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增大和成熟 B.增殖和增大 C.增殖成熟 D.增殖,增殖同时增大 E.增殖,增殖同时增大,增大成熟
A.总体密集度Ⅱ级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 B.总体密集度Ⅱ级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2个肺区 C.总体密集度Ⅰ级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1个肺区 D.总体密集度Ⅲ级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2个肺区 E.总体密集度Ⅰ级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
A.隔离热源 B.加强通风 C.多口服补充葡萄糖液 D.加强医疗服务 E.个人注意防护
A.膀胱癌 B.肾癌 C.肺癌 D.皮肤癌 E.肝血管肉瘤
A.凡血铅水平≥70μg/L,不管有无临床症状、体征、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都可被诊断为铅中毒 B.血铅水平≥70μg/L,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或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方可被诊断为铅中毒 C.凡血铅水平≥100μg/L,不管有无临床症状、体征、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都可被诊断为铅中毒 D.血铅水平≥100μ/L,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或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方可被诊断为铅中毒 E.血铅水平≥110μg/L,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或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方可被诊断为铅中毒
A.发育水平与趋势 B.发育水平与体型 C.发育水平、速度与匀称度 D.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E.体型、速度与趋势及发育水平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期 D.青春初期 E.青春中期
A.专长训练 B.力量速度协调训练 C.游泳及广播体操 D.跑跳投掷等基本技能训练 E.耐力训练
A.生理学方法 B.教育心理学方法 C.体征与行为观察法 D.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 E.生理-体征与行为观察结合法
A.0.02m B.0.12mm C.0.20mm D.0.22mm E.2.00mm
A.有用射线 B.斜射线 C.继发射线 D.摄影用射线 E.光电吸收产生
A.屏气曝光 B.长时间曝光 C.增加射线剂量 D.增大物与片距 E.应用滤线栅
A.生物病毒感染 B.被损坏不完整的程序 C.无法执行的程序 D.细菌感染 E.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A.病例组和对照组 B.实验组和对照组 C.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D.只有实验组 E.只有病例组
A.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B.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C.化妆品甲损害 D.化妆品皮肤色素紊乱 E.化妆品痤疮
A.长波紫外线 B.中波紫外线 C.短波紫外线 D.可见光 E.远红外线
A.健康相关行为是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均处于良好状态的行为表现 B.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常态行为和反常行为 C.健康行为是一种现实化的行为模式 D.健康行为是个体或群体中与健康、疾病有关的行为 E.健康行为是健康相关行为的一种特殊表现
A.死亡率 B.病死率 C.期望寿命 D.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 E.以上全不是
A.根据市场需求 B.根据经济学评价结果 C.根据当地居民需求 D.根据以往经验 E.A+B
A.群体特征、分布为起点特征、对比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特征、社会医学特征、预防为主特征 B.预防为主特征、分布特征、概率论特征、实用性特征、评价特征、对比特征 C.预防为主特征、描述特征、人群分布特征、宏观特征、多因论特征理论特征 D.测量特征、概率论特征、数理特征实用特征、随机特征、观察性特征 E.方法学特征、实用性特征、评价特征、对照特征、多学科特征、数理统计特征
A.找出原因、揭示现象、提供并确证措施 B.提供措施、确证措施有效性、用于人群 C.找出规律、总结分析、验证原因 D.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E.揭示分布、找出规律、总结分析
A.流行病学三角模型 B.疾病因素模型 C.轮状模型 D.病因网络模型 E.以上都是
A.对原料和加工过程的危害进行分析 B.确定关键控制点 C.采取针对性措施 D.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检验和纠正等 E.以上均是
A.送达人发出之日 B.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收日期 C.邮寄送达是以邮件发出之日 D.邮寄送达以挂号回执上的收件日期 E.B+D
A.直接由受送达人签收 B.本人不在,由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 C.法定代表人签收 D.由指定代收人签收 E.以上均是
A.1d内 B.3d内 C.7d内 D.15d内 E.20d内
A.10d B.20d C.40d D.60d E.公告当天
A.行政控制决定书 B.监督员签字的保存证据通知书 C.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字的保存证据通知书 D.临时手写的收条 E.监督证
A.3d内 B.5d内 C.7d内 D.9d内 E.10d内
A.n次实验相互独立 B.事件A发生的概率很小 C.求n次实验中恰好发生X次的概率P(X) D.n次实验常存在相依变动趋势 E.n较大
A.按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间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B.将调查总体按照不同特点分层,然后在每层中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 C.按照随机数字表或抽签的办法从调查总体随机抽取调查样本的抽样方法 D.从调查总体中抽取若干个群体,再从群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抽样方法 E.选择调查者最为方便的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法
A.400nm B.330nm C.297nm D.275nm E.180nm
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图像信息 D.多媒体信息 E.二进制数据
A.1 B.2 C.3 D.5 E.10
A.蒸汽或煮沸消毒 B.紫外线消毒 C.乙醇消毒 D.甲醛消毒 E.以上都不是
A.过滤→混凝沉淀→消毒 B.过滤→澄清→消毒 C.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D.消毒→过滤→再消毒 E.过滤→混凝沉淀→再过滤
A.上风口喷洒 B.作物根部喷洒 C.随雨雪降落 D.下风口喷洒 E.运输中混放
A.生物圈由无数小生态系统组成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C.生物圈包括了大气圈下层、土壤圈和水圈 D.生物圈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E.生物圈的形成是生物界与大气圈、土壤圈和水圈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A.绦虫 B.疟原虫 C.弓形体 D.肝吸虫 E.蛔虫
A.通过接触食物引起的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 B.通过摄取食物引起的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 C.通过摄取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不包括中毒 D.通过摄取食物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不包括生活方式病 E.通过摄取食物引起的中毒,不包括传染性疾病
A.归转 B.迁移 C.转化 D.生物净化 E.生物富集
A.化肥滥用 B.香烟烟雾 C.废气 D.汽车尾气 E.空调系统军团菌
A.原生环境遭受工业污染 B.次生环境遭受工业污染 C.自然环境遭受生活污染 D.次生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 E.原生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
A.病因明确,控制有害因素可消除或减少发病 B.病因不明确,但可以控制发病 C.病因明确,但大多难以治愈 D.病因不明确,但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E.病因不明确,但大多难以识别
A.下达监督通知书对供水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B.查明污染来源、污染途径及污染物品名和含量 C.劝阻居民不要饮用被污染的水 D.责令供水单位提供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 E.水质监测监督及行政处理
A.大豆中的脂肪主要是n-3系列脂肪酸>50% B.大豆是高蛋白质的食物 C.干大豆中不含维生素C D.含有较丰富的钙 E.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A.教室照明 B.传染病管理 C.健康教育 D.招待所环境 E.游泳场所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卫生部 D.药品监督管理局 E.最高人民法院
A.总声级 B.A声级 C.B声级 D.C声级 E.D声级
A.1:10 B.1:14 C.1:6 D.1:18 E.1:20
A.心 B.肝 C.肾 D.骨髓 E.脑
A.维生素C B.维生素D C.维生素A D.维生素B1 E.维生素B2
A.8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36小时内 E.48小时内
下列哪些疾病不属于介水传染病()
A.霍乱及副霍乱 B.伤寒 C.痢疾 D.布氏菌病 E.病毒性肝炎
A.油酸 B.丁酸 C.花生四烯酸 D.亚油酸 E.DHA
A.厌氧微生物 B.紫外线照射 C.亚硝酸菌 D.溶解氧 E.氧化还原反应
A.骨骼肌酸痛 B.周围神经炎 C.智力低下 D.早产、死胎 E.视野缩小
A.垂直振动、水平振动 B.全部振动、部分振动 C.全身振动、局部振动 D.机械振动、电动振动 E.肢体振动、躯体振动
A.加硝酸至pH<2,4℃保存,48h测定 B.加硝酸至pH<2,4℃保存,24h测定 C.4℃保存,48h测定 D.加NaOH至pH≥12,4℃保存,24h测定 E.加NaOH至pH≥12,4℃保存,48h测定
A.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臂肌静止耐力→下肢爆发力 B.下肢爆发力→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臂肌静止耐力 C.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下肢爆发力→臂肌静止耐力 D.下肢爆发力→臂肌静止耐力→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 E.臂肌静止耐力→下肢爆发力→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
A.能供给用膳者必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 B.膳食各种营养素间的比例均衡 C.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D.食物的储存、加工烹调合理 E.食物对食用者无毒害
A.卧床 B.静态 C.脑力劳动 D.体力劳动 E.进餐
A.有机物污染 B.无机物污染 C.胶体物质污染 D.含钙镁化合物的污水污染 E.微生物生长造成
A.200~245nm B.200~295nm C.245~295nm D.275~375nm E.295~395nm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秋冬交季
A.电话机 B.鼠标 C.调制解调器 D.CD-ROM E.网卡
A.隔离区 B.防护带 C.绿化带 D.清洁区 E.水泥路
A.生物氧化 B.生物转化 C.生物放大 D.生物迁移 E.生物分解
A.白血病 B.贫血 C.血小板减少 D.再障 E.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
A.1小时内 B.72小时内 C.48小时内 D.24小时内 E.12小时内
A.70~100℃持续10~31秒 B.72~95℃持续10~31秒 C.110~160℃持续1~3秒 D.100~120℃持续5~7秒 E.120~150℃持续1~4秒
A.正常现象 B.计算有错 C.偏差较大 D.曲线关系 E.方程不成立
A.n B.π C.σ D.n与σ E.n与π
A.测定水体中无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 B.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 C.测定水体中无机物和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 D.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直接指标 E.测定水体中无机物含量的直接指标
A.<1/4为宜 B.1/4~1/2为宜 C.1/2~2/3为宜 D.2/3~1为宜 E.>1为宜
A.70~100℃持续10~30秒 B.72~95℃持续10~30秒 C.110~160℃持续1~2秒 D.100~120℃持续5~6秒 E.120~150℃持续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