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电源变压器容量 B.电源线材质 C.电源线截面积 D.X线机的功率 E.变压器到X线机的距离
A.正侧位摄片 B.双侧对照摄片 C.左右斜位摄片 D.正侧位摄片,必要时双侧对照 E.正侧位片,包括周围软组织及邻近一个关节
A.靶盘直径越大管容量越大 B.靶盘直径增大启动负荷不变 C.靶盘增加石墨层启动负荷增加 D.在未达到额定转速前,延长启动时间可提高转速 E.其X线发生效率与固定阳极管相同
A.X线管的灯丝发射特性B.X线管的阳极特性C.X线管的构造参数D.X线管的产热、散热特性E.X线管的最大负荷参数
A.电源变压器容量 B.电源频率 C.电源电压 D.电源电阻 E.高压整流方式
A.次级中心接地点处电位为零 B.高压变压器上所标示的初级电压是指该变压器次级最大负载时所对应的电压值 C.高压变压器浸泡在绝缘油中,提高了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 D.诊断用X线机高压变压器设计容量等于最大容量 E.高压变压器是升压变压器
A.主焦点 B.标称焦点 C.副焦点 D.实际焦点 E.有效焦点
A.芯线、绝缘层、保护层 B.芯线、保护层、半导体层、金属网层、绝缘层 C.芯线、绝缘层、半导体层、金属网层、保护层 D.芯线、半导体层、绝缘层、金属网层、保护层 E.芯线、半导体层、绝缘层、保护层、金属网
A.灯丝变压器、高压变压器、X线管 B.灯丝变压器、X线管、高压交换闸 C.旋转阳极定子线圈、变压器油、X线管、胀缩器 D.X线管、灯丝变压器、旋转阳极定子线圈 E.旋转阳极定子线圈、高压变压器、X线管、胀缩器
A.降压变压器 B.次级输出电压很低,因此对绝缘要求不高 C.次级输出电压一般小于20伏 D.灯丝变压器浸泡在变压器油内 E.X线管内有两个灯丝变压器
A.扫描机架系统 B.扫描检查床 C.X线管及数据收集系统 D.计算机及阵列处理机 E.激光相机
A.第一代CT机 B.第二代CT机 C.第三代CT机 D.第四代CT机 E.第五代CT机
A.15~25℃ B.16~22℃ C.18~22℃ D.18~26℃ E.18~28℃
A.CT值标度 B.灰阶 C.窗宽 D.窗位 E.矩阵
A.影像板形成的潜影和胶片形成的潜影相类似 B.影像板受激光扫描时,其发光的强度依赖于第一次激发的X线量 C.由于影像板影像的消退现象,其影像最好在第一次激发后的8小时内读出 D.影像板对X线敏感度低于胶片,可以不用注意其屏蔽的问题 E.影像板出现灰尘,应该需要用专用清洁液清洁
A.读出装置激光点直径越小,图像质量越好 B.影像板以及光电倍增管都会产生噪声,影响图像质量 C.数字转换会产生相应的量化噪声和伪影 D.散射线,会使计算机摄影图像的清晰度提高 E.信号的数字化,会使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下降
A.X线影像转换成数字影像的过程中,没有可见光的产生 B.硒层的主要作用是接收X线的照射,产生电子一空穴对 C.在该平板探测器中,薄膜晶体管(TFT)起开关作用,每个TFT就是一个影像像素 D.TFT像素尺寸的大小,直接决定图像的分辨率 E.在平板探测器扫描电路未清除硒层中的潜影和电容上的电荷时,可以继续使用
A.1W=1HU/s B.1W=1.41HU/s C.1W=1.71HU/s D.1W=0.71HU/s E.1W=0.77HU/s
A.管套内阴极端 B.管套外阴极端 C.管套内阳极端 D.管套外阳极端 E.控制器内
A.用有机玻璃窗口密封 B.用低过滤的铝片密封 C.用中过滤的铜片密封 D.用高过滤的铅板密封 E.用含铅玻璃窗口密封
A.管套内阳极端 B.管套内阴极端 C.管套外阳极端 D.管套外阴极端 E.管套窗口处
A.高压接触器 B.高压变压器 C.高压整流器 D.X线管 E.灯丝变压器
A.体积小 B.寿命长 C.透明度高 D.内阻小 E.无需灯丝加热
A.初级电压在100~200V B.次级电压在5~15V C.功率在100W左右 D.是高压部件 E.可按一般变压器进行绝缘处理
A.生长发育 B.心动周期和心率 C.呼吸 D.管电压 E.体位
A.胃张力 B.蠕动 C.睡眠状态 D.体位 E.幽门功能
A.电子源 B.高真空 C.旋转阳极 D.高速电子的产生 E.电子的骤然减速
A.数秒 B.数十秒 C.数分 D.数秒~数小时 E.数小时~数十年
A.巨大的社会效益 B.巨大的经济效益 C.代价-危害-利益的最优化 D.提供出高质量的图像 E.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A.废片率的统计 B.工作量的统计 C.照片质量的管理 D.摄影参数的管理 E.自动冲洗机药液管理
A.1921年 B.1929年 C.1930年 D.1942年 E.1948年
A.35kV B.50kV C.70kV D.85kV E.90kV
A.蝶鞍 B.脑垂体 C.前床突 D.后床突 E.鞍结节
A.0.7% B.0.8% C.0.9% D.2.0% E.99%
A.未注射对比剂肾脏不显示 B.注入对比剂1~2分钟肾实质显影 C.注入对比剂2~3分钟肾盂开始显影 D.注入对比剂15~30分钟静脉尿路造影显影最浓 E.解除压迫后输尿管及膀胱显影
A.安装在高压发生器内 B.线圈常采用高压得电 C.结构牢固稳定性差 D.接点压力弱接触面积小 E.用于接通高压控制X线的发生
A.位于颅后窝 B.成像边缘清楚 C.常呈卵圆形 D.双侧形状可不相同 E.大小约4.2mm×9.0mm
A.滤线器摄影床 B.X线管专用支架 C.控制器 D.多功能诊视床 E.体层摄影专用床
A.诊视床 B.高压发生器 C.X线管专用支架 D.影像增强器 E.数字处理系统
A.X线管 B.电源电压表 C.灯丝加热变压器 D.高压电缆 E.高压交换闸
A.绝缘油 B.交换闸 C.X线管 D.高压插座 E.防护铅皮
A.65 B.70 C.44 D.74 E.37
A.固有滤过一般用铝当量表示 B.固有滤过,指X线机本身的滤过 C.将X线束中低能成分吸收掉,称X线滤过 D.对高能射线采用铜铝复合板,铝面朝向X线管 E.总滤过为固有滤过与附加滤过之和
A.2.5s以内 B.1.0s以内 C.0.5s以内 D.0.3s以内 E.0.1s以内
A.X线能量 B.原子序数 C.密度 D.每克电子数 E.X线管灯丝电压
A.患侧肺野呈均匀密度增高 B.纵隔向患侧移位 C.患侧横膈下移 D.患侧肋间隙变窄 E.健侧呈代偿性肺气肿
A.人体前 B.暗盒后 C.X线管前 D.X线管后 E.人与暗盒间
A.管电压是峰值、管电流是平均值 B.管电压是峰值、管电流是有效值 C.管电压是有效值、管电流是平均值 D.管电压是峰值、管电流是峰值 E.管电压是平均值、管电流是有效值
A.脂肪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E.淋巴组织
A.全面 B.全员 C.全盘采用组织管理 D.全过程 E.全盘采用科学方法
A.64 B.81 C.49 D.9 E.8
A.mA B.mV C.A D.kV E.dV
A.层面图像 B.可得到任意方位的超声图像 C.可观察活动器官的运动情况 D.以明暗不同的灰阶反映回声强弱 E.三维静态图像
A.X线 B.γ射线 C.可见光 D.红外光 E.紫外光
A.8bit B.10bit C.12bit D.14bit E.l6bit
A.6 B.5 C.4 D.3 E.2
A.X线管的灯丝加热电压是高电压 B.工作时灯丝电压先于管电压加至X线管 C.X线管产生X线的效率很低 D.X线管消耗的电能大部分变为热 E.X线管透视时阳极可以不旋转
A.0.05s B.0.1s C.0.5s D.0.8s E.1.0s
A.无线电波 B.超声波 C.可见光 D.红外线 E.紫外线
A.A表 B.V表 C.mAs表 D.uA表 E.电秒表
A.X线强度的分布阴极侧比阳极侧强 B.阳极靶倾角大的允许负荷大 C.实际焦点比有效焦点大 D.由于焦点的电子密度是不均等性的,产生了正焦点和副焦点 E.焦点大小将根据负荷条件变化
A.15岁 B.16岁 C.17岁 D.18岁 E.29岁
A.四钮控制方式 B.三钮控制方式 C.二钮控制方式 D.一钮控制方式 E.零钮控制方式
A.55~65kW B.45~55kW C.35~45kW D.25~35kW E.2~5kW
A.3 B.2 C.1 D.4 E.6
A.照射量 B.照射量率 C.吸收剂量 D.剂量当量 E.吸收剂量率
A.辐射线性质 B.X线剂量 C.与照射部位和范围无关 D.剂量率 E.照射方式
A.人工调整管电压 B.人工调整电容电流 C.人工调整电源电压 D.人工调整曝光时间 E.人工调整接地电阻
A.立柱 B.平板检测器 C.监视器 D.高压发生器 E.准直器
A.5°~8° B.15°~28° C.25°~28° D.5°~28° E.12°~19°
A.变压比大 B.降压变压器 C.瞬间负荷功率大 D.在变压器油中工作 E.次级绕组中心点接地
A.异步通讯模式(ATM) B.公用电话网 C.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 D.供电网络 E.无线电网络
A.控制器 B.影像增强器 C.摄像机 D.探测器 E.摄影床
A.相干散射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 E.光核反应
A.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组成 B.可呈哑铃状病灶征象 C.原发病灶多位于上叶下部和下叶上部 D.原发病灶与病灶周围炎呈片絮状阴影 E.原发病灶不能完全吸收
A.靶面倾角 B.管电流大小 C.辐射时间的长短 D.阳极的类型(固定或旋转) E.管内阳极与阴极间的距离
A.按键式 B.旋钮式 C.触摸屏式 D.触摸开关式 E.电离开关式
A.汤姆逊散射 B.光电效应吸收 C.康普顿散射 D.电子对吸收 E.光核反应吸收
A.探测中心线是否准直 B.探测病人位置是否准确 C.探测扫描时散射线的多少 D.探测透过射线以获得正确曝光量 E.透过射线以获得测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