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黄芩苷 B.花青素 C.红花黄色素 D.山柰酚 E.芦丁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A.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减慢射血期初 D.等容舒张期初 E.快速充盈期初
A.脊髓灰质侧角 B.脑干网状结构 C.中脑中央灰质 D.下丘脑 E.丘脑
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E.血浆白蛋白含量升高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含有两条或多条肽链 C.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D.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E.由一条多肽链折叠而成
A.G+C B.A+T C.A+C D.A+G E.T+C
A.tRNA B.mRNA C.rRNA D.hnRNA E.DNA
A.是低分子化合物 B.是人工合成物质 C.耐热但不耐低温 D.在催化反应中质和量都发生变化 E.特异性强,催化效率极高
A.糖原分支酶 B.糖原脱支酶 C.糖原合酶 D.糖原磷酸化酶 E.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A.氨基甲酰磷酸 B.鸟氨酸 C.瓜氨酸 D.精氨酸 E.精氨酸代琥珀酸
A.代谢性酸中毒 B.长期使用呋塞米 C.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大量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A.肾衰竭少尿期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醛固酮分泌减少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A.烧伤时分解的组织蛋白 B.烧伤时产生的保护性蛋白 C.发热时产生的一种可致休克的蛋白 D.热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E.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
A.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有原始核质,有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有核糖体 B.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有原始核质,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善,有核糖体 C.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无原始核质,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 D.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仅有原始核质,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善 E.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
A.肽聚糖 B.葡萄糖 C.乳糖 D.核糖 E.氨基糖
A.磷壁酸 B.脂多糖 C.脂蛋白 D.纤维蛋白 E.核酸
A.几小时 B.几天 C.几个月 D.几年或几十年 E.几百年
A.基因突变 B.基因损伤后修复 C.基因的转移 D.基因重组 E.质粒丢失
A.肝囊肿 B.重症肝炎 C.急性肝炎 D.慢性肝炎 E.无症状携带者
A.槲皮素 B.芦丁 C.橙皮苷 D.黄芩苷 E.儿茶素
A.三萜皂苷 B.甾体皂苷 C.黄酮苷 D.生物碱 E.多糖
A.α-萘酚和浓硫酸 B.三氯化铁和浓硫酸 C.醋酐和浓硫酸 D.三氯乙酸和浓硫酸 E.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A.为半合成的抗生素 B.易被硝酸氧化 C.对第八对脑神经有显著的损害 D.与异烟肼、乙胺丁醇合用有协同作用 E.遇光易变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A.相对标准差 B.定量限 C.检测限 D.百分回收率 E.标示量百分含量
A.非细胞型微生物 B.细胞结构不完整 C.大多数对人有致病性 D.营养要求高,培养温度为37~42℃ E.污染药液的重要因素之一
A.酸水法提取生物碱使植物体内游离生物碱转成盐的形式而溶于水 B.酸水法提取生物碱一般用1%~5%的硫酸、盐酸或醋酸为溶剂 C.溶剂萃取法分离生物碱是利用生物碱的碱度差异 D.沉淀法分离生物碱是利用生物碱的溶解度差异 E.用氯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可以提取游离的生物碱
A.化学递质传递 B.跳跃式传递 C.电信息传递 D.轴浆的传递 E.局部电流传递
A.收取患者费用 B.在市场销售 C.运用于临床 D.运用于科研 E.运用于实验
A.HMGCoA合成酶 B.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 C.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Ⅱ D.脂酰辅酶A脱氢酶 E.脂酰辅酶A硫解酶
A.核质和附加体 B.核质和噬菌体 C.核质、质粒和噬菌体 D.核质、质粒和附加体 E.核质、附加体和噬菌体
外毒素的特征是()
A.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抗原性强,其抗体称为抗毒素 D.致病作用相似 E.耐热
A.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重症肝炎 D.肝豆状核变性 E.肝细胞癌
A.埃希菌属 B.志贺菌属 C.沙门菌属 D.奈瑟菌属 E.耶尔森菌属
A.36.0℃ B.36.8℃ C.37.2℃ D.37.4℃ E.37.5℃
A.酶的作用只能加速反应达到平衡点,而不能改变平衡点 B.酶的催化效率极高 C.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D.酶促反应具有可调节性 E.一种酶可以作用于立体异构体中的任一种
A.生物碱类 B.吗啡喃类 C.苯吗啡类 D.哌啶类 E.氨基酮类
A.肾功能不全伴少尿、无尿 B.输大量库存血 C.输大量青霉素钾盐 D.严重创伤 E.补钾过多、过快
A.妇女月经前期 B.妇女妊娠期 C.剧烈运动后 D.中暑 E.流行性感冒
A.4℃放置1h B.10℃温育1h C.室温放置30min D.37℃温育1h E.56℃温育30min
A.心率加快 B.肺血管扩张 C.毛细血管增生 D.静脉回流量增加 E.心肌收缩力加强
A.心室肌进一步舒张 B.室内压低于房内压 C.房室瓣和动脉瓣同时开放 D.血流快速流入心室 E.心室容积迅速增大
A.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B.廉洁自律,恪守医德 C.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D.优质服务,医患和谐 E.乐于奉献,热心公益
A.所取重量的1/5 B.所取重量的1/10 C.所取重量的1/100 D.所取重量的1/1000 E.所取重量的1/10000
患者男,61岁。咳嗽、咳痰10余年,每年冬季加重,曾被诊断为肺气肿。3年前开始双下肢水肿、心悸、气短、夜间不能平卧,3天前因感冒发热急症入院。初步检查:pH7.25,PaO28.7kPa(65mmHg),PaCO26.7kPa(50mmHg),HCO20.6mmol/L,Na+140mmol/L,K+5.3mmol/L,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心肌缺血。患者心室肥厚的主要原因为()
A.左心室前负荷增加 B.左心室后负荷增加 C.右心室前负荷增加 D.右心室后负荷增加 E.左右心室前负荷增加
A.尿培养 B.血培养 C.胆汁培养 D.粪便培养 E.骨髓培养
A.Cl-内流 B.Ca2+内流 C.Na+内流 D.K+内流 E.K+外流
A.腺嘌呤的摩尔数等于胸腺嘧啶的摩尔数 B.DNA是一反向平行的双链结构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的内侧 D.A与T之间有2对氢键,而G与C之间有3对氢键 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A.酶在反应后量变少 B.只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 C.只能加速可逆反应的进程,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D.酶促反应具有极高的效率 E.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
A.葡萄糖 B.UDPG C.1-磷酸葡萄糖 D.6-磷酸葡萄糖 E.1-磷酸葡萄糖及葡萄糖
A.胸腺嘧啶 B.胞嘧啶 C.尿嘧啶 D.二氢尿嘧啶 E.5-甲基胞嘧啶
A.散热中枢兴奋 B.产热中枢兴奋 C.调定点上调 D.皮肤血管扩张 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A.具有芳伯氨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的药物 B.具有脂肪氨基或α-氨基酸结构的药物 C.芳胺及其酯类药物或酰胺类药物 D.具有还原基团的药物 E.具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的药物
A.溶出度测定方法分为篮法与桨法 B.释放度检查至少需测定3个时间点的释放量 C.选取磷酸盐缓冲液(pH为6.8)作为溶出介质时主要是为了模拟人体中胃液的环境 D.所有的片剂均能通过重量差异的检查来反应药物含量的均匀程度 E.咀嚼片也需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A.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B.百万分之几 C.主成分的百分含量 D.标示量 E.绝对含量
A.重现性 B.中间精密度 C.重复性 D.准确度 E.回收率
A.煎煮法 B.回流法 C.浸渍法 D.升华法 E.连续回流法
A.五碳糖苷 B.七碳糖苷 C.糖上连接羧基的糖苷 D.甲基五碳糖苷 E.六碳糖苷
A.邻苯醌比对苯醌稳定 B.醌类化合物中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弱 C.蒽醌及萘醌苯环上的β-羟基酸性弱于α-羟基酸性 D.游离醌类化合物可以溶于水 E.小分子的苯醌类及萘醌类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
A.游离蒽醌及苷的提取多以乙醇或甲醇为溶剂 B.天然苯醌和萘醌多呈游离状态,极性较大,可用水进行提取 C.含有酚羟基、羧基等显酸性的醌类化合物可用碱液进行提取 D.游离蒽醌的分离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 E.具挥发性的小分子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可用水蒸气蒸馏法
A.麦角新碱 B.小檗碱 C.东莨菪碱 D.麻黄碱 E.烟碱
骨骼肌中能与Ca2+结合的蛋白质是()
A.肌动蛋白 B.肌钙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E.肌球蛋白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腹泻导致失钾过多
A.取用量为"约"时,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B.称取"2g",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 C.称取"2.00g",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D.称取"2.0g",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 E.称取"0.1g",指称取重量可为0.05~0.15g
A.强酸性 B.弱酸性 C.强碱性 D.中性 E.弱碱性
A.1:2 B.3:1 C.5:1 D.10:1 E.1:5
A.酯基 B.酰肼基 C.芳伯氨基 D.二烯醇基 E.酰胺基
A.大黄素 B.黄芩苷 C.槲皮素 D.橙皮苷 E.葛根素
A.苯巴比妥 B.硫喷妥钠 C.地西泮 D.卡马西平 E.丙戊酸钠
A.M胆碱受体激动剂结构中需具有一个带正电的集团,如季铵结构,活性最高 B.M胆碱受体激动剂分子中常带有一个负电子中心 C.强的M受体激动剂,一般在季铵氮原子与乙酰基末端氢原子之间为5个原子 D.胆碱受体激动剂为抗胆碱药 E.硝酸毛果云香碱用于治疗青光眼
A.为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B.有酯结构,水溶液不稳定 C.本品注射剂用丙二醇作溶剂可以延缓水解 D.制备本品注射剂时应调pH为5 E.为季铵盐类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一起加热时,发生Hoffmann消除反应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γ-氨基丁酸
A.产生抗体 B.产生细胞因子 C.参与过敏反应 D.吞噬外来微生物 E.产生慢反应物质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发汗散热
A.酶蛋白分子结构相同 B.理化性质相同 C.分子量相同 D.催化功能相同 E.免疫学性质相同
A.辅酶A B.维生素D C.维生素A D.辅酶Q E.维生素K
A.腹泻 B.幽门梗阻 C.肾衰竭 D.心力衰竭 E.酮症酸中毒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A.原料药含量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是指用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非真实含量 B.凡例是将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 C.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D.原料药含量测定未规定上限时.是指不超过105.0% E.标准品、对照品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A.液体药物需要检查装量 B.除另有规定外,片剂与胶囊剂均需检查重量差异 C.注射用无菌粉末需要检查装量差异 D.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装)量差异 E.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A.粒度 B.泄漏率 C.每瓶总揿数 D.每揿主药含量 E.有效部位沉积率
A.盐酸麻黄碱 B.硫酸阿托品 C.盐酸吗啡 D.硫酸奎宁 E.硝酸士的宁
A.含-COOH>2个以上α-OH>1个α-OH>2个β-OH>1个β-OH B.含-COOH>2个以上β-OH>2个0L-OH>1个β-OH>1个α-OH C.含-COOH>2个以上β-OH>1个β-OH>2个α-OH>1个α-OH D.含-COOH>2个α-OH>2个以上β-OH>1个α-OH>1个β-OH E.含-COOH>2个α-OH>2个以上β-OH>1个β-OH>1个α-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