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己糖激酶 B.肌酸激酶 C.碱性磷酸酶 D.胆碱酯酶 E.谷丙转氨酶
A.1 B.2 C.3 D.4 E.5
A.肝脏是脂肪酸β-氧化的主要器官 B.肝脏可合成VLDL C.肝脏是利用酮体的主要器官 D.肝脏可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E.肝脏可生成HDL
A.与LDL结构相似 B.含有载脂蛋白a C.与血栓形成有关 D.其水平个体之间变异大 E.其水平与人种无关
A.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B.免疫原性 C.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D.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与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E.抗原与载体结合后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A.有抗原性,有免疫原性 B.有抗原性,有免疫反应性 C.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 D.无免疫原性,有抗原性 E.必须与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
A.胰蛋白酶 B.胃蛋白酶 C.碱性磷酸酶 D.木瓜蛋白酶 E.过氧化物酶
A.调理作用 B.抗病毒作用 C.中和作用 D.过敏毒素作用 E.杀菌作用
A.有C1q受体,无C3d受体 B.有C1q受体,有C3d受体 C.无C1q受体,无C3d受体 D.无C1q受体,有C3d受体 E.无C1q受体,有C3a受体
A.C反应蛋白 B.内毒素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MBL E.dsDNA
巨噬细胞的免疫学功能包括()
A.分泌特异性抗体 B.抗原提呈作用 C.直接参与Ⅲ型超敏反应 D.直接参与Ⅰ型超敏反应 E.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A.血清病 B.接触性皮炎 C.新生儿溶血 D.类风湿关节炎 E.荨麻疹
A.乳铁蛋白 B.热休克蛋白 C.阳离子蛋白 D.C反应蛋白 E.C4结合蛋白
A.为一种直接识别 B.受者T细胞识别经过受者APC加工处理的供者MHC分子被称为直接识别 C.被识别分子的形式是经处理的同种异型MHC分子来源的肽 D.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基础是受者与供者MHC分子之间有多个氨基酸不同 E.同种异型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中的肽与自身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中的肽无相似性
A.红色 B.蓝色 C.灰色 D.紫色 E.黄色
A.奇异变形杆菌 B.伤寒沙门菌 C.霍乱弧菌 D.痢疾志贺菌 E.嗜水气单胞菌
A.痘病毒 B.流感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A.gp41 B.gp120 C.Gag蛋白 D.Pol蛋白 E.Env蛋白
A.柯萨奇病毒 B.汉坦病毒 C.森林脑炎病毒 D.轮状病毒 E.登革病毒
A.副黏病毒科 B.正黏病毒科 C.弹状病毒科 D.砂粒病毒科 E.布尼亚病毒科
A.人格尊重 B.知情同意权 C.保护隐私权 D.知情选择权 E.医疗资料获取
A.指挥力 B.控制力 C.影响力 D.执行力 E.协调力
A.检验实验室:从事检验工作的实验室 B.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C.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D.实验室认可:对校准和(或)检测实验室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标准和(或)检测所做的一种正式承认 E.认证:指权威机构对某一组织或个人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作出的正式承认的程序
A.检测系统 B.参考测量系统 C.参考测量程序 D.测量方法 E.标准操作程序
A.17ml B.100ml C.400ml D.2000ml E.2500ml
A.指在患病者当中,应用某诊断试验检查得到的阳性结果的百分比 B.又称“真阳性率” C.反映诊断试验正确识别患病者的能力 D.该值应是越大越好 E.灵敏度高的试验主要用于确诊
A.抗原抗体过剩 B.抗原抗体相等 C.抗原抗体缺乏 D.抗原抗体不纯 E.抗原抗体比例不当
A.临床上起病多缓慢 B.患者贫血程度常较轻 C.全身淋巴结多呈无痛性肿大 D.睾丸白血病发病率较低 E.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
A.就是超抗原 B.表位即抗原决定基 C.是半抗原 D.即抗原与MHC结合分子的部位 E.是一种新抗原
A.IgGFc受体 B.C3b受体 C.岩藻糖受体 D.细胞因子受体 E.抗原识别受体
A.是一大类具有核结构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B.类酵母菌为多细胞真菌 C.含有叶绿素 D.具有独特繁殖周期的原核细胞型生物 E.无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
A.白陶土样便 B.服钡剂造影剂后灰泥色便 C.服用大量金霉素者 D.蛋花样便 E.绿色稀便
A.离心技术主要用于浓缩或分离物质 B.转速在8000r/min以下称低速离心机 C.分析型离心机有光学系统而制备型离心机无 D.使用离心机最重要的是平衡 E.沉降系数是颗粒在单位离心力下的沉降速度
A.成熟红细胞 B.点彩红细胞 C.有核红细胞 D.嗜多色性红细胞 E.染色质小体
A.C1q B.C3a C.C3b D.C5a E.C2a
A.初生儿较高 B.剧烈运动后降低 C.进食后增高 D.上午较低 E.妊娠期增高
A.ConA B.MHC C.SPA D.AFP E.LPS
A.精密度 B.准确度 C.正确度 D.允许误差 E.总误差
A.AST B.CK-MB C.CK D.LDH E.ALT
A.3.89~5.55 B.4.44~6.66 C.5.55~7.77 D.8.9~10 E.11.1~12.2
A.汗液 B.血清 C.尿液 D.唾液 E.脑脊液
A.血红蛋白E病 B.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C.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A.理化性状高度均一 B.生物活性多样化 C.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强 D.有效抗体含量高 E.广泛用于医学领域中
A.脓样 B.高度黏稠 C.有凝块 D.水样 E.浑浊
A.假失控批数/(假失控批数+真在控批数)×100% B.真失控批数/(真失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C.真失控批数/(真失控批数+假失控批数)×100% D.假在控批数/(真在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E.真在控批数/(真在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A.150ml B.200ml C.300ml D.500ml E.1000ml
A.酸碱失衡 B.循环血量下降 C.ADH的合成与分泌下降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原尿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A.白血病 B.多发性骨髓瘤 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尼曼匹克病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骨骼 D.骨骼肌 E.平滑肌
A.标准差 B.偏倚 C.允许不精密度 D.允许不准确度 E.总误差
A.重度营养不良 B.晚期肝硬化 C.重症贫血 D.细菌感染 E.肿瘤压迫
A.细胞形态学不能分型 B.常规细胞化学染色阴性 C.超微结构检查白血病细胞MPO阴性 D.多见于老年人 E.肝脾淋巴结肿大不明显
A.胞质内α颗粒、致密颗粒、溶酶体颗粒 B.开放管道系统 C.膜糖蛋白 D.胞质内微丝、微管、膜下细丝 E.钠泵、钙泵
A.介导超敏反应 B.激活补体 C.结合抗原 D.结合细胞 E.以上说法都正确
A.白蛋白 B.前白蛋白 C.结合珠蛋白 D.血红素结合蛋白 E.转铁蛋白
A.粒细胞 B.红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巨核细胞
A.大4~5倍 B.小1/3 C.大2~3倍 D.小1/2 E.两者相等
A.HLA-Ⅰ类抗原 B.HLA-Ⅱ类抗原 C.β2微球蛋白 D.C4 E.C2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积分明显下降 B.再生障碍性贫血积分增加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积分下降 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积分增加 E.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积分明显下降
A.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 B.GPⅠb/Ⅸ C.PF3 D.PF4 E.β-TG
A.是肌动蛋白的组成部分 B.是肌球蛋白的组成部分 C.由I和T两种亚单位组成复合物 D.由I、C和T三种亚单位组成复合物 E.只存在于心肌组织中
A.只能诱导细胞免疫 B.只能诱导体液免疫 C.可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D.超抗原属于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E.这类抗原在自然界很多
A.实验方法 B.操作方法 C.仪器设备 D.试剂药品 E.参考方法
A.T细胞白血病和B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高分化白血病和低分化白血病 D.增生性白血病和低增生性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
A.白蛋白 B.糖蛋白 C.球蛋白 D.β2-微球蛋白 E.免疫球蛋白轻链
A.LDH1和LDH2降低,LDH5升高 B.LDH1和LDH2升高,LDH5降低 C.LDH1升高,LDH2和LDH5降低 D.LDH2升高,LDH1和LDH5降低 E.以上均不是
A.1.0~1.5 B.2.0~4.2 C.2.5~4.4 D.3.0~6.5 E.3.0~8.0
A.2 B.3 C.4 D.5 E.6
A.血小板无力症 B.血小板增多症 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巨血小板综合征 E.脾功能亢进
A.冷冻干燥只能保持活性3~4天 B.56℃30分钟被灭活 C.紫外线照射可破坏补体 D.机械性振荡可破坏补体 E.某些添加剂可破坏补体
A.HDL B.LDL C.VLDL D.CM E.CM残基
A.万古霉素 B.庆大霉素 C.环丙沙星 D.复方新诺明 E.亚胺培南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溶血性贫血
A.C3a、C4a B.C3a、C5a C.C3a、C4a、C5a D.C3a、C5b、 E.C3b、C4b
A.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黏多糖 B.存在于肥大细胞颗粒中 C.可促进凝血酶形成 D.可阻止血小板聚集 E.是RBC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A.95.45%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内 B.99%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内 C.99.7%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内 D.68.27%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内 E.90%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内
A.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糖皮质激素 D.C肽 E.生长抑素
A.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 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 C.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A.X群 B.Y群 C.A群 D.W135群 E.29E群
A.甲乙烯酸酰马来酐 B.吲哚酚酯 C.过氧化物酶 D.亚硝基铁氰化物 E.对氨基苯砷酸
A.铜绿假单胞菌 B.肠球菌 C.变形杆菌 D.产气杆菌 E.芽胞菌
A.酸碱度检测 B.蛋白检测 C.葡萄糖检测 D.白细胞检测 E.酮体检测
A.白天夜间无变化 B.白天较高 C.夜间较高 D.精神刺激时增高 E.寒冷时增多
A.免疫球蛋白轻链 B.本-周蛋白 C.T-H蛋白 D.白蛋白 E.球蛋白
A.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无胰岛素的免疫原性 B.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有胰岛素的免疫原性 C.有胰岛素的生物活性,无胰岛素的免疫原性 D.有胰岛素的生物活性,有胰岛素的免疫原性 E.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在免疫效应方面与胰岛素有交叉反应
A.水钠潴留 B.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 C.血管活性物质增高 D.淋巴回流受阻 E.静脉回流受阻
A.死亡溶解 B.无活性态 C.凋亡 D.继续攻击其他靶细胞 E.进一步分化成熟
A.蛋白C B.血栓调节蛋白 C.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D.蛋白S E.凝血酶敏感蛋白
A.K+ B.Mg2+ C.Na+ D.Mn2+ E.Ca2+
A.干细胞 B.巨噬细胞 C.粒细胞 D.T细胞 E.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