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行动启动 B.问题知觉 C.组织实施 D.维持成果 E.定型阶段
A.ROM B.RAM C.CD-ROM D.磁盘存储器 E.U盘
A.1000KB B.1024GB C.1000B D.1024KB E.1028KB
A.鼠标 B.A/B转换器 C.手写仪 D.键盘 E.显示器
A.执行"文件→关闭"菜单命令 B.执行"文件→退出"菜单命令 C.单击标题栏左端Excel窗口的控制菜单按钮,选择"关闭"命令 D.按快捷键[Alt]+[F4] E.按Excel标题栏最右侧"关闭"按钮
A.同一个数据库中的两个表 B.两个自由表 C.一个自由表和一个数据库表 D.没有限制 E.可以不在同一数据库中的两个表
A.主索引和候选索引都能保证表记录的唯一性 B.主索引和候选索引都可以建立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上 C.主索引可以保证表记录的唯一性,而候选索引不能 D.主索引和候选索引是相同的概念 E.主索引和候选索引在同一个表中都只能建立一个
A.SELECT*FROM职工WHERE出生日期={^1962-10-27} B.ELECT*FROM职工WHERE出生日期=(″1962-10-27″) C.SELECT*FROM职工WHERE出生日期=″1962-10-27″ D.SELECT*FROM职工WHERE出生日期=1962-10-27S E.SELECT*FROM职工WHERE出生日期=″1962/10/27″
A.视图与数据库表相同,用来存储数据 B.视图不能同数据库表进行联接操作 C.在视图上不能进行更新操作 D.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数据库表导出的虚拟表 E.视图可以不存在于数据库中
A.RELEASE B.CLOSE C.DELETE D.DROP E.USE
A.局部变量 B.公共变量 C.私有变量 D.全局变量 E.内部变量
A.统计(\) B.统计(T) C.统计(Alt+T) D.统计(Ctrl+T) E.统计(Shift+T)
A.168*192*0*1 B.325.255.231.0 C.192.168.1 D.192.168.0.10 E.192.268.0.24
A.图像可分为矢量图和位图 B.利用图像编辑软件不能将彩色图片转换成黑白 C.矢量图被放大或缩小都不会失真 D.位图被放大或缩小会失真、变形 E.Photoshop是一款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
A.随机对照试验 B.前瞻性队列研究 C.回顾性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生态学研究
A.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 B.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C.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依据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 E.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
A.把握度 B.发病率 C.允许误差 D.变异程度 E.预期现患率
A.实验性研究着手 B.描述性研究着手 C.分析性研究着手 D.比较性研究着手 E.调査研究着手
A.患该病的人组成 B.未患该病的人组成 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组成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组成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组成
A.未知的混杂因素 B.与研究的疾病无关的因素 C.未知的暴露因素 D.可疑的暴露因素 E.已知的混杂因素或至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杂因素
A.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 B.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 C.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 D.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 E.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
A.病例对照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分子生物学实验 D.现况研究 E.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A.增加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B.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 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 D.使研究对象更有代表性 E.提高实验的敏感性
A.解析流行过程 B.预测流行趋势 C.提出病因假设 D.探讨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E.检验病因假设
A.倡导 B.预防 C.教育 D.赋权 E.协调
A.干预 B.预防 C.责任 D.合作 E.协调
A.健康干预模式 B.卫生宣传模式 C.健康促进模式 D.教育干预模式 E.社会动员模式
A.社区健康教育问题 B.社区健康问题 C.社区康复问题 D.社区卫生服务问题 E.社区环境问题
A.健康传播与行为干预 B.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 C.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 D.利用有限的卫生服务 E.有计划改善生活质量
A.技能干预 B.环境干预 C.行为选择 D.行为干预 E.政策干预
A.基本技术 B.基本能力 C.基本手段 D.基本技能 E.基本技巧
A.疾病发生行为 B.高危行为 C.预防保健行为 D.髙危人群行为 E.健康危害行为
A.无意图阶段 B.有意图阶段 C.准备阶段 D.行动阶段 E.维持阶段
A.行为分阶段理论 B.社会认知理论 C.社会期望理论 D.计划行为理论 E.自我效能理论
A.疾病的治疗 B.疾病的康复 C.健康的维护 D.行为的改变 E.技能的提高
A.生理反应综合征 B.衰竭状态综合征 C.一般适应综合征 D.综合防御综合征 E.社会适应综合征
A.神灵主义 B.自然哲学 C.机械论 D.生物 E.生物-心理-社会
A.生物遗传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D.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E.原生环境
A.7% B.10% C.12% D.15% E.17%
A.推断事物的总体特征 B.研究事物的结果 C.快速评估 D.检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E.样本量较大时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方便抽样
A.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折半信度 D.效度系数 E.信度系数
A.2‰ B.3‰ C.5‰ D.10‰ E.15‰
A.婴儿死亡率 B.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C.发病率 D.生活质量指数 E.平均期望寿命
A.收集年龄别疾病死亡资料 B.收集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 C.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 D.计算存在的死亡危险 E.计算评价年龄
A.以二级、三级卫生机构为主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B.以个人为单位的基层卫生服务 C.以临床专科医生为骨干的基层卫生服务 D.以预防为主、需求为导向的基层卫生服务 E.以医疗为中心的基层卫生服务
A.个体水平上的疾病判断 B.依据的是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査结果 C.理论基础是临床专业知识 D.通常采用的是流行病学方法 E.是一种在疾病发生后的诊断
A.土地 B.水 C.空气 D.石油 E.信息
A.怎么做 B.做什么 C.何时做 D.在哪儿做 E.谁做
A.葡萄糖耐量受损 B.空腹血糖受损 C.葡萄糖调节受损 D.葡萄糖作用受损 E.葡萄糖利用受损
A.只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 B.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粪便培养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C.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做双份血清抗体测定,抗体阴性 D.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分菌阴性 E.在疫源检查中,粪便培养检不出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有腹泻症状者,抗体阴性
A.正规医院的化验室 B.各级卫生防疫站的实验室 C.初筛实验室 D.确认实验室 E.医疗事故鉴定中心
A.地区性 B.年度多发 C.季节多发 D.人群多发 E.显著的民族差异
A.需随机化分组 B.必须有干预措施 C.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D.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 E.是前瞻性研究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过失误差 E.样本误差
A.同伴交谈 B.讲课 C.听广播 D.办学习班 E.门诊咨询
A.幼女的外阴上皮发育不完全 B.生殖器解剖的特殊性 C.幼女抵抗力差 D.密切接触感染的机会多 E.体内缺少特殊抗体
A.身材矮小 B.多发、对称关节增粗 C.短指(趾) D.智力障碍 E.肌肉萎缩
A.肺栓塞 B.病理性骨折 C.继发性股骨癌 D.乳腺癌 E.继发性股骨癌、肺栓塞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E.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
A.描述性分析 B.干预性分析 C.趋势性分析 D.生态学分析 E.实验分析
A.细菌 B.真菌 C.支原体 D.寄生虫 E.病毒
A.调查方法 B.调查对象 C.样本数量 D.调查指标 E.统计方法
A.根据如此典型症状可断定为流感样病人 B.若当地正在发生流感流行方可定为流感样病人 C.如当地尚未发生流感流行可完全排除为流感样病人 D.进行血化验,如白细胞总数不增高,就可断为是流感样患者 E.给患者服用抗生素,如无效,就可定为是流感样患者
A.痰 B.气管吸出物 C.胸腔积液 D.血 E.尿
A.0.2 B.0.8 C.5 D.6 E.7
A.95%以上 B.90%以上 C.85%以上 D.80%以上 E.75%以上
A.埃博拉出血热 B.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C.登革出血热 D.流行性出血热 E.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A.看电视 B.听广播 C.自言自语 D.读报纸 E.上国际互联网
A.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 B.初次感染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表现为水痘 C.成人不会得水痘 D.水痘传染性仅次于麻疹,高于风疹和腮腺炎 E.带状疱疹痛感明显
A.增加人员的设备 B.降低实验误差 C.增加样本含量 D.提高显著性水平 E.降低系统误差
A.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0% B.饮水含氟量>1.0mg/L C.人群日总摄氟量>3.5mg/d D.饮水含氟量<1.0mg/L E.成人氟骨症患病率<2.0%
A.无偿献血制度 B.义务献血制度 C.收购献血员的血液 D.从国外进口血液及血液制品 E.以上都是
A.接种对象是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及其他易感人群 B.接种方法采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C.我国目前实行“0、1、6”三针免疫注射 D.免疫成功者血清HBe抗体应为阳性 E.第1、2针为基础免疫,第3针为加强免疫
A.200人/400人×100%=50% B.200人/800人×100%=25% C.200人/2000人×100%=10% D.800人/2000人×100%=40% E.400人/2000人×100%=20%
A.乙型肝炎 B.霍乱 C.艾滋病 D.鼠疫 E.布氏菌病
A.灭鼠优 B.毒鼠磷 C.磷化锌 D.氟乙酰胺 E.杀鼠迷
A.标准预防的方法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B.标准预防的隔离物质包括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具有传染性的体液 C.标准预防既保护医务人员又保护病人,即“双向保护” D.标准预防的防护措施不仅强调医务人员洗手、戴手套,更强调全面的防护措施 E.标准预防既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又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