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风湿性关节炎 B.新生儿溶血症 C.皮肤过敏反应 D.血清过敏症 E.接触性皮炎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A.脊髓 B.大脑皮质 C.下丘脑 D.中脑 E.延髓
A.入球动脉压 B.出球动脉压 C.有效滤过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A.远距分泌 B.近距分泌 C.旁分泌 D.自分泌 E.神经分泌
A.240nm B.260nm C.280nm D.300nm E.320nm
A.T和C46% B.A和G54% C.A和G46% D.T和C60% E.T和C50%
A.催化效率高 B.专一性强 C.作用条件温和 D.酶的稳定性强 E.酶的活性易受调节
A.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 B.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 C.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2、己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6-磷酸葡萄糖激酶-1、己糖激酶 E.6-磷酸果糖激酶-2、己糖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联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E.脱水脱氨基作用
A.尿素 B.肌酸 C.肌酸酐 D.尿酸 E.β-丙氨酸
A.病毒 B.螺旋体 C.细胞壁 D.芽孢 E.荚膜
A.核心 B.衣壳 C.包膜 D.核衣壳 E.刺突
A.核酸是RNA B.主要经粪-口传播 C.与肝癌无任何关系 D.抗-HBs保护作用不强 E.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A.四氢硼钠 B.三氯化铝 C.二氯化锶 D.锆-枸橼酸 E.盐酸-镁粉
A.异羟酸肟铁反应 B.碱液呈色反应 C.锆盐-枸橼酸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盐酸镁粉反应
A.酸提碱沉 B.碱提酸沉 C.沸水提取 D.乙醇提取 E.甲醇提取
A.磷酸伯氨喹 B.乙胺嘧啶 C.磷酸氯喹 D.青蒿素 E.奎宁
A.酸性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 C.中性水溶液 D.盐水溶液 E.醇水溶液
A.不易被水解 B.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C.水溶液显碱性 D.对光不敏感,不需避光保存 E.pH7~9时本品水溶液最稳定
A.氯丙嗪结构稳定,不易被氧化 B.本品结构中有噻唑母核 C.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中加入维生素B D.本品与三氯化铁反应显棕黑色 E.盐酸氯丙嗪在空气或日光中放置,渐变为红棕色
A.氯解磷定 B.碘解磷定 C.硫酸阿托品 D.氢溴酸东莨菪碱 E.氯唑沙宗
A.东莨菪碱>阿托品>樟柳碱>山莨菪碱 B.山莨菪碱>阿托品>樟柳碱>东莨菪碱 C.东莨菪碱>樟柳碱>阿托品>山莨菪碱 D.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阿托品 E.山莨菪碱>樟柳碱>阿托品>东莨菪碱
A.有较高的首过效应 B.分子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 C.2S-顺式异构体活性最高 D.是高选择性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E.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中各型心绞痛
A.乙二胺类 B.氨基醚类 C.三环类 D.丙胺类 E.哌啶类
A.胰岛素 B.甲苯磺丁脲 C.罗格列酮 D.二甲双胍 E.阿卡波糖
A.具有孕甾烷的母核结构 B.按作用分为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两类 C.孕甾烷A环上有4-烯-3酮和C位上具有还原性的α-醇酮基 D.糖皮质激素主要与糖代谢及生长发育有关 E.盐皮质激素具有Cα-羟基和C11位有羟基或羰基
A.齐多夫定 B.沙奎那韦 C.奈韦拉平 D.阿昔洛韦 E.拉米夫定
A.细菌遗传进化 B.噻唑环开环 C.β-内酰胺环水解 D.细菌可产生酸性物质 E.以上都不对
A.Ag-DDC法 B.微孔滤膜法 C.酸碱滴定法 D.非水滴定法 E.硫代乙酰胺法
A.1.5~2.5g B.1.95~2.05g C.1.95~2.04g D.1.995~2.005g E.1.995~2.004g
A.5分钟 B.15分钟 C.30分钟 D.60分钟 E.120分钟
A.检验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名 B.复核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名 C.检验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名或盖章 D.送检人员、检验人员和有关负责人签名 E.检验人员、复核人员和有关负责人签名
A.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 B.非水溶液中和法 C.用永停法指示终点的亚硝酸钠滴定法 D.用电位法指示终点的银量法 E.用硫化银薄膜电极指示终点的银量法
A.氧化锌 B.氯化钠 C.葡萄糖 D.硼酸 E.维生素C
A.为自己保密和向自己保密 B.诊断结果和治疗安排 C.生理缺陷和心理疾病 D.个人隐私和家庭隐私 E.用药费用和不良效果
A.自保原则 B.准确原则 C.遵从原则 D.知情同意原则 E.保密原则
A.多巴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乙酰胆碱 E.ATP
A.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B.凝血酶原无活性 C.有抗凝物质存在 D.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起作用 E.血流速度慢
A.乙酰胆碱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多巴胺
A.肺泡中CO2分压低于静脉血 B.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血液中的CO2向肺泡扩散 C.肺泡中O2分压高于静脉血 D.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肺泡中O2向血液扩散 E.气体交换效率与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成正比关系
A.是指机体体表的平均温度 B.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 C.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略有下降 D.一昼夜中清晨体温最高 E.不受剧烈运动或精神紧张的影响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B.突触后膜主要对CaO2+通透性增加 C.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 D.主要使突触后膜Cl-内流增加 E.兴奋由前膜向后膜或由后膜向前膜,呈双向传递
A.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 B.医患之间的社会关系 C.医患之间的技术方面 D.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 E.医患之间的伦理关系
A.权利 B.主观 C.公益 D.个体 E.全体
A.医德信念 B.医德情感 C.医德意识 D.医德意志 E.医德评价
A.2.40g B.2.50g C.6.20g D.3.20g E.6.35g
A.变性 B.凝固 C.沉淀 D.电解 E.自溶
A.含有反密码子环 B.具有稀有碱基 C.5′-端有帽子结构 D.3′-端有CCA结构 E.具三叶草结构
A.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高 B.酶制剂应在低温下保存和运输 C.当反应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D.当反应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时酶活性增加 E.在最适温度处酶催化反应速度最强
A.糖的有氧氧化 B.糖异生途径 C.糖酵解途径 D.糖原合成 E.磷酸戊糖途径
A.胆汁酸 B.肾上腺素 C.类固醇激素 D.胆固醇酯 E.7-脱氢胆固醇
A.α-螺旋 B.β-折叠 C.β-转角 D.无规则卷曲 E.亚基
A.无潜伏感染 B.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引起带状疱疹 E.复制周期长
A.细菌在稳定期繁殖速度最快 B.迟缓期细菌大量繁殖 C.衰亡期细菌具有典型生物学性状 D.反映细菌群体的繁殖方式和速度 E.稳定期细菌具有典型生物学性状
A.蛋白质 B.核质 C.质粒 D.鞭毛 E.噬菌体
A.杀灭病原性细菌繁殖体 B.杀灭细菌的芽胞 C.杀灭所有微生物繁殖体及芽胞 D.不含任何活菌的状态 E.杀灭非病原性细菌繁殖体
A.溴化钾溴 B.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试液 C.亚硫酸钠 D.茜素氟蓝-硝酸亚铈 E.三氯化铁
A.100℃ B.105℃ C.110℃ D.102℃ E.98℃
A.对药物中的有害杂质进行检查 B.药物中不能检出任何杂质 C.准确测定杂质含量 D.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含量,只检查其量是否超过规定的最大允许量 E.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含量,只检查其量是否超过规定的最低允许量
A.ε B.Rf C.E1%1cm D.IR E.UV
A.减慢反应速度 B.弱化维生素C的还原性 C.避免空气二氧化碳的影响 D.增加溶解度 E.消除抗氧化剂的干扰
A.机体细胞自动合成 B.具有抗肿瘤作用 C.直接杀伤靶细胞 D.属于特异性免疫 E.脂多糖含量高
A.革兰阳性小杆菌 B.兼性厌氧 C.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D.都可产生外毒素 E.都有鞭毛
A.C苷 B.N苷 C.酚苷 D.酯苷 E.醇苷
A.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B.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C.木脂素类化合物 D.蒽醌类化合物 E.单宁类化合物
A.醋酸镁 B.三氯化铁 C.醋酸 D.三氯化铝 E.浓硫酸
A.碳酸钠 B.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钙 D.醋酸铅 E.硫酸
A.酸提碱沉法 B.雷氏盐沉淀法 C.胆甾醇沉淀法 D.透析法 E.碱提酸沉法
A.大孔树脂 B.弱酸型阳离子树脂 C.弱碱型阴离子树脂 D.强酸型阳离子树脂 E.强碱型阴离子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