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α1β1 B.α1α2 C.β1β2 D.α2α3 E.α1,β2-微球蛋白
A.ALT B.PCHE C.AST D.LDH E.ALP
A.侵袭力 B.内毒素 C.类毒素 D.外毒素 E.黏附力
A.需T细胞辅助 B.需Th细胞辅助 C.需Ts细胞辅助 D.需Tc细胞辅助 E.不需任何T细胞亚群辅助
A.白细胞 B.红细胞 C.上皮细胞 D.杆菌 E.球菌
A.肿瘤的诊断 B.肿瘤的治疗 C.血清氯离子含量测定 D.激素水平测定 E.细胞受体测定
A.A群链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B群链球菌 D.金黄葡萄球菌 E.大肠埃希菌
A.葡萄糖 B.氨基酸 C.乳酸 D.肌酐 E.蛋白质
A.Ⅲ B.Ⅴ C.Ⅵ D.Ⅸ E.ⅩⅢ
A.营养作用 B.免疫作用 C.维持胶体渗透作用 D.运输作用 E.缓冲作用
A.初生儿较高 B.剧烈运动后降低 C.进食后增高 D.上午较低 E.妊娠期增高
A.瑞特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碘液染色法 D.墨汁负染法 E.巴氏染色法
A.机体免疫力下降 B.机体抵抗力降低 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症 D.细菌寄居机体的部位发生改变 E.以上均是
A.胰岛素受体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表面 B.受体的结构虽然有微小差异,但生物学作用相同 C.受体降解可能在溶酶体中进行,与受体介导的胞饮作用有关 D.胰岛素或抗受体抗体与受体结合后可促进受体降解 E.多数内吞的受体都不能逃避而被降解
A.T细胞 B.B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红细胞
A.缓冲液pH距蛋白质等电点越远,质点所带电荷越多,速度越快 B.缓冲液pH距蛋白质等电点越近,质点所带电荷越多,速度越慢 C.缓冲液离子强度增加,电泳速度减慢 D.缓冲液离子强度增加,电泳速度加快 E.应尽量选择能使各种蛋白质所带净电荷差异较大的pH
A.葡萄糖发酵 B.靛基质 C.甲基红 D.VP E.动力
A.水乡 B.丘陵 C.牧区 D.山区 E.城市
A.FⅨa-Ⅷa-Ca2+-PF3 B.TF-Ⅶa-Ca2+ C.FⅩa-Ⅴa-Ca2+-PF3 D.FⅨa-Ⅹa-Ca2+-PF3 E.FXa-Ⅷa-Ca2+-PF3
A.尿α1微球蛋白 B.尿β2微球蛋白 C.THP D.白蛋白 E.BJP
A.组成HDL并维持其结构的稳定 B.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 C.可以激活LPL,从而促进胆固醇酯化 D.载脂蛋白AⅠ分布在CM中 E.冠心病患者血浆ApoAⅠ水平偏低
A.有少量的物理溶解形式 B.有少量的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 C.大量的进入红细胞与水结合成H2CO3形式 D.H2CO3解离出HCO-3由红细胞弥散进入血浆 E.红细胞中的K+随HCO-3等量弥散进入血浆
A.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 B.吸收、发射或干射光谱谱系 C.吸收、发射或衍射光谱谱系 D.吸收、发射或折射光谱谱系 E.吸收、发射或透射光谱谱系
A.cTnT、TnC B.cTnT、cTnI、TnC C.mTnT、mTnI、mTnC D.mTnT、cTnI、mTnI E.TnC、cTnI、mTnT
A.C1 B.C2 C.C3 D.C4 E.C5
A.机械光学电路系统 B.机械成像电路系统 C.成像光学电路系统 D.机械光学成像系统 E.机械光学分析系统
A.是细菌学中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B.通过革兰染色将所有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 C.是复染色法 D.是单染色法 E.又称鉴别染色法
A.碱基的置换 B.碱基的插入 C.碱基的复制 D.碱基的缺失 E.转位因子的插入
A.界、门、纲、目 B.界、门、纲、目、科 C.界、门、纲、目、科、属 D.界、门、纲、目、科、属、种 E.界、门、纲、目、科、属、种、株
A.革兰阳性球菌 B.触酶阴性 C.短链状排列 D.无芽胞 E.在高盐(6.5%NaCl)、40%胆汁培养基能生长
A.该法也称为冷冻真空干燥法 B.它具有低温、干燥、缺氧等优点 C.保存期长,一般为3~5年 D.菌种成活率低是低温造成的 E.该方法保存的菌种变异性比较小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线虫 D.原虫 E.病毒
A.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 B.尿胆红素阴性 C.尿胆原阴性 D.尿胆素阴性 E.尿胆红素阳性
A.血液pH的升高和降低影响Hb与氧的亲和力 B.血液的PCO2增加和降低影响Hb与氧的亲和力 C.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影响Hb与O2的亲和性 D.温度升高和降低影响Hb与氧的结合和释放 E.血液中Hb浓度减少与氧亲和力降低
A.IgG B.IgM C.IgA D.IgE E.IgD
如果用125Ⅰ标记抗原,放射性射线为()
A.α射线 B.β+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E.X射线
A.动力试验 B.氧化酶试验 C.吲哚试验 D.乳糖发酵试验 E.葡萄糖分解试验
A.催化CM和VLDL核心的TG的分解 B.参与脂蛋白之间胆固醇酯的交换和平衡 C.与LCAT一样也常与HDL结合在一起 D.是胆固醇逆向转运系统中的关键蛋白质 E.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A.Km值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 B.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 C.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 D.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小 E.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适中
A.检测能力 B.经济性 C.可行性 D.稳定性 E.实用性
A.严重感染 B.免疫缺陷病 C.移植排斥反应 D.超敏反应 E.恶性肿瘤
A.组织抗原 B.组织特异性抗原 C.血型抗原 D.分化抗原 E.人类白细胞抗原
A.细胞壁缺陷 B.细胞膜缺陷 C.细胞质缺陷 D.胞质颗粒缺陷 E.核质缺陷
A.定植部位正常,细菌数量发生变化 B.定植部位正常,细菌质量发生变化 C.毒力强的菌株处于劣势地位 D.耐药菌株居于优势地位 E.菌群失调又称菌群交替症
A.将接收的不同强度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B.将接收的不同强度的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C.电阻抗原理 D.镜检影像分析原理 E.流式细胞术原理
A.尿蛋白定性在+++以上 B.尿中主要为小分子量蛋白质 C.见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损伤 D.反映肾小管损伤的指标 E.尿免疫球蛋白/尿白蛋白比值<0.1时为选择性蛋白尿
A.尿胆红素、尿胆原均阳性 B.尿胆红素、尿胆原均阴性 C.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 D.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强阳性 E.尿胆红素阳性、尿胆素阴性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白血病 E.急性溶血性贫血
A.霍奇金病的预后相对较非霍奇金淋巴瘤好 B.好发于非洲儿童的Burkitt淋巴瘤属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由EB病毒引起 C.骨髓涂片检查发现典型的R-S细胞才能诊断霍奇金病 D.霍奇金病中以淋巴细胞消减型预后最差 E.霍奇金病是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发生恶性增生引起的淋巴瘤
A.直线 B.双曲线 C.抛物线 D.S形曲线 E.C形曲线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立克次体 D.病毒 E.螺旋体
A.X片段 B.Y片段 C.Z片段 D.D片段 E.E片段
A.Ab B.CD C.AM D.CK E.CSF
A.羊毛脂 B.卡介苗 C.百日咳菌 D.石蜡油 E.抗原
A.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B.纤维蛋白单体可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物 C.FDP各碎片仍具有与纤维蛋白(原)相同的抗原性 D.D-D二聚体是原发性纤溶的有效指标 E.FDP、D-D二聚体是诊断DIC的重要指标
A.布氏吸虫 B.华支睾吸虫 C.肺吸虫 D.斯氏吸虫 E.裂体吸虫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贫血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D.G-6-PD缺陷症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软脑膜细胞 B.蛛网膜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A.半固体培养基 B.SS琼脂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 D.中国蓝琼脂培养基 E.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A.EDTA-K2 B.枸橼酸钠 C.草酸钠 D.肝素 E.草酸钾
A.过继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自然被动免疫 D.人工主动免疫 E.自然主动免疫
A.取材前24h内禁止性交 B.不要采用盆浴和阴道灌洗 C.检验技术人员可直接采集标本 D.需使用消毒棉拭子取材 E.取材前不要实施阴道局部上药治疗
A.前白蛋白 B.白蛋白 C.α2-巨球蛋白 D.铜蓝蛋白 E.C-反应蛋白
A.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骨髓瘤细胞的数量及“M”蛋白含量有关 B.尿液检查均能发现B-J蛋白 C.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是诊断本病的特异性依据 D.血清学检查对本病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E.外周血瘤细胞常超过20%
A.提高反应的特异性 B.减少交叉反应 C.增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D.减少抗血清用量 E.减少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E.五类
A.<35fl B.35~90fl C.90~160fl D.160~320fl E.>320fl
A.血浆PGI2迅速减少 B.血浆TXA2增加 C.血浆vWF减少 D.血浆6-酮-PGF1a减低 E.血液高凝状态
A.染色体、核糖体、质粒 B.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 C.染色体、中介体、转位因子 D.染色体、核糖体、中介体 E.染色体、核糖体、转位因子
A.肝组织含量最高 B.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C.因为“冷变性”宜放在室温 D.有5种同工酶,每种同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不同 E.红细胞中LD含量比血清高许多倍
A.血凝素 B.神经氨酸 C.融合素 D.CD4细胞受体 E.碱性磷酸酶
A.猪带绦虫有吸盘,牛带绦虫没有 B.牛带绦虫有吸盘,猪带绦虫没有 C.猪带绦虫有顶突和小钩,牛带绦虫没有 D.牛带绦虫有顶突和小钩,猪带绦虫没有 E.以上都不是
A.黄色或脓性 B.红色或血性 C.淡黄色 D.半透明状 E.灰白色或乳白色
A.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有鞭毛 B.革兰染色阳性,无鞭毛,有芽胞 C.革兰染色阴性,无鞭毛,有芽胞 D.革兰染色阳性,无鞭毛,无芽胞 E.革兰染色阴性,无鞭毛,无芽胞
A.IgA B.IgG C.IgD D.IgE E.IgM
A.吴宪 B.Landsteiner C.Stetson D.Landsteiner和Wiener E.Levine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
A.葡萄糖-6-磷酸酶 B.果糖-1,6-二磷酸酶 C.磷酸己糖异构酶 D.丙酮酸羧化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
A.空腹尿 B.餐后尿 C.晨尿 D.随机尿 E.24h尿
A.氧化酶阴性 B.触酶阳性 C.还原硝酸盐 D.发酵葡萄糖 E.不发酵山梨醇
A.糜蛋白酶原 B.胰蛋白酶原 C.羧基肽酶原 D.淀粉酶原 E.胰岛素原
A.H链C区 B.L链C区 C.H链V区 D.L链V链 E.H链及L链V区
A.幼稚浆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幼稚淋巴细胞
A.属于造血系统的无效造血 B.是一组轻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 C.患者一般无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D.白血病细胞呈异常增生伴分化成熟障碍 E.不经治疗可自然缓解
A.专性厌氧菌 B.兼性厌氧菌 C.微需氧菌 D.专性需氧菌 E.嗜二氧化碳菌
A.<1.8mmol/L B.1.8~7.14mmol/L C.2.8~10.8mmol/L D.6.8~10.8mmol/L E.>10.8mmol/L
A.墨汁染色后镜检 B.抗酸染色后镜检 C.悬滴暗视野镜检 D.美蓝染色后镜检 E.革兰染色后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