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0μW/cm2 B.≥80μW/cm2 C.≥90μW/cm2 D.≥100μW/cm2 E.≥10μW/cm2
A.个人和家庭的利益 B.个人和社区的利益 C.政府和非政府的利益 D.卫生机构和政府的利益 E.卫生机构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利益
A.危害性 B.稳定性 C.习得性 D.现存性 E.明显性
A.在知、信、行三者之间,知是目标、信是基础、行是动力 B.在知、信、行三者之间,知是基础、信是目标、行是动力 C.在知、信、行三者之间,知是目标、信是动力、行是基础 D.在知、信、行三者之间,知是行动、信是基础、行是目标 E.在知、信、行三者之间,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
A.设立对照组 B.抽样测量 C.随机调查 D.重复测量 E.比较分析
A.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症状 B.患者出院后出现的感染症状 C.感染和发病同时发生在医院内 D.陪护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E.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A.内源性感染 B.外源性感染 C.医院感染 D.医源性感染 E.职业性感染
A.有外来菌入侵 B.正常菌群定位转移 C.正常菌群出现移位 D.正常菌群出现种类结构变化 E.正常菌群未偏离正常生理组合
A.体温单 B.放射检查 C.会诊记录 D.病危通知 E.护理记录
A.140℃,100分钟 B.150℃,150分钟 C.160℃,120分钟 D.170℃,60分钟 E.180℃,30分钟
A.从指尖到腕上10cm B.从指尖到腕上20cm C.从指尖到肘部 D.从指尖到肘上10cm E.从指尖到肘上20cm
A.5% B.10% C.15% D.20% E.25%
A.≥102cfu/ml B.≥103cfu/ml C.≥104cfu/ml D.≥105cfu/ml E.≥106cfu/ml
A.保持时间利用的间断性 B.学会拒绝 C.善于应用管理 D.事事亲力亲为 E.无需标准化消耗的时间
A.护士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B.利于培养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C.分工明确,节省人力 D.护士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 E.节省人力、经费、设备、时间,护士长便于组织工作
A.愿意保持一致的心理 B.渴望获得理解的心理 C.追求公平的心理 D.希望充分自由的心理 E.希望得到承认的心理
A.沟通渠道不恰当 B.几种媒介互相冲突 C.信息传递程序或路径模糊 D.沟通对象选择错误 E.组织结构不合理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实行科学化管理 C.调动人的积极性 D.体现公平的分配制度 E.建立健全的管理系统
A.直线型 B.直线-参谋型 C.职能型 D.主导型 E.综合型
A.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自身健康的过程 B.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 C.健康促进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 D.健康促进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战略 E.健康促进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A.环境 B.感知 C.刺激 D.反射 E.反馈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A.学习知识 B.促成健康行为 C.端正态度 D.调节情绪 E.调整信念
A.以卫生保健知识为主要基础 B.以社会心理学方法及理论为基础 C.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三个连续过程 D.认为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促进健康行为产生 E.提出产生健康信念需具备的三方面认识
A.即指自我传播 B.即指人内传播 C.即指人际传播 D.是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 E.是组织以外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A.病原体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导致的感染 B.病原体通过病室空气导致的感染 C.由蚊虫叮咬导致的感染 D.由医院供水系统导致的感染 E.由患者自身携带的感染源导致的感染
A.危险因素监测 B.发病率监测 C.感染病种监测 D.致病微生物监测 E.目标监测
A.医院感染现患率 B.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 C.医院感染发生率 D.医院感染罹患率 E.部位感染发生率
A.1天 B.1周 C.1个月 D.3个月 E.半年
A.直接戴一次性手套 B.使用手快速消毒剂进行洗手消毒 C.用流动水洗净双手,然后戴一次性手套 D.用无菌水洗净双手,然后戴一次性手套 E.用清洁纱布包裹双手
A.≤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B.≤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C.≤1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D.≤15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E.≤2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A.霍乱 B.伤寒 C.甲型肝炎 D.脊髓灰质炎 E.麻疹
A.术前1天 B.术前30~60分钟 C.脐带钳夹后 D.术后即给 E.术前1小时和术后
A.患者的血液 B.患者的体液 C.患者的分泌物 D.患者的排泄物 E.患者的汗液
A.行政方法 B.法律方法 C.民主方法 D.思想教育方法 E.社会心理学方法
A.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评价、反馈机制 B.目标设定、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总结评估 C.目标设定、执行阶段、总结评估 D.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评价 E.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总结评估
A.以人为本原则 B.责权一致原则 C.系统管理原则 D.经济效能原则 E.合理结构原则
A.25% B.30% C.40% D.50% E.10%
A.下属信服、尊敬 B.激励作用大 C.比较稳定 D.影响力持久 E.影响力有不可抗拒性
A.方法灵活 B.约束力小 C.不需借助非正式沟通以弥补不足 D.效果较好 E.速度较慢
A.严格监督 B.明确动机 C.满足需要 D.及时反馈 E.观察效果
A.科学管理理论 B.权变理论 C.群体力学理论 D.行政组织理论 E.人本原理
A.协商 B.迁就 C.合作 D.妥协 E.回避
A.估量形式 B.明确宗旨 C.制定目标 D.择优 E.编制预算
A.态度转变 B.知晓健康信息 C.健康信念认同 D.采纳健康行为 E.观念转变
A.0.8:1 B.0.7:1 C.0.6:1 D.0.5:1 E.0.4:1
A.出血停止后即可做任何体力劳动 B.出院后不用在门诊复查 C.不需要再进行尿液检查 D.多饮水,保持尿路通畅 E.保持大便通畅
A.情感的投入、接纳性的态度 B.接纳性的态度、坦诚的态度 C.情感的投入、接纳性的态度、合理的客观性 D.接纳性的态度、合理的客观性,坦诚的态度 E.情感的投入、接纳性的态度、合理的客观性,坦诚的态度
A.时间管理 B.目标管理 C.计划 D.实施 E.控制
A.衣原体肺炎 B.急性肾炎 C.晚期胃癌 D.急性胃肠炎 E.严重颅脑损伤
A.迁就 B.回避 C.合作 D.妥协 E.强制解决
A.基础质量控制 B.环节质量控制 C.过程质量控制 D.结果质量控制 E.终末质量控制
A.经过有关部门审批 B.按目标制定计划 C.组织护理部所属各科室或有关护理人员实施计划 D.按质量标准组织检查 E.处理总结巩固成绩
A.部分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B.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C.医院感染一定是由于消毒隔离缺陷所致 D.内源性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E.滥用抗菌药物可致二重感染
A.1400人 B.1500人 C.1600人 D.1700人 E.1800人
A.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球菌 D.肺炎杆菌 E.大肠埃希菌
A.用手揭去外层敷料和内层敷料 B.用乙醇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2次 C.用盐水棉球轻轻拭去伤口内脓液或分泌物 D.敷贴药物纱布 E.盖上灭菌干纱布,固定
A.缺乏责任 B.缺乏信仰 C.缺乏信任 D.缺乏理解 E.缺乏知识
A.预防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 B.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 C.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D.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后馈控制 E.随机控制和经验控制
A.1周以内 B.2周以内 C.3周以内 D.4周以内 E.5周以内
A.强化法 B.脱敏法 C.厌恶法 D.想象法 E.示范法
A.食管手术及麻醉的相关知识 B.术前各项准备的意义及配合要点 C.应用数字表达疼痛的方法 D.练习胸式呼吸的方法 E.术后留置各种导管的目的和意义
A.紫外线照射 B.乳酸熏蒸 C.甲醛熏蒸 D.电子灭菌灯照射 E.消毒液喷雾
A.首先出现前庭大腺感染症状 B.孕妇感染后可引起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 C.为我国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D.免疫学检查阳性率不高 E.以污染的手或衣物接触感染为主
A.教育学理论 B.传播学理论 C.伦理学理论 D.预防医学理论 E.行为科学理论
A.能级原则 B.价值原则 C.整分合原则 D.动力原则 E.参与管理原则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D.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E.分部制组织结构
A.不得少于5人 B.不得少于4人 C.不得少于3人 D.不得少于2人 E.不得少于1人
A.长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 C.指令性计划 D.整体计划 E.局部计划
A.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B.危害健康的行为 C.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D.促进健康的行为 E.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A.制定目标体系 B.组织实施 C.考评成果 D.实施奖惩 E.考核评价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间歇灭菌法 C.焚烧法 D.消毒浸泡法 E.日光曝晒
A.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B.经常参加健身活动 C.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D.反对家人在旁边吸烟 E.不能经常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E.第五阶段
A.24小时 B.1~2天 C.3~7天 D.10~15天 E.1~2个月
A.价值原则 B.弹性原则 C.行为原则 D.反馈原则 E.能级原则
A.市售铝饭盒与搪瓷盒 B.带通气孔的器具 C.全棉布 D.一次性无纺布 E.一次性复合材料(如纸塑包装)
A.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易感宿主 B.原位菌群失调、细菌移位、抵抗力下降 C.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D.感染源、接触传播、抵抗力下降 E.感染源、细菌移位、易感生态环境
A.自我评估压力来源 B.精神发泄,以示防卫 C.承认事实,自我放松 D.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E.与亲人交谈,取得支持
A.团体决策 B.个体决策 C.战略决策 D.战术决策 E.程序化决策
A.无菌操作前、后都应认真洗手 B.紧急情况下,无法按规定要求洗手,可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代替洗手 C.一副手套只用于一位患者的护理操作 D.无菌导尿术操作完毕,先洗手,再脱去手套 E.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需重新行外科手消毒
A.0.5m以上 B.1m以上 C.1.5m以上 D.2m以上 E.2.5m以上
A.组织 B.领导 C.控制 D.计划 E.协调
A.病因预防 B.临床前期预防 C.临床期预防 D.疾病早期预防 E.症状明显期预防
A.集体指导 B.个别指导 C.传播媒介 D.行为指导 E.专题讲座
A.20% B.40% C.50% D.60% E.70%
A.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B.扁桃体切除术 C.严重烧伤 D.结肠手术 E.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A.原发性单纯疱疹 B.口腔感染 C.口腔真菌感染 D.以上感染均存在,属三次医院感染 E.以上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自动发展阶段