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医源性感染途径 B.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C.组织细菌含量<103CFU/g D.病原菌侵入到邻近的活组织当中,伴有全身症状E.血培养阳性
A.切开减张范围不应超过焦痂边界 B.切开的深度以有新鲜出血为准 C.切开深度达脂肪层即可 D.切开深度应以充分缓解肢体张力为准,可超过深筋膜甚至肌膜 E.切开深度应达到深筋膜层,但不应超过深筋膜
A.鼻咽部 B.喉部 C.气管 D.支气管 E.肺泡
A.立即用清水冲洗 B.立即送往医院 C.创面切除 D.包扎疗法 E.以上都是
A.可以防止颅内高压和脑水肿 B.一般不用麻醉 C.应有足够的深度和范围 D.能够抗感染并推迟焦痂切除时间 E.胸部焦痂切开可以促进排痰
A.呼吸道 B.消化道 C.泌尿道 D.创面 E.输液管道
A.深部组织损伤范围不超过创面范围 B.肢体减张时应切至脂肪层,以充分松解肢体张力 C.易继发厌氧菌感染 D.损伤的程度仅取决于电压的高低 E.同样电压下直流电比交流电更危险
A.酸烧伤 B.热液烧伤 C.碱烧伤 D.放射性损伤 E.电击伤
A.1~2小时 B.2~3小时 C.3~5小时 D.6~8小时 E.24~36小时
A.病变主要发生在基底膜 B.病变仅发生在肾小管 C.病变主要发生在肾小管,肾小球次之 D.病变主要发生在肾小球,肾小管次之 E.病变主要发生在肾小球旁器
A.1% B.2% C.3% D.4% E.5%
A.伤后2~7天 B.伤后1~3周 C.伤后1~2个月 D.伤后1年 E.以上都不是
男性,28岁。大面积烧伤。广谱抗生素治疗第10天骤起寒战,体温39.5~40.0℃。神志淡漠、嗜睡、血压下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2×109/L,分类见中、幼与晚幼粒细胞。血培养为白色念珠菌。诊断为全身性真菌感染。抗感染治疗首选()。
A.多黏菌素 B.替考拉宁 C.米诺环素 D.利奈唑胺 E.卡泊芬净
A.经创面静脉置管 B.静脉内输入高价营养 C.静脉内置管长于7天 D.经中心静脉置管 E.经周围静脉置管
A.立即清创,止痛,输液 B.止痛,输液,清创 C.输液与清创同步 D.先予止痛,后送病房抗休克处理 E.快速补液、吸氧,创面暂用无菌巾覆盖,待休克好转后清创
A.头大,躯干小 B.头大,四肢、躯干相似 C.头大,四肢小 D.头大,四肢、躯干小 E.头大,下肢小,躯干相似
A.Ⅰ度、Ⅱ度、Ⅲ度 B.Ⅰ度、Ⅱ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 C.Ⅰ度(浅Ⅰ度、深Ⅰ度)、Ⅱ度、Ⅲ度 D.Ⅰ度、Ⅱ度、Ⅲ度(浅Ⅲ度、深Ⅲ度) E.浅、中、深共三度
A.减少医院交叉感染 B.应用抗生素 C.经常更换气管套管 D.清理气道分泌物,必要时行肺内灌洗 E.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A.硫酸烧伤 B.苯酚烧伤 C.氢氟酸烧伤 D.生石灰烧伤 E.磷烧伤
A.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B.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有关 C.肠源性感染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阳性菌 D.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E.肠道细菌和毒素可经肠道侵入播散全身
A.立即行心肺复苏 B.立即脱离电源 C.必须了解触电经过及细致查体 D.高压电击伤后限制补液,避免加重心肺负担 E.焦痂及深筋膜切开术
A.烧伤总面积达30%~50% B.烧伤面积不足30%,全身情况较重,合并休克 C.烧伤面积不足30%,但为复合伤 D.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 E.烧伤面积不足30%,伴剧烈疼痛
A.轻度吸入性损伤 B.中度吸入性损伤 C.重度吸入性损伤 D.特重度吸入性损伤 E.介于重度和特重度之间
A.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 B.创面多有水疱 C.创面痛觉迟钝 D.如无感染,创面3~4周愈合 E.愈合后多有增生性瘢痕
A.12小时 B.6小时 C.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A.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B.吸氧 C.保持气道通畅 D.早期气管内灌洗 E.以上都是
A.立即送往医院 B.立即用碱性溶液中和处理 C.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D.立即用布类擦干净 E.立即进行冷疗
A.常合并呼吸心搏骤停 B.与火焰烧伤的病理改变基本相同 C.深度可达骨组织 D.创面发生细菌感染 E.以上都是
A.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 B.表皮角质层+透明层 C.表皮角质层 D.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 E.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生发层
A.烦躁不安 B.呼吸深、慢 C.血压下降 D.口渴,尿量减少,心率增快 E.外周静脉充盈不良,肢端凉
A.500ml B.1000ml C.1500ml D.2000ml E.2500ml
A.亚胺培南 B.头孢他啶 C.米诺环素 D.万古霉素 E.卡泊芬净
A.2~3小时 B.24~36小时 C.8~24小时 D.6~8小时 E.48小时以后
A.急性呼吸衰竭 B.脓毒血症 C.急性心衰 D.低血容量性休克 E.应激性溃疡
A.同一部位的皮肤厚度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不一 B.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一 C.许多化学烧伤有继续加深的过程 D.酸烧伤的深度易估计偏浅,碱烧伤易估计偏深 E.Ⅲ度烧伤偶尔也可出现水疱
A.开水 B.电火花 C.火焰 D.强酸 E.强碱
A.烧伤面积 B.烧伤深度 C.有无合并伤或休克 D.有无呼吸道烧伤 E.以上都是
A.1%硫酸铜浸洗创面 B.以湿布覆盖创面 C.以油质敷料包扎 D.将受伤部位浸入水中 E.如可能,移除磷颗粒
A.组织坏死期 B.体液渗出期 C.急性感染期 D.创面修复期 E.康复期
A.表浅层,生发层健在 B.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 C.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存在 D.皮肤全层 E.皮肤下脂肪
A.全身营养支持 B.纠正休克 C.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D.正确处理创面 E.大剂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A.凡能产热的物质所致的组织损害统称热力烧伤 B.泛指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所致的组织损害 C.热力烧伤是指火焰、高温气体、热液、热金属所致的组织损害 D.狭义的烧伤一般指热力所造成的烧伤 E.热液、蒸汽所致的组织损害称之为烫伤,有的冠以病因称之,如电烧伤、化学烧伤
A.伤后1~2天 B.伤后3~4天 C.伤后4~5天 D.伤后1~2周 E.伤后3周
A.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20%以上 B.烧伤总面积25%以上 C.Ⅲ度烧伤面积达10%以上 D.烧伤总面积31%~50% E.Ⅲ度烧伤面积达15%
A.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B.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 C.透明层、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角质层、颗粒层 D.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层、角质层、透明层 E.基底细胞层、颗粒层、角质层、透明层、棘细胞层
A.触电后易燃物引起的烧伤 B.电弧烧伤 C.接触性电烧伤 D.电损伤或电击伤 E.电弧烧伤和接触性电烧伤
A.Ⅰ度烧伤常于3~5天脱屑愈合 B.浅Ⅱ度一般1~2周内痂下愈合 C.较浅的深Ⅱ度烧伤2~3周痂下愈合 D.较深的深Ⅱ度烧伤5~6周痂下愈合 E.Ⅲ度烧伤创面需植皮才能愈合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梭状芽孢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链球菌 E.鲍曼不动杆菌
A.补液 B.吸痰 C.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D.吸氧,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E.利尿
A.烧伤总面积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 B.烧伤总面积在11%~30%的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10% C.Ⅲ度烧伤面积在11%~20%之间 D.Ⅲ度烧伤面积超过50% E.烧伤总面积在80%以上
A.血培养多为阴性 B.痂下组织细菌量计数超过105CFU/g C.创面有细菌感染,并向痂下正常组织侵入 D.不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E.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A.表皮角化层 B.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C.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 D.皮肤全层 E.皮下组织层
A.基本诊治原则相同 B.主要临床表现相同 C.深度划分依据相同 D.致伤机制相同 E.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A.机体的敏感性 B.照射剂量 C.早期是否冷疗 D.射线种类 E.照射间隔时间
A.高血红蛋白症 B.血液流变学紊乱 C.血管内液外渗 D.血液浓缩 E.C+D
A.胃溃疡 B.急性出血性胃炎 C.脓毒症 D.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E.Curling溃疡
A.包扎疗法 B.先用包扎疗法,3~5天后削痂植皮 C.急诊行削痂植皮术 D.急诊行切痂植皮术 E.3~4天后切痂植皮
A.鲍曼不动杆菌 B.产气荚膜杆菌 C.粪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化脓性链球菌
A.败血症 B.菌血症 C.创面脓毒症 D.脓毒症 E.真菌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