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分钟 B.2~3分钟 C.3~4分钟 D.4~5分钟 E.5~6分钟
A.CMV B.IMV C.SIMV D.CPAP E.PEEP
A.静滴广谱抗生素 B.补充血容量 C.大剂量皮质激素 D.静滴去甲肾上腺素 E.大量输血
A.增加心排出量 B.扩张肾动脉 C.加强心肌收缩力 D.收缩肠系膜动脉 E.对四肢小动脉起收缩作用
A.口服流食 B.普通饮食 C.鼻饲 D.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E.经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A.改善周围血管张力 B.改善心功能 C.补充血容量 D.纠正酸中毒 E.防止急性肾衰竭
A.1.25%碳酸氢钠液+林格液 B.1.25%碳酸氢钠液+5%葡萄糖液 C.5%葡萄糖液+0.167mol/L乳酸钠液 D.5%葡萄糖盐水+氯化钾液 E.0.167mol/L乳酸钠液
A.细菌污染反应 B.溶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 E.发热反应
A.妊娠第5周 B.妊娠第6周 C.妊娠第9周 D.妊娠第7周 E.妊娠第11周
A.关节间隙狭窄,两侧不对称 B.关节面骨质硬化、变形 C.唇样骨刺形成 D.关节面下可有囊性变 E.骨质呈均匀膨胀
A.手术造成膈神经损伤 B.术后止血不彻底 C.腹膜后血肿刺激腹腔神经 D.术后输入段梗阻 E.膈下感染
A.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强,微循环灌流压有所升高 B.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流量减少 C.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血液淤滞,静脉回流减少 D.血液流变性质改变,血液黏滞性增加,促使血小板聚集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细胞坏死
A.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B.骨的囊性病变 C.骨干横行骨折 D.骨和软组织肿瘤 E.骨与关节感染
A.有诱发休克的致病因素存在 B.原有高血压者的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50%以上 C.意识异常,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试验阳性(指压后再充盈时间>2秒),黏膜苍白或发绀 D.脉搏细速>100次/分,尿量<20ml/h或无尿 E.收缩压<10.7kPa(80mmHg)、脉压<2.67kPa(20mmHg)
A.甲状腺癌的颅骨转移 B.肺癌全身播散甚至到骨、脑转移 C.四肢骨肉瘤的肺转移 D.胃癌的盆腔转移 E.腹腔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A.CVP的正常值为5~10cmHO2 B.PCWP的正常值为6~15cmHO2 C.CO的正常值为4~6L/min D.动脉血乳酸盐正常值为1~1.5mmol/l。 E.血pH的正常范围为7.35-7.45
A.良性肿瘤,彻底局部切除 B.癌连同癌肿周围正常组织和区域淋巴结整块切除 C.肉瘤侵及肌肉时做肌群切除 D.晚期癌肿,不做根治性手术 E.临界肿瘤,广泛切除包括淋巴整块切除
A.神经纤维瘤为多发性,常对称 B.神经鞘瘤由神经鞘细胞组成 C.神经纤维瘤病可有家族聚集倾向 D.神经纤维瘤患者皮肤常伴有咖啡样色素斑 E.神经纤维瘤有恶变倾向
A.婴儿期 B.儿童期或青春期 C.青少年或青年期 D.中年期 E.老年期
A.颈项强直 B.张口困难 C.角弓反张 D.手足抽搐 E.呼吸困难
A.乙型肝炎 B.疟疾 C.巨细胞病毒感染 D.甲型肝炎 E.丙型肝炎
A.腹腔出血 B.腹腔脏器损伤 C.腹腔感染 D.穿刺孔疝 E.以上都是
A.抗菌药物的剂量一般按年龄计算 B.应用抗菌药物后,可以减免一些外科处理 C.所有的外科感染均需应用抗菌药物 D.外科感染时,一般情况下首选广谱抗生素并联合用药 E.手术的预防性用药应在术前1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静脉滴入,一般均在术后24小时内停药
A.肺癌 B.胃癌 C.直肠癌 D.前列腺癌 E.鼻咽癌
A.8.25g B.7.25g C.6.25g D.9g E.5.5g
A.胸骨上1/2 B.胸骨下1/2 C.胸骨上中1/3交界处 D.胸骨中下1/3交界处 E.心尖冲动处
A.将病人头后仰、托起下颌、捏鼻、口对口人工呼吸 B.头转向左侧,防止呕吐误吸 C.提起下颌,胸外心脏按压 D.转送医院 E.以上均不正确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大肠杆菌感染 C.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D.链球菌感染 E.破伤风杆菌感染
A.5~10cmH2O B.10~20cmH2O C.20~40cmH2O D.40~60cmH2O E.60~100cmH2O
A.患侧上肢脉搏减弱或消失 B.患侧上肢动脉二维图像无异常改变 C.患侧上肢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反向血流减少或消失,血流速度减慢 D.患侧椎动脉仍存在舒张期正向血流 E.患侧椎动脉脉冲及彩色多普勒呈现反向血流
A.游离的小骨片均可取出,尽量保留与软组织相连的骨片 B.较大的游离骨片应清洗后放回原处 C.即使存在很大的骨质缺损,亦不应该采用骨移植术 D.污染不重,清创彻底,争取进行内固定 E.可以采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
A.创伤性休克 B.低血容量性休克 C.脓毒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一患者长期胃肠减压,每日输葡萄糖液维持,出现嗜睡,经急症查血浆HCO45~50mmol/L,pH7.65,该患者出现()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失衡
A.椎体破坏程度 B.是否有死骨形成 C.椎旁是否有软组织肿块 D.椎间隙是否变窄或消失 E.椎体是否有错位
A.25ml以上 B.30ml以上 C.40ml以上 D.50ml以上 E.60ml以上
A.低体温 B.碱中毒 C.酸中毒 D.低血钙 E.高血钾
A.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 B.选用洗涤红细胞 C.选用一次性输血器 D.采用无热源技术配制保存液 E.减慢输血速度
A.急性心肌炎除急症抢救外,手术推迟 B.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手术耐受力差 C.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手术耐受力好 D.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1个月后再手术 E.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后再手术
A.50~60mmHg B.60~70mmHg C.70~80mmHg D.80~100mmHg E.100~110mmHg
A.补充血容量 B.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C.纠正酸中毒 D.急诊手术 E.大量多次应用氢化可的松
A.延迟性溶血反应 B.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C.过敏反应 D.荨麻疹反应 E.细菌污染输血反应
A.酒精性肝硬化 B.化学药物中毒 C.肝细胞癌 D.脓毒症 E.以上都不是
A.大肠杆菌 B.链球菌 C.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混合感染
A.1:1传递 B.单向传递 C.时间延搁 D.对内环境变化和药物敏感 E.不易疲劳
A.肺 B.心脏 C.内分泌系统 D.肾 E.肾素-醛固酮系统
A.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 B.血管通透性增加 C.血浆成分渗出 D.干酪样坏死 E.转为慢性炎症
A.短肠综合征 B.大面积烧伤 C.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D.肝、肾衰竭 E.肢体外伤性失血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厌氧性链球菌 C.变形杆菌 D.梭状芽孢杆菌 E.大肠杆菌
A.神经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心源性休克
A.肿瘤缩小便于手术 B.减少手术中出血 C.消除肿瘤 D.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以减慢肿瘤生长速度 E.减轻痛苦
A.黑色素瘤多数是在色素病变基础上发生的 B.正常皮肤也可以发生黑色素瘤 C.黑色素瘤主要经血液转移至肺、骨等器官 D.最佳治疗方案是外科手术切除 E.黑色素瘤可以有家族史
A.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 B.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适当输注全血 C.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 D.先输注血浆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 E.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三者合理搭配输注
A.静脉自控镇痛(PCIA. B.肌注 C.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D.口服 E.神经阻滞
A.浓缩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冷冻红细胞 D.少含白细胞的红细胞 E.库存全血
A.纯γ射线 B.纯β射线 C.α射线 D.中子 E.质子
A.血容量不足 B.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C.左心功能不全 D.血容量过多 E.容量血管过度扩张
A.粗球孢子菌 B.念珠菌 C.放线菌 D.隐球菌 E.曲菌
A.避免胃膨胀而妨碍手术 B.防止围术期的呕吐及误吸 C.防止术后腹胀 D.防止术后肠麻痹 E.防止术后应激性溃疡
A.随意运动 B.温度觉 C.深部感觉 D.自主神经功能 E.痛觉
A.破伤风 B.胰头癌 C.晚期胃癌 D.转移性肝癌 E.重症胰腺炎
A.局部理疗 B.穿刺抽脓,局部注入抗生素 C.拆除缝线,通畅引流 D.加大抗生素用量 E.继续观察
A.用药物阻断其自主性过度通气 B.增加呼吸道死腔 C.积极治疗原发病 D.静脉滴注盐酸改善碱中毒 E.调整呼吸机的频率和潮气量
A.局部热敷、理疗 B.抬高患肢、给止痛剂 C.应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D.必须在局部出现波动时方可切开引流 E.疼痛剧烈,指腹张力显著增高时,马上切开减压
A.高压蒸气灭菌20分钟 B.煮沸灭菌1小时 C.1:1000氯己定溶液浸泡30分钟 D.70%乙醇浸泡30分钟 E.1:1000苯扎溴铵溶液浸泡30分钟
A.减少毒素吸收,防止感染性休克发生 B.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C.渗出物流至盆腔,吸收快,避免形成盆腔脓肿 D.腹肌松弛,减少切口疼痛 E.减少膈下脓肿发生的机会
A.血红蛋白低于10g/100ml的水平术前应输血 B.术前纠正血容量不足可以通过导尿管测量每小时尿量来判断补液的效果 C.术前营养状态差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伤口不愈合的风险增大 D.术前白蛋白、载脂蛋白的检测是了解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重要手段 E.体重是对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指标之一
A.15~20kcal/kg B.25~30kcal/kg C.30~50kcal/kg D.50~60kcal/kg E.75kcal/kg
A.疖是毛囊与邻近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B.痈是多数散在的、不相关联的疖病 C.丹毒是皮内网状淋巴管的炎性病变 D.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结缔组织的感染 E.脓肿是急性感染后的局限性脓液积聚
A.寒战、高热呈弛张热 B.寒战后高热呈稽留热 C.高热前无寒战呈持续热 D.持续性低热偶呈高热 E.隔日发热呈弛张热
A.成人一般调节在每分钟5~10ml B.对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每次输血量以450ml为宜 C.老人或心脏病患者每分钟约1ml D.小儿以每分钟10滴左右为宜 E.对大量出血引起休克的,应快速输入所需的血量
A.血气分析 B.做胸腔穿刺检查 C.做腹腔穿刺检查 D.监测中心静脉压 E.放置导尿管检查
A.0ml/d B.<200ml/d C.<400ml/d D.>800ml/d E.1000~2000ml/d
A.尿比重>1.020,尿钠<20mmol/L B.尿比重<1.020,尿钠>40mmol/L C.尿比重低,补液后尿量每日仍<400ml D.尿比重>1.030,尿钠<10mmol/L。血细胞比容增加,补液后尿量显著增加 E.每日尿量>3000ml,易发生低血钾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