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HbS病 C.地中海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A.血红蛋白分解 B.肌红蛋白分解 C.过氧化物酶分解 D.过氧化氢酶分解 E.细胞色素分解
A.α细胞 B.β细胞 C.γ细胞 D.δ细胞 E.ε细胞
A.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D.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 E.腺垂体功能亢进
A.8-氮鸟嘌呤 B.胸腺嘧啶核苷 C.甲氨蝶呤 D.次黄嘌呤 E.鸟嘌呤
A.T细胞 B.B细胞 C.T和B细胞 D.NK细胞 E.巨噬细胞
A.火箭电泳 B.免疫浊度试验 C.流式细胞术 D.免疫金银染色法 E.化学发光法
A.常有骨质损坏 B.起病后迅速恶化 C.由逆转录病毒感染所致 D.肝、脾肿大较常见 E.骨痛和贫血
A.超速离心法 B.分子超滤法 C.PEG沉淀法 D.冷球蛋白沉淀 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固相载体包被抗IgE抗体 B.主要用于检测血清总IgE水平 C.放射性核素标记在变应原上 D.能替代皮肤试验和(或)激发试验 E.能定量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
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 B.其类型主要是IgA C.具有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 D.ELISA为抗核抗体检测的最佳方法 E.可出现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
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B.细胞分型法 C.基因分型法 D.血清学分型 E.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A.供受者HLA-A和HLA-B相配的位点数越多,移植物存活率越高 B.与HLA-Ⅱ类分子比较,HLA-A和HLA-B是否匹配是关系到移植器官能否长期存活更有效的指标 C.HLA-DR是否匹配对移植物的存活十分重要 D.受者的HLA-DR类型对移植物存活影响很大 E.供受者HLA型别相配的位点数越多越好
A.甲基红试验 B.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C.明胶液化试验 D.尿素酶试验 E.硫化氢试验
A.白喉棒状杆菌 B.伤寒沙门菌 C.霍乱弧菌 D.痢疾志贺菌 E.破伤风杆菌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志贺毒素 C.伤寒沙门菌产生的肠毒素 D.霍乱毒素 E.ETEC产生的肠毒素
A.蛋白质 B.脂质 C.肽聚糖 D.水分 E.磷壁酸
A.HBV B.Prp C.HEV D.HPV E.HAV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腺病毒 E.汉坦病毒
患者男性,50岁。畏寒、发热伴头痛、咳嗽2天。查体:T39.2℃,急性热病容,结膜充血,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肝于肋下可触及,质软,脾未及。WBC3.9×109/L,L0.7,N0.3。X线示双肺纹理增粗。最可能诊断是()
A.流行性感冒 B.细菌性肺炎 C.肺结核 D.真菌性肺炎 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A.念珠菌 B.疱疹病毒 C.HCMV D.腺病毒 E.柯萨奇病毒
A.A组 B.B组 C.C组 D.D组 E.E组
A.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B.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C.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D.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E.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A.重复性 B.准确性 C.可比性 D.线性 E.抗干扰性
A.ISO/IEC17025 B.ISO15189 C.ISO15190 D.ISO15195 E.ISO/IEC17011
A.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 B.精密度、准确度 C.准确度、灵敏度 D.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 E.精密度、准确度、结果可报告范围
A.回收试验、干扰试验 B.精密度评价、线性评价 C.重复性评价、方法学比较 D.回收试验、方法学比对 E.重复性评价、线性评价
A.单值判断指标 B.置信区间判断指标 C.Delta-检验系统 D.方法决定图判断 E.特异性判断能力
A.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所致糖尿病 D.特发性糖尿病 E.妊娠期糖尿病(GDM)
A.20g B.25g C.30g D.40g E.50g
A.血钙常降低 B.血磷升高 C.尿磷升高 D.血PTH升高 E.1,25(OH)2D3生成增加
A.准确度 B.精密度 C.灵敏度 D.特异度 E.以上均可
A.0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E.混合级
A.T细胞缺陷病 B.B细胞缺陷病 C.联合免疫缺陷病 D.吞噬细胞缺陷病 E.补体缺陷病
A.淋巴结 B.卵黄囊血岛 C.骨髓 D.肝脏 E.脾脏
A.前者原因不明,后者有原发病 B.前者有明显的贫血及出血,后者一般无 C.前者有吞噬血细胞现象,后者则无 D.淋巴结活检前者可有肿瘤性坏死,后者可有炎症性坏死 E.前者可见多核巨细胞,后者则无
A.专性厌氧菌 B.兼性厌氧菌 C.微需氧菌 D.耐氧菌 E.需氧菌
A.0~5 B.5~10 C.10~15 D.15~30 E.>30
A.增多 B.减少 C.正常 D.恒定 E.变化不定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氯化物 D.钙 E.氨基酸
A.可提高疗效 B.血液使用更合理 C.避免输血传播疾病 D.减少反应 E.可节省血源
A.3d B.15d C.35d D.7d E.20d
A.肾小球的滤过 B.近曲小管的重吸收 C.髓襻的重吸收作用 D.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E.肾小管对尿素的排泌
A.尿红细胞 B.尿蛋白 C.尿葡萄糖 D.尿亚硝酸盐 E.尿胆原
A.血清淀粉酶 B.血清脂肪酶 C.淀粉酶同工酶 D.淀粉酶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的比值 E.尿胰蛋白酶
A.尿中蛋白主要为大分子量蛋白质 B.尿中蛋白主要为中分子量蛋白质 C.尿中大分子量和中分子量蛋白质同时存在 D.尿中主要出现小分子量蛋白质 E.尿中本-周蛋白明显增多
A.钾离子 B.钠离子 C.钙离子 D.镁离子 E.氯离子
A.95.00% B.95.45% C.68.27% D.98.00% E.99.00%
A.补体被激活,导致渗出和水肿 B.中性粒细胞浸润 C.充血和水肿 D.局部形成微血栓造成组织缺血 E.抗体和补体沿基底膜呈线状沉积
A.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B.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C.原发性免疫增殖病 D.继发性免疫增殖病 E.免疫缺陷病
A.HLA-DP B.HLA-DQ C.HLA-DR D.HLA-A E.HLA-B
A.外源性凝血活酶生成的试验 B.内源性凝血全阶段的试验 C.内源性凝血第一阶段的试验 D.内源性凝血第二阶段的试验 E.内源性凝血第三阶段的试验
A.1∶1 B.1∶10 C.1∶20 D.1∶50 E.1∶200
A.抗E抗体 B.抗e抗体 C.抗D抗体 D.抗A抗体 E.抗C抗体
A.权威机构 B.产品 C.生产厂家 D.检测实验室、校准实验室 E.服务机构
A.阿狄森病 B.库欣综合征 C.巨人症 D.侏儒症 E.肢端肥大症
A.10000/h B.20000/h C.30000/h D.50000/h E.70000/h
A.1.5 B.2 C.1.15 D.3 E.3.5
A.酶的激活剂 B.转移酶的组成部分 C.还原酶的组成部分 D.氧化酶的组成部分 E.酶的抑制剂
A.病变局部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B.循环免疫复合物显著升高 C.明确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性质 D.免疫组织器官的病理特征为免疫炎症 E.对非自身物质发生免疫应答
A.微血管血栓形成 B.微血管功能障碍 C.微血管血液瘀滞 D.微血管内血流减少 E.凝血因子缺乏
A.因子Ⅶ B.因子Ⅸ C.因子Ⅹ D.因子Ⅴ E.因子Ⅱ
A.溶血不影响测定结果 B.cTnI与cTnT持续升高的时间一致 C.胸痛发作后2小时即可见升高 D.胸痛发作后6~7小时达峰 E.具有较好的心肌特异性
A.低PaCO2,低HCO-3 B.高PaCO2,高HCO-3 C.低PaCO2,高HCO-3 D.高PaCO2,低HCO-3 E.高PaCO2,高HCO-3,AG>16mmol/L
A.3pg/ml B.3ng/ml C.3mg/ml D.3g/ml E.3μg/ml
A.血小板减少 B.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C.白血病细胞浸润血管壁 D.DIC E.严重贫血使血管壁缺氧
A.EDTA-Na2溶解度大于EDTA-K2 B.草酸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 C.肝素在100℃烘干使用 D.肝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 E.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
A.缺铁性贫血时,曲线峰底变窄 B.巨幼细胞性贫血时,曲线波峰左移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呈典型的“双形”性改变 D.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红细胞呈典型的小细胞不均一性 E.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类型,其直方图没有明显的特点可区分
A.结核病 B.接触放射线 C.严重化脓性感染时 D.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假定血糖在常规实验室20天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为5.5mmol/L,标准差为0.5mmol/L,如果采用22S规则,其失控界限为()
A.下限为5mmol/L,上限为6mmol/L B.下限为4mmol/L,上限为7mmol/L C.下限为4.5mmol/L,上限为6.5mmol/L D.下限为4mmol/L,上限为6.5mmol/L E.下限为3.5mmol/L,上限为7.5mmol/L
A.是目前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标志物 B.心肌梗死发生后1~3小时可见升高 C.可用于溶栓治疗疗效的判断 D.可用于估计梗死面积和心功能 E.可用于评估围手术期心脏受损程度
A.红细胞0~1/HP B.白细胞1~3/HP C.鳞状上皮细胞2~5/HP D.透明管型0~1/LP E.颗粒管型0~1/LP
A.等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低钙 E.低钠
A.人型支原体 B.发酵支原体 C.口腔支原体 D.肺炎支原体 E.解脲脲原体
A.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b型 E.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女性,12岁,哮喘发作入院,查血气分析pH7.52,PCO23.27kPa(24.6mmHg),PO29.46kPa(71mmHg),AB20mmol/L,最可能的酸碱失衡类型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A.正常粪便为黄褐色 B.服用铁剂后为黑色 C.服用钡剂后为灰白色 D.乳儿肠炎患者粪便为绿色 E.细菌性痢疾患者粪便为果酱色
A.指一般尿蛋白定性不能检出 B.能早期反映肾小管损伤情况 C.多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测定 D.尿白蛋白排出量为3.2~22.6mg/mmolCr E.以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多见
A.MHC-Ⅰ类分子 B.H-Y抗原 C.ABO血型系统 D.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原 E.RH抗原
A.属于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B.与髓袢的逆流倍增机制无关 C.与肾脏直小血管的逆流扩散作用无关 D.可反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效应器对ADH的反应能力 E.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A.菌血症 B.内毒素血症 C.毒血症 D.败血症 E.脓毒血症
A.TPHA B.RPR C.TPI D.FTA-ABSDS E.FTA-ABS
A.评估每次试验的准确性 B.测定非特异性结合 C.计算结合率 D.计算样本值与控制值之比率 E.确定精密度
A.转铁蛋白含铜 B.α1-抗胰蛋白酶具有氧化酶活性 C.α2-巨球蛋白是营养状态的指标 D.血红素结合蛋白能结合血红蛋白 E.α1-酸性糖蛋白是急性时相蛋白
A.缺乏系特异系列抗原表面标志 B.CD34呈阴性 C.可以进一步分化 D.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E.胞体与淋巴细胞接近
A.无严格的肿瘤特异性 B.正常组织可表达肿瘤相关抗原 C.细胞癌变时其含量异常增加 D.胚胎抗原是典型的肿瘤相关抗原 E.仅表达于肿瘤组织
A.S-R变异 B.毒力变异 C.耐药变异 D.H-O变异 E.V-W变异
A.异种抗原 B.异嗜性抗原 C.同种抗原 D.同种异型抗原 E.自身抗原
A.降低 B.增高 C.正常 D.早期不正常 E.晚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