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B.10% C.15% D.20% E.25%
A.护士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B.利于培养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C.分工明确,节省人力 D.护士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 E.节省人力、经费、设备、时间,护士长便于组织工作
A.职务要求明确原则 B.人员结构合理原则 C.责权利一致原则 D.灵活调整原则 E.重视护士排班需求原则
A.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B.考虑接收者的立场 C.充分利用正式的沟通渠道 D.用行动强化语言 E.不要一味说教
A.目标冲突 B.人际冲突 C.建设性冲突 D.组织间冲突 E.程序冲突
A.基本素质评价 B.护理效果评价 C.行为过程评价 D.行为结果评价 E.综合评价
A.节省人力 B.分工不明确,不利于按护士能力分工 C.有利于提高护士技能操作熟练程度 D.易忽视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 E.机械、护患沟通少
A.直线型 B.直线-参谋型 C.职能型 D.主导型 E.综合型
A.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 B.护士个别需要得到照顾 C.团体凝聚力提高 D.护士长与护士关系融洽 E.护士长节省排班时间
A.25% B.30% C.40% D.50% E.10%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健康相关行为 E.心理因素
A.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下属 B.保持态度和蔼,气氛和睦 C.指出问题应该具体 D.允许下属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 E.对于日后防范方法提出建议
A.提出问题 B.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C.保持情绪高涨 D.平等待人 E.多运用描述性语言
A.对每位参与者表示欢迎 B.请每位参与者自我介绍 C.对发言者给予肯定性反馈 D.提出可引发争论的开放式问题以打破僵局 E.因某发言者健谈而形成"一言堂"时,出于礼貌,不予打断
A.基础质量评价 B.服务质量评价 C.环节质量评价 D.过程质量评价 E.终末质量评价
A.护理工作有计划和评价,患者得到较全面的护理 B.患者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增加 C.加强了护患的沟通合作 D.有利于提高护士操作熟练度 E.节省人力和经费
A.以人为本原则 B.优化组合原则 C.经济效能原则 D.动态调整原则 E.合理结构原则
A.全脱产学习 B.定期出国开会 C.专题研究 D.提高学历 E.自学
A.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构成 B.由个体和群体目标构成 C.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D.由主观和客观环境构成 E.组织构成
A.权责对等 B.视能授权,密切关系 C.合理合法,团结力量 D.监督控制,谨防错误 E.让别人做原本属于自己的事
A.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B.已有成功案例证明的行为 C.与传统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 D.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E.处于发展阶段的行为
A.发送者障碍 B.接收者障碍 C.沟通通道障碍 D.解码障碍 E.反馈障碍
A.卢因 B.泰勒 C.韦伯 D.亚当斯 E.梅奥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五级预防
A.护理人员数量 B.护理器械设备的性能 C.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D.开展整体护理情况 E.开展健康教育情况
A.强化法 B.脱敏法 C.厌恶法 D.想象法 E.示范法
A.食管手术及麻醉的相关知识 B.术前各项准备的意义及配合要点 C.应用数字表达疼痛的方法 D.练习胸式呼吸的方法 E.术后留置各种导管的目的和意义
A.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5cm B.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外向内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5cm C.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2cm D.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外向内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2cm E.以穿刺点为中心,由上向下涂擦,直径不小于5cm
A.患者角色缺如行为 B.A型行为 C.不良疾病行为 D.C型行为 E.非遵医嘱行为
A.病人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有细菌定植,但尚未有炎症表现 B.新生儿在院内经产道感染链球菌 C.新生儿在院内经胎盘感染单纯疱疹 D.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误吸未被污染的羊水形成肺炎 E.术后3日内病人体温升高,3日后恢复正常
A.避免扰乱病人的正常防御机制 B.仔细检查,明确病人的潜在性病灶 C.明确机体带菌状态 D.如有必要,可限制使用抗生素 E.抵抗力下降的高危人群应采取保护性隔离和全部去污染
A.常为多重耐药菌株 B.大部分为人体正常菌群的转移菌或条件致病菌 C.常侵犯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 D.大肠埃希菌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E.同一种细菌,医院外分离出的病原体菌株的耐药性更强、更广
A.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值为0.8 B.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值为1.2 C.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值为0.5 D.可计算比值比,值为0.8 E.可计算比值比,值为1.2
A.耐热的玻璃器材:干热灭菌法 B.不耐热的塑料制品:3%过氧化氢 C.不耐热的精密仪器:2%戊二醛 D.伤口清洗:5%过氧化氢 E.物品表面:0.4%过氧乙酸
A.苯扎溴胺仅能杀灭部分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B.双链季铵盐用作皮肤消毒时,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为2~5分钟 C.苯扎溴胺用于黏膜消毒时,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为3~5分钟 D.可用于环境表面消毒 E.与肥皂、洗衣粉等合用时,有增强消毒效果的作用
A.进入和离开病房前都应认真洗手 B.无菌导尿术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必须认真洗手 C.一副手套只用于一位病人一个部位的护理操作 D.紧急情况下,无法按规定要求洗手,可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取代洗手 E.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需更换无菌手术衣和无菌手套,不需重新行外科手消毒
A.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能接触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污染的器械 B.护理两个病人之间 C.脱手套后 D.护理人员给病人测血压后,进行导尿前 E.与病人交谈后
A.加强营养 B.在可能条件下,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C.术前2天开始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D.缩短手术时间 E.术前做好术区皮肤准备
A.老年妇女 B.幼女 C.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女性患者 D.月经期妇女 E.哺乳期妇女
A.首选广谱抗生素 B.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类药物同瓶滴注 C.尽可能选用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 D.将红霉素用注射用水溶解后放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E.急性胆囊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继续用药2周,以巩固疗效
A.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8CFU/ml B.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7CFU/ml C.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D.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5CFU/ml E.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4CFU/ml
A.细菌数≥3CFU B.细菌数≥5CFU C.细菌数≥10CFU D.细菌数≥12CFU E.细菌数≥15CFU
A.10天内 B.30天内 C.60天内 D.120天内 E.180天内
A.合理设计病室环境 B.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C.尽量减少介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护的使用频率 D.制定防止感染的管理制度 E.合理使用抗生素
A.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B.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C.接触被患者血液污染的器械时戴手套 D.为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戴口罩和眼防护罩 E.被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器械刺破皮肤时,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A.环境感染 B.交叉感染 C.自身感染 D.医源性感染 E.不属于医院感染
A.普通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0% B.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 C.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是20% D.普通外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无法计算 E.妇产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是10%
A.反复洗手 B.用肥皂水浸泡双手 C.先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搓洗2分钟 D.先用手消毒剂搓洗2分钟,再洗手 E.采用外科洗手消毒法
A.严密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接触隔离
A.增强抵抗力,避免感染 B.定期随诊、复查,避免复发 C.不可擅自停药 D.经常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E.避免劳累
A.<180m3/h B.<360m3/h C.>180m3/h D.>360m3/h E.>720m3/h
A.24h B.36h C.48h D.72h E.超过平均潜伏期后
A.医源性感染包括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B.内源性感染又称不可预防性感染 C.外源性感染又称可预防性感染 D.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可来自病人体表的正常菌群 E.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可来自病人体内的潜在病灶
A.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的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 B.定植抵抗力仅与机体状态有关 C.必须有适宜的环境 D.必须有相当的数量 E.必须具有黏附力
A.胃镜 B.体温表 C.便盆 D.导尿管 E.压舌板
A.拮抗作用 B.后效作用 C.吸附作用 D.分解作用 E.增强作用
A.甲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无菌治疗碗内,敞口放置 B.乙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无菌弯盘内,上面扣另一无菌弯盘 C.丙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有盖的下口瓶内,红外线感应式开关 D.丁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无盖的下口瓶内,脚踏式开关 E.戊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橡胶塞密封内,使用时用手倒出药液
A.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B.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C.层流洁净系统 D.紫外线灯消毒 E.臭氧消毒
A.血液 B.体液 C.分泌物 D.粪便和尿液 E.汗液
A.尽量减少病人术后在监护室滞留的时间 B.伤口敷料湿透应立即更换敷料 C.处理同一病人不同部位的伤口不必洗手 D.厌氧菌感染切口的脏敷料需焚毁 E.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A.有独立空调 B.单独的沐浴设备 C.住单间 D.房间为负压 E.有空气净化装置
A.工作人员认真洗手 B.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C.加强生活护理 D.做好环境监测 E.减少介入性治疗的使用频率
A.外科医生 B.监护病房护士 C.门诊护士 D.血液透析室护士 E.助产士
A.实行消化道隔离 B.病人的餐具应用250~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 C.废弃物应进行焚烧 D.接触甲肝病人前后可用0.5%氯已定醇消毒双手 E.不耐热的被污染物品可用过氧乙酸按0.1g/m3熏蒸
A.由淋病奈瑟氏菌引起 B.淋病的致病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强 C.低效消毒剂即可杀灭致病菌 D.有症状的患者是传染源 E.健康人通过接触被污染的便器也可被感染
A.革兰阴性球菌 B.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土壤中 C.人群中带菌状态相当普遍 D.很少对全身各系统引起感染性疾病 E.凝固酶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A.查找感染源 B.对感染病人及同期住院病人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C.进行消化道隔离措施 D.医院于36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E.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省卫生行政部门
A.≤5cfu/件 B.≤10cfu/件 C.≤15cfu/件 D.≤20cfu/件 E.≤30cfu/件
A.接触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严密隔离 D.昆虫隔离 E.保护性隔离
某面积为25m<sup>2</sup>的妇产科检查室,高3m,欲采用30W的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应至少装几盏灯()
A.1 B.2 C.3 D.4 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