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 C.20世纪60年代 D.19世纪末 E.20世纪40~50年代
A.与止痛药用药方法无关 B.不要紧,只要病人没有不良反应 C.可能是由于疼痛评估不足所致 D.与用药剂量无关 E.与用药种类无关
A.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B.尽可能缓解肿瘤 C.减轻症状,维持或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D.节省经费 E.放弃抗癌治疗
A.尽可能口服给药 B.按照需要给药(即疼痛时给药) C.按照三阶梯原则给药 D.可以联合应用不同阶梯的药物 E.A+C+D
A.轻度疼痛 B.中度疼痛 C.重度疼痛 D.最好不用,因容易成瘾 E.副作用小
A.低于10% B.低于20% C.低于30% D.达60%以上 E.低于40%
A.促进钙质沉积 B.抑制成骨细胞活性 C.促进成骨细胞活性 D.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E.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A.停止使用吗啡,等待吗啡从患者体内排出 B.注射纳曲酮以拮抗吗啡作用 C.给安定类药物使患者镇静 D.注射纳洛酮以拮抗吗啡作用 E.对于口服药物的患者应当立即洗胃处理
A.延长患者生命 B.提高患者的肿瘤控制情况 C.根治肿瘤 D.维持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E.回归社会
A.2.3g B.4.5g C.5.4g D.3.2g E.5.0g
A.对COX-1和COX-2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药物 B.对COX-2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药物 C.对COX-1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药物 D.非胃肠道途径给药,以减少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 E.对COX-1和COX-2无抑制作用的药物
A.相信病人的主诉 B.全面询问疼痛及相关病史 C.注意病人状态,分析有关心理-社会因素 D.仔细体格检查 E.以上都正确
A.蛋白质不足 B.体重未减轻 C.营养物不缺乏 D.热量不足 E.A+D
A.对临终病人的生理方面的照顾 B.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方面的照顾 C.对临终病人的精神方面的照顾 D.对临终病人的社会方面的照顾 E.对临终病人的主治医师提供心理支持
A.静脉血栓形成 B.感染 C.气胸 D.腹泻 E.便秘
A.热量30~50kcal/kg·d B.热量50~60kcal/kg·d C.热量60~70kcal/kg·d D.热量70~80kcal/kg·d E.热量15~30kcal/kg·d
A.精神分析法 B.行为矫正法 C.手术治疗 D.催眠治疗法 E.宣泄治疗法
A.1.5g/kg B.2.5g/kg C.3.5g/kg D.4.5g/kg E.5g/kg
A.积极采取功能恢复 B.对症治疗 C.心理疏导 D.支持治疗 E.以上都正确
A.乳腺癌、肺癌、肝癌 B.肺癌、肝癌、乳腺癌 C.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 D.食管癌、宫颈癌、大肠癌 E.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
A.改良根治术+放疗+化疗 B.改良根治术+化疗+放疗+化疗 C.新辅助化疗+保留乳房术+放疗+化疗 D.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放疗+化疗 E.新辅助化疗+保留乳房术+化疗+雌激素治疗
A.使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能够平静无痛苦、舒适、安详和有尊严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B.解除患者躯体疼痛和心理症状 C.为患者家庭制定一个居丧计划 D.组织一个多学科的、训练有素的医护小组为患者及家庭提供服务 E.帮助他们选择一个比较充实、舒适的生活
A.调节免疫功能 B.扶正、祛邪 C.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 D.补益功能 E.以上都包括
A.大肝癌规则性切除使5%~10%肝癌患者受益 B.甲胎蛋白普查使5%~10%肝癌患者受益 C.影像学进步使5%~10%肝癌患者受益 D.TACE是不能切除肝癌的首选疗法 E.PEI是不能切除小肝癌首选疗法
A.尽快开腹探查 B.动脉造影,如有具体肿块行手术治疗 C.放射治疗 D.全身化疗 E.介入治疗
A.30~40岁 B.40~50岁 C.50~60岁 D.60~70岁 E.70~80岁
A.提高治愈率 B.延长生存期 C.改善生活质量 D.回归社会 E.减少病人经济负担
A.再次手术,以后根据病理情况决定其他治疗 B.放射治疗 C.化疗 D.化疗同时加放疗 E.支持治疗
A.第Ⅲ对 B.第Ⅳ对 C.第Ⅶ对 D.第Ⅴ对 E.第Ⅷ对
A.作用时间更长,半衰期也更长 B.作用时间更长,半衰期更短 C.作用时间相似,半衰期相似 D.作用时间更长,但半衰期相似 E.作用时间相似,半衰期更长
A.哌替啶 B.吗啡 C.可待因 D.扑热息痛 E.舒乐安定
A.常以移行带为中心 B.可能为贮备细胞增生和化生的结果 C.绝大多数宫颈癌发生于过去有宫颈鳞状化生的部位,因此化生是癌前病变 D.化生可见于腺体,可能被误诊为浸润癌 E.宫颈鳞状上皮由瘤变(CIN)可发生于鳞状上皮代生的区域
A.肺癌 B.乳腺癌 C.大肠癌 D.胰腺癌 E.食管癌
A.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B.癌性疼痛可由肿瘤本身、抗肿瘤治疗等多种原因导致 C.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30%~50%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D.为了避免患者夸大症状,癌性疼痛的评分应由主要医护人员进行 E.通过三阶梯治疗方法,约有80%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得到控制
A.定期灌肠 B.调整饮食结构及通便药 C.直肠栓剂 D.运动 E.按摩
A.腹腔镜下做卵巢切除,多处腹膜活检 B.双侧卵巢切除和腹腔探查 C.开腹解除肠梗阻 D.子宫和附件全切,淋巴结病理检查。去巨块后尽量切除腹膜肿瘤 E.开腹探查并腹腔肿块减瘤术
A.对于局部晚期的某些类型癌症病人,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 B.可以消灭亚临床转移病灶 C.新辅助化疗应尽量选用新药组成方案化疗 D.新辅助化疗提高了某些头颈癌,骨肉瘤的手术切除率 E.新辅助化疗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正常组织或器官
A.不可信,由于疼痛是病人的主观感受 B.用于比较不同病人的疼痛程度 C.应该反复应用于癌症疼痛病人及疼痛治疗期的疼痛评估 D.最好由医生评估 E.最好由护士评估
A.肾癌 B.乳腺癌 C.肺癌 D.前列腺癌 E.多发性骨髓瘤
A.1960年 B.1970年 C.1985年 D.1990年 E.1999年
A.病变食管切除 B.胃造口术 C.食管内置管术 D.化学治疗 E.放射治疗
A.同侧腋窝 B.同侧内乳区 C.同侧锁骨上区 D.乳腺内原病变区 E.乳腺外上象限
A.坚持“维持性”静脉输液治疗,即使可能出现水潴留 B.口服液体及口腔护理为主,让病人更舒适 C.坚持“维持性”静脉输液治疗,临终病人输液治疗可有效延长生存时间 D.坚持“维持性”静脉输液治疗,临终病人不会发生水潴留 E.坚持“维持性”静脉输液治疗,这更符合对临终病人的医学伦理道德
A.放疗 B.生物治疗 C.联合方案化疗 D.基因治疗 E.不需治疗
A.直肠 B.乙状结肠 C.盲肠 D.升结肠 E.降结肠
A.大肠癌 B.直肠癌 C.乳腺癌 D.胃癌 E.宫颈癌
A.19世纪末 B.20世纪40~5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初 E.20世纪60~70年代
A.乳腺X线摄影 B.超声 C.CT D.MRI E.PET
A.二者采用的措施可以是相同的 B.二者的目的有相同之处 C.二不能截然分开 D.临床治疗后才考虑康复治疗 E.临床治疗本身可起到心理康复作用
A.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B.天津市肿瘤医院 C.上海肿瘤医院 D.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E.陕西省肿瘤医院
A.针对癌症患者的各种障碍,应用各种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以便患者更好地重返社会 B.癌症早、中、晚和终末期均需要康复 C.躯体功能的康复是主要内容及基础 D.包括心理、精神、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康复 E.目前尚不包括职业及性康复
A.胸膜间皮瘤 B.乳腺癌 C.肾癌 D.肺癌 E.多发性骨髓瘤
A.胃肠造影 B.静脉肾盂造影 C.CT D.MRI E.经腹B超
A.上腔静脉综合征必须等一切诊断均完成后再治疗 B.上腔静脉综合征一经诊断,不必等待组织病理学结果就应开始治疗 C.严重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可继发颅内高压 D.放疗是大多数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 E.上腔静脉综合征应抗凝治疗
A.认真、仔细、实事求是 B.处理因素、实验对象、效应 C.随机化、对照、重复 D.可比性、客观、公正 E.仪器、实验员、实验材料
A.癌前病变 B.原位癌 C.浸润癌 D.早期浸润癌 E.远处转移
A.改良根治术→化疗、放疗 B.术前化疗→改良根治术→化疗、放疗 C.左乳区段切除+腋淋巴结清扫→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 D.术前内分泌治疗→改良根治术 E.左乳区段切除
A.病重,需住院及积极支持治疗 B.失去活动能力,需特别照顾和帮助 C.勉强可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 D.严重失去活动能力需住院,但暂无死亡威胁 E.生活偶需帮助,但能照顾大部分私人需求
A.略有增加 B.略有下降 C.明显增加 D.明显下降 E.保持不变
A.PSA+直肠指检 B.PSA+直肠超声 C.PSA+CT D.PSA+MRI E.直肠指检+CT
A.从广义上讲,一般临床医护人员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心理治疗 B.一般性心理治疗包括解释、鼓励、保证等 C.一般性心理治疗也包括谈话、接触、安慰等 D.只有在病人有明显的社会心理行为变化时才实施心理治疗 E.随时注意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
A.放射治疗 B.化疗 C.手术 D.中西医结合 E.放、化疗同步
A.鼻咽癌 B.胃癌 C.肺癌 D.大肠癌 E.食管癌
A.都是因为焦虑症状而加重 B.预后好的肿瘤病人中不会发生 C.都是因为抑郁症状而加重 D.可能使病人出现抑郁症状 E.晚期癌症病人出现疼痛才考虑用阿片类止痛药
A.肿瘤细胞独有的基因 B.由病毒带到体内的基因 C.在肿瘤细胞中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完全不表达的基因 D.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有的基因 E.由病原菌感染带来的基因
A.原发病灶的数目 B.转移病灶的数目 C.区域淋巴结受侵 D.转移淋巴结的数目 E.肿瘤复发次数
A.一种致癌因素可诱发多种肿瘤 B.一种肿瘤可能有多种病因 C.大多数肿瘤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D.一种肿瘤对应一种致癌因素 E.绝大多数肿瘤是环境因素与细胞的遗传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
A.扩大手术范围 B.加强综合治疗 C.手术结合放疗 D.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E.手术结合化疗
A.大肠癌 B.乳腺癌 C.鼻咽癌 D.软组织肿瘤 E.睾丸肿瘤
A.消灭肿瘤达到根治目的 B.保存机体使其恢复功能 C.消灭肿瘤保存机体 D.与外科化疗联合,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E.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A.直径>3cm B.观察2年以上大小无改变 C.结节内有偏心钙化灶出现 D.边缘不规则毛刺状 E.伴有内分泌症状
A.鳞状上皮细胞 B.柱状上皮细胞 C.吞噬细胞 D.白细胞 E.库司曼螺旋体
A.0.5/10万人口 B.2~3/10万人口 C.4~6/10万人口 D.16/10万人口 E.300/10万人口
A.结外受侵多见 B.可跳跃式播散 C.病程进展较慢 D.韦氏环受侵多见 E.B症状少见
A.药物可能产生一定耐受 B.患者已成瘾 C.患者存在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使得疼痛加剧 D.患者可能因病理性骨折的出现导致疼痛加剧 E.可能同时接受其他的抗肿瘤治疗如化疗的不良反应导致现有止痛药物疼痛控制不佳
A.近期有效率 B.生存期 C.生活质量 D.临床获益率 E.安全性
A.1946年甲氨蝶呤治疗淋巴瘤 B.1946年氮芥治疗淋巴瘤 C.1946年氮芥治疗急性白血病 D.1948年甲氨蝶呤治疗急性白血病 E.1948年甲氨蝶呤治疗绒癌
A.40%以上 B.50%以上 C.60%以上 D.70%以上 E.80%以上
A.大部分癌症可用化学治疗治愈 B.化学治疗只有姑息性疗效,不能治愈癌症 C.只有手术切除后加用化疗,癌症才能治愈 D.有些癌症单用化疗也能治愈 E.化疗仅对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有根治或姑息性疗效
A.江苏启东 B.河南林州(县) C.广东汕头 D.云南个旧 E.黑龙江大庆
A.以阿霉素,泰素为主的联合化疗 B.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 C.以三苯氧胺为主的内分泌治疗 D.针对骨转移病灶的γ刀治疗 E.可暂不治疗,定期观察
A.实事求是 B.客观性,可重复性 C.病人的利益至上 D.准确性,可重复性 E.安全性,科学性
A.提高安全性 B.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并重 C.减少治疗费用 D.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E.提高社会承受能力
A.单纯放疗 B.单纯手术 C.术前放疗+全甲状腺切除 D.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放疗 E.术前诱导化疗+全甲状腺切除
A.直接治疗肿瘤,特别用于骨转移及其疼痛 B.可快速缓解疼痛,对有些病人单次治疗即有效 C.多分割放疗为应用广泛的主要治疗癌痛的方法 D.放射性药物和某些形式的放疗可治疗多部位的肿瘤及其疼痛 E.可出现骨髓抑制
A.患者年龄 B.病人的一般情况 C.手术对正常生理功能的干扰 D.手术的复杂程度 E.手术的病死率
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2 C.骨膦 D.来曲唑 E.维生素D
A.临终关怀是姑息性治疗的一部分 B.晚期及终末期癌症病人治疗应遵守利弊之比原则 C.晚期及终末期癌症病人治疗应尊重病人生活、尊重病人自主权利 D.晚期及终末期癌症病人治疗应遵守合理使用有限医疗资源的原则 E.临终关怀目的在于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A.肝癌 B.胃癌 C.肾癌 D.宫颈癌 E.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