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先兆早产 B.正常临产 C.胎盘早剥 D.前置胎盘 E.流产
A.盆位阑尾炎 B.脊髓腰段神经受累 C.盲肠后位阑尾炎 D.并发盆腔脓肿 E.阑尾位置靠近闭孔内肌
A.急性农药中毒 B.热射病 C.热痉挛 D.热衰竭 E.日射病
A.早产儿 B.足月儿 C.过期产儿 D.巨大儿 E.低体重儿
A.高血压 B.心脏病 C.糖尿病 D.年龄 E.短暂性缺血发作
A.方颅 B.手镯征 C.肋膈沟 D.颅骨软化 E.肋骨串珠
A.囊肿蒂扭转 B.囊肿破裂 C.囊肿继发感染 D.囊肿恶变 E.囊肿红色变性
A.老年人和小孩不同,外出不必陪同,告知小心即可 B.进食不宜过快 C.要多洗澡,保持卫生 D.洗澡水温宜在60℃以下 E.老年人洗澡速度慢,因此时间要长
A.餐前 B.餐后 C.夜间 D.傍晚 E.任何时间
A.术后禁食1~2天 B.血浆蛋白如少于20g/L,应补充白蛋白 C.术后48小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D.持续高热为术后正常反应,不必急于处理 E.开始进食后不必刻意限制进食量
A.体重减轻 B.皮下脂肪减少 C.精神不振 D.体重不增 E.毛发枯黄
A.左季肋部挫伤 B.十二指肠破裂 C.脾破裂 D.左肾损伤 E.结肠破裂
A.脑出血 B.脑栓塞 C.脑血栓形成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肿瘤
A.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 B.少量温凉流质 C.冰水洗胃 D.随意饮食 E.禁食
A.观察病情 B.避免劳累 C.营养丰富 D.功能锻炼 E.避免精神刺激
A.平卧位 B.半坐卧位 C.左侧卧位 D.右侧卧位 E.头低脚高位
A.内痔Ⅰ期 B.内痔Ⅱ期 C.内痔Ⅲ期 D.内痔Ⅳ期 E.血栓性外痔
A.取平卧位,避免过早活动 B.平卧位,尽早活动 C.半卧位,避免过早活动 D.半卧位,尽早活动 E.半卧位,不限制活动
A.断流术后 B.分流术后 C.脾切除后 D.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时间过长 E.局部注入硬化剂后
A.孕第12周进行全面产科检查 B.孕12~20周每4周检查一次 C.孕21~28周每3周检查一次 D.孕29~36周每2周检查一次 E.孕36周后入院待产
A.早吸吮可促进泌乳 B.乳头皲裂即停止哺乳 C.每间隔3h哺乳一次 D.哺乳时婴儿含住全部乳头 E.产后3h开始母乳喂养
A.阿托品 B.复方碘化钾 C.心得安(普萘洛尔) D.甲硫氧嘧啶 E.丙硫氧嘧啶
A.胎膜破裂时 B.胎头娩出后 C.胎肩娩出后 D.胎盘娩出后 E.胎儿娩出后
A.侧卧位 B.头部及下肢适当抬高 C.平卧位 D.头低位 E.俯卧位
A.需专人守护,记录包括抽搐的部位、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 B.使患者平卧,加强保护,防止自伤或伤人 C.立即解开衣领、衣扣和腰带,上、下臼齿间置压舌板或小布卷 D.若剧烈抽搐则应强行按压或用约束带捆扎抽搐的肢体,以防意外 E.禁止口腔测温
A.肺动脉狭窄 B.主动脉骑跨 C.房间隔缺损 D.室间隔缺损 E.右心室肥厚
A.高渗盐水 B.等渗盐水 C.温开水 D.5%葡萄糖溶液 E.5%碳酸氢钠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B.早期病人血液呈高凝状态 C.主要表现为出血 D.晚期病人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阴性 E.抗凝治疗应尽早实施
A.注意饮食卫生 B.服用抗生素 C.经常服用消化酶 D.治疗胆道疾病 E.控制血糖
A.有恶变的可能 B.出院时未痊愈 C.可能再次复发 D.血HCG未降至正常 E.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A.代偿期 B.心功能Ⅰ级 C.心功能Ⅱ级 D.心功能Ⅲ级 E.心功能Ⅳ级
A.水肿消退 B.肉眼血尿消失 C.血压降至正常 D.Addis计数正常 E.血沉恢复正常
A.每月1~2次 B.每周1~2次 C.隔天1次 D.每半月1~2次 E.治疗结束时查
A.0.9%氯化钠注射液 B.5%葡萄糖注射液 C.10%葡萄糖注射液 D.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E.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A.报告医生,留取便标本查潜血 B.嘱患者继续观察 C.向患者解释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 D.安慰患者,勿惊慌 E.嘱患者坚持服药
A.稽留流产:胚胎或胎儿在宫中已死亡超过10周 B.不全流产:宫口闭,阴道出血减少 C.难免流产:阴道出血少,为破水 D.先兆流产:宫口未开,阴道出血量少于月经量 E.完全流产:腹痛,宫口松
A.硬脑膜外血肿 B.脑内血肿 C.脑裂伤 D.脑挫伤 E.脑震荡
A.腹胀明显 B.呕吐频繁 C.叩诊呈鼓音 D.停止排便、排气 E.腹部包块
A.面色苍白 B.脉搏细弱 C.血压下降 D.剧烈腹痛 E.移动性浊音
A.干性坏疽 B.湿性坏疽 C.间歇性跛行 D.静息痛 E.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A.穿开身衣服 B.先穿健侧 C.先脱健侧 D.服装应宽松 E.必要时衣服可使用搭扣
A.15~20滴/分 B.20~25滴/分 C.20~30滴/分 D.35~40滴/分 E.40~45滴/分
A.保持大便通畅 B.早期适当活动 C.肛门温水坐浴 D.保持局部清洁 E.使用止痛药
患者,女,26岁,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个月,采用药物治疗。护士应告知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
A.甲状腺肿大加重 B.突眼加剧 C.牙龈肿胀 D.粒细胞缺乏 E.出现胃肠道症状
A.胆汁性腹膜炎 B.肠梗阻 C.肝断面出血 D.膈下脓肿 E.严重脱水
A.腹胀是否加重 B.肠鸣音是否减弱 C.是否出现严重板状腹 D.腹部压痛是否更加明显 E.是否出现反跳痛
A.生命体征 B.腹痛 C.出入液量 D.肠绞窄征象 E.排便情况
A.加强口腔护理 B.术后3天帮助患者活动患肢 C.鼓励咳痰 D.半卧位 E.保持皮瓣下负压吸引通畅
A.半卧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垫枕平卧位 E.去枕平卧位
A.绝对安静卧床 B.频繁翻身,预防压疮 C.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 D.头部略抬高,稍向后仰 E.若48小时后病情稳定,可进食流食
A.头痛剧烈 B.呕吐频繁 C.呼吸骤停出现早 D.血压升高,脉缓有力 E.一侧瞳孔散大,对侧偏瘫
A.注意姿势,减轻疼痛 B.预防褥疮 C.保持关节功能位 D.禁止病变关节活动 E.使用支架,避免关节畸形
A.躯干→臀部→四肢→腹部→面颊部 B.面颊部→腹部→躯干→四肢→臀部 C.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 D.四肢→躯干→臀部→腹部→面颊部 E.臀部→躯干→四肢→腹部→面颊部
A.用过抗生素后 B.无寒战、高热时 C.出现新的转移脓肿时 D.无新的转移脓肿时 E.寒战、高热时
A.功能障碍 B.创伤处畸形 C.弹性固定 D.疼痛 E.肿胀和瘀斑
A.会阴部挫伤 B.下腹部挫伤 C.前尿道损伤 D.后尿道损伤 E.膀胱损伤
A.心力衰竭 B.低血糖症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低钙血症 E.呼吸衰竭
A.白内障 B.角膜溃疡 C.视神经炎 D.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E.玻璃体出血
A.平卧3天,膝下垫一软枕 B.术后当日可进流食 C.预防感染 D.预防术后出血 E.早期下床活动
A.将药物置于口中,立即用温开水送服 B.观察头晕、血压升高的表现 C.舌下含药时应平卧或坐位,以防发生低血压 D.药物在舌下被唾液溶解以减少吸收 E.如果30分钟后不缓解,再服一片
A.腐乳 B.食醋 C.腊肠 D.咸鱼 E.梅干菜
A.大量清水反复冲洗 B.肥皂水反复清洗 C.2%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 D.乙醇擦洗 E.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A.引流瓶低于床面20cm B.术后12~24小时内慢速滴入 C.冲洗液为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 D.滴入管应高于床面1米 E.引流液细菌培养阴性即可立即拔除引流管
A.红外线照射 B.敞露瘘口 C.向健侧卧位 D.及时清除瘘口周围肠液 E.瘘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油膏
A.戒烟、限酒 B.随身带硝酸甘油 C.低盐、低脂饮食 D.疼痛发作时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不缓解,应间隔半小时后再含服1片 E.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A.保持病室干净明明亮 B.进行饮食指导 C.卧床休息,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D.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E.定期测量体重
A.维持糖皮质激素治疗 B.安排在背阳的病室 C.经常用清水洗脸 D.加强肢体锻炼 E.慎用阿司匹林
A.和患者一同制订白天活动计划 B.减少夜间操作,保证患者睡眠 C.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 D.减少白天睡眠时间和次数 E.给镇咳和镇静药,帮助入睡
A.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5℃以上 B.在寒冷环境中锻炼时应暴露肢体 C.将热水袋直接放患肢处取暖 D.用50℃的热水泡脚 E.将热水袋放于腹部来给四肢取暖
A.引流胆汁和减压 B.促进伤口引流 C.提供冲洗胆道的途径 D.阻止胆汁进入腹膜腔 E.将胆汁进入十二指肠的量减至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