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BO血型相合可能会增加血小板的存活时间 B.ABO血型相合的血小板的输入是必需的 C.输入的血小板通常在体内存在1~7天 D.每单位的血小板可以增加机体大约10000~20000×109/L E.有过血小板输入史的患者,计数的增加会相对缓慢
A.高龄、小儿 B.食管反流、胃麻痹、肠梗阻 C.无法确定是否摄入食物或液体 D.妊娠、肥胖 E.饱胃、创伤
A.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量,满足机体的需要 B.降压时间以满足手术需要为准 C.降压界限为MAP不低于60~70mmHg或血压降低基础血压的30% D.当平均压下降,低于60mmHg,可致脑供血不足 E.收缩压低于80mmHg,肾小球滤过率可能降低
A.与麻醉药的强度有关 B.与老年人的肺功能有关 C.与老年人的心功能有关 D.增大 E.减小
A.限制液体入量 B.利尿剂首选甘露醇、呋塞米与甘露醇合用可起协同作用 C.过度通气,维持PaCO220~25mmHg D.早期使用皮质激素 E.应用硫喷妥钠、利多卡因、依托咪酯等脑血管收缩药
A.2天 B.36~48小时 C.72小时 D.7天 E.14天
A.药物比重 B.患者体位 C.注药速度 D.药物剂量 E.药物浓度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E.先减少后增加
A.输注葡萄糖溶液 B.适量输注林格液 C.适量输注羟乙基淀粉液 D.依据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 E.适当补充血浆及红细胞
A.皮质神经元突触前活动 B.皮质神经元突触后活动 C.神经冲动最活跃部分抽象处理 D.皮质胶质细胞电活动 E.以上都不对
A.琥珀酰胆碱为去极化肌松药 B.主要在肝内分解,代谢产物经肾排泄 C.有脱敏感阻滞作用 D.可增高眼内压、胃内压 E.严重烧伤者用琥珀酰胆碱时,可引起高血钾
A.罗库溴铵 B.琥珀胆碱 C.阿曲库铵 D.哌库溴铵 E.维库溴铵
A.硝普钠 B.尼卡地平 C.艾司洛尔 D.乌拉地尔 E.硝酸甘油
A.选用长效局麻药 B.在局麻药中加入小量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剂 C.在满足手术需要的情况下,采用较低的阻滞平面 D.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较大剂量局麻药 E.使用镇静催眠药降低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减慢局麻药吸收速度
关于能够通过胎盘的局部麻醉药,哪组答案是正确的() ①阿替卡因, ②利多卡因, ③丁哌卡因, ④罗哌卡因, ⑤2-氯普鲁卡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E.①②④⑤
A.增加异氟烷的吸入浓度或静脉注入氯胺酮1mg/kg B.暂停手术,迅速加深麻醉 C.腹腔镜CO人工气腹时立即放气 D.吸入沙美特罗 E.纯氧吸入,并吸入沙丁胺醇
A.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价肺功能的最容易获得和最有效的定量指标 B.大手术患者术前PaCO2大于6.0kPa(45mmHg),PaO2小于67kP(50mmHg)为高危者,尤其是胸部及上腹部手术者,术后常需呼吸支持 C.屏气试验:正常人可持续30s以上;如低于15s则提示患者心肺储备能力很差,常不能耐受手术与麻醉 D.测胸腔周径法:测量深吸气和深呼气时胸腔周径的差别,超过4cm者提示无严重肺部疾患和肺功能不全 E.火柴火试验:待患者安静,深吸气后再快速呼气,能将15cm远的火柴火吹灭者,提示肺储备功能好
A.心率增快 B.前负荷增加 C.后负荷降低 D.心肌收缩力增强 E.应用正性心肌力药物
A.防止低血压 B.防止高血压 C.防止心动过速 D.麻醉宜浅 E.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A.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 B.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 C.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 D.FEV1/FVC<70%及FEV1>70%预计值 E.FEV1/FVC<70%及FEV1<50%预计值
A.Mallampati分级Ⅲ级 B.上齿咬合面与地平面的旋转角35° C.张口度为3cm D.甲颏间距为6.5cm E.体重指数(BMI)为22kg/m2
A.氯胺酮 B.硫喷妥钠 C.咪达唑仑 D.氧化亚氮 E.依托咪酯
A.去氧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盐酸甲氧明 D.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Ⅲ~Ⅳ级
A.CPAP B.PEEP C.小潮气量 D.吸入纯氧 E.肺复张手法
A.手术中压迫脊髓 B.手术中长时间低血压 C.手术相关的低温 D.脊髓缺血 E.脑脊液的丢失
A.降低患者头部 B.给予利多卡因 C.通知手术医生 D.停止所有麻醉药的使用 E.停止使用笑气
A.体温的快速升高 B.心动过速 C.皮肤发热 D.心律失常 E.碱石灰罐发热
A.高热 B.通气量不足 C.阿片类药物耐受 D.口腔与舌体过小 E.高动力型心肌病
A.容量过多 B.低钠血症 C.腰麻平面过高 D.膀胱穿孔 E.自主神经反射亢进
A.心绞痛 B.气胸 C.膈神经激惹 D.局部麻醉药误注入血管 E.局部麻醉药误注入椎管内
A.MPQ B.NRS C.UBA D.VAS E.VRS
A.0为无痛 B.10为最剧烈疼痛 C.4以下为轻度痛(疼痛不影响睡眠) D.4~7为中度痛 E.9以上为重度痛(疼痛导致不能睡眠或从睡眠中痛醒)
A.PCA需设置负荷剂量(LoadingDosE. B.术后立刻给予 C.所选药物需起效快,剂量应能缓解术后痛 D.为了不影响术后清醒和拔除气管导管,术后可有短暂镇痛空白期 E.也可术前使用作用时间长的镇痛药物,实现超前镇痛
A.由于作用机制不同而互补 B.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 C.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小 D.达到最大效应时副作用相应小幅增加 E.达到最大的效应/副作用比
A.泮库溴铵 B.氯筒箭毒碱 C.琥珀胆碱 D.维库溴铵 E.哌库溴铵
A.眼底出血 B.左束支传导阻滞 C.水、电解质紊乱 D.脑卒中和心肌梗死 E.急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A.吸入纯氧,充分去氮 B.诱导之前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进行超前镇痛 C.术前晚给予催眠剂量安定口服 D.诱导中给予芬太尼的剂量达6μg/kg E.适当过度通气
A.心排血量和肺血流量增加可增大对吸入麻醉药的摄取 B.将氧化亚氮与挥发性吸入麻醉药两种药物同时吸入时可产生第二气体效应 C.肺泡内麻醉药浓度与吸入浓度的比值上升速度决定麻醉起效速度 D.麻醉的可控性取决于药物的血/气分配系数 E.吸入麻醉不可用于哮喘患者
A.阿司匹林 B.吲哚美辛 C.布洛芬 D.布洛芬缓释胶囊 E.双氯芬酸钠
A.肋间神经阻滞 B.胸椎旁神经阻滞 C.腰椎旁神经阻滞 D.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E.硬膜外腔阻滞
A.疱疹无规律性分布 B.多发于四肢 C.呈双侧性 D.非病毒感染 E.疱疹沿感觉神经支配区多见胸神经
A.交感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儿茶酚胺增加 B.肾上腺皮质释放的醛固酮和皮质醇减少 C.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D.胰岛素分泌增加 E.肾素-血管血管紧张素减少
A.对母婴影响小 B.操作简便,快速有效,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要求 C.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 D.产妇清醒可参与生产过程 E.以上均是
A.PCA B.口服 C.肌注 D.直肠给药 E.以上均不是
A.单独用药,避免联合用药以减少副作用 B.重度疼痛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C.中度疼痛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D.轻度疼痛患者,选用阿片类药物 E.中度疼痛患者,选用解热镇痛药辅以抗炎药
A.好发于老年女性 B.囊内的头下型骨折固定不好,极易形成股骨头缺血坏死 C.外旋、内收畸形,大转子上移 D.较稳定,愈合率高 E.一般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A.常晚间定时发生呕吐 B.呕吐量大,常为宿食 C.上腹隆起,常有胃型及蠕动波 D.往往有振水音 E.呕吐往往引起脱水酸中毒
A.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B.同步直流电复律 C.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D.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E.人工呼吸
A.桡神经 B.尺神经 C.正中神经 D.前臂内侧皮神经 E.肌皮神经
A.不影响神智和病情观察,镇痛完善,可做到对运动和其他感觉功能影响较小 B.手术后T3~T5硬膜外腔镇痛,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率,有利于纠正心肌缺血 C.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腔镇痛可改善肠道血流,但可麻痹肠道不利肠功能恢复 D.术后下肢硬膜外腔镇痛,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低 E.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硬膜外腔镇痛几乎可以完全阻断手术创伤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
A.连续小发作 B.精神运动发作持续数天 C.一侧肢体间断抽搐 D.长期用药抽搐仍经常发作 E.大发作频繁出现,间歇期仍神志不清
A.兴奋迷走神经 B.阻滞交感神经 C.抑制心血管中枢 D.直接抑制心肌 E.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A.下肢闭塞性动脉炎 B.下肢糖尿病性坏死病灶 C.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D.雷诺病 E.胫骨骨肉瘤疼痛
A.如果在体外循环(CPB.前应用了N2O,则应在转流开始前停止使用,因为N2O可能增加气栓发生的潜在危险 B.对病人进行肝素化时,静脉注射肝素后常发生一过性血管扩张 C.主动脉根部分离和插管可以导致高血压和心动过速 D.CPB中代谢性酸中毒和少尿提示可能存在体循环灌注不足 E.体外循环术中,监测直肠温度能及时反映脑和高灌注区组织的温度
A.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B.沙丁胺醇雾化吸入 C.氨茶碱静脉注射或滴注 D.应用β受体阻滞药 E.应用β受体激动药
A.听诊双肺呼吸音 B.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 C.按压胸廓可见导管口有气体呼出 D.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E.气道压力变化
A.晨僵持续1小时,病程至少6周 B.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C.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至少6周 D.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 E.HLA-B27阳性
A.刺中眶下神经时,患者产生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B.进针方向向内、上、后方进针 C.可用10%酚甘油或无水酒精注射 D.适用于三叉神经第二支痛的治疗 E.以上均不是
A.影响吸入麻醉药的挥发,故麻醉效能下降 B.体温下降在1℃以内,对吸入麻醉药的MAC几无影响 C.静脉麻醉药的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D.肌松药作用时间明显缩短 E.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降低
A.硬膜外阻滞有助于控制血压 B.饱胃患者宣避免用全身麻醉 C.若无出血倾向,首选硬膜外阻滞 D.硬膜外宜缓慢分次给药,避免血压快速下降 E.患者多处于脱水状态,麻醉后应快速、大量补液
A.2周内发展为脑疝致生命垂危 B.颅内肿瘤致呼吸节律改变 C.4~7天发展为脑疝致呼吸功能衰竭 D.颅内血肿致心率减慢 E.2天内发展为脑疝而危及生命
A.凝血酶原 B.抗凝血酶Ⅲ C.凝血酶Ⅲ D.纤维蛋白原 E.纤维酶原
A.患者依从性好 B.多数静脉全麻药经过一次臂脑循环时间即可发挥麻醉效应 C.最大的优点就是无手术室污染且可控性好 D.单一药物无法达到理想的麻醉状态 E.静脉全身麻醉主要采用复合给药的方法
A.二尖瓣开放、关闭异常 B.主动脉瓣开放受限 C.瓣膜上出现赘生物 D.左房左室扩大 E.心室壁活动减弱
A.向心性肥胖,肌无力 B.高血压 C.高血糖 D.血容量降低 E.低钾血症
A.肺分流量增加,无效腔量增加 B.肺分流量减少,无效腔量减少 C.肺分流量不变,无效腔量不变 D.肺分流量减少,无效腔量增加 E.肺分流量增加,无效腔量减少
A.胃癌骨转移 B.骨肉瘤 C.甲状旁腺腺瘤 D.甲状腺高功能腺瘤 E.肾上腺瘤
A.流涕为先兆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双肺哮鸣音 D.不能自行缓解 E.呼气延长
A.左心室收缩的相对强度 B.估计每搏量 C.估计体循环阻力 D.心室率 E.估计中心静脉压
A.多为伴哮鸣音的吸气性呼吸困难 B.多为伴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C.多为伴哮鸣音的混合性呼吸困难 D.多为胸闷或咳嗽 E.多为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
A.低钾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氯血症 D.低钠、低氯血症 E.低钾,低钠血症,碱血症
A.主动脉瓣区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B.主动脉瓣区哈气样舒张期杂音 C.脉搏细弱 D.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 E.抬举样心尖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