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乳钵 B.搅拌机 C.乳匀机 D.胶体磨 E.压片机
A.不同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B.剂型改造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 C.剂型不能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 D.有些剂型能够影响疗效 E.不同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A.中国药典由凡例、正文和附录等构成 B.中国药典每五年修订一次 C.三部为生物制品 D.中国药典分为4册 E.中国药典现行版为2010年版
A.液体药剂主要是指将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液体制剂 B.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将液体药剂分为均相分散系统和非均相分散系统 C.分散体系中微粒大小排序为溶液剂<乳剂<溶胶剂<混悬剂 D.分散相与液体分散介质之间具有相界面的液体制剂称为非均相液体制剂 E.药物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的澄明溶液称为均相液体制剂
指出下列处方中吐温20的主要作用()
A.防腐剂 B.助溶剂 C.乳化剂 D.抗氧剂 E.保湿剂
A.临床试验基地人员 B.临床研究者 C.药物的生产人员 D.临床试验基地的药学人员 E.临床试验基地主管领导
A.辅料 B.药品 C.假药 D.劣药 E.新药
A.标定国家药品标准品、对照品 B.国家药典的使用和评价 C.国家药品标准的评价与使用 D.国家药品标准的修订与应用 E.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A.7个工作日内 B.10个工作日内 C.1个月内 D.2个月内 E.3个月内
A.当事人承担 B.当事人和原药检所各承担一半 C.原药品检验机构承担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 E.国家财政承担
A.当事人提供样品 B.承担复验的药检机构实地抽样 C.原承担检验任务的药检机构实地抽样 D.中检所派专员现场抽样 E.原药品检验机构的留样中抽取
A.药学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高级技术职务 B.药学或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高级技术职务 C.药学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中级技术职务 D.药学或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中级技术职务 E.药学或临床药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及高级技术职务
A.处方药 B.仿制药品 C.非处方药 D.传统药 E.国家基本药物
A.责令限期改正或警告,逾期不改的处1万~3万元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或警告,逾期不改的处2万~5万元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或警告,逾期不改的处5万~10万元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或警告,逾期不改的处10万~20万元罚款 E.责令限期改正或警告,逾期不改的处20万元以下罚款
A.洋地黄毒苷 B.阿托品 C.去乙酰毛花苷 D.雄黄属于毒性中药,其他A、B、C、E均属毒性西药。 E.士的宁
A.PEG9300 B.硬脂酸 C.氢化植物油 D.虫蜡 E.单硬脂酸甘油酯
A.调整最佳pH值 B.调整含醇量40%以上 C.加热破坏植物酶 D.适当添加其他有机溶剂 E.通入惰性气体
A.1953年 B.1963年 C.1974年 D.1995年 E.2000年
A.聚合度不同,物理性状也不同 B.遇体温不融化,但能缓缓溶于体液中 C.为水溶性基质,仅能释放水溶性药物 D.不能与水杨酸类药物配伍 E.为避免对直肠黏膜的刺激,可加入约20%的水
A.O2 B.H2 C.CO2 D.空气 E.N2
A.氯化钠 B.硼酸 C.氯化钾 D.葡萄糖 E.甲醇
A.滤渣层两侧压力差值越大,则滤速越大 B.滤过初期,滤过速度与滤器面积成正比 C.滤速与滤材或滤饼毛细管半径成正比 D.滤速与毛细管长度成正比 E.滤速与料液黏度成反比
A.肝脏 B.脾脏 C.肺 D.淋巴系统 E.骨髓
A.产生局部定位及靶向给药作用 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C.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 D.疗效确切可靠,起效迅速 E.注射剂均为澄明液体,必须热压灭菌
A.羊毛脂 B.凡士林 C.钠皂 D.液体石蜡 E.聚乙二醇
A.患者,临床药学 B.医生,临床药学 C.护士,医院药学 D.医生,医院药学 E.患者,临床医学
A.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进入毛细血管,转移至体循环 B.整个渗透过程中,含有类脂质的真皮层起主要的屏障作用 C.药物的水溶性越高越易透过皮肤 D.毛囊、汗腺和皮脂腺总面积大于皮肤总面积的1% E.皮肤附属器是脂溶性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通道
A.人和狗的差异 B.男性和女性的差别 C.老人和孩子的差别 D.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差别 E.亲属之间的差别
A.低分子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剂 D.乳剂 E.混悬剂
A.复核 B.收方 C.调配 D.发药 E.计价
A.合剂是指以水为溶剂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成分的内服液体制剂 B.合剂可以是溶液剂、混悬剂、乳剂型的液体制剂 C.在临床上除滴剂外所有的内服液体制剂都属于合剂 D.合剂中的药物是化学药物,中药材提取物不能制成合剂 E.合剂中的溶剂主要是水,有时为了溶解药物,可加少量的乙醇
A.简单疾病的诊断 B.用药咨询 C.不良反应监测 D.带教药学院学生实习 E.指导合理用药
A.药品商品名 B.药品通用名 C.药品习惯名称 D.药品英文名称 E.药品拉丁名
A.第1~20类 B.第1~15类 C.第1~12类 D.第1~10类 E.第1~5类
A.分子量大,不能通过半透膜 B.具有两性电性 C.具有旋光性 D.遇蛋白酶可水解 E.强酸强碱下稳定
A.输液的pH力求接近人体血液的pH B.输液的渗透压可等渗或偏低渗 C.输液中不能有异性蛋白及降压物质 D.输液只能是水溶液 E.输液中可添加适当抑菌剂增加稳定性
A.聚羧乙烯 B.海藻酸钠 C.液体石蜡 D.西黄芪胶 E.明胶
A.骨髓 B.肝脏 C.肺 D.肾脏 E.小肠
A.润湿剂 B.助溶剂 C.助悬剂 D.絮凝剂 E.反絮凝剂
A.表面积小,不易分散,起效慢 B.覆盖面积大,具有保护收敛作用 C.贮存、运输、携带方便 D.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 E.分散度大,吸湿性强
A.丙二醇 B.聚乙二醇 C.甘油 D.脂肪油 E.乙醇
A.10万级 B.1万级 C.>10万级 D.100级 E.30万级
A.溶胶剂 B.混悬剂 C.乳剂 D.酊剂 E.溶液剂
A.焦亚硫酸 B.醋酸 C.苯甲酸 D.肌酐 E.乙二酰胺
A.剂型是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将药物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药物可以有多种剂型 C.同一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D.剂型指某一种药物的具体品种 E.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A.絮凝 B.反絮凝 C.沉降 D.结晶 E.转相
A.药物剂型应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B.一种药物只能制成一种剂型 C.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的剂型 D.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E.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
A.溶液型气雾剂 B.混悬型气雾剂 C.乳剂型气雾剂 D.三相气雾剂 E.吸入用气雾剂
A.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 B.是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 C.是处理医疗诉讼的依据 D.是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E.是处理药品不良事件的依据
A.微晶纤维素 B.HPMC C.PVP D.CMS-Na E.PEG4000
A.醑剂 B.甘油剂 C.滴鼻剂 D.洗剂 E.含漱剂
A.蜂蜡 B.月桂氮蕈酮 C.凡士林 D.硅酮 E.羊毛脂
A.白色 B.淡红色 C.淡绿色 D.淡黄色 E.淡蓝色
A.亲水凝胶骨架材料释药 B.溶蚀性骨架材料释药 C.包衣材料 D.渗透泵释药 E.离子交换作用
A.胃 B.小肠 C.结肠部位 D.肝脏 E.肾脏
A.十二烷基硫酸钠 B.苯扎溴铵 C.卵磷脂 D.聚山梨酯 E.泊洛沙姆
A.作用的两重性 B.质量的重要性 C.使用的限时性 D.市场的竞争性 E.治疗的专属性
A.易于涂布 B.不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C.O/W型基质中需加防腐剂、保温剂 D.可阻止分泌物分泌及水分蒸发 E.O/W型不适于分泌物较多的皮肤病
A.滴丸 B.膜剂 C.散剂 D.胶囊剂 E.微丸
A.强光照射试验条件为:照度4500lx±500lx B.长期试验可用于确定药物的有效期 C.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 D.高湿度试验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90%±5% E.长期试验在取得12个月的数据后可不必继续进行
A.综合性 B.公众性 C.服务性 D.专有性 E.社会性
A.一般管理药品与特殊管理药品分开存放 B.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存放 C.外用药品与内用药品不分开存放 D.合格药品与退货药品、变质等不合格药品分开存放 E.对储存药品标示醒目色标,防止差错造成的质量事故
A.巴比妥 B.地西泮 C.三唑仑 D.艾司唑仑 E.曲马多
A.3次.3次 B.3次,2次 C.3次.4次 D.2次,3次 E.4次.3次
A.药品的生产企业 B.药品的生产日期 C.药品的用法用量 D.药品的功能主治或适应证 E.药品通用名称、规格、产品批号及有效期
A.微粒的半径 B.微粒的粒度 C.微粒的半径的平方 D.微粒的粉碎度 E.微粒的直径
A.增溶 B.着色 C.乳化 D.矫味 E.助溶
A.减小微粒半径 B.增加分散介质黏度 C.增大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 D.加入高分子助悬剂 E.加入絮凝剂
A.去离子水 B.纯化水 C.注射用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蒸馏水
A.增大粒子大小 B.使球形粒子表面光滑 C.加湿 D.干燥 E.加入助流剂
A.±1% B.±2.5% C.±5% D.±7.5% E.±10%
A.掩盖苦味 B.改变药物释放位置 C.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 D.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 E.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A.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至少应测定3个取样点 B.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第一个取样点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 C.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第二个取样点控制释放量在50%以下 D.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第三个取样点控制释放量在80%以上 E.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设计的理化因素的是油水分配系数
A.湿度 B.温度 C.光线 D.空气 E.溶剂
A.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B.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D.发展和改革宏观调控部门 E.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A.负责指导本科室技术人员的药品配制、制备、检验工作 B.做好用药咨询 C.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D.承担教学任务,指导研究生、进修生及实习生 E.指导药师的技术工作,负责药士晋级业务考核和参加评审工作
A.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或者超过有效期的 B.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 C.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D.药品所含成分与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 E.未注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
A.2天 B.3天 C.5天 D.7天 E.10天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发购用证明 B.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购用证明 C.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购用证明 D.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购用证明 E.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购用证明
A.溶胶剂 B.乳剂 C.混悬剂 D.高分子溶液 E.纳米乳剂
A.PVP B.泊洛沙姆188 C.CMEC D.EC E.HPMC
A.乳化交联法 B.辐射交联法 C.界面缩聚法 D.喷雾干燥法 E.溶剂-非溶剂法
A.2名 B.3名 C.4名 D.5名 E.6名
A.X药制字H(Z)+4位年号+4位流水号 B.国药准字H(Z、S、J)+4位年号+4位顺序号 C.H(Z、S)C+4位年号+4位顺序号 D.国药证字H(Z、S)+4位年号+4位顺序号 E.X药广审(文)第0000000000号
A.一次常用量 B.一次极量 C.2日常用量 D.3日常用量 E.7日常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