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教材是否适宜 B.教育者是否称职 C.教育方法是否恰当 D.教育需求评估是否完整 E.患者对社会健康政策是否了解
A.授权 B.亲自指导 C.请别人做 D.培训 E.高年资护士替代
A.慢性膀胱炎 B.膀胱炎伴发结石 C.肾盂肾炎 D.肾结核 E.膀胱憩室
A.对自己是否能表现某种行为的信心 B.个体对目标的行为或表现的控制力 C.个体对结果的价值观 D.期望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E.能表现出某种行为的知识和技能
A.护理缺陷 B.一级医疗事故 C.二级医疗事故 D.三级医疗事故 E.四级医疗事故
A.情感的投入、接纳性的态度 B.接纳性的态度、坦诚的态度 C.情感的投入、接纳性的态度、合理的客观性 D.接纳性的态度、合理的客观性,坦诚的态度 E.情感的投入、接纳性的态度、合理的客观性,坦诚的态度
A.5岁小孩醒来后,没看到妈妈就开始哭 B.反复询问医护人员自己是否得病 C.听到邻居得癌症,自己害怕而不再去医院看病 D.生重病时拒绝休息,坚持工作 E.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A.职能机构重叠 B.过分强调专业化 C.议而不决 D.反应不灵敏 E.责任分散
A.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监督、监测、教育、指导、咨询及监控资料的反馈开展医院感染的专项研究 B.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C.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 D.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E.以上都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C.《消毒管理办法》 D.A、B、C三法均为依据 E.仅根据《消毒管理办法》
A.对甲型肝炎患者实行消化道隔离 B.患者的餐具应用250~500mg/L有效氯浸泡10分钟 C.废弃物应进行焚烧 D.接触甲型肝炎患者前后可用0.5%氯己定醇消毒双手 E.不耐热的被污染物品可用过氧乙酸按1g/m3熏蒸
A.弹性原则 B.能级原则 C.行为激励原则 D.随机制宜原则 E.参与管理原则
A.患者不愿让他人知道的变态心理,要求绝对保密 B.患者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行为,要求绝对保密 C.患者不愿让他人知道的家庭生活,要求绝对保密 D.患者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不良诊断,要求绝对保密 E.患者不愿让他人知道的艾滋病病情,要求绝对保密
A.将适当载体染以一定量的特定微生物,用于指示消毒或灭菌效果的制品 B.接种了一定量特定试验微生物的载体 C.对特定的灭菌过程有特定抵抗力的试验菌(毒)株 D.用于对消毒或灭菌的效果进行检测的指示物 E.生物菌片
A.时间因素 B.测试因素 C.回归因素 D.选择因素 E.失访
A.护理人员数量 B.护理器械设备的性能 C.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D.开展整体护理情况 E.开展健康教育情况
A.1911年 B.1925年 C.1933年 D.1944年 E.1957年
A.能级原则 B.价值原则 C.整分合原则 D.动力原则 E.参与管理原则
A.不得少于5人 B.不得少于4人 C.不得少于3人 D.不得少于2人 E.不得少于1人
A.长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 C.指令性计划 D.整体计划 E.局部计划
A.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B.危害健康的行为 C.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D.促进健康的行为 E.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A.制定目标体系 B.组织实施 C.考评成果 D.实施奖惩 E.考核评价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E.第五阶段
A.消毒时间应≥30分钟 B.臭氧发生器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为臭氧 C.要求臭氧浓度≤20cfu/m3 D.主要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杀菌 E.温度、湿度、pH等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
A.指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 B.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 C.形成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D.使组织独具特色 E.从最高管理层树立的典范发展而来
A.组织 B.领导 C.控制 D.计划 E.协调
A.集体指导 B.个别指导 C.传播媒介 D.行为指导 E.专题讲座
A.护理学科 B.综合应用学科 C.交叉的边缘学科 D.教育学科 E.人文学科
A.门诊咨询处方 B.自我保健处方 C.治疗处方 D.治疗方案 E.健康教育处方
A.日常健康行为 B.自我保健行为 C.患者角色行为 D.遵医嘱服药行为 E.自我护理行为
A.生重病时拒绝休息,坚持工作 B.听到邻居得癌症,自己害怕而不再去医院看病 C.5岁小孩醒来后,没看到妈妈就开始哭 D.反复询问医护人员自己是否得病 E.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A.受传者 B.信息 C.传播媒介 D.传播者 E.传播效果
A.经过两天的治疗,您今天感觉好多了吧 B.您是河北人吧 C.您为什么不愿意选择手术治疗呢 D.您是在哪里做的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E.您愿意和我谈谈自己手术后的感受吗
A.威胁目标人群生命与健康的疾病或健康问题是什么 B.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C.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受害者在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上有何特征 D.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是什么 E.对哪些(哪个)问题进行干预可能最敏感
A.了解社会问题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 B.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C.确定导致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D.为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奠定基础 E.组织评估和资源评估
A.抑制因素 B.倾向因素 C.偏向因素 D.促成因素 E.强化因素
A.5% B.10% C.15% D.20% E.25%
A.历史因素 B.选择因素 C.回归因素 D.测量者因素 E.测量工具因素
A.延续到成年 B.喜欢自我表现 C.好攻击、易激惹 D.标志着行为的定型 E.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
A.下雨打伞 B.躲避危险 C.与人交往 D.模仿表演 E.观看演出
A.危害性 B.稳定性 C.习得性 D.现存性 E.明显性
A.从指尖到腕上10cm B.从指尖到腕上20cm C.从指尖到肘部 D.从指尖到肘上10cm E.从指尖到肘上20cm
A.管理 B.协调 C.领导 D.组织 E.计划
A.沟通渠道不恰当 B.几种媒介互相冲突 C.信息传递程序或路径模糊 D.沟通对象选择错误 E.组织结构不合理
A.始于成年 B.以婴幼儿延续到成年 C.标志着行为的定型 D.主要表现为好攻击、易激惹 E.不断完善、充实、提高的过程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A.候诊教育 B.随诊教育 C.出院教育 D.咨询教育 E.健康教育处方
A.患者对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知识水平 B.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 C.患者的学习能力 D.患者的兴趣爱好 E.患者的环境因素
A.灭菌包的上层 B.灭菌包的中上层 C.灭菌包最难灭菌的部位 D.灭菌包的中下层 E.灭菌包的下层
A.自我察觉 B.自我完善 C.自我效能 D.自我否定 E.自觉行为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抑制细胞膜的合成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E.破坏细菌的分裂增殖
A.卢因 B.泰勒 C.韦伯 D.亚当斯 E.梅奥
A.原始发展阶段 B.被动发展阶段 C.主动发展阶段 D.自主发展阶段 E.巩固发展阶段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E.48小时内
A.结构简单 B.责权明确 C.权力过于集中 D.联系不便 E.管理成本较高
A.必须完成的目标 B.最重要的目标 C.较重要的目标 D.很想完成的目标 E.不太重要的目标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人员管理
A.食管癌根治术 B.甲状腺手术 C.胸腺切除术 D.胆囊切除术 E.膝软骨摘除术
A.容易理解 B.符号通用 C.针对性 D.预见性 E.指导性
A.合作 B.协调 C.领导 D.组织 E.协商
A.质量控制 B.预算控制 C.进度控制 D.目标控制 E.反馈控制
A.准备会议内容 B.安排与会人员的要求 C.选择会议规程 D.确定会议议题 E.报道会议消息
A.每两周一次 B.每周一次 C.每3周一次 D.每月一次 E.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A.每平板细菌数≥5cfu B.每平板细菌数≥10cfu C.每平板细菌数≥15cfu D.每平板细菌数≥20cfu E.每平板细菌数≥30cfu
A.社会诊断 B.行为诊断 C.环境诊断 D.过程诊断 E.流行病学诊断
A.动态体语 B.同类语言 C.体态语言 D.面部表情 E.仪表形象
A.封闭式 B.开放式 C.简明式 D.探索式 E.偏向式
A.暴发流行监测和危险因素监测 B.发病率监测和漏报率监测 C.感染病种监测和感染部位监测 D.高危科室监测和高危人群监测 E.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E.综合护理
A.主观目标、客观环境 B.组织构成、社会环境 C.主观目标、社会环境 D.群体目标、客观环境 E.组织构成、客观环境
A.系统性原则 B.重点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可变性原则 E.弹性原则
A.监测血糖 B.控制饮食 C.长期药物控制 D.不限制水果 E.体育锻炼
A.用干拖把拖净 B.用湿拖把拖净 C.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洗净 D.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先消毒、再洗净 E.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丢弃
A.造成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 B.造成患者中度伤残 C.造成患者轻度残疾 D.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E.造成患者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A.共同维护患者利益和社会公益 B.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C.彼此独立,互不干涉 D.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和监督 E.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A.估量形式 B.明确宗旨 C.制定目标 D.择优 E.编制预算
A.过程控制 B.反馈控制 C.同期控制 D.环节质量控制 E.面向未来控制
A.健康教育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B.健康教育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 C.健康教育已初步形成了理论和方法体系 D.健康教育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 E.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
A.单向性 B.广泛性 C.速度慢 D.公开性 E.超越性
A.常需终身治疗 B.定期复查血、尿 C.外出时尽量避免日光照射 D.少去公共场所,防止感染 E.妊娠对病情无影响
A.整分合原则 B.弹性原则 C.行为原则 D.反馈原则 E.能级原则
A.10min B.15~20min C.25~30min D.35~40min E.45min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