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两者的杀菌效果相同 B.前者的杀菌效果比后者低80倍 C.前者的杀菌效果比后者高80倍 D.前者的杀菌效果比后者低20倍 E.前者的杀菌效果比后者高20倍
A.劳动时间 B.劳动强度 C.作业类型 D.习服程度 E.动力定型程度
A.0次 B.1次 C.2次 D.3次 E.4次
A.10% B.13% C.16% D.20% E.25%
A.氮、磷等元素 B.肠道病原菌和病毒等 C.水质和水量差别很大 D.农药成分 E.放射性废物
A.中性脂肪和类脂两类 B.甘油三酯和磷脂两类 C.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类 D.甘油三酯和脂蛋白类 E.以上都不正确
A.子宫增大 B.生长突增 C.乳房发育 D.月经初潮 E.出现阴毛
A.阴茎增大 B.睾丸增大 C.出现阴毛 D.变声 E.遗精
A.不足10cm B.不足9cm C.不足6cm D.不足5cm E.不足4cm
A.6岁 B.8岁 C.10岁 D.11岁 E.13岁
A.3年 B.1年 C.4年 D.2年 E.6个月
A.10% B.15% C.20% D.25% E.30%
A.出生率迅速下降 B.死亡率增加 C.婴儿死亡率下降 D.生育率下降 E.婴儿死亡率上升
A.精度越低 B.可信程度越低 C.率的抽样误差越小 D.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越小 E.犯第二类错误的可能性越大
A.效率指标 B.效用指标 C.效益指标 D.效果指标 E.效能指标
A.药品国家标准 B.检验方法国家标准 C.兽药国家标准 D.劳动安全国家标准 E.环境质量国家标准
A.依顺序编秩 B.弃去不计 C.以实测值作为秩次 D.与邻近数值合并,再重新编秩 E.取其平均秩次
A.值班干部 B.救护车司机 C.门诊医生 D.病房医生 E.病人家属
A.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 B.艾滋病、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艾滋病 E.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A.粗死亡率 B.某病死亡率 C.婴儿死亡率 D.某病患病率 E.某病发病率
A.法人代表 B.中国公民 C.外国人 D.无国籍人 E.有国籍人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E.四季无差别
A.两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 B.两中位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C.两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D.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A.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B.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C.随机区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D.相关回归分析 E.每两个均数比较的t检验
A.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B.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C.多个样本两两样本的秩和检验 D.随机区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过失误差 E.样本误差
A.《职业病防治法》 B.《尘肺病防治条例》 C.《职业病目录》 D.《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处理办法》 E.《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A.增加人员和设备 B.降低实验误差 C.增加样本含量 D.提高显著性水平 E.降低系统误差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机械抽样
A.法不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法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具有强制性 C.法的制定未必都具有程序性 D.法是最具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E.法在任何范围内都有效力
A.法体现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整体性 B.法不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体现了统治阶级内各个政党的纲领和宗旨 E.法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
A.固定成本 B.机会成本 C.直接成本 D.边际成本 E.可变成本
A.接种疫苗 B.服用免疫球蛋白 C.少喝生水 D.服用抗菌药物 E.加强食品和饮水卫生的管理
A.算术均值标准误 B.算术均值变异系数 C.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即QR) D.中位数方差 E.中位数标准差
A.正确、合法 B.正确、合法、及时 C.正确、及时 D.合法、及时 E.正确、恰当、合法
A.历史法、观察法、随访法 B.数理法、前瞻法、实验法 C.观察法、实验法、随访法 D.实验法、历史法、前瞻法 E.观察法、数理法、实验法
A.汞中毒 B.铅中毒 C.砷中毒 D.克汀病 E.氟中毒
A.行政监督手段 B.行政奖励手段 C.行政处罚手段 D.采取行政措施手段 E.强制执行手段
A.<300万元 B.>300万元 C.=300万元 D.无法计算 E.≥300万元
A.15日 B.10日 C.7日 D.30日 E.60日
A.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 B.游离甲醛 C.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各种色素 D.苯酚与甲醛缩聚而成的酚醛树脂 E.尿素与甲醛缩聚而成的脲醛制品
A.323/10万 B.260/10万 C.326/10万 D.263/10万 E.257/10万
A.光电效应 B.康普顿效应 C.正负电子对效应 D.光核反应 E.瑞利散射
A.牙齿年龄 B.性征年龄 C.形态年龄 D.时间年龄 E.骨骼年龄
A.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具体的权利和义务 B.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利义务 C.是指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D.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E.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A.厂址选在当地夏季最小风频的上风侧,严禁排放任何废水 B.厂址选在当地夏季最小风频的下风侧,修建专用排污管道,引至河的下游 C.厂址选在河流的下游 D.厂址选在当地夏季最小风频的上风侧,修建专用排污管道,引至河的下游 E.不批准此建设项目
A.两个观察指标实际数的符合程度 B.观察的实际数与理论数的符合程度 C.两个计算的理论数间的符合程度 D.样本总体率的符合程度 E.观察的实际数与理论数的差值
A.5日 B.7日 C.3日 D.10日 E.15日
A.财物 B.财物、行为和人们所创造的非物质财富 C.行为 D.人类的精神产品 E.自然的财物和脑力劳动成果
A.复议机关 B.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 C.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 D.复议机关和原作出具体行为的机关 E.复议机关和原作出具体行为的机关的共同上级机关
A.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由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也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C.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实现往往通过国家行政机关的强制力来保证 D.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绝对性 E.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一般是国家行政机关
A.100cfu/L B.1000cfu/L C.2000cfu/L D.5000cfu/L E.10000cfu/L
A.接触1~2小时,游离性余氯不低于1mg/L B.接触1~2小时,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5mg/L C.接触30分钟,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5mg/L D.接触30分钟,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3mg/L E.接触30分钟,游离性余氯不低于1mg/L
A.国家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自由裁量权的限度内,尽可能合理地做出具体的行政处理决定 B.国家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必须在法定幅度内,并是合情合理和适当的 C.不适当,不合理的行政行为是行政不当行为 D.行政合理性原则不应服从行政合法性原则 E.权力机关和上级机关对行政不当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撤消或纠正
A.30dB B.60dB C.55dB D.50dB E.65dB
A.只能用r的检验来代替 B.只能用t检验 C.只能用F检验 D.用r的检验与t检验 E.r检验、t检验和F检验均可
A.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B.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C.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D.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E.与直线的垂直距离和的平方最小
A.5% B.10% C.13% D.16% E.20%
A.水温 B.大气氧分压 C.水深 D.水中无机物 E.水中有机物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国务院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C.某省政府发布的《某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D.卫生部发布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E.某省卫生厅发布的《某省医疗机构管理若干规定》
A.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1者 B.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0者 C.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1者 D.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1者 E.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0者
A.出生队列研究 B.先横断面研究,后病例对照研究 C.双向性队列研究 D.先描述性队列研究,后套叠式病例对照研究 E.生态趋势研究
A.保证农村卫生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B.加强农村卫生领导 C.加强经费投入 D.巩固与发展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E.培养农村卫生人员
A.罚款额度较大 B.作出责令停产停业 C.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 D.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E.作出吊销许可证的处罚
A.公共卫生许可 B.公共卫生行政处罚 C.公共卫生监督检查 D.公共卫生行政控制 E.公共卫生行政奖励
A.市卫生局 B.市卫生监督所 C.区卫生监督所 D.区卫生局 E.卫生部
A.1 B.2 C.3 D.4 E.5
A.n-1 B.2 C.3 D.4 E.1
A.行政规章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E.自治条例
A.当事人申请即可 B.人民法院 C.作出罚款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D.作出罚款的行政机关 E.人民检察院
A.每年进行两次健康检查 B.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C.每2年进行一次检查 D.每3年进行一次检查 E.每4年进行一次检查
A.群体特征 B.分布为起点特征 C.传染性疾病防治特征 D.对比特征 E.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特征
A.警告 B.没收违法所得 C.查封 D.撤消该机关领导职务 E.划拨该行政机关在银行的存款
A.非参数检验方法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类型 B.应用非参数检验时不考虑被研究对象的分布类型 C.非参数的检验效能低于参数检验 D.一般情况下非参数检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小于参数检验 E.非参数检验方法用于分布间的比较
A.行政处罚 B.查封产品 C.乱摊派 D.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E.奖惩、任免等内部行政行为
A.≤55dB B.≤85dB C.≤30dB D.≤60dB E.≤8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