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血小板数量或质量的异常 B.血管脆性增加 C.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 D.血液中抗凝血物质增加 E.使用氨甲苯酸
A.风湿性心脏病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老年性二尖瓣环 D.老年性环下钙化 E.儿童的先天性畸形
A.肌红蛋白 B.cTnI C.cTnT D.LDH E.CK-MB
A.心脏彩超 B.CT C.超声心动图 D.心血管造影 E.胸部X线检查
A.乙型肝炎 B.甲型肝炎 C.胆汁淤积 D.营养障碍 E.血吸虫病
A.皮肤伤口 B.经口感染 C.呼吸道传播 D.握手传播 E.餐具传播
A.脑组织水肿 B.颅内压增高 C.血氨增高 D.脑组织乳酸增高 E.脑组织缺氧
A.甲状腺巨大,有压迫症状 B.中至重度Graves病,长期服药无效者 C.妊娠早期 D.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E.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A.维持有效血容量 B.抗炎作用 C.抑制蛋白质合成 D.强烈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 E.免疫抑制
A.多为急性起病,病程较长 B.同一疾病临床表现可有很大个体差异 C.病程中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D.多有复杂的免疫学变化 E.对疗效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A.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大于50g/L B.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大于70g/L C.血液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血液检查碳氧血红蛋白定性阳性 E.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A.剧烈头痛 B.脑膜刺激征 C.频繁呕吐 D.一时性意识障碍 E.一侧肢体瘫痪
A.超声 B.CT C.癌胚抗原 D.细胞学检查 E.X线造影
A.重约150g B.下部较上部宽 C.长度7~8cm D.宫体:宫颈=1:2 E.宫腔容量约10ml
A.48~72小时 B.3~4天 C.2~3周 D.4~8周 E.8~10周
A.血生长激素水平 B.肾功能 C.骨龄发育情况 D.身高增长情况 E.体重变化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真菌 E.立克次体
A.白细胞 B.脓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A.动脉血氧分压<80mmHg B.动脉血氧分压<70mmHg C.动脉血氧分压<60mmHg D.动脉血氧分压<50mmHg E.动脉血氧分压<40mmHg
A.冠状动脉畸形 B.冠状动脉栓塞 C.冠状动脉炎症 D.冠状动脉口阻塞 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A.急性单纯性胃炎 B.糜烂性胃炎 C.化脓性胃炎 D.腐蚀性胃炎 E.慢性胃体炎
A.库欣病 B.异位ACTH综合征 C.肾上腺皮质癌 D.肾上腺皮质腺瘤 E.肾上腺皮质腺增生
A.主食中糖供能应占50%~60% B.每日食脂肪应限制 C.三餐分配为1/5、2/5、2/5 D.少食纤维食物 E.主食中脂肪供能应占30%
A.2%~4%碳酸氢钠溶液 B.30%过氧化氢钠溶液 C.0.1%硫酸铜溶液 D.5%醋酸溶液 E.淡石灰水
A.内痔、外痔、肛裂 B.前哨痔、外痔、肛裂 C.内痔、外痔、前哨痔 D.肛裂、前哨痔、肥大乳头 E.前哨痔、内痔、肛裂
A.宫颈 B.卵巢 C.输卵管 D.腹腔 E.以上都不是
A.8~9岁 B.9~10岁 C.10~11岁 D.11~12岁 E.13~14岁
A.恶心、呕吐 B.乏力、嗜睡 C.缺乏食欲、厌恶油腻 D.喜食酸物 E.失眠
A.阴道分泌物增多 B.外阴红肿疼痛 C.下腹包块 D.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液 E.可伴有膀胱刺激征
A.3周 B.4周 C.5周 D.6周 E.7周
A.初次感染部位多在上叶底部、中叶或下叶上部 B.结核菌可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C.原发病灶和淋巴结都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症状多轻微而短暂 E.多发生于儿童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A.平卧位 B.头高脚低位 C.头低脚高位 D.侧卧位 E.坐位,两腿下垂
A.发病后4~6小时开始升高 B.发病后6~8小时开始升高 C.发病后8~10小时开始升高 D.发病后10~12小时开始升高 E.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
A.抗基底膜抗体介导 B.沉积的循环免疫复合物介导 C.细胞免疫介导 D.其他炎症介导 E.以上都不是
A.伴Y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连锁隐性遗传 D.X-连锁显性遗传 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遗传因素 B.性激素 C.药物作用 D.潮湿刺激 E.阳光照射
A.肝炎 B.伤寒 C.结肠炎 D.斑疹伤寒 E.细菌性痢疾
A.避免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 B.在外耳道口或鼻前庭放置引流管 C.脑脊液鼻漏者,可经鼻腔置胃管、吸痰及鼻导管给氧 D.用力咳嗽避免肺淤血 E.禁忌做腰椎穿刺
A.早期食管癌检查 B.中期食管癌检查 C.晚期食管癌检查 D.早期胃癌检查 E.早期胃癌淋巴结检查
A.肺组织受压 B.分泌物堵塞呼吸道 C.胸廓活动受限 D.肺组织损伤 E.反射性中枢调节作用失常
A.雌激素 B.孕激素 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D.胎盘生乳素 E.雄激素
A.是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的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 B.子宫出现的规律收缩 C.其特点是频发、有节律 D.子宫出现的痛性收缩 E.宫缩在腹部不可触及
A.多为厌氧菌感染 B.产褥病率是指产后24小时内两次体温≥38℃ C.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炎性变化 D.生产过程中各种被污染的手术诊疗器械接触产妇后可引起的感染 E.可在分娩时感染
A.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 B.糜烂面与正常宫颈上皮界线清楚 C.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 D.糜烂面积大小分为3度 E.宫颈腺囊肿与宫颈糜烂无关
A.从腮腺肿大前3天到消肿后7天 B.从腮腺肿大前6天到消肿后5天 C.从腮腺肿大前7天到消肿后14天 D.从腮腺肿大前3天到消肿后5天 E.从腮腺肿大前3天到消肿后9天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高血压 C.主动脉狭窄 D.肺动脉高压 E.肺动脉瓣狭窄
A.阿托品化 B.解磷定中毒 C.病情反跳 D.中间型综合征 E.迟发性神经病
A.低钾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钙血症 D.高钾血症 E.高钠血症
A.右侧胸痛 B.右下腹痛并伴有轻度胃肠功能紊乱 C.腹膜刺激征 D.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性包块 E.转移性右下腹痛
A.抑制卵泡和子宫发育 B.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C.增加输卵管上皮细胞的活动 D.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增加 E.促进体内水钠潴留
A.年龄愈小,体液占体重的百分比愈高 B.细胞内液量与成人相似 C.年龄愈小,每天水的交换量相对增多 D.血清钠含量与成人相似 E.需水量同于成人
A.胚胎第2周 B.胚胎第4周 C.胚胎第6周 D.胚胎第8周 E.胚胎第10周
A.出生后1个月内 B.出生后2个月内 C.出生后3个月内 D.出生后4个月内 E.出生后6个月内
A.口服去甲肾上腺素 B.三腔二囊管压迫 C.冰盐水洗胃 D.西咪替丁静脉注射 E.纤维胃镜下高频电灼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肠毒素 D.细胞毒素 E.神经毒素
A.甲类2种,乙类22种 B.甲类2种,乙类11种,丙类22种 C.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D.甲类3种,乙类22种,丙类10种 E.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A.B超 B.CT C.动脉造影 D.指压瘘口测定 E.静脉血氧含量测定
A.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 B.骨盆底封闭了骨盆的出口 C.骨盆底有承载和支持盆腔脏器的作用 D.会阴不属于骨盆底的一部分 E.骨盆底间有尿道、阴道和直肠通过
A.清洁皮肤 B.防止皮肤感染 C.减少散热 D.有利于患儿复苏 E.便于辨认
A.新生儿 B.1个月~6个月 C.6个月~3岁 D.4岁~7岁 E.8岁~14岁
A.侵犯心脏所致 B.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所致 C.压迫到主动脉所致 D.压迫双侧锁骨下静脉所致 E.压迫纵隔淋巴结所致
A.1岁以下小儿 B.2岁以下小儿 C.3岁以下小儿 D.5岁以下小儿 E.8岁以下小儿
A.1周后 B.2周后 C.3周后 D.4周后 E.5周后
A.乳管堵塞 B.乳腺手术 C.乳头破损 D.乳汁淤积 E.乳头内陷
A.只有在15~20cm范围内视觉最清晰 B.头可随物体水平移动180° C.听觉发育完善 D.可爬上台阶 E.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A.阑尾 B.乙状结肠 C.直肠 D.输尿管 E.膀胱
A.满足生理需要 B.合理烹调制作 C.适合消化功能 D.保持良好食欲 E.仅满足儿童喜好
A.血沉增快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C.反复痰中带血 D.胸部X线有空洞 E.痰结核菌检查阳性
A.易发生适应环境不良综合征 B.常因分娩带来产伤和窒息 C.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 D.免疫功能低下和多发感染性疾病 E.生理调节功能基本成熟
A.鳞癌 B.腺鳞癌 C.腺癌 D.低分化癌 E.未分化癌
A.先天性肾病 B.原发性肾病 C.继发性肾病 D.肾炎性肾病 E.单纯性肾病
A.0.67mmol/L B.1.67mmol/L C.2.67mmol/L D.3.67mmol/L E.4.67mmol/L
A.CT B.MRI C.纤维结肠镜 D.B超 E.X线
A.肝性脑病0期 B.肝性脑病1期 C.肝性脑病2期 D.肝性脑病3期 E.肝性脑病4期
A.局部穿刺 B.直腿抬高试验 C.椎管造影 D.CT E.MRI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脑膜炎 C.新生儿低血糖 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新生儿破伤风
A.保持卧床休息 B.及早用洋地黄治疗 C.给予利尿剂 D.加强锻炼,提高代偿力 E.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感染,定期随访
A.吞咽困难 B.伸舌不能 C.舌肌无萎缩 D.下颌反射消失 E.讲话口齿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