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接触隔离 B.严密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血液-体液隔离
A.让吸烟者对吸烟行为的后果感到害怕 B.让吸烟者坚信戒烟会有利于自己的健康 C.让吸烟者清楚地认识到戒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D.使吸烟者对戒烟行为充满信心 E.让吸烟者了解戒烟的经济利益
A.系统脱敏法 B.厌恶法 C.示范法 D.强化法 E.消除法
A.使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 B.帮助患者掌握如何戒烟的方法 C.告诉患者应当自愿戒烟 D.制订戒烟的具体计划 E.告知戒烟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大众传播 D.组织传播 E.自我传播
A.对每一位来参加小组讨论的人表示欢迎 B.请每一位与会者进行自我介绍 C.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发言 D.对发言踊跃者给予适当的肯定性反馈 E.当讨论出现沉默不语时,借机宣布结束
A.合理用药 B.健康相关行为 C.疾病预防 D.疾病防治 E.健康观念
A.社区教育 B.社会性宣传教育 C.健康促进 D.治疗方法 E.改善患者从医行为的方法
A.环境感染 B.交叉感染 C.自身感染 D.医源性感染 E.不属于医院感染
A.8% B.10% C.15% D.20% E.25%
A.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浸泡浓度为0.05%(500mg/L) B.对亲脂病毒污染物品,浸泡浓度为0.1%(1000mg/L) C.使用浸泡法消毒时,浸泡时间为5分钟 D.一般污染表面可使用0.4%(4000mg/L)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E.使用喷洒法消毒时,作用时间为15分钟
A.地面,浓度1000mg/L的消毒液,使用的量为4.25L B.地面,浓度2000mg/L的消毒液,使用的量为3L C.墙面,浓度2000mg/L的消毒液,使用的量为3L D.墙面,浓度1000mg/L的消毒液,使用的量为3L E.墙面,浓度2000mg/L的消毒液,使用的量为4.25L
A.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应在12小时内立即使用 B.若灭菌包包布沾有液体,晾干后可正常使用 C.只需检查包外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D.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E.若未经使用,夏天可保存10天,冬季20天
A.可保持手部卫生 B.可防止经手的交叉感染 C.可防止耐药细菌定植和扩散 D.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E.可清除手上的一切微生物
A.甲沟炎处涂0.5%碘伏溶液,再进行洗手和手消毒 B.用灭菌刷蘸取0.5%碘伏溶液,先刷前臂,再刷手部 C.用同一灭菌刷按照上一步骤再刷手一次 D.以无菌巾擦干双手,先擦前臂,再擦手部 E.手消毒后,双手保持高过肘部,以背开门进入手术室
某护士洗手时,涂擦皂液后,进行了如下的揉擦,请问她漏洗了哪个部位()
A.手掌 B.指尖 C.指间 D.拇指 E.手背
A.严密隔离 B.接触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消化道隔离
A.头脑风暴法 B.名义集体决策法 C.专家意见法 D.电子会议法 E.程序化决策
A.应对 B.应激 C.反馈 D.反射 E.调适
A.吸烟 B.恐病 C.药物滥用 D.事故发生后的他救行为 E.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A.内部、外部回报 B.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 C.自我效能 D.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 E.对戒除某种行为的难处的认识
A.经过两天的治疗,您今天感觉好多了吧 B.您是河北人吧 C.您为什么不愿意选择手术治疗呢 D.您是在哪里做的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E.您愿意和我谈谈自己手术后的感受吗
A.目标人群 B.总体目标 C.干预策略 D.人员培训 E.干预活动的内容、方法、日程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生活质量 E.健康相关行为
A.评定错误 B.回归因素 C.选择因素 D.霍桑效应 E.暗示效应
A.延续到成年 B.喜欢自我表现 C.好攻击、易激惹 D.标志着行为的定型 E.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
A.护士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B.利于培养护士解决问题能力 C.分工明确,节省人力 D.护士责任心增强 E.增加与患者沟通机会
A.目标冲突 B.人际冲突 C.建设性冲突 D.组织间冲突 E.程序冲突
A.始于成年 B.以婴幼儿延续到成年 C.标志着行为的定型 D.主要表现为好攻击、易激惹 E.不断完善、充实、提高的过程
A.遗传基因 B.学习态度 C.人格特点 D.经济基础 E.别人的举止
A.计划是否完善、合理、可行 B.项目活动的数量、质量、效率 C.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 D.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E.评价整个计划的成败
A.患者对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知识水平 B.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 C.患者的学习能力 D.患者的兴趣爱好 E.患者的环境因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E.维生素K
A.1天 B.1周 C.1个月 D.3个月 E.半年
A.25% B.30% C.40% D.50% E.10%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健康相关行为 E.心理因素
A.学校健康教育 B.社区健康教育 C.医院健康教育 D.环境保护健康教育 E.职业人群健康教育
A.see看见 B.seeing看见 C.sense感觉 D.stimulus刺激 E.stimulate刺激
A.知识 B.技能 C.态度 D.信念 E.行为
A.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适宜性 B.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效益 C.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优劣程度 D.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可持续性 E.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A.入院4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入院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C.入院12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D.入院24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E.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抑制细胞膜的合成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E.破坏细菌的分裂增殖
A.管理与政策诊断 B.组织诊断 C.环境诊断 D.社会诊断 E.行为诊断
A.原始发展阶段 B.被动发展阶段 C.主动发展阶段 D.自主发展阶段 E.巩固发展阶段
A.保健行为 B.预警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E.日常健康行为
A.口头传播 B.文字传播 C.形象传播 D.电子媒介传播 E.选择传播
A.手消毒的范围是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 B.手消毒时揉搓的时间为1~5分钟 C.手消毒揉搓后应用流动水冲净 D.手消毒冲净后应用无菌巾彻底擦干 E.手消毒冲净使用流动水应达到GB5749的规定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E.48小时内
A.基础质量管理 B.成效管理 C.环节质量管理 D.过程质量管理 E.终末质量管理
A.造成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 B.造成患者中度伤残 C.造成患者轻度残疾 D.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E.造成患者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A.20世纪40~70年代 B.20世纪40~60年代 C.20世纪40~50年代 D.20世纪30~40年代 E.20世纪20~30年代
A.计划作用的时间 B.计划的规模 C.计划的约束程度 D.计划的覆盖面 E.计划的组织层次
A.先脱手套,后脱手术衣 B.手只能接触手套内面 C.流水冲净滑石粉,并揩干 D.乙醇浸泡手、臂5分钟 E.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
A.致病性行为模式 B.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C.预警行为 D.违规行为 E.不良疾病行为
A.管理活动中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B.管理活动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 C.管理活动中要把握全局、总体规划 D.管理活动中要注意讲究实效 E.管理活动中要适应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
A.2~3天 B.4~5天 C.6~12天 D.13~15天 E.6~20天
A.手势 B.触摸 C.面部表情 D.仪表服饰 E.点头
A.标记明确 B.分开清洗 C.悬挂晾干 D.定期消毒 E.混合使用
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无危险品 D.低度危险性物品 E.极低危险性物品
A.特殊人群 B.患者群 C.健康人群 D.社区人群 E.高危人群
A.中层管理者 B.中、高层管理者共同制定 C.高层管理者 D.基层管理者 E.被管理者
A.5岁小孩醒来后,没看到妈妈就开始哭 B.反复询问医护人员自己是否得病 C.听到邻居得癌症,自己害怕而不再去医院看病 D.生重病时拒绝休息,坚持工作 E.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A.回避 B.迁就 C.强制 D.妥协 E.合作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C.《消毒管理办法》 D.A、B、C三法均为依据 E.仅根据《消毒管理办法》
A.部分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B.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C.医院感染一定是由于消毒隔离缺陷所致 D.内源性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E.滥用抗菌药物可致二重感染
A.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 B.控制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C.质量控制应标准化、数据化 D.加强综合、系统地控制,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E.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A.内容要有针对性 B.抽样要有科学性 C.目标要有明确性 D.问题要有易答性 E.结果要有属实性
A.缺乏责任 B.缺乏信仰 C.缺乏信任 D.缺乏理解 E.缺乏知识
A.24小时 B.1~2天 C.3~7天 D.10~15天 E.1~2个月
A.消毒时间应≥30分钟 B.臭氧发生器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为臭氧 C.要求臭氧浓度≤20cfu/m3 D.主要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杀菌 E.温度、湿度、pH等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
A.无菌操作前、后都应认真洗手 B.紧急情况下,无法按规定要求洗手,可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代替洗手 C.一副手套只用于一位患者的护理操作 D.无菌导尿术操作完毕,先洗手,再脱去手套 E.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需重新行外科手消毒
A.急救物品完好率 B.护理人员素质 C.常规器械消毒灭菌率 D.现场检查 E.基础护理合格率
A.组织 B.领导 C.控制 D.计划 E.协调
A.护理学科 B.综合应用学科 C.交叉的边缘学科 D.教育学科 E.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