体的激动药 B.针尖样瞳孔是吗啡中毒的典型特征 C.纳洛酮可拮抗喷他佐辛引起的呼吸抑制 D.烯丙吗啡可拮抗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的中毒症状 E.吗啡可治疗左心衰所致的肺水肿
A.溶解度 B.分配系数 C.理想气体 D.气体弥散 E.蒸发
A.高压氧疗适合于缺氧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 B.高压氧疗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 C.高压氧疗对排出二氧化碳毫无作用 D.高氧分压下可加速排出二氧化碳 E.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为高压氧疗相对禁忌证
A.胰岛素分泌减少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C.肝糖原分解 D.糖异生作用 E.以上都对
A.硫喷妥钠 B.10%氯化钠 C.硫酸镁 D.琥珀胆碱 E.10%葡萄糖酸钙
A.机体对升压药物耐受性增强 B.血管平滑肌对升压药物失去反应 C.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已处于衰竭 D.升压药使微循环障碍加重 E.机体丧失对应激反应的能力
A.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受抑制后,重力成为调节血液流向的主要因素 B.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增强 C.胸腔内正压作用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D.迷走神经的反射作用 E.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受抑制,使心脏功能受抑制的结果
A.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B.血清脂蛋白的测定 C.血清转氨酶的测定 D.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测定 E.血浆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A.α波 B.β波 C.γ波 D.δ波 E.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