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条α类和2条β类肽链 B.2条α类和2条θ类肽链 C.2条α类和2条ζ类肽链 D.2条β类和2条δ类肽链 E.2条β类和2条γ类肽链
A.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者 B.器官移植者 C.肿瘤放疗者 D.肿瘤化疗者 E.免疫功能正常者
A.T辅助细胞 B.T抑制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淋巴系祖细胞
A.ATⅢ B.PC C.PS D.α2AP E.TFPI
A.脂肪酸 B.葡萄糖 C.氨基酸 D.丙酮酸 E.胆固醇
A.血尿酸测定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酚红排泌试验 D.尿素清除率 E.浓缩稀释功能的测定
A.色氨酸 B.苯丙氨酸 C.酪氨酸 D.蛋氨酸 E.组氨酸
A.脂多糖 B.外膜 C.磷壁酸 D.质粒 E.中介体
A.原代细胞系 B.传代细胞系 C.二倍体细胞株 D.肿瘤细胞系 E.次代细胞系
A.δ-胆红素含量极其微少 B.结合胆红素溶解度高,可由尿排出 C.75%胆红素来自衰老红细胞的破坏 D.未结合胆红素疏水亲脂,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E.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则不能通过滤过膜
A.囊尾蚴 B.似囊尾蚴 C.虫卵必须入水才能继续发育 D.棘球蚴 E.六钩蚴
A.RDW增加与红细胞直径分布曲线基底变宽意义相同 B.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间体积差异的参数 C.可定量地表示红细胞体积分布的离散程度 D.是由血细胞分析仪直接测定而得 E.可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A.4% B.6% C.8% D.10% E.12%
A.碳水化合物 B.无机盐类 C.脂类 D.嘌呤核苷酸 E.嘧啶核苷酸
A.HbF即抗碱血红蛋白,与其他Hb不同 B.正常成人HbF一般<2% C.重型β海洋性贫血可达30%~90% D.再生障碍性贫血时,HbF可增高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HbF可增高
A.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阶段 B.进入机体的抗原被递呈的阶段 C.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阶段 D.抗原被杀伤的阶段 E.抗原被清除的阶段
A.C/d B.C/d2 C.C/logd D.logC/d E.logC/Logd
A.RB200 B.FITC C.TRITC D.HRP E.TMB
A.易发肿瘤 B.易发超敏反应 C.病毒持续感染 D.易发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A.蛋白质 B.氨基酸 C.以上都不是 D.脂肪 E.淀粉
A.IL-12 B.M-CSF C.IL-2 D.IFN E.IL-8
A.肾上腺皮质 B.肾上腺髓质 C.肾上腺皮质束状带 D.肾上腺皮质网状带 E.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其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催化反应的特异性绝对专一 D.最适温度都是37℃ E.最适pH都是7.0
A.裂殖体 B.环状体 C.滋养体 D.裂殖子 E.配子体
A.O抗原 B.H抗原 C.Vi抗原 D.M抗原 E.5抗原
A.尿中E和NE的测定 B.血浆中E和NE的测定 C.VWA的测定 D.胰高血糖素兴奋试验 E.可乐定抑制试验
A.LDL和HDL B.VLDL和CM C.HDL和CM D.VLDL和HDL E.LDL和VLDL
A.AML-M2 B.AML-M3 C.AML-M5 D.AML-M6 E.AML-M7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A.白蛋白 B.免疫球蛋白 C.纤溶酶 D.凝固酶 E.碱性磷酸酶
A.血浆球蛋白含量 B.血浆白蛋白含量 C.血细胞含量 D.无机离子含量 E.凝血因子含量及种类
A.血浆、血清、全血 B.血浆、血清、血细胞 C.RBC、WBC、PLT D.静脉血、动脉血、毛细血管血 E.指尖血、肘静脉血、足跟血
A.肘静脉采血法、指尖采血法、耳垂采血法 B.颈外静脉采血法、肘静脉采血法、手背静脉采血法 C.静脉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动脉采血法 D.指尖采血法、耳垂采血法、足跟采血法 E.肘静脉采血法、股静脉采血法、大隐静脉采血法
A.DNA B.RNA C.线粒体 D.糖原 E.Auer小体
A.MCV B.MCHC C.RDW D.MCH E.HCT
A.可比性 B.准确性 C.精密度 D.重复性 E.线性范围
A.第一对染色体 B.第六对染色体 C.第九对染色体 D.第十一对染色体 E.第五对染色体
A.血清的化学组成 B.各种蛋白质的功能 C.血细胞的起源、功能 D.各种电解质的功能 E.各种胶体成分的功能
A.胚胎的第二周开始止于胚胎的第九周 B.胚胎的第四周开始止于胚胎的第十二周 C.胚胎的第三周开始止于胚胎的第九周 D.胚胎的第二周开始止于胚胎的第十二周 E.胚胎的第四周开始止于胚胎的第九周
A.淋巴结 B.脾脏 C.阑尾 D.扁桃体 E.肝脏
A.儿童时期黄骨髓占骨髓总量的30%以上 B.青春期黄骨髓占骨髓总量的50%以上 C.成年人黄骨髓占骨髓总量的50%以上 D.成年人黄骨髓占骨髓总量的60%以上 E.成年人黄骨髓占骨髓总量的70%以上
A.CD34 B.CD90 C.CD38 D.CD7 E.CD19
A.细胞由大→小 B.细胞核由大→小 C.核染色质由细致→粗糙 D.胞质量由少→多 E.颗粒由无→有
A.IFN B.GM-CSF C.ILs D.LIF E.FL
A.原始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 B.早幼粒细胞比中幼粒细胞小 C.原始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大 D.中幼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 E.晚幼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大
A.粒细胞 B.红细胞 C.巨核细胞 D.单核细胞 E.浆细胞
成年人红骨髓存在于()
A.股骨远心端 B.腓骨 C.指骨 D.趾骨 E.髂骨
A.胚胎第5周到第7个月 B.胚胎第6周到第7个月 C.胚胎第7周到第7个月 D.胚胎第8周到第7个月 E.胚胎第9周到第7个月
A.主要由肝脏合成 B.催化HDL中胆固醇的酯化 C.其活性主要受ApoAⅠ激活 D.主要作用促进血浆脂蛋白之间的胆固醇酯的交换 E.常与HDL结合在一起
A.肌肉组织缺乏磷酸化酶 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D.肌肉组织缺乏己糖激酶 E.肌肉组织缺乏脱酯酶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素 C.降钙素 D.1,25-(OH2)D3 E.25-OHD3
A.酶活性测定 B.酶浓度测定 C.酶米氏常数的测定 D.酶促最大反应速度的测定 E.酶活性单位的确定
机体调节酸碱平衡、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
A.远曲小管 B.近曲小管 C.集合管 D.肾盂 E.髓袢
A.免疫比浊 B.免疫印迹 C.免疫电泳 D.火箭电泳 E.对流电泳
A.酶活性 B.催化效率 C.标记率 D.酶纯度 E.效价
A.类风湿病 B.冷球蛋白血症 C.单核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非淋巴系统肿瘤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Tc细胞 E.γδT细胞
A.IL-2 B.IL-3 C.IL-4 D.IL-8 E.IL-10
A.传染病早期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SLE性肾炎 D.活动性SLE E.类风湿关节炎
A.青霉素G B.氨苄青霉素 C.头孢菌素类 D.磺胺类 E.红霉素类
A.是人类细菌性痢疾常见的病原体 B.革兰阴性杆菌 C.H2S阳性 D.氧化酶阴性 E.尿素酶阴性
A.清蛋白 B.球蛋白 C.β2微球蛋白 D.补体C3 E.纤维蛋白原
A.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类型 B.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形态与结构 C.感染性疾病检测病原体的策略与方法 D.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E.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诊断
A.急性肠炎 B.流行性脑膜炎 C.猩红热 D.霍乱样腹泻 E.肠热症
A.与细菌菌落相似 B.菌落致密 C.镜检为圆形、椭圆形细胞 D.镜检有芽生孢子 E.镜检有假菌丝
A.抗原显著多于抗体 B.抗体显著多于抗原 C.抗原略多于抗体 D.抗体略多于抗原 E.抗原抗体比例适当
A.分析前质量保证 B.室间质量评价 C.精密度 D.室内质量控制 E.分析中质量保证
A.荧光偏振 B.时间分辨荧光 C.免疫比浊 D.荧光抗体 E.免疫印迹
A.2~3L B.3~4L C.4~5L D.5~6L E.6~7L
A.胰岛素原 B.胰岛素 C.胰岛素的A链及B链 D.等分子的胰岛素及C肽 E.C肽
A.H4 B.H3M C.H2M2 D.HM3 E.M4
A.单个细胞丢失 B.特定的或生理性 C.线粒体肿胀破裂 D.细胞器完整 E.无炎症反应
A.短于1个月 B.短于3个月 C.短于6个月 D.短于12个月 E.长于12个月
A.M4是粒和单核系细胞同时恶变的急性白血病 B.M4可分为4个亚型,即M4a、M4b、M4c及M4Eo C.M4a∶原单、幼单和单核细胞>20%(所有的有核细胞 D.白血病细胞分别具有粒系、单核系细胞的反应特点 E.双酯酶染色对M4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A.进食蔬菜太多 B.尿量过多 C.尿液维生素C浓度过高 D.尿液在膀胱中的时间太短 E.泌尿系统葡萄球菌感染
A.抗凝血酶Ⅲ B.蛋白C C.活化蛋白C抑制药 D.蛋白S E.血栓调节蛋白
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感染性贫血
A.仅是分子表面的结合 B.是共价键结合 C.抗原分子量小于抗体分子量 D.抗体变性所造成 E.抗原抗体分子不成比例
A.细菌生长被抑制 B.常规剂量给药后药物在体内感染部位达到的剂量能抑制细菌生长 C.大剂量给药后,细菌能被抑制 D.改变给药途径,细菌能被抑制 E.小剂量给药后细菌能被抑制
A.1 B.10 C.100 D.1000 E.未定
A.肽聚糖 B.膜磷壁酸 C.外膜 D.壁磷壁酸 E.磷脂
A.维持脂蛋白的结构 B.参与酶活性正反两方面作用,调节脂蛋白代谢 C.维持脂蛋白的物理特征 D.分解甘油三酯 E.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
A.50% B.60% C.75% D.80% E.95%
A.巨噬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NK细胞
A.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不被左旋酒石酸抑制 B.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C.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被左旋酒石酸抑制 D.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 E.过氧化物酶阳性
A.可大量分泌异源性激素 B.分泌功能受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调控 C.其全称是胺原摄取及脱羧细胞 D.此细胞分化不完全 E.在胚胎发育上均起源于神经嵴外胚层
A.100mg B.150mg C.200mg D.250mg E.3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