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mg/L B.≥0.05mg/L C.≥0.1mg/L D.≥0.3mg/L E.以上都不是
A.保证针对性 B.形式符合需要 C.内容符合需要 D.不应配以音乐、幽默的手法 E.可以适当的进行情绪化处理
A.促进心理健康 B.主要促进心理健康,同时保护心理健康 C.保护心理健康 D.预防心理疾病 E.治疗心理疾病
A.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 B.大小鼠 C.果蝇 D.兔 E.犬
A.设备简单 B.操作方便 C.受试物消耗量少 D.受试物浓度和氧分压较稳定 E.适合于小鼠接触易挥发的液态化合物
A.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计剂量 B.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 C.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D.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 E.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
A.1~3Gy B.3~5Gy C.5~7Gy D.7~9Gy E.9~11Gy
A.>5Gy B.>10Gy C.>15Gy D.>20Gy E.>25Gy
A.人耳对100方的等响曲线 B.人耳对40方的等响曲线 C.人耳对70方的等响曲线 D.人耳对1000Hz标准音等响曲线 E.人耳对40dB纯音的响应曲线
A.40mg/m3 B.100mg/m3 C.80mg/m3 D.90mg/m3 E.120mg/m3
A.20mg/m3 B.30mg/m3 C.40mg/m3 D.50mg/m3 E.60mg/m3
A.除去成本的利润部分 B.包括成本和利润的全部营业收入 C.全部营业的成本部分 D.全部营业所得缴税的部分 E.被处理的违法食品价值部分
A.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 B.食品生产经营过程 C.食品生产经营者 D.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以及生产经营场所、设施和有关环境 E.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
A.抑制血红素合成 B.刺激含巯基的酸 C.激活ALAS D.使ALA合成减少 E.以上都不是
A.0.2℃ B.0.2℃以上 C.1℃ D.1℃以上 E.2℃
A.1h内 B.6h内 C.20h内 D.24h内 E.48h内
A.发热、口腔炎、消化道症状 B.贫血、腹痛、口腔炎 C.易兴奋、震颤、口腔炎 D.周围神经炎、皮疹、贫血 E.以上都不是
A.XLS B.DOC C.DOT D.WRD E.PRG
A.必然事件 B.可能事件 C.小概率事件 D.偶然事件 E.随机事件
A.人口出生情况 B.人口老化情况 C.人口自然变动及迁移情况 D.人口死亡情况 E.人口迁入迁出情况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
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对照组中进行血型分布的抽样调查,血型分为O、A、B和AB型,为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血型分布的差异,需先检验差异是否为随机误差造成,故应采用()
A.方差分析 B.配对t检验 C.均数差异的可信区间 D.X2检验 E.比较两中位数的检验方法
A.非传染病无必要病因,传染病才有必要病因 B.必要病因不明的疾病无法进行预防 C.必要病因是病因研究的重点 D.必要病因一定与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 E.环境污染是肺癌的必要病因
A.用移液管移取放射性液体时,严禁用口吸取 B.用移液管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使用橡皮球吸取 C.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使用移液器具吸取 D.用移液管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用口吸取 E.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使用注射器吸取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差别显著 D.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E.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有差别
A.对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 B.对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C.对皮肤的损伤作用 D.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胸闷等 E.对肺脏产生刺激作用,引起肺水肿
A.脱毛膏引起的皮肤刺激 B.祛斑霜引起的皮肤过敏 C.育发水引起的头皮红肿 D.风油精引起的皮肤水疱 E.粉刺露引起的面部发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防治结合 E.四级预防
A.化妆品痤疮 B.化妆品皮肤色素紊乱 C.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D.化妆品毛发损伤 E.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A.回顾性调查 B.前瞻性调查 C.典型调查 D.现状调查 E.随访调查
A.建筑施工验收和设备安装验收 B.主体工程验收和卫生防护设施验收 C.各单位分头审核和会议集中审核 D.土建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 E.基础施工验收和设备安装验收
A.通过影响人们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念,促使大众学习并运用医学知识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B.是创造健康社会环境的"大卫生"系统工程之一 C.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使个体和人群自觉主动地提高健康生活水平的过程 D.重点研究保健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E.是全球推进"人人健康"的战略措施之一
A.过去受到有机物污染,自净已结束 B.过去受到有机物污染,已经逐渐自净,最近有受到污染 C.有机物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污染危害仍然存在 D.新近受到有机物污染,自净正在开始 E.没有受到有机物污染
A.两样本均数不相等 B.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C.两样本均数差别较大 D.两总体均数差别较大 E.两样本均数差别有实际意义
A.0~4MeV B.4~9MeV C.9~10MeV D.10~100MeV E.1000MeV以上
A.出生后头1年 B.胚胎后3个月 C.胎儿早期 D.胎儿期 E.出生后前3个月
A.两个观察指标实际数的符合程度 B.观察的实际数与理论数的符合程度 C.两个计算的理论数间的符合程度 D.样本总体率的符合程度 E.观察的实际数与理论数的差值
A.漏诊率与误诊率越大 B.漏诊率与误诊率越小 C.漏诊率越大,误诊率越小 D.漏诊率越小,误诊率越大 E.漏诊率不变,误诊率越小
A.灵敏度高,特异度低,假阳性率低,假阴性率高 B.灵敏度高,特异度低,假阳性率高,假阴性率低 C.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假阳性率低,假阴性率低 D.灵敏度低,特异度高,假阳性率低,假阴性率高 E.灵敏度低,特异度高,假阳性率高,假阴性率低
A.描述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 B.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 C.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的基础 D.检验和验证病因假说 E.进行社区诊断
A.内存储器、磁盘和打印机 B.CPU、软盘驱动器和RAM C.CPU、显示器和键盘 D.硬盘、软盘驱动器、键盘 E.操作系统和硬件系统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迁入 C.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D.免疫人口死亡 E.传染病流行
A.严重性 B.急性期 C.综合征 D.呼吸道 E.非特异
A.以提高科学认知为基础 B.以树立正确态度为关键 C.以掌握保健技能为支持 D.以心理健康为前提 E.以改变行为为目标
A.中西医并重 B.加快培养卫生人才 C.以农村为重点 D.预防为主 E.动员全社会参与
A.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B.帮助目标人群掌握健康保健技能 C.帮助目标人群树立健康信念 D.促进目标人群建立健康行为 E.为促进健康而建立社会联盟
A.疾病因素模型、病因网络模型 B.充分病因模型、必要病因模型 C.因果关系模型、病因链模型 D.危险因素模型、类别特征模型 E.三角模型、轮状模型
A.飞沫传播 B.经血液传播 C.经水源传播 D.媒介昆虫传播 E.经消化道传播
A.老年人口占成年人口的比例 B.老年人口每年增长的比例 C.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 D.老年人口中男女性别的比例 E.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
A.每10万个住院病人中平均有161个人死于脑卒中 B.每10万个脑血管病人中平均有161个人死于脑卒中 C.每10万个脑卒中病人中平均有161个人死于该病 D.每10万个死亡病人中平均有161个人死于脑卒中 E.每10万个人中平均有161个人死于脑卒中
A.死亡率 B.发生率 C.阴性或阳性 D.患病率 E.阳性率
A.一种视频处理软件 B.一种游戏软件 C.一种文字处理软件 D.一种系统软件 E.一种电子表格软件
A.引起少数个体出现损害作用的剂量 B.引起所有个体出现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引起所有个体出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D.引起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高剂量 E.引起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A.应激反应指机体的反应 B.应激对健康无益处 C.指人类面对困难与逆境而产生的压力 D.不同的应激有种类、性质、强度、频度等差别 E.也称刺激反应
A.用于安全教育装备和设施的费用 B.用于防护职业性危害因素所需的专项经费 C.用于事故应急措施的费用 D.用于安全防护经费 E.用于职业健康体检的费用
A.=SUM(1,2,…,9,10) B.=SUM(E1;5) C.=SUM(A1;E7) D.=SUM(’18’,’25’,7) E.=SUM(6;5)
A.A型 B.B型 C.C型 D.AB型 E.O型
A.休工率 B.发病率 C.伤残率 D.死亡率 E.PQLI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现况调查研究 D.临床试验研究 E.现场干预试验
A.计算机处理 B.细菌学试验 C.血清学检验 D.发病、死亡登记 E.现况调查
A.发展高精尖技术B.多部门协作C.社会公正D.社区参与E.考虑成本效果
A.法国医生盖林 B.法国医生格罗蒂杨 C.德国医生诺尔曼 D.病理学家魏尔啸 E.社会医学教授赖尔
A.效果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不产生三卤甲烷 B.效果差、消毒费用高,pH宽 C.效果好,接触时间长,不产生三卤甲烷 D.效果一般、费用高,pH窄 E.效果好,不产生三卤甲烷,接触时间要求长
A.毒理学指标 B.细菌学指标 C.感官指标与一般化学指标 D.放射性指标 E.流行病学指标
A.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B.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C.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D.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E.以上都不对
A.需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 B.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 C.容易氧化的有机物含量 D.一切有机物含量 E.含碳和含氮有机物的含量
A.在前台运行 B.在后台运行 C.暂时挂起来 D.停止运行 E.重新开始运行
A.按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间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B.将调查总体按照不同特点分层,然后在每层中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 C.按照随机数字表或抽签的办法从调查总体随机抽取调查样本的抽样方法 D.从调查总体中抽取若干个群体,再从群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抽样方法 E.选择调查者最为方便的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法
A.铅 B.铬 C.铜 D.汞 E.锌
A.行政拘留 B.提出司法建议 C.罚款 D.追究刑事责任 E.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A.沉降于水中沙土的含量 B.悬浮于水中胶体颗粒物的含量 C.悬浮于水表面混杂物质的含量 D.存在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E.存在于水中无机物的含量
A.血清流行病学是应用血清学技术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因此仍遵循流行病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B.通过对血清中各种成分出现和分布的研究,阐明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及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C.血清流行病学可用于研究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探索爆发事件的因素 D.血清流行病学用于研究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不用于病因未明疾病的研究 E.血清流行病学可用于进行疾病监测、预测,考核预防效果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微波 D.电离辐射 E.电磁波
A.保护从业人员健康 B.保护顾客的健康 C.控制传播途径 D.控制易感人群 E.以上都不是
A.青霉胺 B.巯乙胺 C.二巯丙磺钠 D.硫代硫酸钠 E.依地酸二钠钙
A.1000×1000字节 B.1000×1000×1000字节 C.3×1024字节 D.1024×1024×1024字节 E.1000×1000×1024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